[这个贴子最后由另时代化石在 2007/08/13 10:39pm 第 1 次编辑]
事不过三,这是最后一贴。这一贴,我希望能够讨论一个幽灵,一个时时潜伏在辩论赛身上的幽灵。这个幽灵让人苦恼,让人疑惑,让人愤慨,更让人无奈。这个幽灵便是“社会阴暗面”问题。 什么是“社会阴暗面”?当然是相对于“社会光明面”来说的。这个词有欺骗性。因为人们总以为它是一个事实,如同人有善恶之分一样。实际上,它是一个虚拟事实,因为它总是需要诸多的前称假定,如报道、揭露、挖掘等等。综上可知,所谓“社会阴暗面”是人们对于“社会阴暗现象”这一事实的描述。我们从不否认世界上恶的存在,正如我们从来承认我们不了解恶,而只能通过媒介的描述、信息的披露来获知恶一样。 以上的这个区分有什么意义呢?这区分的意义在于,我们需要清醒得把“事实”和“描述”区分开。事实不需要要经过披露、宣扬,它就在那里,总在那里,无法抹煞。而描述不同,它可以被改造、利用、限制、扩散,它似有似无。所以中国人才有“越描越黑”的说法。 辩论赛应当是对于事实的描述,这描述的要求是忠实于事实,而不能脱离事实。为什么辩论赛有底线?除了意识形态的原因之外,还因为事实往往无法三言两语解释清楚。事实是可怕的,其可怕在于真相只有一个,而说法却有一堆。人们总是喜欢根据惯常的对事实描述的记忆去理解事实,而不是根据事实去描述。这便不符合实事求是的要求。厦门大学说“九万二”,说“村长”到底是因为他们基于社会阴暗的事实加以描述,还是他们被自己的立场所惑,去可以营造一些事实呢? 于是,问题便不在于这些事实的事实性,而在于人们希望借此描述来表达一个怎样的立场?说真话是指你说出了社会黑暗吗?不,前提是你得论证这个社会是黑暗的,还得论证究竟如何黑暗,黑暗的情形又是怎样。这些不是仅凭轻巧的几句话可以论证的。说真话敢作敢当是负责吗?不。如果你真是说了真话,也当让听众信服。一个人的正义永远是伪正义,因为正义者总认为真理在自己手上,众人皆醉我独醒。 回到辩论赛。大学辩论赛要承载多大的使命?使命是有规则的。美国黑人运动的使命是推翻白人专制。但在美国,这就只能靠选票而不是起义。同样,既然各个大学愿意接受官方部门组织的一场大学生辩论赛,你就得遵守他的规则。当然也可以选择不玩。我从不认为大学辩论赛要承担这么多政治使命。这样太累。 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进步在于它的国民拥有言论自由,但不滥用言论自由。不是任何地方都要扯到社会阴暗上。如果一切问题都这么简单,仿佛社会阴暗是条大阴沟,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借用黑格尔的话),这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言论自由需要保障,但言论本身也需要进步。社会慈善少如果真的主要是因为黑幕太多,那你描述再多“社会阴暗面”都没有错。但这是事实么?我不否认任何辩题都需要大的前提假设,但是需要有公信力。 我也说了,社会阴暗面不是不可以说,这是站在非国辩的立场上,或者无可奈何的立场上。比如你们的立论需要悲愤,需要黑暗,需要左派,当然可以谈谈。可是笔者经验告诉我,如果你抛开胜败观念,当然可以这样做。厦大一错在用,二错在没用好。至于具体如何运用,我前文已经说的比较明白了。 这个辩题的立论点很多,没有必要把自己逼上绝路。社会再黑暗,都没有这样的必要。辩论赛就是辩论赛,不是“天下公器”,更不是出气筒。辩手务必采取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实用主义态度来看待辩题。实用主义在这里不是一种庸人哲学,要浅化大学生作用。只是希望辩论赛能够更加理性务实,就事论事,不要再用“描述”代替“事实”。 今日论坛的纷争,很大程度上起源于国人心中那个对于“万马齐喑”的过去永远的痛。确实,意识形态的限制,民主权力的减弱让我们对于敢于揭露真相的人叫好。但是我们不能被这样一种情绪引导来影响我们对事实的判断。 厦大勇气可嘉,惜中道崩殂。除此之外,夫复何言?夫复何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