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对论坛内另一位朋友的回复,你们辩题很相似,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正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安全作业行为更重要。
反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安全防护设施更重要。
简单说一些我的看法,希望能对你有帮助。这个辩题最重要的是“更重要”的“更”字。也就是说前提条件是“行为”和“设施”都很重要,所以切忌不要否定任何一方的重要性。也不要用排除法来论证。用如果没有“行为”或者“设施”这种排除法来只能证明出必要性,必要性只能等同于重要性。而这个辩题的关键是如何提出一个有利的评判更重要的标准。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下:第一、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行为”和“设施”谁占主导性。我们可否这样倒推一下,在制定安全生产制度的时候,制定的原则或者说是出发点是要保护生产还是要保护生产的人?我觉得应该是要保护生产的人。所以我们可以推论出在制定安全生产制度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人,而人在安全生产中的体现就是行为。进而可以得出“行为”在从安全生产的制定开始就具有先决性的主导地位。而设施是为了对人的保护更加周全一些。第二、“行为”和“设施”谁具有决定性?我觉得安全生产就是规避风险。规避风险分两种:一是防止风险发生,二是降低风险后果。我们可以去论证行为是防止风险发生,设施是降低风险后果。举个例子,我们为什么要带安全帽?不带安全帽会被掉下来的转头砸死,带了呢?砸个半死。而行为却可以不让转头掉下来,杜绝这个事情发生。以此论证行为具有决定性。第三、行为和设施谁具有可靠性。生产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有千变万化的情况发生。而防护设施只是对可能发生的一部分,或者是一大部分情况有保护作用。所以不可避免的有滞后性。而行为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做出调整,具有可靠性。
对方可能的立论点有:“设施”比“行为”具有稳定性和保障性,对于这些不用去否认,只需论证稳定性+保障性=重要性。你们也承认设施的重要性,但辩题是比较谁更重要。而我能想到的对方比较致命的辩题是大型的现代化生产流程中“设施”比“行为”更重要。举个例子就像大型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几十台上百台设备运转或许只需要一两个人甚至不用人操作。这个时候“设施”就比“行为”更重要。对于这一点我能想到的破解方法是 :一是看整体,或许某一个车间人参与的较少,但要从整个生产过程去论证行为的更重要性。第二可以去扩大行为的的感念,只要有人就有行为,也就是说只要有人参与的环节就都属于安全作业行为的范围。而生产设备不都等同于安全防护设施。举个例子,一个大型的现代化生产车间,你们可以去论证那几十台上百台的设备都属于生产设备的范畴,或许只有天花板上的一个防火喷头才属于安全防护设施。也就是说一定要把放对方的“设施”限定在一定得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