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10|回复: 18

[转帖]高考移民,何罪之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15 10: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新浪论坛,版权所有:凌lee3

党的十四大制定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政策。而在此计划之前,连最普通的中国农民也早开始利用地区差异来实行奔小康的世纪目标。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荔枝在北方诸城的一度昂贵,而在南方产地却便宜到几分钱之贱。所以有个别果农“南果北贩”的壮举出现,不但南北双赢,还成为政治课本里的经典教案,由学生们口诵心稔至今。这叫什麽?我们不妨赶时髦叫它“水果移民”吧!然而,除了国家不断出台的鼓励政策之外,从未听到过反对之声。北方人也是心甘情愿的买比在南方依然贵数倍的水果。为什麽没人跳出来声讨“南果北贩”的果农之行为:“不行~~~~~,南方低价水果怎能运到北方高价售出?……”我们都很明白:当然不会有这种人!因为,“市场自身带有开放性”,——这是政治课本里的原话——国家编的。

好,下面就谈与之极为类似的高考移民问题。有人说这是政府的事,这是政治的事。错矣。高中课本的经济学写的明白,教育(考试)属于“第三产业”,这意味着什麽?这说明教育(考试)本属于经济范畴,应该由市场来调节,教育(考试)也应该依照政策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了吧!经济的本质是什麽?说通俗点儿,就是利益。利益面前人人平等吧?!于是模仿“水果移民”,有了高考移民,目标是在分数线低的地方用自己较高的分数奔小康一把,然而立刻有如此之多的人跳出来大嚷:“不行!”这些人算什麽?阻止市场的开放性吗?那麽从此行为的表现和本质上来说,这不就是明明白白的“地方保护主义”?!国家严厉打击的地方保护主义?!然而高考移民非但未得到丝毫正义与法规的支持,反而在千辛万苦按正规渠道把东部沿海众人羡慕的户口迁到搞不好就永久落户的西北大漠,并且规规矩矩的考够分数之后,被取消了录取资格???

下面接着就谈地区差异。太明显了,当我们拿到每年的高考分数地区表时,第一眼便见到:分数线最高的地区远远高过某些地区100分之多!!!此些分数线划的极低的地区大多为西部边远贫困地区,简言之,就是你在河北考了500分哪也去不了但如果在青海就能上清华。有人说,这是对师资不足地区及少数民族的照顾。好,照顾到什麽程度?!本来这些地区及民族已经在与其他地区、民族同等条件下获得加分达20分或降分录取达50分的不平等特权了!!我们不禁开始怀疑高考的目的和宗旨了,择优录取何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何在!也许有人说这是悠久历史广大地域造成的短时期内无法摆平的严峻现实。好,我们前面提到,分数线极低的地方不止边远落后地区,并且还有北京、上海等国人心目中绝对沿海绝对发达绝对先进的宝地!我们再一次迷茫了,如果说对边远贫困那是一种照顾,那对这些发达大城市算什麽呢?再举一个例子,北京大学在北京招收学生多达474人,然而在宁夏仅招生28人;有人说这是因为北京考生大大多于宁夏。于是问题再凸现,照此理论,河北全省考生人数绝对多于北京市吧?然而现实是,偌大一个河北省,北京大学也只招几十人?!那麽,有人又说,那是首都学生素质高,自然多招。我就是在这个矛与盾的问题上要问了,“素质低”的边远考生要照顾,“素质高”的也要特别的照顾???!!!那麽非西部非大城市的其他广大考生平等地位何在?!平等利益何在?!在这种夹缝中挣扎的广大考生要求生存求发展,高呼“平等自由”移民反而下场更惨!再者,另一种西部学生涌入东部发达地区,通过借读的形式接受所谓“高质量“教育,再依仗其土生土长的户口回去倾轧同胞的现象也已成为时尚。那麽,东部地区就要着手驱赶这些来自西部的“淘金者”吗?我们没有,但是我们却遭到了驱赶。我们泪眼模糊的看着越来越让人寒心的高考,离现实越来越远的达尔文的优胜劣汰的进化论。

高考移民,即为了在不完善不公正的高考制度下考取理想大学,依照相关法律通过正常渠道,迁移户口至录取分数较低地区,并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经济及心理代价的考生。其中部分考生因地方保护政策,被严酷取消录取资格。此类地方保护政策包括,限定迁入户口年限,父母户口、工作以及是否有固定住宅等等。而据《全国高等考试统一说明》,参加高考只要求“学生在本人户口所在地”这一基本条件。被取消资格的考生就遭遇此种持当地居民合法户口而得不到相应待遇和权益的无奈现实。

现实,现实,现实的实现难道如此困难?我们望着那已经实现的漫天人造卫星和dna工程无声悲哭。高考移民中的失败者并未违犯任何一条法律,而只是倒在了狭隘的地方利益枪口下。

我们只是想为被如此剥夺了录取资格的同胞们呐喊一句:高考移民,何罪之有?!
仅为不幸的前辈和抵挡不住的后来者默哀。

发表于 2003-8-16 01: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高考移民,何罪之有?!

   这篇文章的观点从根本上就错了。
   首先,水果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差异是一种市场经济中的自然现象,而高考录取分数的差异则体现的是国家的政策调节。二者根本不同,该文作者类比错误。而且,把甲地的物品贩卖到乙地,把乙地的物品贩卖到甲地,这是一种平等主体间自由贸易关系,而国家在选拔人才时对不同地区采取有差别分数线则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关系,是一种宏观调控。不知道该文作者的文化程度,他竟然用高中课本来作论据。上了这么多年的学,该文作者竟然天真地以为教育在我国已经真正成为了一项产业。其实对于这一点,看一看中国的大学是进门难还是出门难就可以知道。暂且把它算入经济范畴。那么他理解得对不对呢?显然是有了极大的偏差,因为他竟然告诉我们只要是经济范畴的事就都应该由市场来决定。这是很明显的错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早就告诉我们: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我们都知道,国家对不同产品课征的税率是不同的,按照该文作者的无政府状态的完全自由主义态度,所有的商品生产者都会投机取巧,想方设法欺骗国家,给自己的产品打上低税率产品的标签,这难道也是合法的吗?按照该文作者的自由主义观点,经济生活中什么赚钱就去做什么,政府完全不要去管,只要有一只根本看不见的手就可以了,那我么的社会将成为什么样子呢?国家说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是说政府就要把现在所有与经济相关的部门全部取消了呢?该文作者继而声言“利益面前人人平等”,“在分数线低的地方用自己较高的分数奔小康”。高考移民真的是“南果北贩”吗?真的能够“南北双赢”吗?那些高考移民把自己弄到西部去搞西部大开发吗?不,他们并不是为了丰富当地的市场,而是在享受了发达地区的“大康”之后还不满足,还要去争夺西部那原本就不富裕的资源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就好像国家说我偏要照顾下岗工人,可是你这个养尊处优的家伙却一夜之间把在自己的脑门上也刻上了“下岗”二字,伸手领救济。这样的行为还想得到所谓“正义与法规的支持”?如果真的得到了,那才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先哲早就告诉我们: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另外,假设国家今天一纸令下,全国分数线统一了,该文作者自然遂了心愿,但这是不是还是在靠国家的政策调节呢?这是我们终于明白了,原来该文作者的观点是,政策调节使我得利的时候就是好的,让别人得利的时候就是不好的了。所谓“阻止市场的开放性”则更是无稽之谈。且不说这是把人当作商品,关键在于没有人不让你移民,而是你移民的目的被国家所禁止。高考移民的本质目的在于不当得利。这种行为也不是什么地方保护主义,高考录取是中央对地方的关系,即使地方不举报,教育部也应该主动出击,因为这是在破坏国家的政策,损害国家的整体利益。顺便说一句,该文作者关于“搞不好就永久落户的西北大漠”完全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人家既然有办法通过各种渠道迁过去,必然是有很大的成功把握,即使搞砸了也会有办法回来,还用你来操这份儿咸心?即使他们真的因此而回不来了也不值得同情。一方面,我们不能鼓励铤而走险;另一方面,“搞不好就永久落户的西北大漠”这句话就已经很能说明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不是倒买水果所达到的那种“双赢”。他们在那里委曲些日子的目的只在于将本属于当地的利益抢到自己手里。而这种转移是不道德的。
   接下来,该文作者又大谈特谈地区差异。这一部分是在诡辩。他告诉我们,现时中有两类人得到照顾,西部地区和京沪大城市。继而他用所谓“素质”来衡量这两地的生源,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特点,所以说现实的政策是不公正的。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来看西部。该文作者把分数当作一把衡量“素质”的精确标尺。所以西部地区的学生就如他所言所言“素质低”。可是,如果西部的学生从小生活在你身边,跟你受一样的教育,还一定比你差吗?认为西部学子“素质差”这其实是才是一种地区歧视的表现。人家只是分数比你差一些,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正是因为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教育投入和水平也向东部倾斜,造成了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状况比较差的的现实。这与西部地区学生的“素质”没有关系。如果一定要说人家“素质差”,那么也是为了东部的率先发展所承受的代价,理应受到政策的扶持与保护,这是一种补偿,也真正是社会政策的公平性之体现。东部地区的学生在享受了率先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受到了比西部地区好得多的教育,然后反过头来去跟那些被残忍地称作“低素质”的西部学子竞争,抢夺国家的专项扶持和照顾。多么无耻的做法!如果你东部的家长把自己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移民”到西部,12年后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以较低分数考上名牌大学,我今天一句话都没有。然而现实中的“高考移民”又是怎样做的呢?
   下来,我们再谈京沪。该文作者引用“素质高”来反衬西部地区,进而告诉我们,两头儿的都受到了照顾,所以不公平。可是,在分析西部的时候他把分数当作一把衡量“素质”的精确标尺,现在却又把分数低的京沪生源称作“素质高”,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也许这不是该文作者的本意吧。也许他只是在贬损京沪生源而已。但为什么他不告诉我们京沪生源受照顾的真正原因,却偏偏要把这种连自己都不承认的论调作为自己论述时的基本前提呢?我们发现了,在该文作者看来,惟有抛出“素质”论,才最具有迷惑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将西部和京沪两极化,惟有依靠这个标准才能把自己放到前二者的夹缝之中,以证明政策的不公平。其实,经济发展状况的高低确实存在,但“素质”高低并不存在。把经济发展状况的高低偷换成本来并不存在的“素质”高低,这是彻头彻尾的诡辩。
   其实,不管哪里的学生,根本没有所谓“素质”的天壤之别。而西部学子和京沪学子倒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没有一门心思,专心致志地念好书。西部地区自然是因为经济、教育条件比较差所造成的;而京沪大城市呢?由于各方面条件较好,所以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了其它领域,在更多的方面寻求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分数偏低。而这种多方面的发展是被国家所接受和认可的,且任何一个省也不可能在全省范围内平衡地达到这一状态。想当然地说他们“素质高”,或是以分数偏低说他们“素质低”都是错误的。这与所谓“素质”没有必然的联系。再者,京沪等地高校众多,高校多招收当地学生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各方面的成本都会降低。再考虑到将来的就业问题,国家和学校自然会有所倾斜。如果说今天全国录取分数线一致了,那么在不同学习状态下考取了同样分数的人,他们的所谓“素质”就一样了吗?这样就公平了吗?
   继而,该文作者又反对西部学子到东部来求学,说这一现象也很严重。但是我们怎么没有看到典型案例呢?按该文作者的说法,那是因为东部人的“素质高”,没有驱赶过。我就奇怪了,难道整个中国的东部就没有一个地区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人人的素质都是那么高?还是看在没有户口求学者带来高额赞助费的经济利益的份上呀?千万不要告诉我们,因为你没有把城里的打工仔都轰回农村去,所以你就可以到农村去抢他们的救济粮。
   结末,该文作者前是以《高考说明》作为圣经,继而发现不对,又开始以“并未违犯任何一条法律”作为评判标准。但并不是只有《……法》才需要遵守,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政策法规也同样需要遵守,这是基本的法律常识。说到“被严酷取消录取资格”,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如果还按照他原籍的录取分数线给他投档,那么对整个社会的警示作用将大打折扣。毕竟这不是一项补偿性的政策,而是一项惩罚性的政策。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该文作者在整篇文章中一会儿抨击分数差异性政策,一会儿又鼓励利用“价差”自由流动。那么到底这一政策是否合理呢?该文作者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另外,如果这位作者目前能够引用的论据还只能是出自高中教材的话,那么我建议你报考经济学方向的本科专业。至少以后写文章的时候错误可以少出一些,或者出得高明、隐蔽一些。
发表于 2003-8-17 19: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高考移民,何罪之有?!

的确如此。
发表于 2003-10-4 22: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高考移民,何罪之有?!

若是别人把你饭碗里的东西抢走了。
你还会说何罪之有吗?
发表于 2003-10-28 14: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高考移民,何罪之有?!

高考分数的地区差异太大了!!!!
我高考前也想移到北京,新疆之类的啊,可惜............
发表于 2003-11-2 16: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高考移民,何罪之有?!

高考不可能全国统一分数的,一是全国范围太大,考后工作量极大,二是地区教育水平也不一样,操作起来很难
发表于 2004-1-27 13: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高考移民,何罪之有?!

北京的学生受较好的教育,而录取分数线又偏低是不可争辨的事实,这对我们这些在河南,山东,湖北的考生感到不公平!
发表于 2004-1-27 18: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高考移民,何罪之有?!

哎,其实上海还bt
 非分全国卷 和上海卷
我郁闷
发表于 2004-1-27 18: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高考移民,何罪之有?!

[这个贴子最后由lyjinxiu在 2004/01/27 06:53pm 第 1 次编辑]

呵呵,先不说高考移民,我觉得态度变了有点误会这个作者,因为我高中的时候看过一些关于分数线不平等的讨论,其实那个什么“京沪”学生素质高,不是作者说的,而是北京一些老师为这个不平等制造出来的荒谬的解释,说什么北京学生接受的教育是素质教育,把很多时间花在考试之外的素质的提高上,所以即使考试成绩不如其他地区的学生,但是综合素质要高(还记得那个时候听到他们大言不惭地这样说自己有多么愤怒,呵呵)。态度变了大概没有认真看原文,作者已经说了是“又有人说”北京学生素质高,这显然是在引对方的论据,然后据此推出西部学生“素质低”,采用的是归谬法,好像不是态度变了所说的诡辩吧
发表于 2004-1-27 22: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高考移民,何罪之有?!

大家都在抱怨高考分数的不公平,我也是其中之一。但换位思考一下。把你放在政策制定者的位置,你能举出更好的方案吗?能把这13亿人的吃喝拉撒睡,管理好了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个寝室8个人还时常闹矛盾呢,一个学生会还天天勾心斗角呢。这们大一个国家,能弄成这样不容易了。
关于京沪考生素质高的观点不敢苟同。反正到目前为止我认识的人没一个人这么夸过。看看中央电视台人员的履历,大家数数有几个是北京人,不用准备纸币,你那几个手指头就够了。
发表于 2004-1-27 22: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高考移民,何罪之有?!

没什么好公平不公平的,非洲饥民还没饭吃呢。
发表于 2004-1-28 02: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高考移民,何罪之有?!

下面引用由绿光光2004/01/27 10:43pm 发表的内容:
没什么好公平不公平的,非洲饥民还没饭吃呢。

哈哈,经典!
想起《我爱我家》中《不速之客》一集中的话。
 “你看人家波黑人民,全家分一盒美国盒饭--没准还是馊的。”

发表于 2004-1-28 17: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高考移民,何罪之有?!

海子  没入木三分
也  2分了
发表于 2004-1-28 19: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高考移民,何罪之有?!

存在就合理吗?现在国家管教育的那些人,唉……
发表于 2004-1-28 21: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高考移民,何罪之有?!

反正我是每想到能让高考更合理的方法。你说。全国一样的分数线,那只能是落后的地方更落后。没准有的城市也考不上一个。要是平均分配,会使很多优秀的人不能得到应有的教育,而使水平不到的人,接受了他水平达不到的教育。
大家说说怎么办吧?献计献策吧。
发表于 2004-1-28 21: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高考移民,何罪之有?!

起码北京不该那么受照顾吧,不过确实有可操作性的问题,比如改卷,各地松紧不一样的。其实不一定是一样的分数线,我觉得分数线倒是次要的,关键是一个学校在各省招的人数应该平衡(并没有说相等),凭什么在北京一下子招三四百个在别的地方就招十几个,这个我觉得太不公平了。清华北大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又不是北京市属高校。
发表于 2004-1-28 21: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高考移民,何罪之有?!

没有什么绝对公平的,但是现存制度我认为是很有改进必要的,而且也是可以改进的。这个问题好像两会的时候提出来了吧?也没下文了
发表于 2004-1-28 22: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高考移民,何罪之有?!

这个话题是年年聊,年年吵
每年都要看到上百个这样的帖子
基本上北京上海的人都说这政策没什么问题
基本上其他省份的人都说这政策不公平


................................................

发表于 2004-1-29 11: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高考移民,何罪之有?!

hehe~~
 地区差!!!
贫困地区 不对现在叫经济欠发达地区
   多设几个大学 地方财政负担的起么
学生毕业后的就业
   教育的成本
呵呵~~~~~
  没什么好说的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10 21:44 , Processed in 0.0908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