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19|回复: 33

第五届“北大之锋”辩论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1 16: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大学校内赛:2005-2006学年度“北大之锋”辩论赛(第五届)现在正在举行。

本届比赛共二十一支队参赛,代表不同的院、系、部。列举如下:
法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信息管理系、元培计划、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环境学院、物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心理学系、光华管理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新闻与传播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医学部。

敬请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16: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届“北大之锋”辩论赛

初赛战果如下:

中国语言文学系胜数学科学学院,最佳辩手:邵鑫(中国语言文学系);
生命科学学院胜物理学院,最佳辩手:高小井(生命科学学院);
社会学系胜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最佳辩手:郑晓娟(社会学系);
政府管理学院胜心理学系,最佳辩手:郭一聪(政府管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胜艺术学习,最佳辩手:吴非(外国语学院)。

进入复赛的队伍有:
法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信息管理系、元培计划、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政府管理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医学部;此外,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和力学与科学工程系弃权,此二队的对手环境学院和光华管理学院直接进入八强。

发表于 2006-4-11 16: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届“北大之锋”辩论赛

预祝圆满成功!
在这里也看到你了,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6-4-12 00: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届“北大之锋”辩论赛

真不好意思,能否透露一下,seer的哪一位呀?
我对大家的网名不太熟。
 楼主| 发表于 2006-4-12 00: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届“北大之锋”辩论赛

复赛战果如下:

中国语言文学系战胜法学院,最佳辩手为法学院四辩;
元培计划战胜信息管理系,最佳辩手是元培计划的殷俊;
由于地球及空间科学学院弃权,环境学院直接进入八强;
国际关系学院战胜生命科学学院,最佳辩手为国际关系学院的桂丹;
社会学系战胜政府管理学院;
由于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弃权,光华管理学院直接进入八强;
新闻与传播学院战胜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最佳辩手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崔靖雯;
医学部战胜外国语学院,最佳辩手被外国语学院夺得。

最终,八强为:
中国语言文学系、元培计划、环境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光华管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医学部。

敬请继续关注![br][br]-=-=-=-=- 以下内容由 江户川柯南2006年04月13日 01:22am 时添加 -=-=-=-=-
医学部对外国语学院那场,最佳辩手为外国语学院的古欣。

 楼主| 发表于 2006-4-12 00: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届“北大之锋”辩论赛

今年的比赛黑马频出。在初赛中,四支种子队之一的心理学系被淘汰;在复赛中,另一支种子队、多届冠军得主、年年进入决赛的法学院被淘汰。八强之中,仅剩下两支种子队:国际关系学院和医学部。

不知在八进四的四分之一决赛中,是哪支种子队会被淘汰?

呵呵,我太乌鸦嘴了。祝愿种子队一路走好!祝愿各队比赛顺利!

发表于 2006-4-14 02: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届“北大之锋”辩论赛

希望看到北大的辩论队再度走出校门。
发表于 2006-4-14 21: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届“北大之锋”辩论赛

虽然对北大某些人的言论不爽,不过真诚地期盼辩论在北大校园内的发展,因为这里曾经是她的摇篮。
附带一句:辩论比赛,只有“老牌”,但无所谓“黑马”。
 楼主| 发表于 2006-4-18 13: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届“北大之锋”辩论赛

2005-2006北京大学“北大之锋”辩论赛(第五届)八进四战果:

中国语言文学系战胜元培计划,最佳辩手为元培计划的殷俊;
国际关系学院战胜环境学院,最佳辩手为环境学院的宋朝;
社会学系战胜光华管理学院,最佳辩手为社会学系的徐晨;
新闻与传播学院战胜医学部,最佳辩手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李星。

最终四强为:
中国语言文学系、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新闻与传播学院。

敬请继续关注![br][br]-=-=-=-=- 以下内容由 江户川柯南2006年04月18日 09:37pm 时添加 -=-=-=-=-
新闻对医学那场,最佳辩手是李星野,我刚才少打一个字。抱歉!

发表于 2006-4-18 13: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届“北大之锋”辩论赛

传点比赛中的噱头过来八卦八卦,
 楼主| 发表于 2006-4-18 21: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届“北大之锋”辩论赛

在第三轮比赛中,第三支种子队被淘汰。
现在,四强中只剩下一支种子队了。
发表于 2006-4-19 13: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届“北大之锋”辩论赛

能不能列出所有赛事的辩题作参考?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6-4-19 19: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届“北大之锋”辩论赛

初赛:

数学科学学院:体育商业化利大于弊,
中国语言文学系:体育商业化弊大于利;

物理学院:保护弱者体现文明进步,
生命科学学院:保护弱者不体现文明进步;

社会学系:当今大学生坚持理想主义比坚持实用主义更重要,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当今大学生坚持实用主义比坚持理想主义更重要;

政府管理学院:全职太太的出现是社会的进步,
心理学系:全职太太的出现是社会的退步;

艺术学系:善意的谎言有碍于诚信,
外国语学院:善意的谎言无碍于诚信。

 楼主| 发表于 2006-4-19 19: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届“北大之锋”辩论赛

复赛:

信息管理系:频繁跳槽有利于人才成长,
元培计划:频繁跳槽不利于人才成长;

新闻与传播学院:外行能管好内行,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外行不能管好内行;

法学院:人生贵在行胸臆,
中国语言文学系:人生贵在不逾矩;

国际关系学院: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提高公民素质,
生命科学学院: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秩序建设;

政府管理学院:展露锋芒有利于成功,
社会学系:展露锋芒不利于成功;

医学部:理性是创新的基础,
外国语学院:感性是创新的基础。

 楼主| 发表于 2006-4-19 19: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届“北大之锋”辩论赛

八进四:

元培计划:杜绝盗版,消费者责任重于政府责任,
中国语言文学系:杜绝盗版,政府责任重于消费者责任;

国际关系学院:悬赏举报利大于弊,
环境学院:悬赏举报弊大于利;

社会学系:当代中国大学生应该培养精英意识,
光华管理学院:当代中国大学生不应该培养精英意识;

医学部:在校大学生休学创业利大于弊,
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校大学生休学创业弊大于利。

 楼主| 发表于 2006-4-19 19: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届“北大之锋”辩论赛

半决赛:

中国语言文学系: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
国际关系学院: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

社会学系:道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
新闻与传播学院:利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

 楼主| 发表于 2006-4-25 01: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届“北大之锋”辩论赛

2005-2006学年度北京大学“北大之锋”辩论赛(第五届)半决赛战果:

国际关系学院胜中文系,最佳辩手为国际关系学院的桂丹;
社会学系胜新闻与传媒学院,最佳辩手为新闻与传媒学院的朱慕楠。

进入决赛的队伍有:
国际关系学院和社会学系。

敬请继续关注。[br][br]-=-=-=-=- 以下内容由 江户川柯南2006年04月27日 09:20pm 时添加 -=-=-=-=-
题目是:大学生管理更应该自我管理/学校管理

 楼主| 发表于 2006-5-3 12: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届“北大之锋”辩论赛

2005-2006学年度“北大之锋”辩论赛(第五届)最终战果:

冠军:
社会学系;

决赛最佳辩手:
徐辰,社会学系;

第五届“北大之锋”全系列最佳辩手:
桂丹,国际关系学院。

发表于 2006-5-22 11: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届“北大之锋”辩论赛

不理解北大为什么不参加全辩,是输不起还是不屑
 楼主| 发表于 2006-5-22 15: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届“北大之锋”辩论赛

   本人是北大毕业的,尽管对于这一点也觉得有些困惑,甚至不满,但是依旧不敢随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只能谈谈我的猜想或看法,至于北大不参加北京市、全国、亚太、国际等比赛的真正原因,本人实在不清楚。
   个人猜测,北大可能是有些输不起的意思吧。1994年全辩,北大输给了南大,或许就此给北大参加大赛蒙上了厚厚的心理阴影。此后,北大只参加了一些小范围的比赛,却不再出来了。连最近的北京市的比赛,也不见北大的踪影。
   其实,个人认为,北大的辩论实力不容小视,有几所高校可以把校内赛打出这么多轮?有几所高校可以有二十余支队角逐淘汰?如果北大出来比赛,偶尔失败一两场,是正常的;如果北大出来比赛,获胜的概率还是很大的。但是,如果连一场都不想输,一直都怕输,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固步自封、越走越偏。
   再次声明,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甚至连想法都算不上,只是个人的猜测。我也不想对母校有太多的抱怨和谴责,毕竟是我生活过四年的地方。如果我的主观臆断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还望各位谅解并宽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8 11:25 , Processed in 0.0587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