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多次表明,辯論對我而言是興趣,不是成就而個人這次的一點表現,也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故一旦比賽結束,回復了學生身份後,實在就不想繼續被當成焦點 然而將心比心,我也能體會各方好友在關注世新的表現之餘 不免對黃某愛屋及烏,以致過於抬愛 但如此一來,有些善意卻過度的誇獎,卻使我不知是該沈默,還是該澄清 卻之不恭,受之有愧,進退維谷,黃某著實狼狽 如今,既然網友已然點名相詢,在下不敢倨傲,只好簡要表明己方觀點(笑) 首先
這次得了最佳辯手,要說我不開心,那是騙人的 但要說我很高興……那也是騙人的 因為比起得獎後的榮耀與掌聲 我更喜歡的,其實是比賽中的刺激與成長 然在現實環境中,當你得到過所謂的「最佳辯手」之後 未來再參加其他比賽時,顯然就會開始遇上一些額外的要求與責難 對我而言,我很擔心這個獎,將成為我辯論興趣的一個句號 其次
我只是個學生,我還在學習,所以實在談不上任何「深厚紮實的根基」 我在比賽中說的道理都極為淺顯,用的語句都極為平易 既沒有引經據典,也缺乏磅礡氣勢 甚至在邏輯上,也算不上嚴謹(感謝許多網友指正這一點) 如果一定要我說一個自己的長處 那也許是我擅長將複雜的觀點說的很簡單吧 因為我相信世界雖然是複雜的,但用以詮釋世界的原則,卻往往都是簡單的 而一旦事物簡單的原理被揭露之後,人的情感就比較容易流露 這恐怕也就是許多網友覺得我煽情的原因之一 但這種表達方式有個缺點 就是當時間有限時,事理的簡化,往往便會流於邏輯的疏漏 關於這一點,我覺得這是兩難: 要打的像胡漸彪在01年決賽那般的理路清晰、層層剝筍 我自問以本身在台灣慣有的打法,勉力為之,或可及的上胡的八成 但衡諸這次比賽的特色與隊伍的需要 我決定採用現在各位見到的辯風上場 但從去年至今,這種打法我只試驗過九場,還不夠穩定 所以需要努力的地方仍多,也歡迎大家不吝批評指教 執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