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云飞在 2005/9/30 04:41pm 第 1 次编辑]
由郭宇宽发起的这项课题活动,范围将涵盖中国各地区9所非重点高校,并希望以此为基点进一步推广下去。这对很多学校而言都是难得的机会,有兴趣的学校看看以下的课题简介。进一步的消息,该课题组会进一步发表(我是路过帮忙发表的而已:)) 课题:发挥辩论赛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团委 参与团体:西安交通大学思辨学社;武汉大学辩论队;华语辩论网;及全国各地热心辩论的学生社团 课题召集人:郭宇宽 课题组成员(由各界热爱辩论的人事组成):郭宇宽(南风窗记者);宫辉(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处处长),王荷凤(西安交通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张爱萍(西安交通大学团委副书记);吴小双(华语辩论网ceo);余磊(武汉大学辩论队前教练,现福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潘榕(福州大学辩论队教练)等 我们面对的问题: 当前中国高校贫困学生和农村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被边缘化的情况非常严重,贫困学生不仅在经济地位上弱势,更严重的是在话语上弱势,难于参与学校活动,根据课题组的观察,由于普通话不标准等原因,在中国的高校中贫困学生,农村学生参与话剧/演讲/演出类社团的比例几乎为零,这更加加剧了高校中弱势学生的自卑心理。这也为未来的社会化埋下隐患,很多农村学生由于内向,缺乏自信等原因,在就业市场上找不到好工作。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加剧而缺乏沟通渠道,整个中国缺乏平心静气讲道理的氛围,有一种焦躁却又无从发泄的情绪,并不断蔓延,一些矛盾诉求无法表达,被挤压下来,一旦有机会就会转化为非常暴烈的对抗和宣泄。而这种情况在高校中也同样反映出来,比如在马家爵案中,一个原本善良勤奋的贫困学生由于和富有同学之间的长期误会得不到沟通,突然转化为残暴的报复行为。 因此我们认为,鼓励勇于表达的精神,养成讲道理的习惯,掌握讲道理的方法,不仅是现代公民人格和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广大农村学生和贫困学生来说,更是培养其对社会适应能力,乃至成为未来领袖的关键要素。 而对于高校学生这一未来社会的领袖群体尤为重要。经过实践证明辩论赛是培养年轻人自信心,表达能力的最好途径。但遗憾的是当前广大高校中由于组织理念陈旧;指导观念落后;操作中急功近利,中国的大学生辩论赛处在低谷,辩论赛被重点高校中口齿伶俐的城市学生垄断,并成为一种炫技性的表演,本课题的目地就是要探索出一条新路,使辩论活动更好地为广大贫困学生农村学生的素质提升提供帮助。 课题组核心理念和共识:辩论赛绝不仅是少数相貌英俊,普通话标准,反应机敏的“青年才俊“炫耀的舞台,而是所有希望提升自己综合素质者的锻炼场;辩论活动应当实现最广泛地参与性,普通话不标准不应该成为人表达自己观点的障碍,辩论训练的终极目地不是让人伶牙俐齿,而是激发人热爱独立思考,勇于反思偏见的性格;辩论训练可以培养宽容、理性、关注真问题、善于倾听和讲道理的现代公民人格,对于高校农村学生和贫困学生而言,这样才能真正使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养成不卑不亢,坦荡自信的精神面貌。 课题要追求的成果: #如何在非重点院校/少数民族地区推广辩论赛 #如何在高校农村学生/贫困学生(特别是普通话不标准的同学中)推广辩论赛 #如何让辩论赛增进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理解,鼓励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比如辩论:家庭富裕有助于成才,还是家庭贫困有助于成才?奖学金是否应该向家庭贫困的学生倾斜?热门专业是否应当高收费?) #如何让辩论活动更好的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服务,产生辐射效应,(比如尝试在一到两所高校推广校务听证会) #探询辩论赛在组织形式上突破变革的可能,(从学校出面组织到学生社团自己组织,教会同学获取赞助和支持的技巧) #搭建跨地区的交流研讨网络 课题规划: 第一阶段,宣传选拔。 设立主题网站宣传推广,希望加入课题的各高校学生社团会非常多,因此必须加以选拔,从希望加入课题组的高校团队中,考察参与团队的积极性、广泛代表性、活动能力、辐射能力,在此基础上优先考虑非重点院校、师范院校、民族院校、欠发达地区院校,在导向上把农村学生/贫困学生的参与作为基本条件,力争每一个高校的团队都有自己的特色,暂定第一阶段选择八到十所。 第二阶段,交流筹备。 课题组核心成员到各高校以讲座、座谈、辅导班等形式进行交流辅导,重点在少数民族学生和贫困学生中培养骨干,传播先进理念,协助启发他们创造性的开展活动。 第三阶段,研讨 在2006年下半年组织一次全国各地优秀辩论社团的研讨会和交流联谊活动。 第四阶段,总结成果 汇集全国各地的尝试经验,出版一本对于高校开展辩论活动有指导性和启发意义的书。 预算: 建立专题网站和维护:(这个网站除了宣传外将作为一个交流园地一直办下去,拟网站主题“辩手胸中有天下”) 到九所试点院校交流(平均一次去两个人) 支持各试点高校开展创造性活动的种子基金(不平均发放,需要专项申请,主要照顾少数民族和贫困学生社团) 中间召集两次小规模的课题组成员研讨会(一次前期策划,一次后期总结及《辩论爱好者手册》编务工作会议) 2006中国高校辩论社团年会,计划成立中国高校辩论爱好者社团联盟(除了九所院校外将邀请全国高校辩论社团负责人,高校学生工作教师,对于贫困学生代表将补贴交通费,计划有研讨会、友谊赛、联谊活动、安排参观游览,计划100人的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