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34|回复: 13

半决赛(二) 墨尔本大学 对垒 新加坡国立大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2 13: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马多大辩论队在 2007/07/14 02:40am 第 2 次编辑]

时间:1.30pm

正方:墨尔本大学
反方:新加坡国立大学

辩题:(正方)项羽应选择乌江自刎
   (反方)项羽应选择东山再起


     正方主辩开篇立论说项羽大势已去(战败刘邦),应该接受失败不再领军。项羽应该乌江自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项羽东山再起的可行性低,甚至是零可能性。江东的老弱妇孺不过十万人,而刘邦却拥有一千五百万人,在以寡敌众的情形下要重演以少胜多的壮举是不可能了。正方从史记得出说明了项羽在乌江时是有逃生的机会。当时有一名亭长愿意载项羽渡河,但是项羽断然拒绝了此献意。那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没有颜面在面对江东弟子了,自己也已经想死了。正方同时也主张敢做敢为以及负责任的精神。他们认为项羽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一切后果。虽然俗语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可是对于项羽而言是已经没有青山可言了。总结环节,结辩恳请反方辩士不要利用两千年后的现代观念套用在项羽身上。反而,他们应该按照项羽当时的处境进行判断,利用当时的价值观决定项羽应该或不应该乌江自刎。

      反方认为项羽当时要逃回江东东山再起是绝对有可能的。当时江东子弟们都给于项羽很大的支持与信心。他们极力保卫自己的国土,信心来源都是于项羽的英勇。当他们看见项羽的头颅后,士气才被影响并放弃抗争了。所以,项羽的生存对江东弟子而言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此外,在项羽乌江自刎之前,凭着他的能力,立下了不少大功。多次地以少数军事力量打败拥有强大军力的刘邦更是让人佩服项羽的勇猛。从项羽好胜的心态,在面对挫折时都不一定意味着他将会是失败的。反方举出了威灵顿打败拿破仑及蒋介石先生的历史辅助自己的逻辑。反方也绝对否认项羽是很负责任的人。那是因为对他们而言,自杀绝对是逃避责任的方法。这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腐生了更多负面效应。


*如有不完整谨请原谅并多多指教。。。

 楼主| 发表于 2007-7-12 15: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决赛(二) 墨尔本大学 对垒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晋级决赛!!!
5比0胜出
[br][br]-=-=-=-=- 以下内容由 马多大辩论队2007年07月12日 03:34pm 时添加 -=-=-=-=-
最佳辩士:新国立大学二辩
发表于 2007-7-12 15: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决赛(二) 墨尔本大学 对垒 新加坡国立大学

谢谢马多大辩论队!!!
发表于 2007-7-12 15: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决赛(二) 墨尔本大学 对垒 新加坡国立大学

马大新国大又碰头了!
发表于 2007-7-12 17: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决赛(二) 墨尔本大学 对垒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马不分家嘛。。。。

不知道这次马大是不是上的和世辩一样的阵容呢?

发表于 2007-7-12 18: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决赛(二) 墨尔本大学 对垒 新加坡国立大学

马多大辩论队肯定吃饭去了,辛苦了!

不过我们等着看比赛点评也很心急啊!:) 

发表于 2007-7-12 18: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决赛(二) 墨尔本大学 对垒 新加坡国立大学

等ing
发表于 2007-7-13 08: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决赛(二) 墨尔本大学 对垒 新加坡国立大学

等了一夜,,,,,,
发表于 2007-7-13 09: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决赛(二) 墨尔本大学 对垒 新加坡国立大学

马多大这顿饭也吃了太久了吧。
发表于 2007-7-13 09: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决赛(二) 墨尔本大学 对垒 新加坡国立大学

看来啊呀同学请客很有诚意啊。。。。。。:P
 楼主| 发表于 2007-7-14 09: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决赛(二) 墨尔本大学 对垒 新加坡国立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07-7-14 09: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决赛(二) 墨尔本大学 对垒 新加坡国立大学

发表于 2007-7-14 11: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决赛(二) 墨尔本大学 对垒 新加坡国立大学

原来最佳辩手是晨晨啊~~~~挖哈哈哈
发表于 2007-7-14 14: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决赛(二) 墨尔本大学 对垒 新加坡国立大学

看到队友的照片,突然很激动。。。。。。

谢谢马多大辩论队,谢谢,谢谢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5 11:09 , Processed in 0.04900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