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赛半决赛 下半区 辩题:【对于鬼神问题,人们更应该敬而远之/近而研之】 正方:【F2 一座头鲸战队】 上场队员:一辩: 王若男,二辩:沈宇亮,三辩:韦皓诚 反方:【 万万没想到大力出奇论 】 上场队员:一辩:吴昱贤,二辩:赵希孟,三辩:韩啸 评委:兰天风,马萌,吴钰龙,张世嘉,胡骏立
正方【一座头鲸】立论: 谢谢主席,再次问候在场各位 子不语,怪力乱神。鬼神之事,即用鬼神来解释的各类问题。大致包括三方面。其一,宗教信仰,其二,传统文化中的神仙鬼怪。其三,涉及鬼怪的自然现象未解之谜等。而这里,敬而远之则意味着秉承尊敬之心,不干涉他人的宗教信仰,也不让自己为鬼神问题所累,具体针对不同问题则有不同的表现。近而研之则意味着接近并且研究这些神怪问题。我方认为,面对鬼神问题,应该敬而远之。理由如下: 首先,宗教问题由来已久,即使我们没有宗教信仰,也要保持尊敬之心。西汉时期,佛教传入,东汉末年,道教兴起,后又有儒释道三教合一,外来宗教逐渐发展。哪怕在现在,仍然信徒众多。在宗教文化日益抛却糟粕,发扬精华的今天,我们社会也没有必要提倡也不应对其一味打压。同样,作为普通民众,面对自己周围的信徒,也没有必要非与其争论是否存在佛祖上帝这样的问题,也更不应该轻视别人的宗教信仰。毕竟,即使我们不信仰,不接受,也应对他人的宗教信仰保持尊重。这样,才能维护良好的社会氛围,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也也是我们国家宗教自由的精神所在。 再次,传统文化中不可避免会夹杂鬼神之说,我们打破砂锅问到底可能没有多少意义,也不能为其所累。过年时我们要吃糖瓜送灶神,端午时赛龙舟祭屈原,中秋时吃月饼说嫦娥,七夕时又念牛郎织女。一味质疑,传统习俗的神奇魅力可能也会随之消逝,文化的传承可能也会岌岌可危。与其这样,我们这时候,为什么不留些敬重之心呢?而另一层面,我们也对某些装神弄鬼之事保持距离。如果过分沉迷相信,花钱请神婆驱鬼,依赖占吉问凶等,我们则可能会走上歧途,为鬼神问题所累。 第三,针对用鬼神问题解释的未解之谜,从鬼神角度研究可能意义不大。以前闪电打雷,我们说是雷公电母在做法,今天我们从科学角度研究才知道是云层摩擦放电。同样的,我们今天可能很多未解之谜还在用鬼神之说在解释,不能否认,鬼神之说有其神秘之处,但是从其入手又有何深入意义呢?特别是做为一个普通人,沉溺于鬼神之说,可能还会扰乱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无谓浪费精力。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面对鬼神,我们更应该敬而远之。
反方【万万没想到大力出气论】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自古以来,鬼神问题便萦绕在人们心头之上的,西有耶稣上帝,东有释迦摩尼。中国古代的神鬼传说也不胜枚举。所谓敬而远之是指对于鬼神持敬畏态度,但有所顾忌不愿接近。近而研之则是主动接近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研究。直至科学发展的今日,仍有不少鬼神问题存在于我们身边,对其持近而研之的态度既可以使一些蒙着鬼神面纱的自然现象重见天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同样也是对一些鬼神学说和宗教文化体系的丰满扩充。 首先,对于鬼神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并推动科学的发展。在数百年前,人的起源问题神创论占据了主导,大家都相信人是上帝创造的,而达尔文在对于这一神学观点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诸多疑点,由此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并付诸实践,最终在环球考察后提出了进化论,倘若达尔文和其他神学教徒一样对于上帝敬而远之,怕是大家现在都还被蒙在鼓里吧。其实没有那么遥远,我们身边也有种种奇异的现象,大家或许都曾在深夜听到过楼上有弹珠掉落的声音,有些人以为是小孩子淘气,不过深夜三四点哪有这么巧,细细想来也觉得诡异,便有人传说是小鬼的眼珠掉落的声音,又有多少人信以为真,每夜诚惶诚恐。后有上心者去调查研究,发现原来是钢筋混凝土中生长出细菌,产生了空气所致,如此解决了许多人心头一块阴影,去伪存真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再者,对于鬼神问题的研究也可以完善鬼神学说,推动宗教改革与发展。在欧洲中世纪,天主教会售卖赎罪券,可以赦免罪罚,配合其教义中的原罪论,这种赎罪券大卖,甚至到了炙手可热一券难求的地步,直到16世纪,马丁路德通过对天主教的潜心研究,篆书指出此举的荒谬之处,引起教徒响应,最终天主教会废除了这一制度。由此可见宗教文化的改革与进步离不开贤明之士对于其不断地研究与努力。同样的,对于一些民间的鬼神传说也不乏有兴趣的人对其剖根问底,由此衍生并逐渐完善出吸血鬼学说、狼人学说等等,这些大大丰富了鬼神传说的体系,敬而远之又如何做到?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以科学的技术方法去研究鬼神未免有些高不可攀,但对鬼神有一定的初步了解和认识也是必须的,有了自己对于鬼神的见解也可以避免在平时生活中因为一时糊涂而上当受骗。而对于有心有力的科学工作者,应提倡他们投身于鬼神问题的研究,或许下一个诺贝尔奖就是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