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评委主席大家好,拿到这个辩题,不由得觉得其身后的隐藏的丰富的文化历史背景过于庞大,对于中国人来说,鬼神文化就是我们文化组成的一部分,古人对于鬼神不敢不敬,就当今来看,我们崇尚科学,我们信仰科学,对于流传至今的鬼神文化想必也没有必要去深究其是否与科学精神相违背,敬而远之才是正确的态度。
其一,对未知的研究应该以科学的眼光而不是鬼神论。古代因为知识水平的局限和所拥有的生产工具的不发达,他们用鬼神来解释他们尚无法解释的现象和事物。”我们的祖先在经历刀耕火种的年代,在一片孤独和黑暗中幻想到了有人带来幸福,于是有了鬼神。我们的祖先是多么聪明,他告诉我们鬼神的魔力,同时他们却又用自己显得弱小而虚弱的身躯创造着幸福。他们没有愚昧的把幸福的来到寄托在鬼神上,而是寄托在自己的勤劳双手中。先贤孔丘在其所著《论语·雍也》中就有言:“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祖先对于鬼神的敬而远之对于生产力发达的当今,不可谓不是至理名言。如今我们提倡的是要脚踏实地,人不要因为想着求神拜鬼,而忘记了人的初心;国家不要因为对鬼神的依托,而忘记了脚踏实地的发展进步。
其次,研究鬼神对当今发展不利。科学的真谛是指我们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而鬼神这种精神世界的产物显然与这样一种崇尚科学格格不入,相信雷公电母,把打雷闪电这样能量释放的物理现象解释成一句简单的雷神发怒,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则科技难以进步,我们的祖先在对大自然的恐惧与未知中创造了鬼神,而今我们已经有能力去解释去探索我们祖先曾经那样害怕的令他们恐惧的世界,我们不必让鬼神过多的融入生活而放弃了我们现在有的科学精神,否则只是得不偿失。虽然对鬼神要有崇敬之心,毕竟那是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对前人思想的保留,但如今,我们最好不要接近或者有所创新,鬼神毕竟不属于生活,这种已经逐渐可以通过现有的智慧和科技解决问题的生活。
综上所述,从鬼神的本质和研究鬼神的弊端来看,我方认为,对待鬼神我们应该敬而远之。谢谢主席,大家好:
从古至今,鬼神的问题由来已久,这一问题的产生一是对未知的向往与恐惧,二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对神秘未知事件的一种敬畏与信仰。对于鬼神问题,我方认为人们应当近而研之,核心在于:鬼神问题反映的是人们对宇宙社会人性自然的求知与不解,这促使许多人探索进步,同时又促进了人们对宗教的认识和宗教事业的发展,以下有三方面论述:
首先,对鬼神问题近而研之减少了因为无知导致的恐惧和无谓的牺牲。研之就是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的探索、试验、论证工作,对鬼神问题的一种揭示。中国古代曾经用人头来祭祀河神求雨,同样在现代社会中,这种例子也比比皆是,1993年,17岁的少年撒旦教信徒汉德列克及同伙将自己15岁的同学桑德罗骗到森林里电死作祭品。这些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心里和不健康的鬼神信仰,而用用规律的科学的方法探索未知是对已知的验证与对未知真相的求知过程,是人类发展而做的必要的一个步骤。近而研之,规避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无知而一味归因于鬼神所做的无谓牺牲,同时利于宗教信仰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其次,对鬼神问题近而研之利于价值取向的提高。鬼神问题包含着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对神秘未知事件的一种敬畏与信仰,在
汉语中,宗教本不为一联缀词,宗教的宗字意为
祖先,教字意为
教化,合起来就是
祖宗之教化的含意。宗教的“
原罪论”有助于预先设置负向情感,从而提高人对于痛苦、挫折与灾难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果报应论”既有助于提高人对于他人恶行的情感忍受能力,还有助于提高人对于自己丑恶事物的情感节制能力。三大宗教中的基督教倡导“博爱、人人平等” 福贡县:全县8万人口中90%以上是基督徒,那里刑事犯罪是零,因为心中有了信仰和敬畏,人心变得善良慈悲,避免了因为无知所以不知不可为而为之。
最后,对于鬼神问题近而研之利于我们对宗教的理解。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今说,中国是一个拥有多元宗教信仰的国家。“和为贵、谦相爱”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宗教信仰自由已作为一项公民基本权利载入中国宪法。宗教代表人士广泛参政议政,共商国是。所以我们今天讲的近而研之并不是强迫大家都去信仰宗教,而是去理解宗教的含义。如此,才能更好地让我们从中学习到真善美的东西,而研之更加利于我们对宗教的理解和尊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认为:对于鬼神问题,人们应该近而研之。谢谢!
雏鹰杯半决赛 下半区
辩题:【对于鬼神问题,人们更应该敬而远之/近而研之】
正方:【 G2 传感器战队】 上场队员:一辩: 陈薇,二辩:向伯维,三辩:刘琳
反方:【 F1 麦兜麦兜小分队】 上场队员:一辩:陈涛,二辩:杨杨,三辩:楼真珍
评委:谢宇,方亮,徐天宏,窦雅怀,马畅
正方【传感器战队】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
一提到鬼神,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呢?有的人会想到聊斋故事中的各种妖怪,有的人会想到保佑世人的各路神仙。对于鬼神问题,如果我们按从古至今的路线,一路探索下去,其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此,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其实是在当下广大群众对于鬼神问题更应该采取的态度。
那现在让我们来明确一下定义。鬼神问题,是指与鬼神有关的文化传统和民俗。敬而远之,在这里我方把它定义为对鬼神问题表示尊敬,但不深究。近而研之,是指接近并进行深入探求。
需要明确的是,我方认为对于鬼神问题,敬而远之和近而研之这两种态度都是可取的。只不过,在当下时代,人们更应该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论证我方观点:
第一,鬼神问题作为一种文化,在历史中扮演着教化、警戒,削减人类兽性的作用,在传统节日、风俗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值得我们尊敬它的存在。就拿中国来说,绵延几千年的鬼神文化是中国俗文化的根基,它间接反映了上古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向我们展现精彩纷呈的上古文化风貌。因此,对于鬼神问题,在当下人们更应该选择尊重这种文化的存在。 第二,在当下时代,研究鬼神问题的价值已经很低了。在历史上鬼神是社会控制的有力工具,通过教化和警戒消弱人的兽性使人们遵纪守法。而对于现今的意义,也就是这种鬼神的传统文化观念让人们心中产生了敬畏,从而内心有了行为的准则。如此看来,鬼神问题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它的历史意义已经完成,现实意义已经深入人心,那么对于广大群众而言,在当下,我们再去对其进行深入探求,是否就显得没有多大意义了呢?我方承认,目前也的确有一些专家在对古代的譬如山海经,聊斋志异等鬼神相关文学作品进行研究,但那毕竟只是少数人的兴趣,对于当下广大的普通民众而言,对鬼神问题的深入探求是没有多大价值的。
第三,鬼神问题作为一种文化,它的魅力之处就在于它的神秘感。我们的善恶观、人生观等等观念大多也是由那些披着鬼神外衣来传达中心思想的故事催化形成的,其实这也就是鬼神问题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在当下进行进一步地研究,还会破坏这种文化原本的美感,也会带给人们观念形成上不好的感受。与其把时间花在这无意义的探究上,不如把多点精力放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上吧。有句俗语说距离产生美,放在今天的讨论来讲其实也未尝不可。因此,对于鬼神问题,在当下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尊敬并且不去对它进行深入研究。
综上。
正方【传感器战队】驳论:
驳论稿:
谢谢主席,在进行深入的探讨之前,我想再与对方辩友就定义达成一致。
1、 (鬼神问题定义)分歧点主要在于对今天辩题中鬼神问题的理解,(对面的定义),其实是很模糊的,极光、日食是鬼神问题么?今天无论我们遇见一个任何宇宙未知现象,世界未解之谜、生活中罕见的现象我们都可以往鬼神的方向去思考,那么这些现象也就是鬼神问题了吗?我想不是吧。如果按照每个人主观看待现象去划分是不是鬼神问题 那么今天的讨论很难继续。那么鬼神问题是什么?回归常识,我们在想到鬼神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也许是西游记里的神神鬼鬼,也许是清明节,也许是喊魂,而这些都是成系统的文化、风俗,也许各地域不同,但是也都各成体系,各有讲究。所以今天的鬼神问题其实是一种文化、风俗。
2、 (研究鬼神问题的理解)双方对研究鬼神问题的理解不相同,对方辩友又说,我们去探索这些怪异的现象要用科学的方法,就好比日食我们应该做的去查阅资料知道是光线的遮挡问题,不是天狗吃掉了太阳。那么我们不妨平心静气的来想一想,这到底是对鬼神问题在近而研之,还是对鬼神思想敬而远之呢?所以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那些宇宙、未知问题与鬼神问题并不是一致的。如果今天我们把辩题推到封建迷信要不要接近深入研究,或者未知世界要不要探索,未解之谜要不要解开,那么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讨论也就失去意义了。所以今天是在探索当前对于一种文化的态度,是更应该敬而远之还是近而研之。
3、 (敬而远之)纠正对方辩友一点,敬而远之并没有远离、抗拒的意思。追根溯源,敬而远之出自孔子“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也就是敬之而不亲近之意,我们再来看孔子的做法,他对于祭祀神明态度恭敬严谨虔诚认真,并没有远离抗拒啊,只是不深究而已嘛。出处在于研的解释是细磨或深入探求。
4、 (宗教问题)明确研究鬼神问题和研究宗教问题是相同的么?我们不妨来看看这本《宗教研究》的目录,中国佛教心性论,从道本体到心本体,大多是对教义、哲学的探索,再来看《鬼神文化》一书的目录,神的溯源,神的发展,民间流传的俗神,多是对文化的介绍和探究,显然是不相同的。
5、 (破除迷信)对方辩友又谈到了破除迷信,其实迷信不是因为存在鬼神问题,而是对鬼神问题的态度歪曲,今天我们有迷信鬼神、明天我们有迷信权威、后天我们也许迷信科学,要解决的不是在于鬼神本身而是要明确正确的态度,而我们今天也正是在讨论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去对待这种文化。另外,不探求鬼神问题不是不探索未知,放弃科学,而是更好的发展科学,用理性思维看待世界。
正方【传感器战队】结辩:
结辩稿:
谢谢主席,(纠错)。
1、 我们破除迷信到底是要靠探索科学,发展科学呢,还是去深入研究鬼神问题呢?今天对方辩友说的跟鬼神沾边的未知的问题,跟探索科学是一致的么?其实对方辩友一直所谓的由鬼神问题带来的进步,其实是进步带来对鬼神问题的解释。
2、 我们明确一下研究鬼神问题是什么。《鬼神文化》一书的目录,神的溯源,神的发展,民间流传的俗神,多是对文化的介绍和探究。那么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今天我们探求一切科学问题,但凡和鬼神沾边就是鬼神问题是不是太主观呢?
3、 每个人对待鬼神问题的看法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它存在有人认为它不存在。我方二辩是个坚定地无神论者,对方二辩是一个坚定地有神论者。有没有神没有定论,但广大群众要去探求么?真的不会误入歧途嘛?但无论如何鬼神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值得尊敬的,双方也是应该互相尊重。
4、 我方也不是说所有人普通人都要去做,而是对于广大群众人们的态度应该是什么,那么世界上任何的文化只要有一点价值都值得一些人去研究,那我们的辩题还有讨论的必要吗?
鬼神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民间风俗,有着它的精华与糟粕,但无论历史意义还是现实意义它的精华已经展露无遗并且深入人心,它的糟粕却不应靠近,一笑略之,洁身自好,不再细究。“人在做天在看”,我们曾受之教诲,现在不管还相不相信这句话,总是愿意堂堂正正做人求一个浩然正气;求神还愿,不是因为了解、深信神神佛佛,而是心中那份感恩之心;因果轮回,不管它是否太过玄幻,我们仍愿意多做好事少做坏事。许多我们生活中的小细节都来自鬼神故事鬼神文化的渲染,也许它本身粗鄙不堪,经不起推敲,但是我们已从中受益匪浅,它传达的精神已经一代代口耳相传,深入我们的心。
过去,我们把礼节做得齐不齐全,准不准确看做一个家体不体面的标准,我们也时刻准备着入乡随俗,以免得罪了主人,要把那些神神怪怪吃透,我们大家都来近而研之,没有问题。可是进入到我们现在这样一个快捷的、讲求科学与人情味的社会,那些繁文缛节似乎不再需要深究了吧。就好像现在本命年穿红内裤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大家也都这么做,但是明白个中道理的有几个?真正相信的有几个?尊重传统、沿袭传统,只是不纠结于那些细枝末节我想是我们当下对鬼神文化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也许有人会说这一切也许都是谎言,为什么不拆穿呢?我想说,即便是谎言,那也是善意的美丽的谎言。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和我一样的经历,小时候我怕鬼,看见风吹树干,摇晃我就吓得不敢睡觉了,这时候妈妈会抱抱我说她会保护我,说我听话我乖的鬼干什么要害我呀?说有鬼当然就有菩萨会保佑我啦,我相信了,然后就熟熟的睡去了。到了现在我再回忆起这段故事,我不会感到害怕,反而是很温馨,觉得很有趣。这些体验、传说、故事一代一代的传下来,充满着浪漫色彩,并且让我们形成了自己的善恶观,对我们的行为产生着影响,我想如果有天面对我们的孩子,我们还是更愿意告诉他们,神会替他们驱走黑暗爱他们、保护他们,而不是指出鬼的起源,或者教他们如何去获得神的庇佑,纠缠在严肃的文化体系之中,戳破浪漫的泡沫。
无论从理性角度讨论再探求它的必要性,或者从感性角度,维系浪漫的传统,我方都不认同应该再去深入探究这份文化,而应该采取,尊敬、沿袭、但不苛求的敬而远之的态度。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地认为人们对待鬼神问题,更应该敬而远之。
反方【麦兜麦兜小分队】立论:
谢谢主席,
今天我方为观点鬼神问题,人们更应该近而研之。开宗明义,鬼神问题是指涉及到鬼神存在与否,鬼神引发的现象,和鬼神相关的文化等多方面自然和社会的问题。敬而远之的意思为表示尊敬,但不敢接近;近而研之是指接近并对此进行研习。下面我方将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首先从自然科学角度来说,对鬼神问题的研究,是对鬼神的存在,某些鬼神现象的研究,这并不是说我们承认有神论或者无神论,而是支持这样一种科学客观的态度。1000年前,人们觉得雷电是鬼神问题,500年前,人们觉得飞天是鬼神问题,今天,我们觉得各种灵异现象,科学暂时难以解释的现象是鬼神问题,那么100年后再看呢?今天世界上有鬼屋,有灵媒,有很多人们因为不去探讨而简单归之为鬼神的现象。对待这些问题,只有打破旧俗,近而研之,我们才能够获得新的认知,减少许多无谓的恐惧和盲目的崇拜;而如果只是敬而远之,当面对灾难性的雷电我们就只能在那边祈祷,而不是在屋顶插上一根避雷针,这样以后,那么神秘就永远是神秘,昏昧就永远是昏昧。
从社会科学的角度,从古到今,信奉鬼神是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来说,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都伴随着与鬼神说教相关的处事之道;而一个民族的思想史,也往往参杂这鬼神的影响。如今科学,技术,生产如此之发达,但与鬼神相关的宗教和平民文化依然存在。世界上有近80%的人不同程度地信仰宗教。广大的人民群众也不同程度地接受鬼神观念的文化传统。今天我们从这个角度对鬼神问题近而研之,就是要透过研究这些涉及鬼神的文化,从而更好地认识历史学、民俗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伦理学等等社会科学,更好地认知人类社会自身。比如,透过聊斋志异这一部带有鬼神色彩的小说,我们看到的是封建社会的种种问题,是对人性的思考。透过对印度教的信仰和神话研究,我们看到了鬼神文化是如何影响政治和阶级。如果只是对其敬而远之,对我们人类自身的文化心理等研究就缺少了非常重要的材料。
综上所述,我方只是想告诉大家,对鬼神问题的研究,并不是说要放弃或亵渎个人的信仰,而是要去探明那些被归结于鬼神现象背后的原因,减少不必要的恐惧和崇拜;以及研习自古以来鬼神问题背后的社会原因来更好地了解我们自身,这些都是敬而远之的态度下无法做到的。所以我方坚持认为,鬼神问题,更应该近而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