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91|回复: 0

【辩词】北京禁止中小学售卖碳酸饮料的做法合理/不合理 第四届 正赛初赛E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3 18: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赛初赛E组第一场
辩题:【北京禁止中小学售卖碳酸饮料的做法合理/不合理 】
正方:【E1 破恨南飞队】   上场队员:一辩:张思语,二辩:于琦,三辩:冼俊伟

反方:【E2 金坷垃战】 上场队员:一辩:周妍,二辩:郭倪君,三辩:杨一驰

评委:王斐然,王梅,包江浩


正方【破恨南飞队】立论
今天,我们所讨论的是“北京市禁止中小学出售碳酸饮料”这一政策是否合理。那什么样叫做合理呢?我方认为这项这侧合理且可行,所以认为它可以继续施行下去,而您方认为不合理,是想要如何变动这项政策呢?我们很期待对方辩友挖掘出这项政策的值得变动的缺陷。当然,这只是一个前提,接下来,我来从以下方面论述我方觉得合理的观点。
  首先,从出台政策的目的来看,是合理的。我们这项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让中小学生更健康的成长。众所周知,儿童的身体健康决定了国家的未来。根据研究,碳酸饮料对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来说,危害是巨大的,不仅是导致肥胖,对于牙齿、骨骼发育也是有巨大的危害,中华口腔医学杂志显示,一周喝超过500ml的碳酸饮料的人患牙酸综合症的几率远大于不合的人,美国俄亥俄大学研究表明,每天多喝一罐碳酸饮料,可将儿童肥胖风险提高60%。除此之外,中小学生自控力差,对于健康的认知不足,在选择饮料时,口感是主要的,而碳酸饮料舒服的口感正中中小学生下怀。所以,出于帮助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这么做是合理的。
  其次,从政策的可行性及预期效果来说,是合理的。在美国,中小学校内禁止出售碳酸饮料是06年就已经出台的政策了。而就其效果来看,是相当可观的,据调查,在该项政策实施的几年中,美国中小学生的肥胖率下降了近30%。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近十年来,北京市低年级学生肥胖率增长了三倍。借鉴美国这样成功的作法,对于降低北京中小学生肥胖率,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可行性很强。
  最后,从出台政策机构的行政职权来看,也是合理的。根据规定,学校食堂与小卖部无论是自办还是外包,学校管理主体不变,学校不能以包代管。而教育局有规划、知道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后勤改革工作职能,职能管辖范围完全合理。
所以,这个政策在我方看来,暂且不需要改动更不需要推翻且可行,并继续施行,更符合中小学生利益,所以是合理的。



反方【金坷垃战队】稿子:
立论: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最近北京市教委推出了一条禁令,规定的是在北京中小学的小卖部里是禁止出售碳酸饮料的,这不禁让我方发问:难道校外的碳酸饮料这些中小学生就买不到了吗?禁令暴露出的问题之一是,在校园内禁止销售碳酸饮料,它的管辖力仅限于校内,拦不住喜欢可乐的中小学生在校外购买饮料。这一政策恐怕不能行之有效,就好像编织、播撒了个网洞过大的网,耗时耗力却不捕到鱼。这样大费周折清空校内的碳酸饮料,耗时费力没成效,我们只想问一句,这合理吗?
我们提倡健康,可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网络上流传的,以及对方辩友一直在强调的碳酸饮料的危害其他饮料就规避了吗?先说说一直被我们作为健康标准的含糖量,市售饮料含糖量其实普遍偏高,我们标榜的健康饮料诸如乳制品、蔬果饮品,茶饮料其实也都是含糖大户。人民网报道,味全牌乳酸菌饮料每百毫升糖含量为 16.2 克,康师傅酸梅汤每百毫升糖含量为 11.3 克,冰糖雪梨更是高达12.8克,都超过百事可乐的每百毫升含糖量。再说酸性问题,市售各类饮料几乎全为酸性,果汁类饮料的pH值和碳酸饮料相当。可乐中磷酸导致骨质疏松则纯属无实验根据的谣言,因为可乐中的磷酸含量很低,甚至低于乳制品。至于咖啡因,适量摄取还可以提神醒脑呢。我方承认碳酸饮料不是健康饮品,但是远没有谣传的那么可怕,市售其它饮品与碳酸饮料不过半斤八两而已。北京市教委指名道姓区别对待碳酸饮料未免太不公平了吧?
对于碳酸饮料的下柜,也是对市场平等竞争的破坏。我们所熟知的生产碳酸饮料的厂家不过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公司而已。两家国际大公司行得正坐的端,碳酸饮料产品质量能过关,这样的企业、这样的产品政府有什么理由将他们逐出校园市场?北京市教委此项禁令是差别化的市场管制的体现,是政府调控的越权。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主张,这些违背秩序自生自发原理的管控,会导致的后果便是竞争的缺失,破坏了社会进步的动力,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禁令背后的初衷很单纯:为了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因为我们担心正在长身体的他们是否会受到碳酸饮料的负面影响。这一初衷值得肯定,但是好心有时办不成好事。我方认为北京禁止中小学售卖碳酸饮料的做法不合理,谢谢。

第二轮陈词:
谢谢,上帝为我们关上了一扇门,就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学校关闭了贩售碳酸饮料的大门,围墙栅栏的间隙、校门开放通行的空档都是学生们“走私”的通途。据调查,山东儿童、青少年消费饮料的渠道69.2%为商场超市而非校园小卖部。管住了小卖部中小学生还是会掏钱去校外小卖部购买可乐,而且青春期少男少女多叛逆啊,你越禁止反而可能越止不住呢!与其冷冰冰地出台一条除了学校管理人员和我们这群寂寞的辩论爱好者以外谁也不会去关注的禁令,倒不如多设计几张精美的宣传海报,制作几段公益广告号召孩子们选择健康零食行之有效。
网络上各种软文搏风捉影,对碳酸饮料百般批斗,肥胖和龋齿是含糖饮料通病,碳酸饮料也难辞其咎,但是诸如碳酸饮料会造成骨质疏松、增强青少年攻击性甚至杀精的说法都是缺乏坚实的实验根据的无稽之谈。碳酸饮料不是恶魔,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碳酸饮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质量公告》,大型生产企业产品全部合格,比起前几年闹完三聚氰胺闹塑化剂的乳制品和软饮料,碳酸饮料恐怕才是真正的安全饮品吧?

北京市教委此项禁令指定道姓地把碳酸饮料列为不健康食品之首,驱逐出校园市场,舍近求远,且缺乏充分的科学根据的,同时又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当然不合理。

结辩:
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和对方辩友讨论了许多关于碳酸饮料的事,期间我们例举了碳酸饮料的种种不那么坏之处以及禁令实施的不妥之处。其实我方并不是要为碳酸饮料做无罪辩护,不利于健康,我要有孩子我也教他不要和。对方辩友主张管教结合,双管齐下,有句话叫多此一举啊,你禁止他他可以找到别的方法,走别的途径,与其好好教育,给孩子更多空间和正确的认识,远好过下个禁令,有激发孩子叛逆的风险
今天我们看到北京市教委也是很慈爱,禁止碳酸饮料在校园内销售。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说,校内不卖,我到校外买不就得了,只不过买饮料的路程从50步增加到100步而已,对方辩友说禁止学生出校门,校园栅栏间隙难道不是他们走私的好渠道吗?小朋友们没怨言。站在父母亲的角度来说,学校里这么多不健康饮料踏踏实实地少了碳酸饮料一种,也挺不错的。
但这件事绝不是皆大欢喜的!让我们换个角度,站在那些冒气的饮料的角度去想想,站在商家的角度去想想,碳酸饮料市场主要由百事、可口可乐两家国际大公司包揽,生产包装质检都都符合国家标准,对健康的影响也并没有比其它饮料高,甚至质量上还取得过大满贯的好成绩。北京市教委却指名道姓地把它从五花八门的不利健康饮品中揪出来,且听政策原文:小卖部不得出售碳酸饮料等不利于健康的食品饮料,可是何谓不利于健康,政策却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量化的标准。这就意味着其他饮料哪怕它高糖高酸,是健康杀手,只要他想,还是有机会进入校园市场的。而碳酸饮料总是使劲浑身解数也不再能进入校园大门。这就好比吵闹的课堂是全班学生七嘴八舌造成的,老师整顿秩序惩罚了其中一个不那么吵闹的学生,教室秩序或许重建了,可那个做了替罪羊,为整个教室的喧闹埋单的同学是不是太可怜了呢?现在,碳酸饮料就像这样被当作垃圾饮品的头头带上枷锁游街示众,杀鸡儆猴确实可以吓到猴子们,叫他们乖乖听话,但在当下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中国,区别对待同类、同水平的不同产品,把无辜的碳酸饮料当作鸡杀掉,无疑是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是给碳酸饮品穿小鞋。突然想起前阵子可口可乐推出的写着“闺蜜”、“好男友”的流行语新包装,对北京市教委的禁令,我觉得可口可乐可以增设三种新词:“窦娥”、“杨乃武”、“有我冤吗?”

比赛的过程中我手边一直放着一瓶可乐——我喜欢了十多年的饮料,这场辩论到变得像是在为一个谣言缠身的老朋友正名。我喜欢可乐是喜欢它焦糖的纯黑色,是五彩缤纷的饮品中独具一格的色调,好想宣告着:我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怎么了?我含有防腐剂,我高糖高酸,都明明白白写在我的包装上,不像三鹿喊着生产名优乳品,背地毒害社会民众,不像味全拿无脂肪做买点,乳制品内含的糖分却够让消费者增肥一圈。可乐黑,黑得一丝不苟,黑得光明磊落!我是可乐,碳酸饮料之王,不做垃圾饮料的替罪羊!谢谢




正赛初赛E组第二场
辩题:【北京禁止中小学售卖碳酸饮料的做法合理/不合理 】
正方:【E3 弱弱的风暴 】   上场队员:一辩:韦兴兰,二辩:丁颖,三辩:金磊

反方:【E4 想要变胖队】 上场队员:一辩:王玥瑄,二辩:裘威博,三辩:朱晓瑞

评委:王斐然,王梅,包江浩

正方【弱弱的风暴队】立论:
北京禁止中小学售卖碳酸饮料的做法合理
谢谢评委,对方辩手,在场的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我方立场是北京禁止中小学售卖碳酸饮料的做法合理。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政策出台的背景,
近年来,北京市全市的中小学生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据统计12年肥胖的检出高率达20.74%。此外,孩子的骨骼也越来越脆弱了,“骨折”这类多年前被视为全校大新闻的事情,在如今,成了学校里的家常便饭。
为了保证中小学生在校的饮食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0131031日,北京市教委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饮食管理工作的通知》,在学校作用范围内,明确规定中小学不得出售碳酸饮料等不利于健康的食品饮料。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定义,碳酸饮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一般的有:可乐,汽水等
我们现在论证禁售的合理性,主要基于一下两点,
一,多喝碳酸饮料对身体有害无益。诸多科学实验研究均表明,多喝碳酸饮料会造成,比如,容易导致肥胖、牙齿损伤、骨质疏松等健康问题。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容易引起儿童多动症。喝碳酸饮料还可能可能使孩子们养成偏好嘴里有甜食的坏习惯。
二,针对主体中小学生有其独特性。中小学生正处于一个人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自制力差,区别良莠,抵御诱惑的能力较弱,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的特点,同时他们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需要学校、家长对其关怀和指导,以便加强他们的自我修养,使其健康成长。所以针对中小学我们需要明确有力的引导。
三,学校作为一个培养教育学生的机构,学校内开办的小卖部应以服务寄宿学生为目的,以供应文具和生活日用品为主,而不应该出于盈利的目的肆意销售对不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食品。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现在出台禁售碳酸饮料并非为了惩罚谁,打击谁,而是希望通过明确表态,树立榜样,在学校这样的教育场所,有力的引导中小学生树立健康的饮食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反方【想要变胖队】立论:

谢谢主席。
日前,北京市教委规定中小学不得出售碳酸饮料等不利于健康的食品饮料,得到了老师、家长的一致叫好。与此同时,学生对于碳酸饮料的合理消费需求却在“保证健康”的黄金口号下被无视。北京市人大附中学生小高就表示:“学生应有自主选择权,连吃什么、喝什么都管,学校是不是管得太宽了?学生也有消费的需要,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那么,碳酸饮料是否有这么危害巨大、非禁不可?我方认为并非如此。理由如下:
第一, 饮用碳酸饮料对人体并不具备特殊的危害性,不应禁止。
目前关于碳酸饮料的负面报道过于含糊、片面、绝对化,按照目前的科学研究,尚未能够证实碳酸饮料的绝对性危害,相反,适量饮用还有益无害。有健康专家提醒,过量喝碳酸饮料,其中的磷酸会改变人体的钙、磷比例,影响骨质。而实际上碳酸饮料中的磷酸只占人体吸收磷酸的极少量,240毫升的可乐占人体每日所需磷酸盐摄入量的4%,数量与一瓶同等毫升的橙汁类似。在肥胖方面,一罐330毫升的可口可乐有142千卡热量,而雪糕每100克就有127大卡热量。同样,对于牙齿健康,凡是含有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的产品,如糖和某些淀粉,都有可能导致蛀牙,汽水并非主因。
碳酸饮料因其消暑解渴和美妙口感深受“年轻一族”的喜爱。碳酸饮料有多种益处,只要不一次性饮用5升以上,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反倒有利于消化道功能。还有研究表明,碳酸饮料可防痴呆。可见,碳酸饮料实际上并没有那样严重的危害性,不应禁止
第二, 禁止令并不能对针对人群产生适当效果,不必禁止。
人体的膳食结构包括多种食物,而影响部分青少年身体健康的是他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在肥胖、蛀牙等诸多现象中,碳酸饮料都不是主因。喜爱天天吃甜食的人,长期下来也会造成健康问题,单单禁止碳酸饮料并不能对症下药。而对于一小部分有不良饮食习惯、喜爱大量饮用碳酸饮料的学生群,他还是会在校外购买碳酸饮料喝。根据我方资料显示,学生在碳酸饮料购买渠道中,校园小卖部只占百分之十左右,校外购买本身就是主渠道。校内禁止售卖碳酸饮料并不能对针对人群产生效果,相反,还会给所有人带来更大的不便。
综上,对于碳酸饮料这类食品饮料,合理措施是进行宣传、引导,即有所作为,又不会过火。
   在满足身体需求和影响人体健康方面,碳酸饮料和很多含糖饮料或食品一样,所有的食品与饮料在均衡的膳食结构中均有其自身作用。为了保护青少年健康,根本方法是纠正他们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因此,政府应进行宣传、引导,通过家庭和社会,渐渐培养正确的饮食观和营养知识。这是国家为了满足饮食需求和保障身体健康所要取的平衡点,也是政府应该担起的责任。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18 07:23 , Processed in 0.0454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