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63|回复: 5

辩题求分析。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养成还是学校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4 14: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方: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养成
反方: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学校教育
我是正方,从辩题角度,我觉得分三点来辩。
素质的概念可以分为精神领域的素养和物质领域的技能。我们往往谈论某个人的素质如何如何一般是从物质领域跟精神领域这两大方面。
1、家庭比之学校,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更早,先入为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幼年时期孩子会更多的模仿父母的言行,从而引发的现象就是商人的后代从商的概率更高,老师的后代从事教育行业更普遍。
我们说孩子的出身的差异,往往极大的影响了孩子未来的走向。先入为主的言传身教对青少年素质的影响力是很深远的。
2、家庭比之学校,影响时间更长远。
一个孩子可能因为犯错,逃学,却不可能天天不回家。一个孩子在学校闯祸了,老师虽然也进行思想教育,更多的还是通过请家长,与家长通电话的形式,让父母进行教育为主。
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换言之,更多的倾向于培养青少年物质层面的技能,今天我们学习这么多门课程,涉及领域很广,其目的还是为了培养青少年这些领域的技能,培养你应对考试的技能。更多的是注重技能的培养。
上学只是人生中的一个过程,而家庭则是从始至终陪伴你的。我们承认学校教育对于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具有一定影响和作用,但是正是因为它是一个变量,只是漫漫人生路的一个短阶段,我们不能把重心依靠在某一个过程上。
3、家庭比之学校,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素质教育发达的欧美国家,很多孩子在家里面通过视频上课已经屡见不鲜。今天,你可以说某某学校能提供多么多么优越的教学师资,但是它并非是不可替代的。而家庭却是不可替代的,你可以不去学校在家里完成学业,你却不能不回家做一个在外游荡的游民。如果我们把这一艰巨的责任主要靠一个可以替代的平台,未免有点赌注太大了。
以上是我思考的一些论点和角度,望各位大牛予以指导、斧正和提供更多的思路。
发表于 2013-12-10 21: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我们要谈如何让青少年的素质提高。所谓的青少年就是中学时期,既然是中学时期,我们双方今天的讨论范围就只是专注于中学时段的青少年。对方辩友以第一个论点就把幼年时期搬进来谈,是不是不符合今日的讨论范围呢? 第二个论点,您方说一个孩子可能因为犯错,逃学,却不可能天天不回家。对方辩友,犯错必然会逃学吗?而且为什么犯错是逃学而不是不回家。对方辩友,没有交代其中的必然性。第三,对方说你可以不去学校在家里完成学业,你却不能不回家做一个在外游荡的游民。今天我们不是说单纯去学校还是单纯在家里。我们今天要放在一个公平的平台,不能一者有一者无。我们今天就必须探讨当两者同时进行到底哪者对孩童的影响力更大,对孩童的素质影响更多。

个人意见,希望可以帮到。。。
回复 正方 1 反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7 19: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从小就是在家庭里教育的,说妈妈是我们人生里第一个老师就是这个意思。俗话说三岁看大,在三岁之前,孩子可能根本没有经过学校的教育,但是他的习惯在家中早已养成,我们说虎父无犬子或者说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都说明了家庭的习惯教育对一个人一生起着决定性作用。
发表于 2013-12-7 22: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F尉迟心 于 2013-12-7 22:40 编辑

素质在心理学上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点,又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而且家庭肯定主要对孩子进行素质培养,学校则主要进行知识教育。而且家庭是个体教育,针对性强,效果更明显;学校是集体教育,无法顾及到每个人的细枝末节。由此可见,素养中先天的部分肯定来自于家庭,而后天培养的部分也主要来源于家庭。
发表于 2013-12-10 11: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有句话: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会在孩子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平常孩子也会或多或少地效仿。家庭环境氛围也很重要。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会促使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所以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养成。
发表于 2014-3-16 11: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青少年时期的特点就是3观的形成,而对于这方面的引导只有家庭才能去做,家庭和学校虽然各有优势,互为补充,但是对于青少年时期我们更应该注重道德和3观的培养,而家庭在这方面做的更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4 17:33 , Processed in 0.0470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