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结辩(周峤): ! Z+ E: M& O7 B- B& q2 h% }2 C( [& e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刚才对方辩友讲了一个恋爱的例子我感触尤深,为什么,因为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一个怂货他喜欢女孩子的方式就是每天晚上放那女孩子停车的自行车气(笑声),因为他也不管世界知不知道,因为我的爱就是我的想法,我也不需要他知道,我要保持我这种纯真的感情,这个怂货如果一直不表白的话最后他毕业了女孩子也毕业了。9 W2 E0 H: u: e" L
& i8 }7 q6 ?# E3 B, }( a2 G
OK,所以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什么,我们讨论的是今天人与人交际的时候你应不应该担心人家里不理解你,而不是会不会,为什么,我们看到在当代的这样的一个社会里边,我们做出一个决定的动机是什么,不是看他会不会过度,所以对方辩友我真的很感激你的勇气为什么,因为你用一个过渡的坏和过度的不坏,可是对方辩友这是杀敌三千自损一万二的行为吗?你方这位勇敢的说让我方和对方观点都不成立的情况下来论证这个事实,真的有意义吗?1 l& E$ f1 Y3 ^1 M* h$ m
/ L s- E, u2 s' g
所以对方辩友,我们真正讨论的是什么,是一个人真正的需求,我们当下社会一个人与人之间的是什么。的确对方谈到了圣贤,谈到了屈原,谈到了伯牙、钟子期一类的人,这是对方辩友所谈到的,在这个世界上看似遗世独立,但是他们真的没有担心过吗?其实担心和希望往往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正是你担心这个世界会不会更好,所以你才会希望自己的学说会被更多人接受;正是因为你担心你前面对手的强大,所以你才会希望你变得足够强、希望自己不丢脸;正是因为你曾经有跌进水沟的惨痛经历,你担心你下一次还会死在这个坎上,所以你才会希望吃一堑长一智,这是我们今天探讨的一个本源。, ]- U. C. j, r! o* c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