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31|回复: 4

[其他] 13华辩 复旦vs矿大 立论结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1 21: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辩词转载自许书源,感谢许书源同学的手打,原地址
% X2 K8 Z6 U+ h: Chttp://blog.renren.com/blog/435986974/905602445?bfrom=010203041 4 h2 p5 p2 @% P: z/ v
http://blog.renren.com/blog/435986974/905760995?bfrom=010203041
& E0 c4 t0 T& b+ j  C$ [  ^' ?9 H% l
复旦大学vs中国矿业大学 应患人之不己知/不患人之不己知8 P  |4 {- j+ B4 E
8 u7 f5 c4 X! ]( z7 D1 w2 @
正方立论:4 F$ O" N% F& t- t/ X0 l

, w! [: v8 C3 ^8 L; ]5 a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应患人之不己知是指对应该对别人不了解自己感到担心。我方认为之所以应该担心他人对自己是都了解,要看对于自己生活是否产生重要影响,而这种了解是否又是我们所缺少的所需要的。倘使我们缺少了这样一种我们所缺少的元素,我们就应该担心和在意。我方认为无论从人的心灵还是能力都应该患人之不己知。
; i: W% Q/ F) x5 i; d- a# s, z5 ~, R- w: ~. @0 F
自古而今,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会存在障碍遇到阻力,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社会学理论告诉我们,现在人容易孤立,在对浙江大学学生调查中,有85%的学生经常或偶尔感到孤独。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之下,物质文明的冲击,时间空间的阻隔,使人们逐渐失去了xx的可能和动机,现实交往方式正在经历从紧密到疏离的改变,人情疏淡其实是社会整体框架下的残酷现实。而此时我们发现,他人对自我内心世界的了解仍旧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j6 b' s( a5 X0 `

/ D4 t" M+ H5 g5 ^; e从日常生活角度,他人对我的自我了解与我的心理状态和社会交往情况息息相关,根据社会测量学研究,在同伴关系中被拒绝和忽略的群体容易产生消极自我评价、缺乏自信、有抑郁症或者内心恐惧。即便抛开这些数据分析的结论,我们也都体会过因为他人不理解带来的痛苦:有时是与父母祖父母的代沟,有时是与男女朋友的争吵,有时是与朋友的摩擦,有时是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没有人理解我们认同我们的迷惘。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当他人接触我、了解我、与我沟通与我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人情疏离已经白纸黑字写在每一本社会学的读物上,我们理应担心、在意,面对现实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他、改变他。
9 S* @5 `  ~) j+ _( U
& \6 [) Z& ]& F: w( c6 Y不仅仅是日常生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发现在工作中自身能力能否被他人充分了解更加重要。就个人而言,自己的同事、上司以及面试官对自己的优缺点没有明显的认识,自然无法对你进行一个明确的定位与合适的职责。大材小用者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哀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小材大用者背负着超越自身水平的压力,志大才疏,往往不堪重负,这些对于个人的实际发展和幸福感都有负面的影响。对社会而言,这种体质导致的问题甚至更加的严重,大材小用限制了团队的发展,浪费了千里马的才干。小材大用甚至会阻碍团队完成实现目标,像赵括纸上谈兵,断送了国家四十万将士。% H+ Z5 G/ \) j& P1 @

4 {5 g3 {) R$ K) a% W不是我们不愿意抛开一切顾虑,而是生活没有那么美好,美好到可以替我们每一个人解决一切问题;我们的每一份担心都是对现实的承认和对理想的度量,当我们的朋友越来越少,伯乐难寻,知音难觅,想告诉各位,担心并不是一个怯懦的表现,而是一个人接受现实的勇气和改变现状的动力。谢谢大家。
2 Z- O0 \5 \# B, b/ T: X  m# c1 `  B$ ]  i! x+ I
1 r. y* q4 P) n' [* T- r* R8 a, P

. M; J/ z6 p7 K5 i$ J+ C6 S$ _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21: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方立论:$ L8 ^( Y; k8 X& C
$ V* H% D0 K, W2 G
谢谢主席大家下午好。刚才对方辩友讲了很多,他告诉我们种种患人之不己知的好,因为这种种的好,所以才要来患。其实我们今天双方讨论的是患人之不己知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我们就来与对方谈这个问题。他为什么是不好的,以至于我们在社会中应该摒弃。患人之不己知也许可能产生像对方辩友所说的那样的驱动力,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多地是看他带来的负面效率。阿兰·罗博顿在《生命的焦虑》一书中,剖析了对于他人认可的一种极度渴望和自己被忽视后的种种焦虑。当下成功学备受追捧,例如《如何推销你自己之类的书长期占居排行榜赖着不走好多周。唯恐被社会遗忘的阶层,17%都生活在不安和压力中,超过35%都市白领倍受有焦虑带来的精神疾病的困扰。在这种情况下,您如何给我方论证今天“患”一定是我做好事情的一个动力6 |5 R- f" [1 b% {& s
+ [. }8 L3 h# B0 K. l5 M
今天的确,轻微的患人之不己知可能会带来好处的,但今天的现实情况和社会风气把“患”有可能带来的一些好几乎弱化殆尽,严重异化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同时,破坏了人自身性能,这告诉我们对于患这个东西,我们不能够自由的随意的去调整它的系数,测定他的平均值的,他对我们生活的副作用可能往往会超过他带来的好。$ f, s3 |( w( e; @: a5 q. g
8 J8 ^) T% X, O2 x! z5 L3 M& N
今天我们希望别人了解自己前提是做好事请,做好事情以此为基础让别人来了解我们,这是我们刚才达成的一个共识,那么怎样做让别人了解自己呢,我方认为患人之不己知是不可靠的,那么怎样,三点:一自己努力去做,二不断加强自身能力,三要有正确的努力方向。第一点很好解释对不对,事情你不去做还想做好,那你去做白日梦就好了。第二点,日益丰富的内涵才是让外界了解自己的资本,一个人只有足够优秀,足够有内涵才能去做更多的事,才能把每件事情做到完美。第三点也很好理解,所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作为社会性动物,人必须去了解环境、社会的需求,他人的想法,这样才能做出最科学最有效的决定。要全方位的做好一件事,这三点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g2 L9 Y5 Y6 [7 K% B/ Y
7 e0 r+ T8 \: |( U3 H, D  V
或许对方认为在患人不知己的情况下做好这三点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知道人的经历是非常有限的,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有自己最关注的地方,何况我方已经论述了这种异化的坏和可能带来种种负面效应,所以我们与其把精力浪费到这种担心上,还不如把重点放在怎样把事情做得更好来得有用,更有利于人知己。所以我方认为患人之不知己是不好的,或者说他的不好大于它的好,所以他不应该在现实生活中被提倡,而应当被进一步弱化,谢谢大家。
: ?6 u' c" @: [% z6 v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21: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方结辩(黄其杰):
( Y0 {# r& R# z9 _( h8 j: F$ _. T) Z$ t  ~. y; [0 S
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对方从理论的一开始就给我们混淆了一个概念,就是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会担心和我们应该担心到底是不是同一个概念。我方八名队员来到南京来打华语辩论锦标赛,我们看到我们的对手是什么,是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以及今年的卫冕冠军澳门科技大学,当你们打辩论赛的时候,当你们拿到国辩冠军的时候,当澳门科技大学去年拿到冠军的时候,我们的校队还没有成立。我们会不会担心,我们一定会担心,但是我们会担心代表我们应该担心吗?我们来思考一下,曾经确实我们也担心过,我们在担心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什么,我们在担心你们有多强,我们在担心你们会怎么来破我们的立论,我们在担心的过程中导致我们一次又一次,一个晚上又一个晚上的睡不着觉,这时候我们一定会担心,我们也做不到不担心,但我们能告诉大家我们应该担心吗?对,担心是人之常情没有错,但是我们来看一看担心什么对人的成长有帮助;我们这里不是要求大家什么都系都不要担心了吗,抱着一个无所谓的态度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担心一些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得东西。我们去担心我们的实力不够,所以我们努力的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在担心我们没有好好的准备比赛,这个时候我们才会说有一个更好的成绩。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应该担心和会担心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而一开始你一直在跟我们混淆这个概念。- @2 k  v6 P9 ]- b7 L6 h
% C- Q- \2 o' T. @" `6 n$ n
在接下来的问题中您又告诉我们什么呢,如果我们的不到大家的理解和认同的时候,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价值了。但让我们想想,当初孔子提出仁政不也得不到时代的理解吗,但是我们会说他没有价值吗?当初伽利略提出相对论的时候(?)也得不到理解,但是我们会说他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吗?刚才我跟大家说,如果我打辩论赛的时候,我的立论得不到大家的理解我就没有价值了,当然场上输了比赛我也很伤心,因为我觉得没有让大家认同我的观点,没有让大家认同这样一个我想告诉大家的东西;我确实担心了,但是后来我发现,虽然大家可能不太听得懂我想说的话,但是我真的没有价值吗?我在准备这个比赛的时候,我付出的那些努力、我看过的那些书、我做过的那些努力以及和队友互相努力的过程中得到的这些东西是不会失去的,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刚才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我喜欢一个女生我就一定要表白,但如果我暗恋这个女生呢,我偷偷给她送花,我每天给他送水,每天给他提开水,我这样的一个努力的过程就算大家不了解,就算大家不明白,我的价值就真的得不到实现了吗?让我们想一想,如果我们活在世界上像对方所说的一定要得到时代的理解,一定要得到打击的认同的时候,这是我们会发现我们所做得东西大多都看不到都不了解的时候,我们到底做什么。的确今天如您方所说,担心大家不了解会获得动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所做的一些东西他有一个更高的动力,那就是不考虑外界遵从自己的内心,您说这叫圣人我们做不到,虽然我们不是圣贤,但是我们朝圣贤努力的权力都没有吗?谢谢大家。
) I9 ?( C( Q. R! y! o5 J% J6 f
5 j3 @2 r4 `2 ~, H: q
1 s  C4 J+ R% ]* x
1 x7 n0 ^+ T9 \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21: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方结辩(周峤):
- d0 P/ X0 q7 S
3 {% o+ q6 r3 o$ r! j* p) i: i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刚才对方辩友讲了一个恋爱的例子我感触尤深,为什么,因为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一个怂货他喜欢女孩子的方式就是每天晚上放那女孩子停车的自行车气(笑声),因为他也不管世界知不知道,因为我的爱就是我的想法,我也不需要他知道,我要保持我这种纯真的感情,这个怂货如果一直不表白的话最后他毕业了女孩子也毕业了。
5 O4 y7 J9 c- H, t; q2 o. Y! P; i8 k/ o& T+ F7 ]% s
OK,所以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什么,我们讨论的是今天人与人交际的时候你应不应该担心人家里不理解你,而不是会不会,为什么,我们看到在当代的这样的一个社会里边,我们做出一个决定的动机是什么,不是看他会不会过度,所以对方辩友我真的很感激你的勇气为什么,因为你用一个过渡的坏和过度的不坏,可是对方辩友这是杀敌三千自损一万二的行为吗?你方这位勇敢的说让我方和对方观点都不成立的情况下来论证这个事实,真的有意义吗?' N, o5 w4 H+ O$ f1 I& L9 Z

( ~3 z8 z/ {: j2 o所以对方辩友,我们真正讨论的是什么,是一个人真正的需求,我们当下社会一个人与人之间的是什么。的确对方谈到了圣贤,谈到了屈原,谈到了伯牙、钟子期一类的人,这是对方辩友所谈到的,在这个世界上看似遗世独立,但是他们真的没有担心过吗?其实担心和希望往往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正是你担心这个世界会不会更好,所以你才会希望自己的学说会被更多人接受;正是因为你担心你前面对手的强大,所以你才会希望你变得足够强、希望自己不丢脸;正是因为你曾经有跌进水沟的惨痛经历,你担心你下一次还会死在这个坎上,所以你才会希望吃一堑长一智,这是我们今天探讨的一个本源。6 A, W. G- b1 M) j

: g  h, e5 `7 p' P  N$ A5 L2 K所以对方辩友我们今天这里讨论的是什么,在这样的一个人与人之间日渐疏离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孤独感、疏离感从未被拉近的时候,我们人类是更多的担心其他人聊不了解自己还是采取超然的态度。我记得我当年学希腊史的老师告诉我们,其实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第一句话应该这么翻译的:人是生活在城邦里的动物,离群索居者非神即兽。为什么,人的需求是在一个城市里面,在一个群体里面生活;人的需求是一个向湖北了解的生活,就像你爱一个人他一直要担心自己的心意,父母爱孩子的时候他真正要担心是自己的爱会不会有效果,自己的爱会不会被接受,这样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会不会有成长。就像尼采这样的一个遗世独立的人,为什么他在和瓦格纳决裂的时候他会那么的愤怒,所以最终他发现他还是担心自己的思想能不能被自己的知音所接受。为什么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因为他真的撕心裂肺的担心钟子期死后没人听他的琴音。为什么,因为担心就是在乎,担心意味着美好的希望,担心就是期待。谢谢。% _& y& x$ A3 W) W3 |4 Y% a  I
发表于 2013-11-29 20: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0 O& K3 d9 [6 Y* N0 K6 D2 ~5 r/ J) e希望大家永远喜欢辩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20:25 , Processed in 0.04986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