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辩词转载自许书源,感谢许书源同学的手打,原地址
2 U1 t" l. e E# dhttp://blog.renren.com/blog/435986974/904154482?bfrom=010203041
5 f6 A! u3 j+ V" n' Ghttp://blog.renren.com/blog/435986974/904360767?bfrom=010203041
z4 K2 _: u! y% _- A% y) B
5 Q' a8 N- ]8 v首都师范大学VS香港大学:中国应不应该加大对奢侈品消费的限制
- b' k1 g7 b5 `
0 C p8 F# g. @4 M" v* {2 R正方立论:- s. n$ K" z: _# s
2 \+ i: M0 K y I谢谢主席,再次问候大家。今天我们说开宗明义,概念先行,奢侈品在国际上广泛定义为超出人类发展需求的非生活必需品。我们说在符合消费者经济水平的情况下,购买奢侈品无可厚非。限制即通过一些政策制度对事物不合理层面达到一种约束与规范的效果,也就是说应该加大对奢侈品消费的限制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通过加大对特定消费用途的规范,来达到对奢侈品消费总体上加大的限制。0 K* s- Y3 Y; _
; W- m, L; I5 V好,明晰了概念,让我们来说一说今天的奢侈品消费在总体上有何问题。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占据全球试产份额的28%,已经成为当前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而当前中国人均gdp只有排名世界的89位,明显处于一个人穷生活好的悖论里,我们想问了中国人均就买的了这么多的奢侈品吗?到底是什么助力了中国奢侈品消费呢?这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据想跟大家分享一下,2012年10月,国务院颁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其中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政府不的采购奢侈品。而在此之后呀,奢侈品市场六年以来的高增长也恰好在此遭到挫折,从原来的30%,迅速降低到7%,另外多数消费者的集团订单也减少了三分之一。
' V0 h5 |7 v2 E' _
0 y. q: y% ?9 A8 y同时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奢侈品消费的用途。《纽约时报》有文章指出,在中国为行贿官员而购买的奢侈品总额几乎占据了整个奢侈品消费的50%,在这种情况下到底问题出在了哪里就已经昭然若揭了。问题出在了政府官员这一消费群体以及依附于政府官员的某些不正当的消费途径,所以这也就是我们需要限制的部分。而我们继续去追寻问题的根源,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些深层诉求,奢侈品之所以这么火热,是因为奢侈品成为了沟通权利与金钱的重要渠道,成为了中国财富精英和政治精英之间寻求政治寻租的媒介,它折射出的是我们在社会中人情,关系更重于事理,法律的一种思想观念,这是一种权力的肆意扩张。而这样的思想观念,是进入法律社会的最大阻碍,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后最大的绊脚石,也是我们当务之急反腐倡廉工作中最直接的靶心。我们知道,我们要推动法制建设,深化社会改革,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因而加大对政府官员购买奢侈品的限制我们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从而使得奢侈品消费回归一个健康良性的发展,以上我方观点的因然性得证。
0 n4 Z) i Y, E8 F! S/ B
% V' k7 ^; ]! A0 u此外呢,加大对奢侈品的限制也有现实层面的可操作性,加大限制可通过增强限制手段,加大限制力度来得以实现。增大限制手段,我们可以采取政府官员购买奢侈品登记上报制度和欧美国家限制官员收礼金额制度;增加限制力度,我们可以对现有的制度进一步落实,加大执法力度,从而使之更加行之有效。
( U- }/ q+ T: C3 \% R6 D, I
9 E& d" l7 s9 X, S( g1 m" O3 G3 j我们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物质的丰盈也伴随着商品的异化与特权阶级的扩张,改革,改制之路是非常艰难的,但我们仍要满怀信心的走下去。在此我方重申我方观点,谢谢大家。
7 ~* L, _6 M! w! w- I, h6 B: @6 Y" C
% M0 e8 x, E; ]: p- F" ?8 u
7 z, r. t5 x+ x1 F(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