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93|回复: 2

[其他] 世博赛 北交vs西政 结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8 20: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re小宇 于 2013-6-20 21:21 编辑
+ `: ^4 ^" t5 W: ^* h* @/ q( a1 m4 W5 B; @. K# b
此辩词转载自许书源,感谢许书源同学的手打,原地址http://blog.renren.com/blog/435986974/897436428?bfrom=01020751300
- _7 V4 v* I" K$ c6 y1 h8 n( Y! E! D1 e$ n* M  t+ J0 r
正方:轿车热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反方:轿车热阻碍了城市的发展7 q' W9 ~8 [  Y( S; G
% Z, [8 W5 L; z. x# o8 j3 O- N; c7 ?
正方结辩(官科)
0 Z1 e8 y. U6 t6 P* S4 R  {2 h4 o- x$ `1 J2 T  R
       谢谢主席大家好。希望各位今天能明白一个概念,中国现在不论城市,还是整个全国,还是我们的汽车总量,我们的人均保有量相较于世界平均水平还远远不够。我们说现在我们只是由一个水平非常低的起点,逐渐向世界平均水平上靠。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轿车过热了,那我请教您,欧美人民是不是热死了,所以说还有另一个问题,对方辩友他们一直认为,在轿车热和轿车之间还有一个所谓轿车不热的,人为可以控制的阶段,但是我们刚才一开始的ppt就打出来告诉大家每一个国家从轿车进入家庭,到最后实现高度普及就是二十年的时间。所以对方辩友面对这样一个本来就是各个国家都会遇到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避不开的不管你喜不喜欢都比不过的一个阶段,你来告诉我说这个阶段在美国是好的,在德国是好的,在日本是好的,就是在中国不好,为什么在中国不好,对方辩友告诉我们的原因是因为中国有中国国情,中国人太多了;就像我方二辩说的一样,是不是穷人家的小孩青春期就是不利于其发展的呢?为什么,穷人家的小孩,穷人家的父母买不起那么多衣服,买不起那么多的食品,所以说穷人家的小孩就要生长的需求也好,就这种需求本身就是不好的呢,我们决定不应该去这么判断。4 B' x' ?/ T3 p* `$ V6 ^

0 O5 O0 A3 L7 k5 h9 o       其实我们之所以认为,为什么轿车热他是有利于城市发展,或者说促进城市发展就是因为我们发现在这一阶段城市发展的青春期里边城市整体的发展水平都可以实现一个飞跃。我们先来看交通工具:我们从马车,自行车,公车再到轿车,我们的人均出行能力超过了两倍多,难道这种由轿车热轿车普及化带来的这样一种我们出行能力的提升大家真的可以视而不见吗?而事实上,正如我方二辩所问的,为什么从1949年建国以来我们提出的城市规划要向卫星城要向多中心一直实现不了,直到轿车热出现才实现,就是因为轿车热带来的这种出行能力的提升,使得我们这种城市规划观念得以实现有了可能。( A4 P6 a( T  g' R

9 f$ Y4 L6 K% Q' O$ s; O3 z. H       第二我们看一看出行的方式,对方辩友我想请问各位了,我们以前出去除了步行,自行车还剩公交车,但是现在我多了一个轿车,而且在多了轿车以后我们的轨道交通也发展了起来,现在是什么呢,变成了轨道交通,公交车,自行车我们大家是一起来配合实现了一个复合化得交通格局。这样的一个复合化得交通格局是不是对我们城市来说会更有活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呢?& N4 A5 x; {- p8 Z
8 f/ E/ P9 b8 `
       第三再让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产业经济。除了轿车我们还可以找出那一个产业可以在自身增长一美元,带动上下游增长7.3美元的产业;除了轿车还能不能找出其他产业他的产业链有一百多个产业那么长;除了轿车谁还能找出一个产业他可以实现我们城市居民消费规模成十倍级的去扩展。所以说我们就会发现轿车热这种强而有力的拉动力才可以最终实现城市发展的呢整体的产业平衡。
0 z1 q4 h) D6 J* ?1 z  n. H; s' d# e4 b; p5 d! H% D
       当然了,我知道,不管我说多少轿车热可以带来城市的飞跃也好,城市的提升也好,城市的升级也好,对方辩友依然会认为轿车热不利于城市发展,为什么,说白了一句话:因为他给我们带来麻烦了,甚至是带来了很多让我们很头疼的麻烦,所以说对方辩友今天面对麻烦,把我们认为之所以带来这个麻烦的话,就是因为轿车带来的,而不去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面对同样的麻烦,美国人是修立交桥,日本人是修智能交通系统,而西班牙人是打造世界上最好的地下停车场,中国人得出的结论是轿车太多了。我们这个不叫解决问题,我们叫做消灭矛盾,我们以消灭矛盾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恰恰映射出我们的虚弱,恰恰映射出我们不能像其他国家那样去勇敢地解决问题,将轿车热的优势发挥出来,谢谢。
- F9 K. `+ m0 _% c& K8 N+ O6 d9 |# r' l9 A: L5 j1 o: Z

/ }, F$ S" e% }#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20: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方结辩(侯振山)
! y' G2 F" K: G
. c# L# q  Z: K/ K/ R$ [0 s# Y2 ^- j! m# s       好,谢谢主席各位好。这场比赛其实听起来有点乱,因为我方今天是很诚恳地想和对方辩友切实的探讨中国当下产生的很多轿车突飞猛进产生的问题。对方辩友不看,对方辩友和我方讨论逻辑。看了对方辩友的总结陈词,刚才跟我放说了什么逻辑,他说穷人家的小孩有需求满足不了你能说需求不正确吗?对方辩友,穷人家的小孩子也要看看是什么需求对不对,我家穷的连饭都吃不上我让我妈请我去吃麦当劳,对方辩友是不是有点过分呢?那对方辩友回到这个辩题你放又怎么给我们论证轿车热是中国这个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小孩所必需的东西呢?对方辩友,证不清楚吧。第二,对方辩友在这个逻辑下给我们推导出了美国,日本,韩国也是经历了这一阶段才发展起来的,可对方辩友忽略了一个事实,美国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美国,韩国,日本通过发展汽车产业壮大他们国民经济的同时,他们有一点叫做出口,他们的轿车热是在出口和内销之间的一个供需平衡带来的一个汽车的增长,而我们的轿车热恰恰不是,我们的轿车热是内销,甚至于说出口转内销。而我们老百姓需要什么样车,很简单,小排量的汽车哪怕他很污染但如果他便宜一点我也会买,对方辩友,这是促进了我们产业的调整还是不利于我们产业的调整呢?这样的轿车热一直往下走下去,您方三辩提出来的那些绿色的清洁的轿车又怎么往下推广呢?
( v& n3 f: Z) k, E4 u! ~
/ E' O6 O' z/ Y! F5 Z4 V       所以我们会发现,对方四辩在刚才的总结陈词中问我们说不管我们说出多大的好处对方辩友也不会认同,因为他们说有问题,可是对方辩友反过来,不管我说轿车热有多么大的坏处您方也不会认同,因为您方认为轿车热有好处。可是我们仔细看一看轿车热的好处究竟是轿车的好处还是热的好处,我在质询当中已经问了对方辩友三点立论,第一城市范围扩大带动了城市体系的扩大,对方辩友究竟是轿车带来的还是轿车热带来的?我们知道从第一辆福特车产生开始人的时空观就发生了变化,对方辩友城市规模的扩大是轿车带来的不是轿车热带来的。而中国当下轿车热产生的问题是轿车热让我们的时空观又转回来了,我们发现原来15公里的路我们走着就可以去,现在我们发现8公里的路我们开车都不如我们走着快呀对方辩友!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以前没有轿车没有卫星城,现在是轿车热了之后有卫星城人不愿意去呀,为什么,我生活在卫星城,开车开不进城里。对方辩友,轿车热究竟是消灭了轿车的利处还是扩大了轿车的利处呢?第二点交通结构的完善,我们会发现轿车热了以后整个汽车从单行道变成了立交桥,就算变成了空中飞机他也还是挤的,地上人多时我们解决不掉的矛盾。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我们要面对矛盾,日本密度也很大但是日本做得很好呀,对方辩友你不要忘记,中国人口密度虽然大,但是中国人口密度大的同时还有一个问题中国人口分布不均,大多数的人挤在东部沿海,大多数的人大多数的人挤在城市里头,而挤在城市里的人想要拥有一辆轿车产生的轿车热,对方辩友,交通结构完善了没有,你方问题解决了没有,矛盾解决了没有,没解决。面对矛盾我们也知道他有经济利处。问题是面对矛盾我们解决不了,我们选择的是硬着头皮上还是再走一条道路。1 ]& R' ^/ E# s6 H0 Q1 K8 I
8 W6 j' Q% V0 X+ o" x6 z
       所以说对方辩友今天面对您方所说的面对轿车热的种种好处您方告诉我问题可以解决。您方怕的是什么?怕的轿车不热了,老百姓不能买车了,轿车不热了经济不发展了;可是经济的发展和轿车热之间的必然联系您究竟怎么论证,我们理性的买车等不等于轿车产业就不发展了?我们理性的买车等不等于我们民族工业就不上扬了?我方认为这个逻辑您方也是证不成的。所以说我们讨论的现实状况是中国很多人买车,这个热的原因不是经济增长带来的,而是很多人不理性带来的,他认为他的生活状态有了车就会变得很快捷,可事实上我们发现不是这样的,这个时候我们才会发现轿车热阻碍了城市发展。谢谢
$ x' d" s# }" B; S$ O1 D' G
发表于 2013-11-29 18: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大家永远喜欢辩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20:24 , Processed in 0.0447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