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5|回复: 5

求大神指导设计攻辩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5 16: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神们,明天我就要打一场学校的辩论赛了,题目是“香港颁布奶粉限购令利大于弊/弊大于利”,我是正方2辩,我对辩题是这样理解的:香港颁布这个限购令首先是为了保证香港民众的基本利益,其次是为了打击水货走私犯罪的猖獗行为,而站在中国大陆的角度来说,法令的颁布维持了市场秩序,让国有奶粉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站在中国的角度来说,法令的颁布可以说是缓和了中港矛盾,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个法令不正是香港政府将中国大陆民众拒之门外的做法吗?不正是加剧了中港矛盾吗?其实不然,中港矛盾存在已久,原因有很多,限购令的颁布只是一个导火索,而且,中国大陆民众去香港哄抢奶粉就真的是促进了香港市场的发展吗?这样的经济还是健康的经济吗?相反,正正因为法令的颁布使得大陆及香港的市场秩序得到调整,能保证未来两地市场经济的长久发展。

小弟的观点就这么多,这也是我浅显的见解,跪求各位大神帮小弟设计犀利的攻辩问题(攻辩环节每方每个辩手共有90秒的问和90秒的答题时间),如果大神有什么其他的见解,也一并感谢
发表于 2013-5-15 1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的赛制能解释下吗?尤其是关于辩手攻辩顺序,答辩人是攻辩人选还是答方自己选,攻辩人有没有打断权,攻辩时间是双方共用还是攻辩单方面计时90秒。细节决定手段。
至于问题,看你想达成什么目的了,达成共识,确认战场,框定战场,逼对方承认你方观点,逼对方否认他方观点,攻击对手的逻辑链,攻击对手的论据。
总之,不管怎么做都需要手里有大量资料,嗯。
 楼主| 发表于 2013-5-15 17: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明山人 发表于 2013-5-15 17:01
具体的赛制能解释下吗?尤其是关于辩手攻辩顺序,答辩人是攻辩人选还是答方自己选,攻辩人有没有打断权,攻 ...

一共4个辩手,一辩开篇陈词3分钟,二三辩各有90秒钟的问题时间和90秒钟的答题时间,由攻辩方选择对手,然后1辩小结陈词90秒,接下来自由辩论环节,一问一答,双方各有4分钟时间,最后4辩总结陈词3分钟。有合理的打断权。攻辩是单方90秒的
发表于 2013-5-16 12: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思辨激昂 发表于 2013-5-15 17:28
一共4个辩手,一辩开篇陈词3分钟,二三辩各有90秒钟的问题时间和90秒钟的答题时间,由攻辩方选择对手,然 ...

嘛,给你一个例子吧。就用你的观点里的东西,是用来确定接下来要讨论什么的问题以及后面的栽赃。
————————————————我—是—分—割—线———————————————————
对方辩友你好,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你觉得香港政府颁布限购令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基本回答的范围就是打击水货、维持本地市场稳定,最多扯到贸易壁垒什么乱七八糟的。于是接下来确认一个共识:
所以对方辩友,我们都认为港府颁布限购令的目的是为了打击水货、维护市场,那好接下来我想问一下,你觉得这部分是会激化大陆和香港间的矛盾的,所以才说它不利,对吧?
基本上回答就是‘是’,或者‘不只是这个,还有别的’,无所谓。
所以我们就先来讨论一下这个行为会不会激化矛盾嘛,首先我想问对方,我们都知道地区间的矛盾产生的原因基本可以归纳为政治、经济、宗教、意识形态四个部分,你们认为在这件事中间是哪个因素激化了矛盾?
政治上这件事陆港双方没矛盾,宗教没人提过,剩下的就是经济上可能有价格变动、影响生活之类的,意识形态上可能有资源的集体所有与全民所有。想办法做个小结收尾就好。
但是在经济上市场价格变动本来就是正常现象,至于影响生活,对方辩友你能给我举出一例因为大陆买奶粉导致港人无法生活的例子吗?/众所周知在意识形态上香港比大陆更加开放,更能包容,这方面真的存在矛盾吗?
不管对方说什么回应,走下一个问题:
所以我们发现,其实这个事件本身和陆港之间的矛盾没关系,真正造成矛盾的,是两边都有一些人有激化矛盾的需求,这才给人一种矛盾激化的感觉。那么来看下一个问题。
————————————————我—也—是—分—割—线————————————————
一套问题完,进下一套问题。
至于激化矛盾的需要,完整说起来好复杂,你就先这么理解吧:新闻媒体想要找素材报道结果没素材找不到,于是就编了一个矛盾激化的过程骗大家,媒体需要这个来赚钱。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23: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明山人 发表于 2013-5-16 12:51
嘛,给你一个例子吧。就用你的观点里的东西,是用来确定接下来要讨论什么的问题以及后面的栽赃。
——— ...

谢谢!很有用。
发表于 2013-5-20 03: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大神指导反腐不应该实名制的攻辩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5 14:11 , Processed in 0.0475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