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84|回复: 1

看《欲望》统一世界(颠覆你眼中的世界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5 22: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欲望     
                          欲望(1)      
求生欲、食欲、性欲这三种“欲望”单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就多少可以看出些许的不同,细深究下去,求生欲、食欲、性欲其实是分属于三种完全不同的欲望,并且是各自其中欲望的基础。这三种完全不同的欲望是一个生物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必然精神要求。三者之中,只有食欲是真正意义上的欲望,求生欲里的“欲”和性欲里的“欲”都另外各有所指。
     现在心理学中讲,人类的欲望(Desire)是由人的本性产生的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心理学中也包括很多词典、教科书等都把欲望解释成了是一种要求,对于求生欲,说求生的强烈要求,是对的(其实求生也就是一种强烈的要求)。而对于食欲,说对食的强烈要求,这句话意思就有些不通了。“要求”前应是一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说成是对进食的强烈要求,这句话意思就对了,可简略下来,就成了进食欲,而不是食欲,把食欲说成是进食欲,显然的又是不对了。那么问题究竟是出现在了哪里呐?如果要是把“食欲”里的“欲”理解成是一个名词,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人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欲望原本就是有多方面含义的,“求生欲”里的“欲”和“食欲”里的“欲”讲的并不是同一种意思的欲望。现在心理学等各种参考教材上对欲望的定义,把欲望解释成是一种要求,其实就只是把“要求”和“欲望”这两个词语进行了简单地对换,并没有解释清楚,名词性的欲望到底指得是什么,从而又也把求生欲和食欲混为了一谈。求生欲和食欲其实还是有根本性的差别的,求生欲并不是一种欲望,它只是对求生的强烈要求,“求生欲”里的“欲”讲的只是一种要求。“食欲”里的“欲”才是我们真正要找的名词性的欲望。
     通过对食欲等这一类名词性的欲望分析、概括归纳可以得出:欲望是存在着渴望与满足关系的一种东西,它是由自身发出的一种渴望要求,然后再通过自身去实现欲望渴望的满足。对于食欲,生物个体自身就会主动产生一种强烈的渴望要求,而对于求生,生物个体自身是不会主动产生自己想要拯救自己的强烈渴望要求的,它需要外界的事物刺激给予产生。现在心理学中讲人类的欲望是由人类的本性产生的,的确欲望是由人类的本性产生的,不过这种说法也太过含糊不清了,因为本性产生的也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由真实存在的外界事物刺激本性产生,主要指的是求生欲。这一类,生物体自身是不会主动产生渴望的要求,它需要真实存在的外界事物刺激本性给与,它具有时间的不确定性,不知何时何地自己才会遇到危险;二是由虚构的外界事物刺激本性产生渴望要求,然后再通过生物个体自身用与之相对应的真实存在的外界事物去实现满足(这一类讲得是真正意义上的欲望),主要是指食欲,这一类型,生物个体自身就会主动产生强烈渴望的要求,它的特征是具有时间的周期性,或规律或无规律,可以不断重复的发出渴望,然后不断重复地再去实现欲望渴望的满足。 对于虚拟的外界事物又该怎么去理解?比如食欲,它的满足就是通过真实存在的外界食物刺激胃,给头脑发出已经实现满足的信号,食物对于食欲的满足来说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外界事物刺激。但对于食欲渴望要求的发出,却是因为胃中没有食物引起的,“没有食物”这个外界事物对胃的刺激相对于真实存在的外界食物刺激胃来说 ,就叫做虚构的外界事物。 求生欲和食欲虽然存在有一定的差别,可自然选择它们的最终目的还是保持一致的,只是两者各自对目的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求生和发展,本质上还是相通的,发展其实也是一种要求。通过以下的所讲,就不难可以看出:生命体自身的求生要求就是自然界自身的发展要求在生命体这条前进路线上的另一种体现。自然界本身就存在有强烈的发展要求,它自宇宙诞生之日起就已形成。自然界物体间各种作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自然界自身强烈的发展要求下,各物体间发展达到一种趋向于饱和稳定的状态(比如像地球的自转、公转、各种天体之间平稳的运行关系,地球上适宜的温度、阳光、水分等等),这说的是生命体发展之前的非生命体的发展,非生命体的发展是生命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生命体的产生与发展是自然界非生命体的发展达到一个趋向于饱和稳定的状态环境之后,在此基础上自然界又做了一个很大的延伸发展,这一切也只是因为自然界自身有强烈的发展要求,生命体的产生和发展也就只是为了满足自然界自身强烈的延伸发展要求,人和所有生命体一样只是附着于自然界强烈的发展要求上的一种产物,应该这也就是人会有空虚感的根源。
      对于生命体的产生和发展,只有自然界自身强烈的发展要求还是远远不够的。几种有机分子之间的自主相互作用变化逐渐形成了构成最初简单生命体的原始物质(这是源头),然后在自然界自身强烈的发展要求下(这是动力),经过自然选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方向),逐渐形成了生命体并且实现了生命体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逐步进化发展。对于生命体的进化发展结果来说和非生命体的发展结果一样,发展总的也是会达到一种趋向于饱和稳定的状态,生物体发展的多样性和局限性都依赖于这种饱和稳定的状态:大的空间上,相对于来说是比较高级的生物体,它们会在大的空间上进化发展达到一种趋向于饱和稳定的状态;但同时在小的空间上也会有相对于来说低级一些的生物体进行进化发展,它们在小的空间上发展达到一种趋向于饱和稳定的状态。但不论是小的空间或是大的空间,局部或整体的发展都会发展达到一种趋向于饱和稳定的状态,这种趋向于饱和稳定的状态与生物体自身的年龄、食物的种类、食物的生长周期以及自身的繁育能力等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说自然界自身有强烈的发展要求,并不是说自然界的发展是有意识的,它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并不相违背,相反,而是很巧妙地把自然选择镶嵌在了其中,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自然选择只是生命产生与发展的一个环节,自然选择指引的是方向,还应当要有源头和动力。自然界自身有强烈的发展要求,与哲学意义上的万物皆有矛盾推动发展这一观点,是相违背的。哲学意义上的万物皆有矛盾推动发展也只是观点的提出,并没有谁可以绝对地告诉你它就是对的。世界其实本就没有矛盾,只是人类先给出的矛盾性条件,然后当然就推出了矛盾性的结果。矛与盾的故事,说自己的矛什么都刺得透,说自己的盾什么都刺不透,这就是人类先给出的矛盾性的条件,卖矛和盾的人其实就是用了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这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在人类生活中比比皆是,然而它却被那些爱较汁的人们所利用,由此就诞生了矛与盾的争论结果,我们又何必去制造、在乎这些不必要的言论,直接用矛刺盾,尊重事实就行啊!
在自然界本身就存在有强烈的发展要求的基础上,从宏观上来看,对求生强烈要求的本质就是发展,发展的命名只是对于非生命体来讲的,在生命体的进化路线中发展就不再叫发展,而是改叫做求生,求生是生命体进化发展的的动力,它是一条会贯彻于生命体这条线路发展始终的主线。生命个体对求生的强烈要求,表面上看保证的是生命个体自身的存在安全,其实对求生的要求根本上保证的还是生命体这条线路发展的连续性不被中断,生命个体自身对求生的强烈要求就是自然界强烈的发展要求转化到生命体这条进化发展线路上的具体表现,对求生的强烈要求是一个生命体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精神要求,它保证的是生命体发展的连续性不被中断,当然这还需要生命个体自身的寿命能够达到无限长来做保证,长生是一个生物体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不是精神层面上的要求。从现在自然选择的结果上来看,长生是并没有出现,它是被一种事物所替代了。长生在自然界残酷的竞争环境下,是不利于也不适于生物体种群的存在和发展的,自然选择出现了的是性欲,性欲其实就是长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生物个体自身借用性欲替代实现了自身的“长生”,由此就可见,性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欲望,它是“长生”的转化,性欲讲的更多的是一种纯粹性的意识。
     在性欲这一基础上,生物个体自身的寿命是长短不一,年龄也逐渐演化成为了一种调节,调节发展使达到一种趋向于饱和稳定的状态,生物个体自身的年龄与自身食物的种类、生长周期,和自身的繁育能力等等有关,
     同时,从微观上来看,生物个体也是需要对自身进行完善和发展的,生物个体对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就需要通过真正意义上的欲望(主要指食欲)来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欲望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生命体存在与发展的必然精神要求,生命体的肉体是对求生的要求、各种欲望之间的相互交织、相互牵制的载体。真正意义上的欲望虽然说更多地是用来保证生物个体自身的存活,用于生物个体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不过生物个体自身各种欲望的终极目的,还是要服务于求生的。自身欲望附着于求生意识之上。自身欲望之所以要分离出求生意识,那是因为自身欲望系统的庞大已经可以独立一面了,求生意识对于生物个体自身的求生欲来说,表现的是那么地明显,但对于生物个体自身真正意义上的欲望来说却是一条隐藏的主线,当自身欲望发出的强烈渴望要求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时,就不会触及生命体自身隐藏的求生主线,否则对欲望渴望要求的满足,就会变成直接求生,而不只是简单地满足生物个体自身的欲望,生物体自身对种种欲望的满足在一定条件下是会转化为直接求生的,欲望只是在表面上脱离出了求生的意识,独立了一面。我们总不能为了吃个饭,就要动到求生意识吧!吃饭这件事更多的是在欲望范围之内。
    对于一个生物个体的存在与发展,懂的求生可以保证生命体存在和发展的连续性不被中断,拥有欲望(主要指食欲)可以完善并直接或间接地发展生物个体自身,这是生物体存在和发展的两大必然精神要求,之后,生物个体自身的寿命还要能够达到无限长,从现在自然选择的结果看,是还要有性欲,性欲也是一个生物体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精神要求。至此,对于一个生物体的存在与发展,必然要有:求生欲、食欲、性欲,这三大基础欲望,同时它们也是三大必然精神要求。这三大基础欲望不分先后,是相辅相成,同时进行的关系,其中只有食欲是真正意义上的欲望,“求生欲”里的“欲”讲的是一种要求,性欲里的“欲”讲的更多的是一种纯粹性的意识。
    对于人来说,只要懂得会求生和拥有食欲,性欲,就可以满足人这个种群的存在和持续发展。其余关于人的一切只是自然界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发展,让人能更好的存在、生活,这也只是在自然界强烈的发展要求下的结果,但进一步完善的东西并不一定是非得要存在的,就像人具备的某些东西,其他的生物就不具备。
      生命体只是附着于自然界自身强烈的发展要求上的产物,自然界自身强烈的发展要求确切的说应该是生命体自身强烈的求生要求才是生命体进化发展的动力,欲望并不是生命体进化发展的动力,欲望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生命体存在的必然精神要求。虽然欲望对于生命体的进化发展来说不是动力,但对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来说却是动力 ,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包括求生欲、食欲、性欲和一切衍生之欲望。人类繁多细小的欲望都是在求生欲、食欲、性欲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为了让人这个生物个体更加完善,更好的存活,这种衍生能力也是要归功于自然界自身有强烈的发展要求的。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基本上都是围绕对求生的要求,食欲、性欲三大基础欲望展开的,像对医疗设施的建设发展,就是对求生要求的具体表现,对汽车等代步工具的研制开发,包括对金钱的赚取等等,都是为了满足人的或食欲或性欲或衍生之欲望。以上粗略说的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当然这还应该要有人的自主思想来作为源头,然后再经过后人们一代代的发展选择,一步步的达到更高的发展层次,人类生产力发展的选择(这是方向),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金钱、环境、思想等等,不过最终人类都会理论结合实际最终走出最适自己的发展线路。

                                     欲望(2)
     人有感觉和感受之分,像痛、痒、麻等都属于感觉之列,追溯人的感觉根源,人最根本基础的感觉还应该会是痛。痛是由真实存在的外界事物刺激引起的,对人来说,还包括有语言上的刺激,这就与欲望(1)中讲得求生欲的诱发条件基本相同,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佐证了痛和求生欲之间非同一般的关系。痛的感觉是生物体自身生命体完整性的保障,也是生物体自身求生欲发出前的一种信号,大多时候在疼痛伤害发生之前,生物体自身就已经做出了求生的本能反应。对于那些让生物个体自身会产生连续性痛的物体,生物个体自身的第一本能反应要么是逃跑,要么是反击(这是求生欲的具体表现)。在自然选择之前,生物个体自身是并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的,但是懂得这样做的生物体,会被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种群也能得以继续存在和发展,这两种做法都可以很大程度上的保证生物个体自身的安全,从现在自然选择的结果上来看,生物个体自身对这两种做法或选择其一或兼而有之,兼而有之者还能够在这两种做法之间做出很巧妙的选择。
人对痛做出的第一本能反应包括让那些会让自己痛的物体更痛,这其中当然肯定还是要有选择性的,如果自己想要让非生命体或者比自己强壮的生命体更痛,那么最后死亡的就只能是自己,自然选择出现了的是在这几种做法之间能够做出明智选择的生命体。人对痛作出的本能反击反应,让会让自己痛的生命体更痛的做法,也许就是人危机意识的根源,想到了坏的一方面,就会向更坏的一方面发展,人类的这种危机意识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可以很大程度上的保证生物个体自身生命体的存活。生物体对痛这一感觉,做出最初本能进攻反击反应时,生物体自身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会受到威胁,自然界的延伸发展能力无止息,在自然界自身强烈的发展要求下,在保留原来自然选择结果的基础上,自然界又为生命体选择出现了唬、吓等动作反应,在紧急危险情况出现时,生物体自身如果能够通过声音、肢体动作等威慑直至吓退敌人,而不是大动干戈,那么这样就更加可以减少生命体自身的损害,增加存活的几率。唬、吓等动作反应的出现,是在对“痛”这一感觉作出的第一反应的基础上,自然选择又对生命体行为进行了延伸发展的完善,向更高一级别的方向前进。比之唬、吓等再更高一级别的动作反应,就是怒了,怒的动作表情与食欲密切相关,发怒时人会眼睛直视紧盯着对方,咬牙切齿的好像要吃了对方一样,笑的时候人的表情动作就相反了,眼睛不会紧盯着对方看,牙齿也会轻轻松开,就是要告诉对方,我很友善,不具有威胁性,怒比生物体之前的一些的动作反应,给人的感觉明显得就高雅多了。这些深层次的延伸发展能力,同样是在自然界自身强烈的发现要求下的结果,它们也就只是为了满足生物体自身向更加完善更高一级别的方向发展前进,不具备存在的必然性。
以上粗略的说了,求生欲之下,生物体对基础性的感觉“痛”所做出的本能反应,从野蛮一直走向到高雅。在欲望(1)中说到:生物个体自身的完善与发展,还是需要通过真正意义上的欲望来完成的。那么生物个体自身的种种感受应该就与欲望密切相关了。感受附着于欲望之上,欲望渴望的发出,会让生物体自身产生一种生理上的难耐感作为惩罚,这种难耐感就是讲得生物体自身的感受,生物体会借以此为动力,去实现欲望渴望的满足,当欲望能够得以满足时,生物体自身又会有一种生理上的舒畅感作为奖赏,这种舒畅感也是讲得生物体自身的感受。感受是欲望之下的附属品,欲望的具体表现就是渴望与满足关系的彼此相对,以及其附属之下的难耐感与舒畅感,(性欲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欲望,但它仍然存在渴望与满足的相对关系,并且它还直接或间接附带产生有某些具体的感受)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生物体自身的感受也是要具备有好与坏相互对立的两方面。感受的好与坏方面强烈程度的差异,直接就会导致生物体自身性格在表现上的差异。以人为例,好的一方面感受强烈一些,性格表现上就会是个老好人,反之性格表现上就会是个有些坏的人。如果一个人好坏感受方面都很强烈且彼此程度相当,那么这个人是近乎于完美的,他是自然选择结果最完美的体现者,是人类社会前进发展的领袖,这一类人性格的对立性拉的特别开,就像一个绳子的两端,缺点和优点的表现都是那么的明显而突出,像人们经常说的侠骨柔情、大丈夫能屈能伸等等,都是针对这一类人而言的,曾有资料表明“童心成人”占有世界绝大多数的财富,“童心“与”成人”这两点讲得也是性格的对立性,从这一点或许多少可以看出性格对立性强的人所具有的非同一般的能力。
   以上这些感受,有些是生物体自身在能够达到长生条件下所具有的。现在自然选择的结果,虽然生物体寿命有年龄的限制,但年龄的长短不一和长生条件下,生物体所具有的某些感受有的是完全一致的,在生物体具备了某些完整感受的前提下,更加长的寿命对于生物体自身的感受来说就没有意义了。拥有无限寿命的长生在自然界残酷的竞争环境下是不利于也不适于生物体种群的存在和发展的,自然选择出现了的是性欲替代生物体实现了另外一种的“长生”,那么生物体尤其是人的感受就增加了另外一种的来源,性欲是人类感情中亲情感情的基础,也是人与外界信息交流的最大门户,像人的寂寞感、内疚感、负罪感等等都是在性欲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性欲基础上人所具有感受的强烈程度是要次于长生条件下人所具有感受的强烈程度的(因为性欲只是长生的不完全代替,这种代替且是普遍存在),当一定情况下,两种感受遭遇时,就会出现强迫,人是求生欲、食欲、性欲等多种欲望的复杂交织体,不同两种不对等感受的交织碰撞组合会有很多种,所以强迫也就会存在有很多种,强迫的结果是为了让两种感受的强烈程度能够达到对等平衡。每一个人都具备有强迫产生的基础条件,性格对立性强的人发生强迫的可能性会大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易患强迫症的人群多为社会的精英。每一种强迫的背后,其实都可以找出两种感情的相互纠缠,这才是治疗人类强迫症的关键所在。最严重的强迫,就是在特定环境中,某些事情的刺激下,两种感情的交织、对抗使暂时性失去平衡,强迫偏向弱势感情一方,这种强迫在持续爆发一段时间后就会消失。强迫过后其实一切都该回复到原来的模样,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却把人带入到了好像另外一个世界,这一切真的是强迫自身导致的吗?强迫会是罪魁祸首吗?仔细回想强迫过程中自己所对自己做过的一举一动,不难发现,每一个曾严重强迫过自己的人,期间都会伴有咬牙、绷紧肚子这两种肌肉动作,这样做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抵御一种心理上的痛苦,患者在强迫进行中处于劣势的感受往往附带有心理上的痛苦感。疼痛伤害就在那里,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咬牙、绷肚子这两种肌肉动作又是怎样抵御人心理上的痛苦的?这两种肌肉动作的工作原理其实是影响了人的正常思维,减轻了人自身对痛苦的体会,从而也就达到了抵御伤害的目的。咬牙、绷肚子这两个肌肉动作是人(包括所有完全正常人)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但却就是因为这两种无意识的肌肉动作,扰乱了人的正常思维系统,导致了严重的强迫过后留下了患者自身的烦乱、急躁、血腥臆想等等一切糟糕现象,其实对于这一切,强迫自身并不是元凶。
   我们返过来看, 咬牙绷肚子这两个肌肉动作又是怎样影响人的正常思维的?现代医学早已经对腹脑有了研究和了解,但毋庸置疑人的颅脑是信息的主要集散处理地,不过它的庞大以至于让人们忽略了其他。其实我们可以试着做这么一个假设:人类的思维是腹部和背部肌肉指引方向,呼吸作为动力,从脑后到腹前在颅脑和腹脑之间做单面接力循环运动。这样就可以解释,咬牙绷肚子动作是怎样影响人的思维了。咬牙动作指引思维的对峙方向,然后连接绷肚子动作腹脑和颅脑之间就形成了思维对峙模式,长时间无意识坚持下去,就会形成对峙性思维习惯,对峙性思维习惯打破了原有的正常思维模式,这才是导致了强迫症患者自身的烦乱、急躁、血腥臆想等等一切糟糕现象的真凶,这一切只是思维极卡的结果,与人的神经和智力无关,也许有人会说,强迫症是神经讯号传导异常引起的,不过这也只是表面现象,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正常的思维循环系统被干扰破坏掉了。想要摆脱强迫过后的一切糟糕现象,首先要突然重启正确的思维循环系统,然后配合调整正确的身体骨骼形态。肌肉指引的思维方向是在人类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机械地使用肌肉调节并不能指引完全正确的思维循环,最好的方法是用正确的身体骨骼形态去捕捉肌肉指引的思维循环方向。如果不用外界的压力去干涉重启患者自身的正确思维循环系统,患者自身头脑是并不会发出抗议的指令的,因为这种对峙性的思维习惯,是在患者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的,不是坠入,而是慢慢滑进适应了这种错误的思维习惯。对峙性思维习惯打破了强迫症患者自身正常的思维循环,但是这也并不可怕,正确的思维循环系统可以遗传、可以打破当然只要用对了正确的调节方法思维循环系统也是可以重建的。
    人类的思维同样具有源头、方向和动力,源头包括眼睛、耳朵、触觉等捕捉信息。如果在此基础上去理解:人是求生欲、食欲、性欲这三大主要“欲望的”复杂交织体和去理解与思维有关的一切问题,或许就容易多了   。
发表于 2013-5-6 02: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种民哲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1 07:16 , Processed in 0.05221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