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97|回复: 2

[自荐精华] [转帖]辯論中的理性與感性(張宇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12 04: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辯論中的理性與感性
——幾個辯論觀念的建立——
講師 張宇韶

結構認知:實然與應然的意義?上位與下位的差異?
基本定義(註1):
應然(ought to be):涉及價值系統與文化系統,具規範、主觀、絕對、象徵性。
實然(is):涉及經驗現象與事實結果,具分析、客觀、相對性。
通常辯論圈所言之上/下位概念,其實是針對應/實然的一種簡單、化約的論述(註2),所謂的上位概念通指抽象價值或高深的學理學說;所謂的下位概念則泛指可計算量化的利益、實際的利益。我個人其實不很認同這樣的解釋,因為這種定義容易讓人產生下列誤會與影響:
一、有些人會誤以為:應然與實然是一種截然對立、零和的狀態,然後利用這種誤解配合武俠小說中「劍氣二宗」的隱喻(註3),將二者之間的關係推向一種極端對抗性性的辯論風格衝突。
二、有些人會誤以為:應然就是一種價值萬萬歲的口號;而實然就是一種資料數字不會錯的表徵。
三、以上兩種偏執的態度在處理辯題與架構時,往往造成一種人本人文價值與科學技術態度、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政治與技術的一種「不可共量」的悖論或「二律背反」(註4)。造成無法對話或是交鋒的結果。
註1 請參閱alan c .isaak所著《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一書p2-12。
註2 究竟是誰發明這樣的名詞實在不可考,但游梓翔曾表示這是一個比較「本土化」的辯論術語。
註3 其實本人讀過的武俠小說屈指可數,但我可以承認的是,劍氣二宗的確是一種趣味的類比,但是決不是一種事實陳述,更不是處於一種必然的衝突狀態。
註4 黑格爾於《小邏輯》中的哲學觀點,其立論如下:傳統理性的缺陷在於無法處理有限與無限、相對與絕對、個別與一般、現象與本質、或然與必然等矛盾,不可避免要把這些對立與統一的兩個面向截然割裂開來。而「在有限的、個別的、相對的、現象以外的東西之外,去追求無限的、一般的、絕對的本質」,就必定產生康德所言之所謂二律背反。 ?
既然二者不是衝突零和的概念,那究竟應然與實然間存在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呢?我認為這二者的關係,是一種同心圓關係,是一種互相滲透、乎相支撐、互相補充的辯證關係,而非位階上下的主從或從屬關係,因此上位下位的說法不是很恰當。
?什麼是同心圓關係?既然不是位階上的從屬關係,這個同心圓的結構又為何呢?
再給各位一些基本定義(註5):
應然是一種純粹核心的概念(pure core concept),泛指一套伴隨著世界觀、歷史觀、社會觀而來的一套價值判斷系統,以期待社會如何發展。
實然指的是沿著核心而來的實踐性概念(practice concept),是一種實際的認知圖、評估圖,及其而來所提供的行動綱領、政策指導方向、階段性策略。
簡言之,應然(ought to be)涉及了價值系統與文化系統,在核心部分所呈現出來的就是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普遍化屬性,超越特定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超脫一切特定的利益。相對而言,實然(is)涉及了經驗現象與事實結果,在沿著核心外緣所呈現出來的就是一種因地制宜的特殊性、局部化、個別化的屬性,有著特定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存在著特殊的策略性考量與利益衡量。
? 應然與實然的同心圓關聯性呈現的是:作為核心的應然部分,必須藉由實然部分展現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層面的影響力;沿著核心的實然部分,必須在應然的部分取的合法性與正當性的辯護基礎——二著之間必須要有一定的內在邏輯。
? 應然與實然的功能與角色是:應然的部分,發揮指導人「價值理性」功能,影響了人的思維、意識與價值判斷。實然的部分,發揮指導人「工具理性」「策略理性」功能,引導人如何有效去行動與行為。
讓我舉幾個簡單的例子來幫助大家釐清這些觀念:
(1)民主是應然,而民主的代表性是實然,因此我們會設計比例代表制。
(2)安全是應然,而安全的政策化是實然,因此我們會設計老人年金、全民健保。
(3)自由是應然,而自由的保障是實然,因此我們會主張廢除電影審查,刑法一百條。
(4)經濟發展是應然,而經濟成長的持續、轉型與升級是實然,因此我們會主張核電、三通與高科技租稅優惠。
註5 請參閱alan s engel 等著之ideologies and modern politics p5-12。
註6 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是德國社會學家max.weber針對「理性化」所提出的觀點。 ?
 
? 一、所謂放諸四海皆準還是有其特定環境與時空條件的限制,在應然層次設計時必須有這樣的考量。例如在過去戒嚴時期,國家安全可能是唯一考量,因此自由權的保障可能是次要的;但是在民主社會下,自由民主與經濟安全可能也成為重要的價值。再如經濟成長、現代化對發展中國家可能絕對重要,但是進入發展國家後,文明建設、本土化也是重要的考量。 ?
二、在某些狀態下,許多應然層次的論述是持平的,絕對不可能有價值萬萬歲、應然層次優位論的想法。因此應然的規範性思維,必須要開放、多元一點,隨時都要有被檢證挑戰的想法與準備。許多價值性辯題都有這樣的考量,沒有這樣的思想準備,如何處理「現代化不等同西化」或「藝術商品化有助於藝術發展」這樣的辯題。 ?
三、應然層次的敘述具有一定的歷史背景、文化需要、學理依據,不要以為拿孟德斯鳩或盧梭等哲人的一些片面思想,或自己也不太懂的專有名詞(如人民主權、積極自由、現代化、知識經濟)成為應然層次的依託或故弄玄虛,多看些書才是真的。
四、也不要將應然與實然的關係弄混淆了,許多比賽常常出現將實然視為應然或將應然視為實然的情形。想想,拿一個片段、個別、相對的論述,企圖想要成為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邏輯上是絕對行不通的,比賽焦點自然模糊混亂。 ?
五、在應然層次的論述絕對允許感性的訴求,但是千萬不要成為道德式的說教、或是成了宗教的佈道大會;有些辯題本身就具有專業技術性層份在裏面,太曲高和寡的論調無助於比賽的勝利。 ?
 本質上的認知與科學分析:舉證的常態與荒謬
由於國內盛行的奧瑞岡辯論多屬政策性命題,更由於推定、舉證觀念與判準的落實,因此資料的蒐集與分析處理就相形重要,這樣的辯論本質使得純粹價值陳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約與限制。平心而論,要靠「空手奪白刃」贏得奧瑞岡政策性辯論比賽有實質上的困難,(反方的狀況要好一點(註7),畢竟它享有推定優勢,有可採取純粹邏輯檢證或資料檢證的立場)。資料的使用既是政策性辯論的一種必要手段,更是一種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但是在使用資料的程序與方法上,必須要注意到哪些問題呢?
?
註7 原則上奧瑞岡的正方要贏得比賽似乎比較困難,因為反方享有許多立場與推定上的優勢;但游梓翔學長卻表示根據美國的相關統計,正方與反方贏得比賽的比例是差不多的,似乎與一般經驗法則不符,許多辯論研究者正常式說明這樣的現象。
? 一、資料的信度與效度及其限制:
在真正學術報告中,往往會藉由統計或計量的分析,來證明兩個變數或幾個變數中的關係,(如變異數分析、多變量分析)。而真正科學的態度也是藉由這樣的分析報告來說明所謂的「趨勢」「等量」「變量」等關係;這著表述模式有著嚴格的前提限制與資料設定,簡言之,這是一種「數量化分析」的統計科學概念;我們在辯論場上所謂的邏輯因果關係,其實只是一種簡單的判斷思維過程,再加上時間,學科專業化的限制,所以使用上有困難;我個人其實不反對在場上選手有這樣的野心與嘗試(我大學打租稅盃時就用過sas的分析結果),但是一定要面臨幾個風險:自己真的要懂(而且要懂的東西真的很多)、對友也要懂、更重要的是要讓裁判聽懂。
就一般人而言,我們常用的手法就是利用研究結果作為舉證,這方法是很簡便的(但同時也是很粗糙的);但是千萬別忘了大致看一看這種研究報告或論文報告的一些前提限制。否則一旦對手提出來,小則消弱資料的說服力,大則全盤皆輸。
二、資料的使用只在於陳述一個獨立的事實,而非代表一個普遍的真實:
在場上所提供的研究或調查成果只能在特定的區域、族群、階層、時間產生效果。雖然這些舉證代表了:事實的確發生,但至多只能告訴大家:事實已經發生過,不代表同要的歷史必然會重複出現,縱使有,也可能僅具有偶發的性質,若要達到任何預測目的,我想這實在是學術研究的任務而非辯論比賽的要求,(更何況是否能夠以自然科學的方法來研究人文社會,在學術領域還有許多不同的爭論)。但我相信,只要資料具有一定的信度與效度,配合邏輯、與口語傳播的使用,一定具有相當的「論證基礎」。
?
三、小心數字的陷阱與化約的效果
數字的妙用在於他往往具有煽動的效果,但也往往因為數字容易產生一種錯覺與盲點,容易造成思考上的盲點;除此之外,也易造成把事實過於簡單化了。這段論述最體現數字對丈的宣染、動態效果:「示範效應在東歐各國在民主變革中的浪潮中發生重大影響,波蘭一共花了十年才實現民主,但在匈牙利十個月,在東德十星期,在捷克則是十天(註8)。」
? 註8 出自吳玉山著共產世界的變遷,p34-p35
? 四、不要成為資料的奴隸、資料不要成為限制思考的牢籠
?五、避免使用自己不太懂,又超乎裁判想像的資料
關於上數四點的幾個例證:
(1)關於高科技產業應取消特別之租稅優惠,正方主張不予優惠直接給予津貼,有資料研究證明,每給企業一元就可以創造出四元的經濟利得。
(2)、關於我國應取消企業赴大陸同投資之特別限制,反方舉例gdp下降的事實,用來論證開放後造成「產業空洞化」與「依存度過高」的兩項弊害。
(3)、我國普通刑法應廢除死刑,正方這樣的資料證明死刑無威嚇力;有些國家廢除死刑後又恢復死刑,結果犯罪率也無變化。
(4)、中共經濟成長率每年超過10﹪,相較之下日本與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只有不到3﹪,所以不能輕忽了中共的經濟實力。
(5)、根據我方資料顯示,中共以有一種雷射技術可以將衛星擊落,足以使得加入tmd後我國的武器系統在形同瞎眼後報廢辯論制度上的認知-電視辯論與奧瑞剛辯論

現在的辯論活動越來越多元,各種不同性質、主題的辯論比賽也常常舉行,在參予不同的辯論比賽時應該要有以下的認現在的辯論活動越來越多元,各種不同性質、主題的辯論比賽也常常舉行,在參予不同的辯論比賽時應該要有以下的認識: ?
一、針對不同辯論題目,必須要有所區隔:最好不要用價值性命提的辯風去打技術性命題;也不要用技術性命題的風格去詮釋價制性命題。 ?
二、針對不同辯論制度,必須有所區隔:最好不要用電視辯論或大陸辯制的風格去打奧瑞崗式的比賽;也不要用奧瑞崗式的制度辯風去打電視或大陸制的辯論比賽。

发表于 2003-9-12 07: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辯論中的理性與感性(張宇韶)

呵呵,慢慢来看。
 楼主| 发表于 2003-9-12 11: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辯論中的理性與感性(張宇韶)

喂,快快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7-31 23:55 , Processed in 0.0555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