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0|回复: 14

流失的辩论

[复制链接]
永远的失败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3-8-19 05: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得当复旦意气风发的时候,我才上高中2年级,当时看着他们在场上意气风发很是羡慕。后来上了大学,认识了一些搞辩论的第一个让我佩服的是我的师兄,当时他大四,很成熟的声音,很理性的思维也很花哨的言辞,让我第一次感觉辩手应该是一种很儒雅的感觉,和他一起比赛我努力想成熟一点自信一点但似乎很难感觉那一代的辩手整体给人感觉就是一种很有学问的摸样,而我原来对辩论的认识不过是有规则的一种吵架模式而已,记得我们输掉比赛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话,为什么团委的了老师好象和我有仇一样。然后他就离开了学校。后来我成了辩论队里最大的一个,和几个96的一起开始打比赛,我们都觉得自己是很讲理论,很有思维的那种辩手其实仔细想想和以前的前94辩手比起来我们缺少一种自然的沉淀,更多的只是在比赛上打圈圈,虽然我们的成绩还不错但感觉辩论已经成为一种个人展示的舞台,缺少了一种维护真理的感觉。说句实在话从94以后后面的大学生看得书越来越少,更多的忙于学业,几乎不可能达到以前的高度来辩论,但至少在那时侯我们还知道什么是辩论,该如何辩论,对辩论有自己的理解和处理方法。后来的感觉是辩论的人理论越来越差,到最后几乎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可以用来比赛,所有的立论几乎都是抄袭,闭上眼睛就知道他们会如何说,辩论也越来越功利化。到了我最后接触辩论的时候几乎给我4个敢说话的人,用一些奇怪的理论包装他们,灌输他们,他们只要在场上可以将场下和他们说的话说出来就可以很容易赢得一些比赛,辩论在这时候已经表演化,数字化了,辩手的素质要求变成了他的表演煽情能力如何了。可是一切还没有结束,辩论的发展越到后面越感觉后继无人,有时候想他们不可能达到94前的辩士水平,一个学校找个把辩手问题不大吧,现在看来不是不大是很大,不知道是这个社会发展太快大家已经不接受辩论这样的东西还是现在的人就是这么个爱好。我觉得大家要想搞好辩论不要急着去接触辩论,多看看书,多想想事情会更有用处。
发表于 2003-8-19 14: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失的辩论

“我们都觉得自己是很讲理论,很有思维的那种辩手其实仔细想想和以前的前94辩手比起来我们缺少一种自然的沉淀,更多的只是在比赛上打圈圈,虽然我们的成绩还不错但感觉辩论已经成为一种个人展示的舞台,缺少了一种维护真理的感觉。”
……的确如此。

在我看来,这一切并不奇怪——因为93-95我们把辩论赛叫“真理之辩”,而此后就没有多少人——包括辩手——认为辩论赛是探讨真理或者探讨问题的活动了。辩手参加比赛想求胜,如果他们和评委、观众都认为“获胜方跟讲不讲道理没关系,只要敢说话、会搞笑、能表演……就好”,那辩论赛自然就走到现在这一步了。

发表于 2003-8-20 20: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失的辩论

为什么要脱离了背景来谈辩手呢?记得,10来年前(我还呆在小学),我们中学的辩论赛题目是
为布哈林翻案
其中
为布哈林翻案的那一方胜了,在现在看来真是不简单的。
现在的大学生,连布哈林是谁都不知道了
发表于 2003-8-20 20: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失的辩论

现在背景不一样了。
那时侯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强,
另外工作压力小
人文环境也好。
现在呢?
我们都住在
春无花
秋无月
夏无蝉
冬无雪的
屹立在文化的沙漠之中的钢筋混泥土身林中
空气差污染也多
紫外线多
所以头就昏,就不知道怎么辩论了
永远的失败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3-8-20 21: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失的辩论

大家不觉得这种说法不负责任吗?是的有些问题变化了。但10年前走自己的路是很多大学生的一种快餐式的读物,现在大学生有几个能读懂?
10年很多大学生能背很多唐诗宋词现在了?当然你们可以说现在的大学生都读了安妮宝贝但这有意义吗?
我们是不是该想想现在大学生到底有多少出图书馆的除了借考研考G的书以外。
难道哲学、文学我是说一些最基本的知识都不应该掌握吗?
难道真要到有一天问个四大名著也必须是中文系的人才懂吗?
这样的素质在场上除了煽情搞笑背辩词你们还指望他们能做什么?有了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正是各位所说的不把问题当问题,甚至把问题当成社会发展的必然。
发表于 2003-8-20 22: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失的辩论

呵呵,同意chenhuan的话,现在的辩手,都懒得自己准备了,拿到辩题先帮他们分析,然后告诉他们怎么立论,然后资料往往都帮他们找,唉...他们拿到场上念一遍,自由辩论玩玩文字,就这么结束了,不可谓不精彩....
等到大学生都读不懂四大名著了也是好事,因为我懂^_^
发表于 2003-8-20 22: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失的辩论

9494
哈学院李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3-8-24 22: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失的辩论

还是把辩论恢复到应该有的形式,借助于语言冲击,开展思维的碰撞和较量。现在的论辩确实形式重于内容,都懒得看了。
发表于 2003-8-25 10: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失的辩论

下面引用由永远的失败2003/08/20 09:58pm 发表的内容:
大家不觉得这种说法不负责任吗?是的有些问题变化了。但10年前走自己的路是很多大学生的一种快餐式的读物,现在大学生有几个能读懂?
10年很多大学生能背很多唐诗宋词现在了?当然你们可以说现在的大学生都读了 ...

呵呵;)
首先没有人公开或者直接指出这个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姑且认为有人认为这个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吧!
可是,辩手的常识也告诉我们
这是个事实判断问题,提出者只是认为,这个现象是存在的,并没有指出这个现象是不是值得提倡的.
只有,认为这种现象是可以容忍的---(这是个价值判断)
的那种观点才是不负责任的.
打个比方说:不能说一个认为现在腐败很猖獗的人,是悲观主义者
因为他只是举出现实现象.
发表于 2003-8-26 08: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失的辩论

马克思的文艺发展不平衡论
对于这类问题有论述
可以类比一下
春节联欢晚会的衰落
和相声的衰落
今日说法和焦点访谈的昌盛不衰
发表于 2003-8-28 22: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失的辩论

你们中学比赛的题目有难度,哈哈,布哈林,呵呵,让岚星来说吧,他不是学经济的嘛
发表于 2003-8-29 11: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失的辩论

布哈林是苏联共产党和共产国际著名活动家,1888年出生在莫斯科,父母均是教员。他中学时代就参加了革命组织,18岁加入布尔什维克。革命前曾3次被捕,逃回后辗转于国内外从事革命活动,并潜心研究经济问题。他是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列宁逝世后进入苏共的核心领导层,1925年接替季诺维也夫,主持共产国际工作。后与斯大林发生分歧,于1929年被撤消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职务,1934年至1937年任《真理报》主编。1937年被指控充当外国间谍而被捕,1938年3月被斯大林处决,年仅50岁。在处决前夕,布哈林怀着相信真理的信念,给苏联未来一代领导人写下了绝笔信。在他被捕的那一年,他的妻子才23岁,他确信他妻子能活到他平反昭雪的那一天。他跪在他妻子的脚下,含着眼泪,请求她宽恕他毁了她的生活,请求她把儿子培养成一名布尔什维克,请求她为他以后平凡昭雪竭尽全力,请求她不要忘了他遗书中的每一句话。他坚定地对妻子说:“你还年轻,你活得到那一天,你起誓,你要记住我信中的每句话。”布哈林的妻子起了誓,他才从地上起来,拥抱了她,吻了她,用颤抖的声音说:“不要抱怨,历史上常有可怕的错误,但真理总有一天会恢复的。”他相信,他的遗书会被搜查。因此,他待妻子把遗书的内容一字不漏地背出来后,他自己把遗书毁了。

布哈林遗嘱中的话果真变成了现实。1988年2月5日,苏联宣布为布哈林等20人平反,苏联外交部发言人还说,正在研究恢复布哈林的党籍问题。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庆祝十月革命70周年的讲话中,特别赞许布哈林在粉碎托洛茨基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在布哈林含恨九泉50年之后的今天,戈尔巴乔夫像布哈林期待的那样,为他解开了斯大林系下的“可怕的罪行之结”。

发表于 2003-8-29 11: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失的辩论

呵呵,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布哈林何许人也,但是知道哈林是谁。

不知道他是谁并不是罪过,每个时代的人接触到的东西都不一样,不能把他们做比较~

至于古典四大文学,我相信在的小学生都比我记得熟,因为在游戏中有,在卡通中有,甚至打开方便面的袋子都会发现人物卡片~

dodyou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3-8-30 02: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失的辩论

挽歌

有些东西存在过,又消失了,伸出手掬起清涟,你又能留住多少呢?
那逝去的,必存在过,美丽过,必熔于人类文化的每一点血脉中。终有一天,我们会遗忘那些美丽的名字,什么是四大发明,什么是四大名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灵魂与我们同在,那么纤细,却那么辉煌,这是永不磨灭的存在,现在如此,将来依然。
敦煌的画啊,我们失去了么?不,没有!没有人能夺走,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心脏,跳动的是飞天的旋律;还有永乐大典,四库全书,那燃烧的血液,澎湃着一颗颗中国心!巴米扬大佛倒了,远隔千里,却是如身临的震颤,许是佛陀拖的梦吧!
望向遥远的星空,是他的光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8 18:39 , Processed in 0.05004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