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10|回复: 3

正方:子不教、子之过;反方:子不教,父之过;我是正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2 14: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子不教、子之过怎么着手立论啊,对方是子不教、父子过。赶脚这个辩题就有点难理解,孩纸不被教育,是孩纸本身的过错???嗷嗷,求高手支招
发表于 2013-3-22 15: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所说的“父之过”是针对小时候的,人的一生中幼年只是一小部分。随着“子”的成长,他要自己对自己负责,腰肩负起应有的责任。
发表于 2013-3-22 16: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释一下辩题的意义,其实不在于孩子的教育责任究竟在哪方,因为双方一定都有责任。
所以辩题的意义在于确定哪一方应该为改进教育情况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在一个事件中应该付出更多努力的一方一般而言是效率更高的一方,所以辩题的目的就是确定究竟是孩子自己的改变更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是让只能提供一些外界条件的长辈。
剩下就好处理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13: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明山人 发表于 2013-3-22 16:15
解释一下辩题的意义,其实不在于孩子的教育责任究竟在哪方,因为双方一定都有责任。
所以辩题的意义在于确 ...

我们现在讨论出来的标准或者说是意义却是:何者对于子女成长中形成良好品德影响更大。我们把“教”解析为教化、品德品行,这是古籍里面最原始的解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5 20:45 , Processed in 0.0532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