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辩题,是否是他结论未定的情况下可以成为一个好的辩题呢?我们可以设想,在未知结果的情况下,一支辩论队对一个辩题(这里仅对现实性的命题进行讨论)的处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可行性论证、需求分析、解决方案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结果模拟的测试检验分析,以及对成熟系统的维护。双方在场上争论应该不仅仅流于可行性论证方面,应该全方位的考察对手方案的可行性。 例如,大学教育应更注重培养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我的初步分析如下:首先,社会对大学教育的要求是什么,而大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再分析大学教育在一定时间限制下应注重什么方面,如何去做,措施是什么;接着,按照这种情况实施,得到的结果是什么,能否满足社会需求,还会出现什么问题。这些解答我们都是希望听到的。可是双方都很少深入的去探求这道辩题的丰富内涵,在表面上打的难分难解,给人的启示作用不大。 以上是我从最简单的工程学角度讨论对辩论的作用,由于本人工程学领域未深入涉及,希望大家能够尝试探讨从新的角度对辩论以及辩论赛解读,从而开辟一片新天地。 辩论不能直接指导实践,但是它和它导致的结果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中间还有那么几步的过程。要真正让大学生兴趣起来,不仅要有现实意义,还要有其价值意义,让大家养成先调查在辩论的好习惯,也就是要务实。 我认为一个辩题好坏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能不能辩出一些新东西,或者带来一些新气息,常辩常新才是辩论发展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