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5|回复: 0

论辩论赛的战场划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11 13: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辩论赛战场的划分
发信人: voicq (笨天使), 信区: debate
标  题: 论辩论赛战场的划分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3年10月30日14:06:52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前言:不当教练了,临走了发论文几篇,希望对经管学院的后来者
有所帮助,今后无论事业如何,我都会为大家喝彩。希望不要嫌弃
 ---------------------------
 辩论赛的战场划分一般是在辩论赛一辩稿框架设计之前,也就是立
论和底线没有最终确立之前的那段时间。战场的划分的目标是指导立
论和指导底线确认。
  什么是辩论赛的战场呢?
  就是我们在比赛(主要是自由辩论)时候的设计的话题,以及该
话题的背景。
  所谓战场划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 ,按照直观上的有利不利进行划分
  这个很好理解,很多并没有深入研究过辩论赛的人,在初次比赛的
时候也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应用。比如,烟草业发展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这个辩题,对于全民健身运动这个话题(也就是这个战场)来说,
对于正方是不利的,在比赛的时候,正方就尽量不在这个话题上
和对手交锋,而反方则尽量和对方在这个话题上进行探讨。
  当然对于自己不利,并不是绝对不谈这个话题,当对方谈到这个
话题的时候,必须作好反击,否则逃避该话题是要扣分的,场下的准
备和临场的反应就很重要,当然了,准备的很充分了,对自己的
临场反应也很自信了,也千万不要在比赛时候主动把这个问题抛出来
,在比赛时候主动谈对自己不利的话题绝对是个傻子。当然了,
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虽然不可以主动抛出这个话题,但是可以隐蔽
的诱惑对方,让对方进入这个表面上或实质上对自己不利的话题
,然后趁着对方没有准备,利用自己的准备上的更充分性进行伏击,
是可行的。
 比如,网络的发展对于文学来说是福音/灾难,这个辩题
对于反方来说,谈文学教育上的便捷性这个话题是不利的,反方
就等待时机,终于正方过度自信的闯入了这个本来对正方有利的话题
,反方就拿出了“美国威廉武德文学院用年5000美金来鼓励学生不要
上网”这个例子来攻击,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对正方有利的话题,
由于正方没有反方准备的更充分,所以吃了大亏。
 再来谈对自己有利的话题,要注意这样一点,并不要因为这个话题
对自己有利,就不要认真准备,相反要更加认真的准备,刚才的例子,
已经说明仅仅因为话题对自己有利就不加以充分准备就会吃大亏。
因为话题对我们有利,我们就必须要作好充分准备,只要在比赛时候
只要谈到这个话题,我们就必须占据绝对优势。另外,也要设计一些
配套的战术,如果对方逃逸这个话题,怎么又把话题拉回来,如果
对方在这个话题上吃了亏,怎么通过追问,让对方这个亏吃的更大!
 第二,通过准备充分性进行划分
 如果初入辩论赛,就能想到这种层次的划分,绝对是个天才。
最早提出这种划分的是中大的yizhenghan前辈。
 划分战场的时候,必须充分意识到,哪些自己不可让步必须充分准
备的,哪些是对方不可让步对方必须充分准备的。
 这个划分我认为与第一种划分的区分并不明显。能看出两种分法
的不同的就可以算是入门的辩手了。
 其实,着两种分法,本来就是同构同质的,不同的是出发点,
在战术考虑上
前面的分法更多是以我为主,这个分法更多的是以敌为主。
前面的更多的考虑自己,后面的更多的考虑对方。
在划分的指导意义上
前面更多的是考虑立论的框架
后面的更多的是考虑立论的底线
比如,钱是/不是万恶之源,这个“万”是正方不可让步的,在自由
辩论时候,反方马大指出,这个万是全部的意思,如果指出一个
恶的源不是钱,就可以推翻对方的立论,而正方武汉大学,并没有
意识到这里是不可让步的------关于“万”应该是很多意思,
在比赛时候关于万的定义,抛的很少,而且抛的很晚。结果非常被动。
这里大家应该充分理解第一种分法和第二种分法的不同了吧!
在第一种
关于对于自己不利的,不能主动抛出
而第二种
关于自己不可让步的,可以主动抛出,而且要多次(至少是充分)的
抛出。
   再举个例子,法制可以消除腐败/不可以消除腐败
在这个辩题里面,“消除”的定义是什么,对于正方来说,意义和
刚才那个“万”一样,是正方必须考虑早点抛出,多抛出!
在网络的发展对于文学来说是福音/是灾难,对于反方来说,
“灾难”不能被正方那样理解成为“灭顶之灾”,而应该理解成为
影响大的灾难,这个“灾难”的定义,就是反方必须充分准备,
要早抛出,多抛出的。
  第三,从论证义务来进行划分
  就是要明确哪些是,在比赛时候应该充分论证的,哪些是应该
论证的,哪些是不需要,甚至是绝对不应该论证的。
  在比赛时候,我们的论证义务在原则上是越少越好,而不应该
仗着准备充分,把论证义务越搞越多。
  yizhenghan曾经用一句话来表达自由辩论和规范陈词的关系
“当你在自由辩论时候,有了想解释的冲动,你的规范陈词就是
失败的”,对于战场划分和自由辩论的关系同样应该这样理解,
在自由辩论时候,如果论证的义务太多,又不能推卸掉,就只好
拼命的解释自己是如何论证的,这样会浪费大量的宝贵的时间。
 举个例子吧。
  在松散式管理对于大学生培养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这个辩题里面,
对于正方来说,其论证义务仅仅是证明:在并不苛刻的条件下,
在适合松散式管理的大学中,实行松散式管理利大于弊。
其附加义务:这样的大学现实中有,适合将来推行的大学现在有很多,
对于这些大学来说,松散式管理有意义。
  反方为了增加正方的论证义务,就责问对方;
 为什么母校重邮没有实行松散式管理。
 这个时候,正方应该意识到自己只要证明实行了松散式和将要实行
松散式的大学好处多多,而不应该去论证重邮也是松散式管理。
 即使真要论证对于重邮松散式管理利大于弊,也应该论证,
对于重邮来说,将来实行松散式管理是利大于弊的。
   而不应该强出头,论证普天之下,松散式对于任何大学都是利大于
弊的。这样的话, 要浪费多少时间,很多真正该证明的东西反而没
有时间证明。
   后来,反方的观众抛出:我们的长城松散不得,军校也应该实行
松散式管理吗?
   我们抛出了“乌鸡白凤丸”的例子:问乌鸡白凤丸是利大于弊的,
难道也要逼着男人也去吃吗?通过这个类比,我们的战场就回来了。
我们没有必要增加自己的论证义务,去证明连军校都要实行松散式
管理。
  举个反面例子:
 在以成败论英雄可取/不可取的辩题中,正方错误的采取了立论:
只要其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就是英雄。
  大家可以自己看看,这个立论,正方的论证义务是不是太多了!
第四种方法
  是按照时间效率分
  就是那些话题是对自己有利可以简单说清楚不用太多时间的,
哪些话题是对自己不利的,而且要费很多时间才能说清楚。
另外要注意,虽然对自己有利但是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说清楚的
,在比赛时候,无论是主动和被动都不要过多的谈论。
 比如,网络的发展对于文学来说是福音/灾难,对于反方来说:
马克思有个文艺的发展不平衡论,可以支持反方的观点,而且
对方不好反驳,但是呢,要把这个不平衡论和辩题的关系说清楚
至少要1分钟,所以反方就没有怎么使用不平衡论。
  而网络带来的论文剽窃,文学体验因为网络发展带来的缺失
是很容易说清楚的,而且费不了多少时间,反方就反复的谈。
第五,从共同前提来划分
  哪些东西是双方都必须承认的,哪些是双方都必须否认的。
在实战有这样赖皮的战术,用连续追问逼着对方承认本来
双方都应该承认的东西,然后再礼貌的说:“谢谢对方承认我方观点。”
多么误导人啊。这种方法,虽不应为,但是不可不防。
  比如:大学生考研是个人需求更重要,还是社会需求更重要。
对于正反方来说:个人个基本生理需求是必须要满足的,而且
不应该破坏社会功利,这两条双方都必须承认,至少不应该公开反对。
但是正方就可能,逼着对方承认:考研必须考虑个人基本生理需求,
然后给对方扣上一个“承认正方观点”的高帽子,反方就可能
逼着对方承认,“不应该冲犯社会公德”,然后扣上“正方承认反方
观点”的高帽子。
第六种:按照战术特点划分
 就是哪些话题适合自己发挥,哪些话题不适合自己发挥的。
  比如,管理学院抽到了“松散式管理对于大学生培养利大于弊”
这个辩题,从松散式管理的结构性特点来论证其优越性,是适合
管理系发挥的,因为有专业优势。
  比如:相对于对方的辩手,己方的吐词更清晰,就可以多谈论
一些很拗口的话题。
 比如:相对于对方的辩手,己方的表达力更强,就要多讨论
那些不容易表述清楚的问题。
  还有种应用比较难把握,就是根据对方的战术特点以及对方在观众
中的印象,来进行设计,比如对方是法律专业的,就在法律方面的
专业概念上驳倒对方,对方是计算机专业的,而恰好谈论计算机的
话题就,引用一些计算机行业的专业理论去攻击对方。
  如果观众面前,法律专业在法律话题上输给了对方,计算机在
计算机话题上输给了对方,管理专业在管理学话题上输给了对方
,后果如何??
 这说明,即使和自己专业对口的辩题,也要充分准备。
 要防止对方使出这招,同时这一招比较险,如果正好对方精通专业,
出现了对方怎么说,观众怎么信的情况,己方就危险了。
第七种划分
  是按照观众和评委的公共意识来划分,哪些是易于接受的,哪些是
不利于接受的。
  比如,在观众心目中,诡辩绝对是贬义词,所以,就不要轻易称赞
古希腊的诡辩者,尽管他们为人文事业功不可没。
  比如,关于自律的辩题,如果你在游戏界很出名,就不要宣称,
你对游戏很克制,即使你真的如此,观众也会喝倒彩的。
第八种划分
   是按照价值导向划分的。
   庸俗的说,就是哪些地方是容易扣对方高帽子的,哪些地方
是容易被对方扣高帽子的。
   严肃的说,哪些地方更能体现时代发展的核心价值,哪些
地方的交锋对于我们更有时代意义,哪些地方是不能庸俗化讨论的。
第九种划分
   是按照战术设置来划分,这个可能是立论结束后才进行的。
比如90年代初的南京大学,喜欢先集中火力攻击一个话题,然后
再转向另外一个战场。优点在于,便于论证自己的观点,便于
观众理解自己的观点,缺点在于,太重视准备,对于实战的应变性
不强,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备战内容和实际中对方的漏洞,
都成了鸡肋的两难境地。

   以上,就是我对辩论赛战场划分的理解。关于如何转移战场,
如何应用战场的划分,再每个事例中,我已经尽量表达了。欢迎
大家都提意见。

--
个人主页:http://www.bianlun.net
个人qq67897542
※ 来源:·日月光华 bbs.fudan.edu.cn·[from: 210.77.169.249]
yizhenghan的文章
辩论赛中的战场划分问题——兼答李恩泽同学
举例说明: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
第一阶段的辩手,以对自己是否有利为标准划分,如正方会强调烟草业的经济利益,把这些利益划分为就业,提高国力,提高生活水平等战场,反方则会强调吸烟对健康的损害,把战场划分为人的寿命缩短,生活质量下降,医疗开支加大等战场。双方都会设计大量问题,以提问方式试图在自己的战场辩论,由于知道回答问题会导致不利,双方往往会回避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年,辩论双方好象只会提问,不会回答,辩论完全成了说“妙语”和玩弄小技巧的表演。辩论赛的名声就是被这帮家伙搞臭的,而赛制成了替罪羊。
第二阶段的辩手会对对方的战场有所预测和了解,如正方也许会设计一个衡量利弊的标准,试图说明为了经济利益而付出健康方面的代价是值得的。但反方如果也到了第二阶段,也会提出自己的标准。这种情况下,双方会就“标准问题”这个战场正面交锋。但正方由于犯了辩论大忌——对抗公众意识——会比较不利。
第三阶段的辩手能够真正理解战场如何划分。简而言之,战场有两类,一类是对方不可让步,而有对本方有利或能最大限度减少不利,还有一类是本方不可让步的战场,有利不利都要准备。但要注意,本方不可让步不代表对本方不利,比如上面说的衡量标准问题就是反方不可让步,而对反方有利的战场。但这类战场的选择权在对方手里,除非这个战场同时是对方不可让步的。
由于本方不可让步的战场不可选择,所以对所有这类战场一定都要准备,如果这类战场正好是对本方有利的,一旦对方犯错进入,一定要死死缠住,非争个明白不可。
就这个辩题而论,正方还有一个反方不可让步的战场,就是烟草业对健康损害的负责程度问题,可以用经济学上的社会选择和个人选择角度入手,内容很丰富,我不展开谈,浅白的说,就是健康未必是个人的第一需求,他有自由选择牺牲一定的健康来换取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并为此负责。这个战场就是反方不可让步,而正方又能减少不利的。
再举一例,武汉大学对马来亚大学“金钱是万恶之源”,战场之一,“万不是全部”,这个战场是武汉大学不可让步,而对武汉大学有利的。让人吃惊的是,武汉大学被其有利性蒙蔽,竟然违反了“不可让步的战场必须准备”的原则,在马大的诡辩面前失分。其实,马大进入这个战场是失误,如果武汉大学准备充分,完全可以可以在这个战场痛击对方。
双方都不可让步的例子很多,许多辩论主要是定义之争,这里面不少是因为双方都不可让步。
说了这么多,其实并不太实用,因为如何尽快找到这两类战场我没谈,虽然说穿了一点不希奇,我还是不得不保密,我在离校前,留了这方面的文章给院辩论队,可惜从这届中大辩论队表现看,可能这篇文字散失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8 18:39 , Processed in 0.05201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