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52|回复: 9

题目:大学生逃不重要的课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是否可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18 23: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算反方吧、不可取
1、逃课属于一种不尊重老师的行为、我们中华传承上千年的儒家思想教育我们要尊师重道、
2、“不重要”“正确”都是自己认为的、既然有了大学、需要的就是要学习纠正我们思想上的“自认为”、既然学校规定这门课程就标志还是重要的、只是目前以你我们的阅历还看不出来
3、既然是逃课不是请假说明自己也知道自己有理亏、就更不应该坚持的持续下去、如果理由正当、老师也不是不近情理的、
发表于 2013-2-19 11: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可取,因为现在这个时代,讲求思想的开放,大学生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适当的逃课,能够增进大学生知识的全面化以及实用性,所以我认为可取
发表于 2013-2-20 16: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取。
首先是逃课本身是不正确的行为。
2.并不是学生认为不重要那门课就真的“不重要”。国外大学随堂小考甚至会出XXX课老师的名字这种问题。因此可以看出上课的重要性。
3.所谓重要的事是否真的那么重要。有的大学生可能为了男女朋友去约会这些事去逃课。
4.如果真是家里或者其他有什么重要的事学生可以请假。不一定要用逃课是方式解决。
发表于 2013-2-20 17: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偏向可取那一方的,
1、首先要先看清题目吧,“不重要的课”指的是什么,如果是根据学生本人来说那肯定不成立,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和偏好不同,也许一个喜欢画画的人去学了外语他不痛快反而觉得他的专业课浪费自己的时间从而认为不重要呢;
2、现在大学课程的安排本来就不合理,我相信只要有读过大学的人都会深有体会,要不然也不会分什么考试课考查课之类的,那从课程的分配上就足以看到其实校方也对课程的重要与否有不同的观点的;
3、根据经济学十大原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很难做到鱼和熊掌兼得,那去做正确的事情,一是主体的爱好和偏向都在那一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兴趣,那也许有可能反二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继续看题目,“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如果我们把这个题目当成一个辩题来看,辩题的主体是“大学生”,那我们就不应该太轻视大学生的能力,毕竟在天朝所培养下的大学生,按天朝的理解,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并且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应该有了全面的发展,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我们就不能否认“自己认为正确”的就是错的,因为主体是大学生,是身体和心理都已经趋向健全的大学生,如果反方一定要说一些比如逃课不务正业的大学生来说,我们只能说是不属于讨论范畴;
5、逃课而去做别的事情更体现了大学生有取舍的意识,有自己为自己做主的意识,有独立的意识,其实这也是一种勇于挑战的体现,具有这样品质的大学生在将来的社会中难道不也是具有勇气来挑战一切的么,更何况在取舍的过程中也在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心理素质及真知灼见等等,对大学生来说也许也是大有裨益,毕竟我们说实践出真知。
发表于 2013-2-22 20: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方:1.合理支配时间,扬长避短
2.重点发展强势方面,减少时间浪费
反方:1每一科课程都是有用的,不然学校为甚还要开
2.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不一定是正确的
3.逃课本身就是错误的行为
发表于 2013-2-23 23: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方:
1•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喜好与志向也是不一样的。以硬性刻板的教育课程束缚学生的理想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不公平。学生选择不去上不重要的课而去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本身就是追寻梦想的表现是可取的
2•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已经具备基本的是非观念。因此自己认为重要的事就应该勇敢去做。逃课只是不得已的的手段。无伤大雅,因此是可取的
发表于 2013-2-23 23: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方:
1•逃课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是违反制度的表现。在提倡遵纪守法的现代社会有怎么能说逃课的行为是可取的呢
2•当今社会人的价值观念发生扭曲。是非对错已经变得模糊,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是一个过于主观的判断。作为刚刚步入半个社会的大学生没有足够的定力,以逃课这种错误的手段去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是根本不值得提倡的,因此是不可取的
发表于 2013-2-27 22: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水闲云 发表于 2013-2-20 17:00
我还是偏向可取那一方的,
1、首先要先看清题目吧,“不重要的课”指的是什么,如果是根据学生本人来说那肯 ...

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分析特别到位。我觉得辩题有不清之处。
发表于 2013-3-16 10: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院向北 发表于 2013-2-27 22:58
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分析特别到位。我觉得辩题有不清之处。

谢啦,新手上路,第一次看到回复,激动~
发表于 2013-4-6 20: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有点矛盾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5 21:28 , Processed in 0.0485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