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jf在 2005/10/21 11:30am 第 5 次编辑]
蔬果篮底的幽默讨论——蔬果篮底和雄辩家 ============================================== 本次将以幽默轻松的方式介绍一下古希腊人对世界及哲学的认识。 其次将演示一些独特的辩论技巧。但主要仍然是为大家关注 每个主题中的问题而作。希望大家能有兴趣加入到交流中, 如果有其他意见也可以指出,我们可以互相讨论。[人物介绍:] 蔬果篮底,哲学家。版本:2005豪华升级版 伊卡罗斯:具有一定实力且有些高傲的雄辩家。 埃涅阿斯:政治家和雄辩家 弗里多:蔬果篮底的朋友,哲学爱好者。 (声明:讨论部分内容转载引用了与论坛某位朋友的讨论内容中的片段,并作一定删改。希望当事人不要介意或当真。但本篇讨论并非有针对任何具体的朋友) [剧情:] 雅典人的广场上来了一位雄辩家,他把一张大的告示牌竖在地上,并且扬言寻找最强的辩士进行竞赛。并且答应给应战的胜者于奖励。这件事一下子就在爱好知识而追求真理雅典人中间传开了。 在那个时候,蔬果篮底还是像以往那样前往广场,而那个广场正是发布告示牌的雄辩家所在的地方。一路上,蔬果篮底就从纷纷议论些事的人群的谈话中,了解了一些大概,知道在雅典城最热闹的广场上发布公告来挑战。可是,蔬果篮底没有显得很热衷,而是不紧不慢地前往他所喜爱的地方。在广场上, 他看到了被人群围住的雄辩家,他问旁边一起出来的朋友说: “弗里多,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弗里多回答说:“这两天我也听说有一个挺高傲的雄辩家在广场上和别人挑战,他的实力也挺强。似乎已经使一些人却败了。蔬果篮底老师,你想不想和他尝试交战一次呢?” 蔬果篮底微微笑了笑:“蔬果篮底只为真理而辩论,从不会为胜负而辩论。为了辩论而辩论的人是无法得到真正的智慧的。” 这时候,政治家埃涅阿斯也来到了广场,他好奇那里所发生的事,但当他到达广场的时候,他首先看到是人群边上的蔬果篮底,于是,他决定先和这位“无知的智者”打声招呼。 "黑!蔬果篮底,今天又碰见你了。怎么,今天没有和大家在讨论话题吗?" 蔬果篮底看见朋友来了,也很高兴:“你也好啊朋友,今天似乎有些不同的情况,喏,你看那里……”说着,他用手指向那个方向 埃涅阿斯:发生了什么事吗?……那个人,不是知名的雄辩家伊卡罗斯先生吗?他在那里干嘛呢? 蔬:他好像发布了公告,寻找雄辩的辩士来进行比赛,并为此而设奖。 他的告示牌上写的是:我是辩论高手,盼有实力的辩手前来挑战,胜者奖励30000米那。 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看得出,伊卡罗斯对辩论真的是倾注了不少的精力,而且自己已在那个方面相当有自信了。 蔬:是啊。这样的数目从来不是什么小数目。但愿这样的数目真的能换来雅典人所真正追求的东西。 埃:嗯?怎么说呢?难道蔬果篮底先生不赞成这样的举动吗? 蔬:恐怕显然不赞成。如果我真的愿意为辩术而认真的话,那么我也会立一个牌子:希望和[认为自己无知]的辩手进行辩论, 我是个无知的人,期盼高手进行指教 而奖励是,我愿意为此付出所有的财富 埃:哇塞,你真的愿意为此付出所有的财富 蔬:你认为我真的在乎我的财产吗? 如果我把对于真理的执着放在建设财富大楼的方向上的话,无疑我应该会获得难以数尽的财富了。一份倾注,一份收获,我却不认为贫穷的自己,现在是失去了什么。或许这在常人是难以置信的。 只是可惜即使我立那样的公告,我也没有3万米那那么多的钱。甚至,这里的人可能都知道我是没有那些钱的。 埃:因为你教导那些好学的人,从来不收取费用对吗? 蔬:是这样的。但我确实不认为我告诉他们了什么,或者教给了他们什么。事实上,我说的所有东西,全雅典的人都是已经知道的。 埃:不过,我觉得蔬果篮底你显得有些过于谦虚了。你认为你什么也不是,可是我们却知道你很有智慧,而且这些智慧如果发生在其他人身上,足以使他感到自豪,但你却不一样。我真的难以理解你。 因为过分的谦虚也是虚伪,也是种骄傲 伊卡罗斯先生的话很直率,勇敢。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品格,难道不是吗? 现在都21世纪了。什么时代了,不用忌讳这些了吧! 蔬果篮底,把你的旧思想抛开吧 蔬:hehe,蔬果篮底似乎是已经做惯了一个“虚伪”的人了, 我对自己信念的追求又往往使我无奈地染有这样的嫌疑。 当然,我并不十分介意这些。只是,我埃涅阿斯先生的话还是有些疑惑的 你告诉我:过分的谦虚是虚伪、也是骄傲 如果你说是虚伪,这我想我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为什么说也是骄傲呢?我似乎无法明白其中的含义了 埃:聪明的蔬果篮底,难道你没有听说过“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这句话吗? 比如,在有的人那里,你夸他的文章写的好,他会自然地说谢谢。但在有的人那里就不同了,他只会做作地说“一般一般”,“没你写的好”之类。 也许我们可以再讨论一下谦虚与骄傲的问题,还有谦虚一定能使人进步么?有些人是真正的谦虚,而有些人只是嘴上谦虚。 拿孩子来说,有些孩子你越夸他他越上进;而有些孩子你越刺激他越上进,向你证明他并不是你说的那样。(这是现在时髦的挫折教育,但我认为不是适合于每个孩子) 不同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肯定是不同的,但只要他本质是好的,能使自己积极进取的,我觉得那就是好的。 我不会绝对的说骄傲使人进步,但某些时候这种现象确实存在。 蔬:十分感谢你的分析,我感觉挺有道理的,这使我的思路清楚了很多。 只是,在你的话中我觉得似乎有一点不太懂的地方。比如你说“有些人是真正的谦虚,而有些人只是嘴上谦虚。” 那么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要从根本上是真的谦虚,而不是单单做给别人看的,是不是这样呢?
埃:应该是这样。 蔬:一个人如果说对自己很自信,或者甚至有点骄傲, 在工作和各种行动上都会更有动力,我觉得这有时是种好事,是能促进自己的 但有时候也会产生一些问题,你知道是什么问题吗? 弗里多这时忍不住出声了:“不好意思啊,蔬果篮底先生,我头有些痛了,你有没有带药啊……” 蔬:真不巧,好像忘了。如果你觉的不舒服。建议你休息一下吧 弗:那我再忍忍吧 蔬:埃涅阿斯先生? 埃:我不是说了嘛。说的有些琐碎,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其实问题很简单,现在这个社会任何事单一形式几乎不可能存在。人是多元化的,凡事有个度就行了。 谦虚也该有个度,在正常情况下谦虚谦虚无妨,但过分的谦虚是会让人觉得他其实是骄傲。你不懂的话,我可以举个例子。比如,世界短跑冠军对一个跑步很慢的人说:“我不行,跑得不够快拉。”这话的效果只会让人觉得他其实是骄傲。 我说的孩子问题可能不够深入,但这与谦虚骄对有关系。如果一个孩子很谦虚(不虚伪的谦虚),你该经常指出他的缺点,因为他会虚心接受然后改正,这样对他是有帮助的。如果一个孩子很骄傲(象国外那种),你可以以鼓励为基础,比如他球打的不好,你可以这样说:“某某,那天看你打球的姿势很帅嘛~,如果投篮再准点的话就完美了。”其实他的技术很烂拉。但对于这种小孩是很有效的。 可能偏激了,但对于不同的事物确实应该用不同的方式对待。我认为骄傲与谦虚是中性词,运用好了才是关键。 蔬:哦……原来如此。我有些明白了。不不,我并没有想为难你的意思的。因为我碰到了一些小的疑惑,如果说,我不能时常把所碰到的疑问搞明白,是会丧失很多的学习提高的机会的。 在这里有一些问题需要搞明白,因此希望你能帮助我一下。 你为我很耐心地举了一个例子,是关于短跑冠军的。原来我对其中的“过分的谦虚”的意义我搞得不是很懂,什么是“过分的谦虚”呢?我曾经是这样理解的,比如有人对我说“蔬果篮底啊,请给我一碗汤,别太热”我想这是在说什么呢,这是在说,这碗汤,不能过分地热。 也就是说,一定的热它是一个度,离开这个度,我们就觉得“过分”了。 还有我们说过于“冷”,过于“骄傲”,过于“谦虚”,它是不是同样也是因为这个度呢? 埃:你这个例子举的我不能接受,喝汤的冷热与过度谦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他们一个是实物,一个是态度。不可同言而语,你下面的论证我也就不敢苟同了。 而我们谈到什么是“过分的谦虚”。前面我没有定义,只是大概的说一下。 “过分的谦虚”是指一种态度,它是虚伪的。当别人夸奖一个人时,他受之无愧的话,可以接受别人的夸奖或稍微谦虚一下,如果夸张地谦虚,或过度谦虚,那么则显得骄傲、虚伪。 蔬:那么我们可以暂且先放下关于“度”的问题。来看你的另一个例子,关于踢球的那个例子。那是不是说,对于不同性格的人是不同对待的对吗? 埃:应该如此。 蔬:其实关于这个例子,我想我是知道你的大概的意思的。但是,出于我的知识不足,在考察后半段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些很大的疑问。我是这样想,一个孩子很骄傲, 当然就是因为只看见自己的长处,而忽视了自己的不足。从而使得自己对自己造成了片面的认识。 一个孩子很骄傲而且又不足,我再鼓励他,那么他不就更要在那个方面自以为是,更要忽视自己不足了吗,这我岂不是害他了吗? 埃:至于孩子问题,我只能说对于有些孩子应鼓励,有些应挫折。而不该要任何小孩都谦虚,有些小孩的本性并不是那样的。一味地鼓励谦虚只会让小孩过度谦虚,然后虚伪。坦白是一种美德,隐藏心中的喜悦与自豪,扮出一副十分谦虚的样子有何意思? 蔬:的确如此。我觉得你的话有说得很对的地方。因为我也想我曾经问过你的一个问题就是,谦虚是要真正从内心认为自己不足呢?还是只要让外界看起来是谦虚的就行呢? 埃:这是不用置疑的。作为坦率诚恳的人,我们自然要让言行和内心一致 蔬:那么,无论一个人说话得再好听,但却是虚假的, 我们就不会认为他是好的,是这样吗? 埃:自然是这样。 蔬:我也这样想。内心真正的谦虚才是最好的,不过,现在让我们再回来看刚刚短跑冠军跑步的例子,他夸别人跑得快,可以这却是虚假的。我们不也同意过,只有真正发自内心才是好的吗? 那么他只是欺骗了别人,怎能背负谦虚之名呢? 可是,相反的情况却是。我是真的认为自己很无知,而且我将要更详细地点明我的无知的所在, 我认为我在某些方面很无知,而某些方面比较无知,而有的地方略微有知, 但总体来说,比起那些全知全能的神来说,我完全一无所知。而并不像你所误解的那样,我单单是“吹嘘”自己无知。即使我在一些朋友的赞扬下有过些许得意之感,那也不曾使我丧失自己对自己的清醒。但也许你渐渐会发现:*有时候重要的不是你如何想,而是你如何让别人相信你这样想* 我们一向都应该保持言行与内心一致,这才是好的。这才是诚实的。可是我有个希望让朋友你来看看以下这个对比,比如说,现在我们在一个公众场合,如果说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在人群中大喊大叫,乱蹦乱跳我们有时会觉得这个孩子不懂什么礼貌,我们会觉得他必竟还小。 可是相似的事情发生在大学生的身上我们可能就要难以忍受了,我们就可能会无法忍耐,心想他的素质为什么那么差。 这就是差别。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环境中,无时不刻地都要考虑我们在社会群体中的影响, 而不只是我们做的事能符合自己的满意就可以的。 比如说服装整洁,风度和礼仪——恐怕这些让有的人看来都是“做作”、“虚伪”的 因为不同的外形和行为就会造成不同的社会影响——人们往往靠一个人的行为和服装初步判断他的身份和品行。 再让我们来看谦虚的问题,从某个角度来理解就是,“自己明明有很高的本事却说自己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这其实并不完全是做给自己的,而是做给外界看的。如果一个人有多少本事就说多少本事,自然也是正确的,只可惜大多数人没有这种能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所以适量地放低一下自己评价的口气是十分需要的。 对于你所说的,关于对不同的孩子,应使用不同教育方式的理念,我认为完全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不同的人性格各异,为了有效的教育方式,我们应选择更好的态度。而我觉得这和谦虚或自大无关,无论你如何教育,都不能去伤害他们的自尊和人格,这无论在哪儿都是不对的。不是吗? 对于自大来说,我们理应引导他们走向更谦虚,更清楚认识自身的境界 对于谦虚的人来说,我们也不应过于勉强,熄灭他们对智慧的热忱。你觉得呢? 埃:原来如此。我也领会了你的一部分意思。但我还是想请教你一下,谦虚究竟为什么肯定是发自内心的呢? 蔬:当然,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这样看,谦虚它实际并不一定是要发自内心的。谦虚有“发自内心”和“作表面文章”两种,这是我对它所作出的分析,分类讨论。 因此在剖析下可以看出:如果说一个人内心不谦虚,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不足,在口头上或行为上在众人面前却装得很谦虚,这是不可能的,是吗? 埃:怎会不可能呢? 蔬:那么我们会觉得这个人不是真的谦虚,而是一种伪善的谦虚吗? 埃:所以我说我们应该坦率承认自己啊 蔬:那么我们怎样坦率承认自己呢? 埃:有什么就说什么罗 蔬:可以如果一个人不认识自己,如何来确定和承认他自己呢? 埃:一个人怎么会不认识他自己呢?难道他是精神错乱的人吗? 蔬:那么,你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是应该会认识自己的罗? 埃:我想大多数情况都是的。 蔬:好吧。我想我可以暂且同意你的意见。按着这样的思路进行考虑。 不过,顺便也因此对其进行考察,来看看这样的观点是否可以成立,好吗? 埃:可以。 蔬:请先看看我的一个比方:比如说,某天早晨,你出门去上班,在路上遇见了遇见了从前的老朋友,你叫了他,可是他却不记得你了,这时候你会不会向他介绍,说:“我是埃涅阿斯啊,你不认得我了吗?”你会这样说吗? 埃:我可能会的吧。 蔬:这样,你是认识自己的吧? 埃:我哪天不认识自己,我就好去精神病院了。。 蔬:(擦汗……)然后,当你走到工作的大楼,你是[知道自己]在哪里办公的吧? 埃:我办公的地方,我自然知道。我没有健忘啊,我的蔬果篮底朋友,你扯得可是太远了。 蔬:于是,你上了一天班,到了下班时间,回来了,准备洗一下澡。在你进浴室的时候,外面就像现在这个温度,于是你进了浴室洗了澡。对了,你有没有碰过这样的现象,洗完澡出来的时候,发觉外面一下子特别凉快。你有没有这样感觉? 埃:好像有的吧? 蔬:你确定吗? 埃:嗯,我应该能确定。 蔬:那么,那个时候外面大概是刮大风了吧? 埃:哦? 蔬:当你刚洗完从浴室出来,外面的气温是真的降下来了吧? 埃:不会的吧。我想只是一冷一热的错觉。 蔬:那么,实际上外面的室温并没有在变化,只是我们的感觉有变化,对吗? 埃:似乎是这样的。 蔬:那么,或许再听听这种感觉在下面这个例子里会不会有呢?就是,当你在热天走进空调房的时候, 你会感到凉快。当你出了空调间回到外面的时候,又觉得外面尤其地热,甚至比刚才更热。你有没有试过这种感觉? 埃:这种是经常碰到的吧。有的人因为这样不适应,得空调病的也不少呢 蔬:那么,这的确是因为外面的气温突然升高引起的吗? 埃:外面的气温没有变化,只是我们的一种错觉而已。 蔬:那么,再想象一个情况,有一次你走到一个篮球社的体育馆里, 看到那里都是比你高个子的人,你有没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变得矮了? 埃:这种碰到过 蔬:当你回到你的朋友们中间,因为你的个子比一般人高, 所以看到很多人比你矮,你不会觉得自己特别高呢? 埃:这也是一种错觉吧? 蔬:那么你的身高其实并没有什么变化,是这样吗? 埃:的确。 蔬:对了,难道我们认识世界,不是依靠我们的感觉的吧? 埃:怎么会这样说? 蔬:比如我们用眼睛看到事物的视觉,用耳朵听到声音的听觉,或用鼻子闻到气味的嗅觉,加上用手指触摸物体的触觉来感受事物。或许我们不是靠感觉来认识世界的吧? 埃:为什么不是呢?我们不正是靠感觉来感觉并了解周围的一切的吗?离开了感觉,我们就会对世界一无所知了。 蔬:原来如此。但我想请你再试着看看。有些冒昧地,先想请问一下,你的数学学得好吗? 埃:那是以前学的了。现在基本上都不太记得了。但是在我从前学的时候,我敢保证没有什么人能够超越我的数学水平。 蔬:听起来,你的数学真的是不错的了。那么那个时候,你敢肯定你的数学是胜于你的班中的其他任何人的吗?比如在逻辑能力,和计算能力上都优于别人? 埃:我敢肯定,那时我是课代表,是全班数学最得最为认真和精深的人。时常有人会向我提问题,请教我的。 蔬:你那时是否认为过你在数学方面是很优异的?或有一些潜质? 埃:我一直认为我有很强的潜质,只是,现在我做的职位和这些关系并不大。不常用的东西很快就忘得差不多了。 蔬:那么你是否知道数学界也有很多的领域,比如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积分变换,你是否认为你那时在这些领域上也是最强的呢? 埃:这怎么可能,每个相关领域都有无数的人在研究和发展,我只能算是在基本上学得不错。但在那个学术界我是算不得什么的。但是在政界,我是具有一定的地位的。 蔬:你会在数学界觉得自己浅薄吗? 埃:hehe,你的问题有些奇怪,我并不是搞数学的。浅薄与否都无关紧要了。 蔬:那么,也就是说,你在一个更狭窄的范围,你会感到自己相当的厉害,尤其具有特质。 可是当你走到更广阔和更深层的领域,当那里每个人都高于你,都各有所长时, 你难道不会觉得自己较为浅薄吗?我相信你是会有所觉察的。 当我们从一个环境经历到另一个环境,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却不断在变,或者是尤其冷,或者是特别的热 或者是特别高,或者是特别矮,或者自己很高深,忽而又变得对自己没有信心,认为自己非常不足。 难道我们所感觉的经验都一直是正确的吗?难道在其中没有混杂无数的错觉? 让我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真的依靠感觉来认识事物,那么我们又如何依靠错综复杂的错觉来认识自己呢?是冷或热的“不确定”,还是高和矮的“迷惑”?我们常常不能立刻地认为是自己的认识发生了问题,而是世界在变化和混乱,因为我们怎么能保证我们没有错觉呢.因此我常常严肃地怀疑:我们是否真的能够[认识自己]。或者那种目标只能成为我们视界内的一座巅峰,一种追求,是难以攀援的高峰。就假如当一个政治家被周围的政客们奉承得欣欣然,就好像觉得他自己就是世界的主人,他正奴役一切, 可是,他却不知道事实正可能是他被自己本身所奴役,或许是“虚荣”和“骄枉”,或许是“自大”和“自我满足”,它们在他的灵魂中占据了上风,主宰他的灵魂的,却是那些卑微的部分。 有的人在因为受到夸赞之后常常就表现得得意忘形,忽略自己的欠缺; 而另一些人在遭受搓折之后则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并且忽略掉自己所特有的潜质。而如果这些类型的人如你所说,是不存在的,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怯诺”和“骄枉”,“自卑”和“自满”了。亲爱的埃涅阿斯,请用真实的意见说,你真的能够肯定每一个人都能认识自己吗? 埃:如果我们不能认识自己,那么,我的好争的蔬果篮底,谁能认识我们,谁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呢? 蔬:就像在《国家篇》中我们所谈过的那样,我们为自己描述一个完美的目标,我们只要使自己尽努力向这个目标前进,如果我们的努力使自己越接近于那个目标,我们就做得越好,难道不是吗? 埃:话是这么说。可难道一个因为无法完全认识自己,就要装出一副对什么都不懂的样子吗? 蔬:如果我们不认识某个人,我们是装作认识,还是承认不认识呢? 埃:的确如此啊。我们是真的不认识,那就应该不要隐蔽,坦诚自己不认识。如果我们有知识,却要装作自己不知道,那是坦诚的吗? 蔬:那么一个人明明不了解自己,是要装成了解自己的呢,还是坦承自己的不足呢? 埃:这个……我想有时候谦虚也是需要的,但一个人总是那么缺乏对自己的肯定,也是会失去对自己的信心的。 蔬:那么,你敢肯定,欺骗不是一种美德吗? 埃:欺骗自然是一种恶。所以一个人首先不能够欺骗自己,其次也不应当骗别人。 蔬:难道对于一个不很了解自己的人,我们应该欺骗他,对他做恶事吗? 我们应该假装告诉他:你是很行的,已经没有人能够超过你了。而对于他的缺陷,我们却闭口不谈。我们应该这么做吗? 埃:可是我们不应该把一个人的信心逼到绝境。一个人固然有自己不足的地方。只要是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会有一定缺欠的地方。 蔬:可是,人往往在处在逆境中才能够更好地激励出斗志,难道不是吗? 埃:但那不能够是一种绝境啊。(2003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 “逆/顺境更有利于成才”) 弗:cut!两位停,换个方向说,please。这比赛大家都看过了,不用大家多重复了。 蔬:好。那么……一个人在某方面缺乏自信,但是在某方面又有特长,可是他却常常在缺乏的方面陷入苦恼,不能自拔。这时你会告诉他,他还是有长处的,因此不必一概否定自己,你能这样做吗? 埃:我想我可能会。 蔬:你正在教他更全面地认识自己,不是这样吗 埃:或许是的。 蔬:现在有一个人因为自己的长处而骄傲,况且这长处仅仅是假象,他还有一些缺点的。但是他正为自己那虚假的胜利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难道我们不应该告诉他,你还应该看到缺点,克服它成为全面的人吗? 埃:hehe,作为好意,我想我们应该委婉提醒他。蔬果篮底,我承认可以同意你的观点,但那只是为了让你高兴,使你满意。 蔬:为你的好意致谢。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是:我们应该使用尊重口气来劝诫他,还是用粗鲁不屑的口气来对待他呢?我的意思是,我们对待骄枉的人和对待怯诺的人应该一样尊重他吗? 埃:我们应该平等地尊重每一个人。 蔬:谢谢你的意见,也感谢你好意的配合。不知道我的问题是否使你难堪了。 埃:还好吧。只是,虽然你说了那么多,可是我觉得还是偏向于认为 谦虚的人不一定高尚,骄傲的人不一定无修养。谦虚和骄傲只是一种态度。而人的行为,有始至终的作为才是证明一个人修养高低的标准 也许谦虚在很多情况下运用是有利无害的,而且还被认为是有修养的行为。但就我而言更希望别人率真,谦虚或骄傲已不是关键了。 蔬:好的。我也尊重你的意见。希望我们从不同的方向出发,但各自最终都能到达相同的目的地。只要我们不互相争抢,珍贵的宝藏还是可以让我们共享的。 当蔬果篮底和埃涅阿斯正在激烈辩论的时候,先前围观雄辩家的人群中,有好一部分开始转移他们的注意,他们都纷纷聚集到了他们的周围。好像是因为他们热闹的争论声,引起了其他人的关注。 弗里多突然有了妙计,把头上的帽子摘了下来,向各位朋友说:“好诶,各位看客,超级精彩辩论已经结束,请留下一些赏钱,谢谢,谢谢。雅典娜赐福于你,阿波罗保护你” 观众a:搞什么啊,今天怎么收钱了啊? 观众b:从前都是不付钱看表演的,今天怎么回事啊? 观众c:啊呀,这么多钱送给我啊,谢谢罗, 我这几天正好犯穷打不开锅呢,谢啦。我先走一步罗 弗里多:什么!混小子,竟然抢我的帽子,我的钱!我的钱!站住,放下我的帽子!不要逃! 观众c:(逃跑中)嘿嘿,赚了诶 蔬果篮底显得很无奈:“真理不受到大多数人的关注,而只受到少数人的爱慕,实在是无奈的。人群涌来了,可是真理却悄悄溜走了。人们没有发现真相,却只关注了热烈的表象。这是遗憾的 但是,雅典人呐,我还是为你们感到自豪。我还是愿意向你们对我的信任和对真理的忠诚而致敬。” ========================================================================= 还有更多续篇,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陆续贴上来。 谢谢支持。 http://www.taor.net/bianlun/bbs/cgi-bin/topic.cgi?forum=39&topic=1091&show=0 蔬果篮底1 http://www.taor.net/bianlun/bbs/cgi-bin/topic.cgi?forum=39&topic=1097&show=0 蔬果篮底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