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72|回复: 10

正方:信息时代,真想离我们越来越近(反方远)。我是正方,求帮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8 11: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上的例子很多是反方胜,求找正方胜的论据,还有怎样尽量做到有条理有逻辑,谢谢了啊,明天就要比赛了
发表于 2012-10-18 13: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一句题外话,首先,即使是同一场比赛的双方,即使用同样的立论体系,如果换过一批评委,说不定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所以,你看网上的资料、辩词和视频的时候,不代表输得一方思路就没有可以参考借鉴的地方,输一场比赛的可能有很多,即使今天给你换一个持方,让你拿着当时胜方的立论去打,也未必是你赢。
所以不存在什么正方胜的论据这种说法,重点是在你的立论体系里,论据怎样解释,发挥怎样的作用。
发表于 2012-10-18 13: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额,华语网组织的暑假网辩,都是正方赢了。
我有一份我们打的模辩的稿子
谢谢主席,大家好: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去思考,人人都去批判,人人都去质疑。每个人都调动自己的眼睛与智慧,每个人都是亲历者与参与者,真相就在这一次次信息与思维的碰撞中,在这一次次辨析,去伪存真的过程中慢慢显露出来。就好比我们的辩论,渴望将真理越变越明。而今天,自媒体能不能让我们对事物的真是状况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呢?我方的答案是:“能”。理由有二:
 第一,从事实层面上来看:自媒体可以让我们增强交互性,可以在对事实的探讨中将真相越探越明。有人在第一现场,在第一时间将事件以最原始,最贴近事实的状态将真相报道出来。以这次北京的大雨,有人站在天桥上,有人站在胡同边,有人被困在车里。但无论大家身处什么样的情景,都可以拿起手机,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自媒体真实的记录、传播,而这就让我们得以窥见整个事件的全貌。中国网民通过自媒体知晓相关信息,进行回应、传播、参与。使伪善的社会行为被鞭挞,不诚信的企业被唾弃,藏污纳垢的腐败官员被揭发,真善美的行为被“力挺”。这一切难道不又正是自媒体让我们认清一些人、一些事的本来面目,从而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吗?
 第二,从价值层面上来看:自媒体让那些希望探寻真相的人们敢于去探求真相,增加了人们对真相的渴望。莱辛曾经说过:“对于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而今天,我们说“对于真相的渴望比对真相的了解”更为可贵。武汉警方用微博发布犯罪现场向网友们征集线索,最终一举掌握事实真相,侦破大案。美国警方利用facebook的社交平台最终查明了一起银行抢劫杀人案嫌犯的犯罪动机。得知真相的结果非常重要,而让人们对于真相能够有一个积极去探索的心态却更加重要。不仅仅是为了使得更多的真相得以被人发现,更是希望让我们拥有捍卫真相的勇气,使社会得到发展。
 当然,我们不否认今天确实有个别人利用自媒体为自身谋求利益,吹毛求疵,散播谣言迷惑大众。但是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媒体正在不断地改革,人民群众的认知正在不断地完善。相信,通过我们多方的努力,真相一定会通过自媒体这个渠道离我们越来越近。
 






发表于 2012-10-18 17: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小宇 发表于 2012-10-18 13:51
额,华语网组织的暑假网辩,都是正方赢了。
我有一份我们打的模辩的稿子
谢谢主席,大家好:

今年的华语网辩还是??????????
发表于 2012-10-18 17: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沙紫萦 发表于 2012-10-18 17:15
今年的华语网辩还是??????????

今年的,我还帮福师大的打过模辩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19: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小宇 发表于 2012-10-18 17:54
今年的,我还帮福师大的打过模辩

OK,谢谢启发,不过始终有一点我想弄明白,我们应该如何在自由辩论的环节应对虚假信息泛滥的问题,是否要用“真相是离我们越来越近而非说我们更容易得到真相”这种对定义的判断来回避,还是怎样去破?还有,用人们对于重大历史谜题的调查(比如调查肯尼迪遇刺)来表现“真相即使过时也有必要追寻,也有价值”这一论点可以吗
发表于 2012-10-18 19: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生 发表于 2012-10-18 19:17
OK,谢谢启发,不过始终有一点我想弄明白,我们应该如何在自由辩论的环节应对虚假信息泛滥的问题,是否要用 ...

虚假信息泛滥应该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不能一概而论。。。。
一方面它确实可能会迷惑大众,可是另一方面,它却激励着大众去追寻真相。。。。
发表于 2012-10-18 20: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小宇 发表于 2012-10-18 17:54
今年的,我还帮福师大的打过模辩

那估计是我们没抽到过这个题...所以我完全没印象...
发表于 2012-10-20 18: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沙紫萦 发表于 2012-10-18 20:26
那估计是我们没抽到过这个题...所以我完全没印象...

应该是的吧
发表于 2012-10-20 18: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生 发表于 2012-10-18 19:17
OK,谢谢启发,不过始终有一点我想弄明白,我们应该如何在自由辩论的环节应对虚假信息泛滥的问题,是否要用 ...

虚假信息确实多,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什么东西来分辨虚假信息。我们当时讨论出来是自媒体有很大的力量可以去除虚假的,可以辟谣
发表于 2012-10-21 07: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虚假信息的多寡其实不是关键
关键在于信息的接收能力的强弱
这一题的比较点在于信息时代出现的之前与之后的差异性
而最显著的差异性在于人们有能力以及管道接受到更多的信息
虽然每个时代都会有假消息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真真假假都可以接收到
比信息封闭的时代
一旦收到假消息
就很难收到真消息
这种情况孰优孰劣
一目了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06:42 , Processed in 0.0766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