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09|回复: 1

原创辩题求解 正:理解学生才能爱学生,反:爱学生才能理解学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6 09: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大神,我系要参加院辩论赛半决赛,辩题貌似是原创的。网上一点相关信息都没有!内容是 正:理解学生才能爱学生,反:爱学生才能理解学生 我们是正方,几个人一起讨论半天,想不出拿的出手的问题,请各位大神就论点和问题出发帮帮忙!谢啦!急
发表于 2012-5-17 01: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大神。。。但是还是提点个人看法吧。。。
题目的双方形成一个蛋生鸡鸡生蛋的循环对立,所以在这里我们论证谁是谁的前提必然是没有意义和效果的。那么在这个共识之下我们再来看看正方的立场,理解学生才能爱学生。在理解的定义里面能够用在这里的只能是了解,而单纯的理解并不存在任何意义了,所以我们把学生放进来,看看什么叫做理解学生。个人认为所谓理解学生即是从道理上从情理上能够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和外在行为的表现,从而达到换位思考消除代沟的一种主动行为。这个就是对于题目的自给定义了。。。那么什么叫做才能,这里辩题中省略了一个词语,一般在用才能的时候我们都是说 只有。。。才能,所以在这里其实我们发现理解学生在逻辑上被划归为了爱学生的唯一条件。那么什么是爱学生呢?这里我们先要看看行为的主体是谁,从题目中体现的语义来分析,主体应该为教师或者是广义上的教育工作者,那么这里的爱学生必然不可能是源自亲情的爱,而是源自一种职业道德而产生以及基于自身长辈的身份而产生的关爱。
现在我们把题目中的几个概念都理完了,我们再来找找理由。这里的理由则要从主体出发去寻找,我们说了主体是教育工作者,那么这里我们要说明的就是教育工作者基于自身的特点只有通过理解学生这一个途径才能够做到爱学生这个目的。在前述中我们将理解定义为了两个部分,也就是道理上能够了解学生的外显行为,从情理上能够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这个就是两个论述方向了,论述在道理上能够完成基于自身职业要求而产生的关爱,在情理上能够达到自身作为一个长辈对于一个晚辈基于通感和体谅而产生的关爱。
在这里对于理解的定义上双方其实出现分歧的问题并不大,最大的分歧个人认为会出现在爱上,正方理解为关爱有助于己方论证,而反方理解为喜爱则有助于反方论证。如果是正方则可以说明喜爱只是基于个人兴趣而产生的一种不具有稳定性的情绪,而不同于关爱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较为稳定的情感。如果基于喜爱才能够了解学生,那么教育工作者并不能够确保能够对于每一个学生都喜爱,这是不现实的。而关爱上述已经提及就不再负赘了。然后在价值上升上给出一种提倡教师能够达到深入学生了解学生,进而达到师者父母心的职业境界上来。
以上就是个人想到的基本理路了,仅作参考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11:48 , Processed in 0.04588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