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39|回复: 9

[求助]诚信靠自律还是他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18 20: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周三要参加辩论赛
抽到这个题目
请高手帮忙
如何破涕?
我们是正方
也就是诚信靠自律
谢谢大虾们了哇
发表于 2005-3-18 20: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诚信靠自律还是他律?

当前,面对“诚信缺失”而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呼唤诚信”成了一个热门话题,诚信教育也愈来愈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但总的来看,诚信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诚信缺失”的深层次原因主要不是教育不足,而是缺乏必要的他律机制。因此,应当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的原则,重视发挥他律机制的作用,把诚信教育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结合起来,通过他律,促进道德自律。

  道德自律与他律

  道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个人内心信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和准则的总和。由于道德依靠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和人们的心理价值选择发挥作用,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重视道德的自律性,认为道德的维系和实现主要靠个人自律,即一个人能否按道德要求去做,不是取决于社会外部的他律作用(外因),关键在于个人内心信念(内因);如果人们缺乏道德的自律性,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也很难起作用;道德依靠个人心理价值选择发挥作用,有很强的自律性。我们认为,这些无疑是正确的,但不能因此而忽视或否认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等外因对道德的他律作用。实际上,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作用的发挥是通过自律(个人内心价值选择)和他律(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相结合的机制来实现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道德的自律性与社会环境的他律性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离开了他律性也就无所谓自律性。只要对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道德的实现和维系过程稍作分析,我们就会发现道德的自律性离不开他律性。

  从道德观念形成过程看,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一种社会规范,一种价值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同其他的意识、观念、规范一样,必须通过后天的社会生活实践逐步获得,有一个社会教化和个人内化相结合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社会教化和自我修养的过程。在这里,社会教化是外因,个人修养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要使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就要紧紧抓住教化与内化这两个环节,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等倡导正确的道德规范,贬抑违反道德规范的言行,使人们在社会的教化下,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指导自己的言行。

  道德的实现和维系也是一个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过程。道德具有自律性的特点。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提倡“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而不是强行规定“必须怎样”,“不准怎样”,它依靠不具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和人们的心理价值选择发挥作用。虽然道德通过个人自律发挥作用,但这种自律同道德观念的确立一样,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同样离不开外因促成,离不开他律的作用,也就是讲,道德的自律性是在他律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此可见,本质上,道德作用的发挥是依靠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机制来实现的。一个人选择道德的行为或放弃不道德的行为,是在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的倡导、鼓励下,或是批评、贬抑下,通过自律机制实现的。对于不少人来说,离开他律,这种自律是靠不住的。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时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出现了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在传统社会十分有效的以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为主要方式的他律作用正在弱化。以诚实这种传统的道德为例,这是人类社会普遍推崇的美德,在传统社会,由于社会的流动性小,人们常常生活在一个彼此熟悉的环境里,一个人诚实与否很容易被大家知晓。诚实者受人尊敬,不诚实者受到鄙视。在这种情况下,保持诚实是大多数人的必然选择。随着人们流动性加大,迁徒范围扩大,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社会彼此十分熟悉的环境不存在了,诚实者得不到应有的肯定、赞美,说谎者不能及时被揭穿,受到应有的指责。诚实的道德自律机制和他律环境被打破了,因而,人们保持诚实的自律性就会下降,不诚实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

  由此,现阶段道德建设必须正确处理教化与内化,自律与他律的关系,把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强化他律机制,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配套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或者法规,建立起严格的惩罚机制和激励机制,使遵守道德规范者的利益得到保障,受到激励和鼓舞,让违反规则者受到应有的惩罚,付出相应的代价。

  诚信的普及需要他律机制

  诚信作为一种基本道德规范,同其他道德一样,也是通过他律和自律相结合的机制来发挥作用的。但诚信与其他道德规范相比,还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就其内涵来讲,诚信对他律作用的依赖性要更强一些,即诚信的维系和实现更加需要他律作用。为什么这样讲?因为诚信的基本含义是诚实而有信用或诚实守信,包含着诚实与守信两个方面。就诚实而言,就是要求人们为人处事必须真诚、实在,不虚伪、不欺诈,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靠道德自律;同时它又是在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影响下形成的。就守信来讲,就是要求人们要讲究信用、遵守诺言,言而有信、言行一致。言而有信、严守信用,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有诺必履。因此,守信与信用制度密切相关,由于信用是在诚实守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契约制度,信用制度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要言行一致,实现承诺。现代信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备的,具有法制性的制度。由于诚信包含着诚实守信两个方面的内涵,诚信作为基本道德规范,不仅要靠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机制来发挥作用,而且显示出更强的他律性要求。它是社会规范与正式制度、自律与强制的对立统一。就诚实守信的诚实一面讲,诚实偏重自律,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等非强制性的他律形式,主要依靠个人内心的自律机制发挥作用;而从守信这一面看,偏重于他律,它要求当事人讲信用,遵守诺言,履行约定,主要通过契约规定的强制性违约责任追究的他律机制而发挥作用。因此,诚信是诚实的道德自律与信用的契约他律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自律是基础,没有诚实的道德自律,就不可能守信;他律是必要条件,缺少他律,没有对守信者的利益保障机制,没有对不守信者的必要惩处,诚实的道德自律就将是软弱无力的。所以,诚信教育必须把握好诚实的道德自律与信用制度他律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加强诚信教育的基础上,重视发挥信用的他律机制作用,建立健全维护诚信的法规和制度保障,以及相应的监管机构,最终形成完备的诚信社会管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诚信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是他律机制,诚信品质修养是自律机制,他律促进自律,自律落实他律,只有两个机制良性互动,才能打造出一个美好的诚信社会。

  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在加强诚信教育的同时,建立健全诚信他律制度,构建诚信社会管理体系,使诚实守信者的利益得到保障,使不讲诚信者付出应有的代价、得到必要的惩罚,真正形成“人无诚信,不可立于世”的社会环境。这样,讲诚信的人会越来越多,不讲诚信的人将越来越少。

  建立健全诚信社会管理体系

  一个完善的诚信社会管理体系应当包括诚信制度和法规体系、诚信评价系统、诚信监管系统、诚信信息查询系统和诚信奖励制度。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当前,建立诚信社会管理体系,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健全信用政策法规体系。构建诚信社会管理体系,制度建设是根本。为了使对社会主体的诚信状况的评价、奖惩、信息的采集、监督管理等有法可依,同时,也使人们在诚实守信方面有章可循,就要科学地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确定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诚信原则,规定各社会主体失信的政策或法律界限、失信必须受到的制裁程度及类别,从而为人们的诚信行为提供明确的标准。我国目前的信用政策法规建设还很不完善,在许多方面几乎是空白,比如,现在假文凭泛滥,但我国《刑法》对伪造学历并没有具体的规定和相应的罪名。因此,必须加快诚信政策法规建设,努力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构建完备、科学的信用政策法规体系,从而把诚信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使社会对诚信管理和社会主体对自己的信用行为有法可依。

  2、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信用记录是对主体进行信用状况评价的依据,因此,建立信用记录体系是构建诚信他律机制的基础。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个人都有信用档案。我国目前普遍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条件还不太成熟,但可以先从一些较高层次人员开始探索,如一些地方在大学生、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建立信用档案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把个人有关信用情况记录存档,由有关部门统一管理或输入相关个人诚信查询系统,这样就可为诚实守信的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竞争机会,使高学历、低诚信的“人才”因“人无诚信”,而“不可立于世”。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社会联合征信系统,就是成立从事征信业务的专门机构,建立个人或单位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通过采集个人或单位的信用信息,整合分散在社会各方面的信用记录,记录在案,面向社会提供资信服务。建立联合征信系统有利于解决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交往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对失信者的惩戒作用有两个,一个就是放大对失信者惩戒的范围,将失信者对某单位的失信,放大为其与整个社会的矛盾,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制”;另一个就是延长对失信者的惩戒时间,将失信者在某一时一事上的失信,延长为其一个历史记录,使其“一时失信,时时受制。”

  4、建立诚信评价制度。根据不同人员和行业的特点,确立相应的评估标准,同时建立权威的诚信评价机构,对一些特殊行业的专业人员(如会计师、审计师、评估师、拍卖师、律师、经济师等)和企业、事业单位实行信用评价制度,发放信用等级证书,定期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并建立信用等级信息查询系统。这种诚信评价制度,应以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是企事业单位和特殊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接受的评价,从而成为其从业和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达不到一定的信用等级就必须取消从业资格或生产经营资格。

  5、实行信用奖惩制度,加大奖惩力度。一个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应该包括一个系统全面、赏罚分明的信用奖惩制度,通过对守信和失信奖励和惩处,让“诚信无价,信用有价”成为社会共识。奖惩制度应该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对守信者的奖励应是在精神鼓励的同时,使其能享受更低的利率水平,更长的信用账期,更高的信用额度,更多的就业机会,更优惠的税率……对失信者除了将其失信行为记录在案,公之于众,还要给以必要的惩处,如根据不同的失信行为,分别在贷款、就业、税收、投标竞标等方面予以制约、使其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受到相应限制,从而“要钱不能贷,有钱不好用,就业无门,竞争无路”,为失信付出必要的成本。如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偷逃税的惩处十分严厉,一经发现,轻者经济上重罚,重者判以徒刑。重罚之下,必有懦夫,偷逃税者得不偿失,只有诚信纳税。

  6、建立社会诚信监督管理机构。诚信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一样,教育是前提,制度是根本,监督是关键。因此,在建立社会诚信基本制度和法规的基础上,还应当建立社会诚信监管机构,通过监管机构,一方面对个人和单位的信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一方面接受违反诚信的举报、查处工作。建立诚信监管机构的目的在于使违反诚信的人和事有人查、有人管,受害人的冤屈有处诉、损失有处找,最终使不讲诚信者受到应有的制裁,保护受害人的利益。比如,目前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地方责成劳动部门的专门机构负责受理民工投诉,帮助民工讨回公道,并将拖欠工资视为企业的失信行为,记录在案,与以后的生产经营和投标竞标活动挂钩,已有力地减少了拖欠工资现象。

这是在网络上搜索的一部分内容。希望对楼主的辩题会有一点帮助,同时希望楼主能自己组织一下语言。。。。

 楼主| 发表于 2005-3-18 21: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诚信靠自律还是他律?

谢谢楼上的材料提供
我会好好读读滴~~
发表于 2005-3-18 21: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诚信靠自律还是他律?

又是长篇大论,我倒~~~~~~~~~~~~~
不过诚心这个话题最近好像一直被提起,所以如果要距离的话,因该会很容易!
发表于 2005-3-18 21: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诚信靠自律还是他律?

恩,angel很细心的。
发表于 2005-3-18 21: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诚信靠自律还是他律?

我跟细心八竿子打不到一边,不用那么形容我!
发表于 2005-3-18 21: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诚信靠自律还是他律?

    看到斑竹的帖子,我有点自惭形秽了,我不太说假话的,可是我真的很佩服你,我也会加油变的很棒的!
    我的观点是“诚信靠自律”。
    我一直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人!”
    诚信是自己本身对他人而言的,是否诚信取决于你自身,怎样诚信也是由你决定。人区别于动物的最主要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意识决定人的行为。
    人们在犯错或某些情况下,总喜欢为自己辩解,而找出种种借口!出淤泥而不染的例子数不胜数,何为要将自己的过错追究到他人的身上呢?
     虽然他人的辖制和管束会有一定的作用,但你自己不自律要诚信,不“律”自己倾听他人的“律”,有何以能诚信呢?
发表于 2005-3-18 21: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诚信靠自律还是他律?

嗯?!上思想政治课玛?我倒~~~~~~~~~~~~~~~~~~~~~~~``
我还三观!
 楼主| 发表于 2005-3-19 11: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诚信靠自律还是他律?

下面引用由显轩2005/03/18 09:50pm 发表的内容:
看到斑竹的帖子,我有点自惭形秽了,我不太说假话的,可是我真的很佩服你,我也会加油变的很棒的!
    我的观点是“诚信靠自律”。
    我一直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人!”
    诚信是自己本身对他人而言的 ...

如果对方说
就是因为人的某些性格缺陷或者说是弱点,所以需要外在强制性的约束机制,可以看出自律的非强制性而具有软弱性,所以诚信靠他律.
那我怎么说才好呢? :em14:
发表于 2012-2-29 18: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cr1120 发表于 2005-3-19 11:26
如果对方说就是因为人的某些性格缺陷或者说是弱点,所以需要外在强制性的约束机制,可以看出自律的非强制性而 ...

因为人自身的软弱性而需要法律的约束,如果如此说的话,那么我是否可以理解为,法律的约束可以克制人类自身性格的软弱性。要是真如此,那为何现在掺假事件仍层出不穷?再者,你既然说不诚信是人自身的软弱性,也就是人自身具备的,那么因为你的条文他们就不会做了麽?就像小时候,你父母要你好好学习,否则就惩罚你,也许最开始你会害怕,但是时间久了,这样的惩罚对你还有约束力麽?这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想用法律约束这种行为,除非你说将不诚信的人枪毙?但是这是可能的麽?因此,诚信要靠自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16:09 , Processed in 0.1125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