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09|回复: 0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事者也据小节(反方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4 21: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您方一直说拘是拘泥,那么成大事者要不要拘大节?
A1:正:不拘泥大节→那您的意思是成大事者小节也不拘,大节也不拘,那是不是成大事者什么都不拘呢?
A2:正:拘大节→那您就是要拘泥大节,而拘泥的定义是固守不知变通,对方辩友,你还确定要拘大节么?
总结:那您今天论证的原来不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而是“成大事者什么都不要拘”呀!因为,拘泥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好的。那么正方论证的就不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而是“成大事者什么都不拘”。可见,辩题中的“拘”不能理解拘泥的意思。
Q:今天对方辩友想取得胜利,靠的是您方的思想和口才,还是您的领带呢?
A:
Q:在辩论这件事中,你是否认同领带打没打好明显与辩论输赢相较而言是小节?
Q:您方的观点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何还要拘区区一个领带的小节?
总结:一个明显的事实是,领带与口才相比是小节,对方嘴上虽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但是其行为却是也拘小节,看来对方辩友心底深处依然是认同我方观点的,要不然就是对方辩友不想成为成大事者
Q:假如对方辩友要去台湾旅游,我想一只蝴蝶肯定是无关的琐事,对吗?
A:
Q:那么根据蝴蝶效应,一只小蝴蝶在东南亚煽动翅膀,能够引起一场在台湾的大台风。对方辩友你还能说蝴蝶是无关的琐事吗?
Q:对方辩友认为我们应该抓住主要矛盾,放弃次要矛盾,对吗?
A
Q:那么请对方辩友告诉我们在人生道路中,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
A
Q:对方辩友既然清楚地告诉我们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次要矛盾,那么你能否拍着胸脯向我们保证,十年后,你一定是成大事者?

在总结陈词之前,我想我有必要回顾一下今天辩论的几个重点,为大家理清思路,还大家一个真理。
第一、小节是什么?小节只是较少影响成功的因素而已,但这并不代表小节不是影响成功的因素之一啊。所谓量变引起质变,对方辩友又如何能保证这些小因素不能积累成大因素呢?又如何能保证小节不能积累成为影响成功的大节呢?
第二,对方辩友今天始终认为小节不等于细节,甚至费尽心思地找现代汉语词典、说文解字、辞海等等资料来佐证己方的观点,但是我却不禁要问了,一本语言工具书能够解决我们的所有问题吗?如果一切以词典为准我们还辩什么呢。
更何况我方已经说过了,哪怕小节是对方所谓的琐事,可是混沌学中的蝴蝶效应已经用科学的方式告诉了我们,即使是琐事也会转化为小因素,小因素转化为大因素,最终对结果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第三、成功之前我们是否能判断什么是小节,什么又不是小节呢。乔布斯是曾说过,你不可能预见性的将未来生命中点点滴滴串联起来,只有在你回顾往昔的时候,才会发现这点点滴滴的联系。这种信仰从没有让我失望,而它让我变得与众不同。今天对方总是想当然的认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能够事先知道什么是小节,什么又是大节?所以我们要抓住大节,放弃小节,可是如果我们知道什么是小节,什么是大节的话,为什么我们还会常常戏言这个世界要是有后悔药就好了。既然对方辩友认为你能够事先知道什么是小节,对方辩友你能向在座的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小节,什么是大节吗,如果对方辩友你什么都知道的话,那么对方辩友你能拍着胸脯向我保证你十年之后一定是成大事者吗?如果对方辩友坚持认为我们能够事先知道什么是小节,什么是大节的话,那我猜对方一定有个外号叫做X半仙。
所谓行百里,半九十。无论对方辩友今天是抓住了主要矛盾,走了九十里,还是抓住了次要矛盾,只走了十里,都没有走完一百里,都只是一个失败者,而失败者连成事者都不算,更遑论我们辩题所说的成大事者呢。
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不要注意细枝末节,可我们何曾见过只有树干,没有枝丫的树呢?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只是一句成语而已,成语就一定是对的吗?当然不是,子曾今曰过:“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难道对方辩友你敢对您身旁的X辩和在座的所有女同学们说“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吗?
对方辩友今天告诉我们,成大事者,是指在某一领域具有杰出成就、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能成大事者都善于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能够明晰决定成功的因素中孰小孰大,进而舍小抓大,但是对方辩友明显是在偷换概念,对方辩友直接将辩题中的成大事者和舍小抓大的人联系起来了,舍小抓大的人一定就是成大事者吗?也许正是因为我们自作聪明地舍小抓大,而与成功插肩而过了呢。所以这种武断的逻辑不过是对方辩友的一厢情愿而已。
对方辩友认为人的精力/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就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但是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每个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86400秒,可是一个乞丐每天在街上乞讨8个小时和一个白领在每天办公室工作八个小时一样吗?比尔盖茨一秒钟几百万上下,对方辩友你一秒钟又有多少呢?乔布斯每天4点上班,10点下班,又有多少人同样能够做到呢?
在最后,我不禁想起经典电影——《阿甘正传》里的一段台词 “人生就巧克力,在你将巧克力吃掉之前,你永远不知道它的味道是什么”。对于今天的辩题成大事者是否应据小节,我不想再多说什么,我只是想说,智者千虑必有一疏,愚者未必千虑也可有一得,也许少些自以为是,少些自作聪明,做一个大智若愚的人,抓住所有与成功有关的所有因素,上帝给予我们的会更多呢,反而能收获更多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3 20:25 , Processed in 0.1055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