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20|回复: 1

捭阖网络辩论赛-2012年-【2.11半决赛比赛赛评】夏惟桐评委:大学综合排名应该/不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2 13: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学综合排名应该/不应该提倡

       这是两天内第二次写捭阖赛评了,不过比起上一场,这场比赛打得还是非常清晰的,因为双方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复盘之前先说一个大概印象:正方立论比较简单,但是技术更到位,执行很干脆强势,也始终具有场面优势;但这种优势在反方的抵抗下始终没有形成压制,对辩题把握更是存在问题。反方立论比较精致,相应的准备也更加多,但技术明显不如正方,而且集火不到位、战场很混乱,但反方对于辩题的理解更加深入,也更加接近了对辩题的论证。
       而从辩题的角度,评委团普遍认为正方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在传统辩论中,正方立场天然可以使用类似“我们要用最科学的排名”来应对反方对于良莠不齐现状的攻击,也可以用类似“即使存在弊端,可以不断发展完善”来应对许多应然性问题,这都是反方在赛前肯定能预判但却不一定能解决的万能反驳。当然今天的正方还是比较儒雅的,并没有采用这么霸道的逻辑,但也占了很多辩题的便宜(我认为这是合理的)。

       下面是复盘,以下都是当场笔记(区分于另一种听了七八遍录音的复盘):

       正方陈词我几乎没有听到清楚的论点切分,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
       1、我们需要大学综合排名作为诸如生源流向、社会资源分配的一个参考(这在后来成为了正方全场....唯一的点);
       2、实际效果来看,大学综合排名确实反映了大学的综合能力(这是我无比期待的交锋战场,但在后续正方论证不足)
       3、国外排名机制已经成熟,且未有明显弊端,提倡不会有问题(作为忙着记笔记没法百度的评委,我很希望听一些具体的例子....)
       综合评价比较常规,内容上还是很到位的,如果后续有论证的话。如果听完整场比赛再回过来看这篇陈词,会很遗憾正方几乎没有展开了。

       反方驳论很散,讲了四点:
       1、排名只是分析的一种,我们应该做的是大学综合评估(首次提出这一切割,当时我真的没听懂
       2、不是排名越来越多就要提倡(对正方立论错误归纳的无效反驳
       3、应该不能成为结果,目的不能成为条件(个人以为,这么短的一辩陈词本就只能提出一些“断言”,论证是需要后续跟进的。因此我觉得这一个反驳虽然预判到了后续的整场比赛,但在这里显得有些奇怪,因为此时正方还未展开。
       4、综合排名定义,双方存在差异(反方第四点的大概其实是,类似我这样分点点评和综合点评是不同的,如果只看一个综合,容易忽略很多细节的优点。个人认为,反方这里欠缺一个论证,即参考时两者是否存在冲突。
        综合评价个人认为这是一篇有内容,但是排布非常混乱的驳论。比如我觉得第四点应该放在最前面讲,第一点的篇幅则应该加大到让听众能够基本理解的程度。我个人一直认为,驳论应该集中、清楚一些。

       反方陈词主要有三个论点:
       1、前提上,提倡是指经过推广后XXXX定义上和正方存在差异,个人更加倾向反方的定义,提倡“推而广之”的效应正方似乎提及不多
       2、综合排名无法看出高校好坏
       3、各种排名机构良莠不齐,导致许多问题,存在误导
       4、排名的片面性无法呈现大学的水平
       综合评价常规到不想点评了....

       正方驳论
       1、排名是能体现问题的(就如我刚才所说,这应该是双方很重要的一个交锋点,我真的很希望听到实证
       2、不是用综合排名取代专项排名,而是共同配合提供参考(正方立场优势之一,当然我不认为利用优势有什么错
       综合评价:这篇驳论比起反方明显就要清楚很多,但缺乏实证。

        正方质询总共有两个思路:
       1、正向论证,通过评估体系量化、排序,向反方确认这种排序是否具有参考价值,这得到了反方的确认。
       2、反向论证,询问如果没有综合排名,如何进行选择,专业排名又如何反应综合水准。
        综合评价:这是一篇技术上非常成熟的质询,杨皓的经验和能力得到了评委的一致称赞。在内容上,正方全场所需要的确认全部完成。但可惜,在之后的环节似乎正方再也没有更加深入的挖掘。

       反方质询也是两个思路:
       1、质疑正方提倡定义,使用沙林毒气作为反例(谁想的这个反例...)。杨皓针对此的回应是价值大于弊端就该提倡(个人认为有点模糊)。
        2、逻辑质疑,用毒药和脏东西来类比,询问是否更好就该提倡。杨皓用同济大学建筑系的例子回应。
        综合评价:整轮质询都是在确认定义,虽然我觉得例子的选择有些牵强,技术也不如杨皓到位,但我觉得从正常比赛来说,这一轮质询在合适的时间起到了合适的作用。由于正方立论的根基是“有需求所以就应该提倡”,这一轮质询虽然遭遇到了剧烈反抗,但是给评委传递了积极的信息:“反方意识到了正方的不足”。

        正方小结:
       1、考评过程和排名不能割裂
       2、大学综合排名能带来参考价值
       3、综合排名不是取代其他,而是提供一种选择
       综合评价:这篇小结糅合了驳论,内容上很到位也很全面。应该说截至目前都是正方占据优势的,因为反方所有的攻击正方都有迅速的回应。然而从这篇小结开始,感觉正方似乎已经结束了比赛的论证,开始用相同的论点和反方打太极。

        反方小结:
        1、有好处不等于要被提倡,大学排名会误导人
        2、在没有统一之前,排名良莠不齐
       综合评价:同样也不是严格的质询小结,质询的重点是抢定义,而小结的重点是打现状。个人认为反方这一个设计还是非常不错的,至少在正方缺乏现状论述的情况下,反方在这一点上显得跟有诚意。

        正方自由辩论打法很单调,我主要就听到了一个进攻点:既然存在这种需求,如果不用综合排名又如何解决?反方没有给出更好地解决方案,正方的弊端又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应该提倡。
       综合评价:无论从技术还是场面,正方都执行的很不错,始终淡定地回击着反方。但评委普遍感觉,正方打得有点太低了,“需求”和“提倡”确实不能直接划上等号。此外,正方攻击点太过单一,虽然风格很强势,但是防守反击的打法略显消极。

       反方自由辩论很混乱,但主要是打了两个战场:第一个战场依旧是定义战场,使用诸如“吸烟有需求是否等于要提倡吸烟”等反驳;第二个战场是质疑综合排名满足需求的能力,指出排名具有主观性,要全面评估才能解决需求。
       综合评价:很多观众和我反映说反方被压着打怎么还赢了,其实自由辩论反方并不是被压着打,而是一直在进攻,但正方的防守很到位使得反方一直很被动。但在这种被动之中,评委会发现更加接纳反方的一些交锋内容。比如对于提倡的定义,比如对于综合排名是否反映问题。
       反方在后期强调的一个切割是说综合排名无法解决需求,只有全面评估才能解决。这是反方这场比赛一个新辟的思路,不得不说这个战场打得挺失败的,我直到结辩才能勉强接受反方这个论点。但这一论点的开辟确实对评委起到了一定的触动,即反方更有解决问题的诚意。

       反方结辩:反方主要讲述的意思是这样的:我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一些冷冰冰的数据或者排名,而是一个综合的评估信息,在这些信息中,我们要选择真正的自己。就如青椒肉丝一样,我们喜欢的,我们适合的才是最重要的。
       综合分析:反三在激情和文采上不如正方,但却显得非常诚恳。这篇结辩主要针对的是正方的需要论,指出大学排名并不会真正满足正方所说的需求。

       正方结辩:正方主要的意思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制度,但有不可回避的需求,我们要正视这些需求,而不是因噎废食因为某些弊端就予以否定。
       综合分析:我很喜欢正方三辩,也很喜欢这篇总结,但仅限于总结本身。从整场比赛而言,这篇总结给人一种“架空”的感觉。因为正方并未充分论证“提倡”,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篇结辩就有一种突兀感。最后的对比赛制度和评判制度的讨论,我倒没有什么不愉快,但觉得这个基调与正方应该论证的基调不符。

        好了终于到最后的大总结阶段了,累死我了。
        这场比赛正方所采用的是一种低打的战术,姿态始终都摆得很低,加上正方更加优秀的个人能力,这使得正方在场面上取得了很大的优势。然而,这种低姿态也带来了很大的危险:评判团普遍认为,正方只论证了综合排名符合了人们一定的需要,却始终没有成功论证,为什么满足了这种需要就应该得到提倡。虽然这不是奥瑞刚的比赛,但我们有一种正方“初步不成立”的感觉。反方也同样存在论证不足,但比正方要好得多。反方多次指出不提倡是因为无法满足需要以及提倡了会带来混乱和迷茫。很明显,反方更好接近了对命题的论证。反方更大的问题是在技术上,好像一个小拳手遇到了老师傅,很拼命地一通乱打却缺乏章法。
        就如我刚才所言,这场比赛正方立场占据一些优势,如果对双方都单纯采用“断言”来评判,反方几乎没有胜算可言。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双方我们都应该引入一些稍高的要求,即必须对“断言”进行论证,如果论证不充分,那么对“断言”的采信将大打折扣。对于正方来说,我认为至少需要完成以下几个论证步骤:1、确实存在需要(证成);2、大学综合排名可以满足这一需要(正方以断言为主,论证有但不充足);3、大学综合排名现状很混乱,但有规范的可能(有一个武书连例子的交锋,但也没到位);4、提倡这一动作本身不会引发什么问题,并且会起到积极的结果(除了带了一下欧美很成熟外,0提及)。
       可惜的是,正方离论证成功他们的辩题,有些太远。正方始终让评委产生着以下几个困惑:1、有需要是否意味着就要提倡?2、就算本身合理,提倡这一动作本身是否会带来坏处?3、如果现状本身就是良莠不齐,在没有规范和统一的前提下,提倡是否会带来更大的鱼龙混杂?这些问题在逻辑上正方都有很漂亮的回应,但这个题目不能只讲逻辑,在事实层面,大部分评委采信了反方的意见。
       而这场比赛双方共存的问题是,对论据使用都很糟糕。我们评委在讨论的时候都提到:如果正方能举出一些实据,证明大学综合排名是可以做到规范可学的;如果正方能提及一些西方的类似经验,而不是只说西方很成熟(我们评委又不清楚)。如果反方可以在“综合排名不反映大学实力”这一战场有更加充分的论据,比如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专业类大学排名偏低的现状;如果反方可以在混乱现状上有更强有力的论据,或许会好很多。
       这场比赛正方打得很职业,辩手技术能力和场面控制也很到位。但在具体的论证上,总让评委感觉“似乎除了利用辩题本身的优势外,没有更多的挖掘”以及“似乎只是借用了逻辑来进行拆解,却没有给我们留下真正的实际的思考”。这里说一点题外话,很多之前的评委和我聊过正方的队伍,评价都很一致:“他们的论都很粗糙,打得都很暴力,但打得真心好。很多次好想判他们输啊,但又不舍得这支队伍。”我想,这也是很多观众的感觉吧。
       这场比赛反方在操作能力上确实比正方要弱很多,如果单纯从攻防角度,反方确实没有攻破正方的太极阵。但反方却用自己疲于奔命的努力和诚恳的态度,激发了评委对于正方论证的不认可。而反方虽然打得很被动也很吃力,但却始终向评委传递着他们对这个题目有着更深刻思考的信息。相比于正方用固定的几个招式等待对方进攻以后反击,反方在窘迫之中却展现出了更多的进取心。
       坦白地说,这种双方都存在亮点也都存在不足的比赛,我们很难找出客观的评判标准,更多依赖的是主观经验和传说中的“一种感觉”了。
       这篇赛评大部分是我个人观点,仅作抛砖引玉之用。这是一场很经典的比赛,欢迎大家广泛讨论,相信对这场比赛的讨论会给大家都带来很好的收益。

                                                                                                                                 夏惟桐
                                                                                                      2012212日凌晨2



【2月11日比赛录音及评委介绍】



该贴已经同步到 纵横捭阖的微博
发表于 2013-3-18 12: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语辩论网将恢复经常性网辩
现在征集
主持人
计时员
音频录音与整理员
宣传员
有意者请联系QQ1055537179

希望我们的工作能为辩论做一些贡献;)
希望大家关注华语辩论网
http://www.bianlun.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1 11:05 , Processed in 0.0511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