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62|回复: 9

[实战技巧] 熊浩学长破解少爷薇薇姐中山表演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2 09: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帖 http://blog.renren.com/blog/244784005/787940902
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4ODc0MzQ4.html
黄少爷原文 http://page.renren.com/600707466/note/787571756?ref=minifeed&sfet=2012&fin=2&ff_id=600707466&feed=page_blog&tagid=787571756&statID=page_600707466_2&level=1
http://page.renren.com/600707466/note/787656269?ref=minifeed&sfet=2012&fin=1&ff_id=600707466&feed=page_blog&tagid=787656269&statID=page_600707466_2&level=1

这是一个巧设的局,一个弥天的阵。
                    正方同学应该能够明白,反方的整体格调和论述境界,在一辩陈词之后,已经明显超过了你们。在这种情况下,你们,如果还仅仅在概念区隔、枝节事例、论述语言上试图腾挪反击,只能是浪费时间,之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加上对方极具现场感和说服力的感性话语,[1]观众基本上已经丧失了继续聆听你方立论的兴趣了(至少我是如此)。
                    正方童鞋应该能够发现,反方对自己立论在境界与格调上的强势具有极强的自信,他们几乎不反击你们提出的立论和事例,只需关照自己,细细展开,步步为营,他们相信己方立论可以如“巨鲸吸水”,在赛场上驰骋无碍。
                    在这种情况下,正方应该对“辩论策略”作现场的、全面性的调整,放弃独守自己已经凋零的既有立论,全面攻击,质疑——拆解——归谬——反驳反方的,不是别的,就是根本定义,“字字珠玑”,力求撬动对方的立论基础,力求“断其一指”,使其由于自信而有可能准备不足的方案阵脚错乱,才有机会扭转败局。
                    撬动对方的根本定义,破他们的阵,做得到吗?

                    “人需提点方知分寸,遇逆境才能成长?”

                     国学的路子:

                     禅宗六祖慧能,家境简朴贫寒,靠打柴维生度日。无书读,不认字。一日,路经一老妇,听其喃喃自语:“因无所住,而生其心”——乃《金刚经》中一句法门,慧能当下既悟——之夫子所谓“生而知之”,佛语所谓“慧根深种”者也。
                     得获人生通明洞彻的大智慧,于是,无需惘碌人生,无需被人教诲,可以“自为觉者”,“灵台自悟”,“遇水自渡”,“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仁者仁心的自我照见和内在反省。用庄子的话,让人心的“宝光”自然而然,将大善、大智、大德,自我涵养,深刻酝酿,得此智慧,此乃人生之大顺境,又何须依赖旁人的提点;然,此不是成长乎?
                     无需提点即可成长,只要有一颗善良而智慧的心。人得此心,为万物灵长,难道不是顺境?
                     看懂这个,便能体会孔子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教诲了。

                     提到了孔子,不妨再入儒家之境界。
                     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不难发现,人生之成长——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从心而不逾矩,怎么会是一个是受人提点,明白分寸,通晓尺度于是倍受压抑与拘束的过程?分明是一个在与社会的磨砺中,返璞归真,重回赤子的光阴洗练。将生命之成长定位为受人指点、被人教化,这样的人生在三十与四十之间,便不再成长了,即便成长,亦是丢失了生命境界的成长,这样的逆境真的可欲?可为?可用?可盼?可喜?
                     摊开手,这端拿住禅宗的调子,那端牵起儒家的境界,执两端而攻其中,反方的阵,就破了。

                     西学的方案:

                     将经验作为人类成长唯一的智识来源这是朴素的古典唯物主义经常犯的错误,它完全罔顾了人类是一种历史性存在,是一个社会性范畴。身处人类文明至高成就之当下,于是分享了人类文明积累至今之成果,怎么可能样样从零做起,事事需要点拨?而细细想来,这本就是一种顺境了——虽然有点风马牛不相及而且可能产生误会,我还是想提到“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的例子,也许可以帮助你理解这里的意思。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叫做Social Learning,社会性习得。它的意思是社会存在即是学习。我们不需要被人教导、指点,只要具有基本的智商,在社会中生活融入,便会建立起内化的道德意识与行为方式——你从不犯罪亦知道犯罪是错的,这不是有谁告诉了你犯罪的罪孽,而是社会建立起的一整套意识形态让你相信守法本身是正确的。从这个意义上,存在即是学习,无师自通才是常态。因此,身处健康的社会便显得非常重要——得处健康的社会,是顺境吧?
                     哦,既然提到了意识形态的社会建构,恩,我们再来看看福柯。
                     福柯从来不相信对人类的规训具有任何天然的合法性,我们认为合理的一切意识形态统治,在福柯看来,不过是一套权力话语在后面支撑,被知识包装,对人的压抑罢了。男女分工的规训是压抑女性权力的话语;司法独立的规训是压抑无司法资源者的话语;“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规训是压抑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话语;香港在英国治下变成东方明珠的规训是压抑了被殖民者自我表征的话语——拜托,哪里有什么天然正当的规训,哪里有什么不言自明的教导,全是权力自我包装后的知识洗脑。
                     所以,不要以为懂得分寸了就成长了,不要以为明白进退了就成熟了,不要以为逆境中的提点仅仅抑制了自我意识中的“恶”——创意、自由、梦想、勇气、飞蛾扑火的抉择、对从善如流的固执,对善良扑血的不忍,哪一样不是在一双双世俗的冷眼,一张张劝慰的嘴巴面前给丢掉了、收敛了、放弃了、遗忘了?哪一次放弃不是让你深深的痛,让你明白这世俗规训的霸权是多么无孔不入,是多么横行无礼,原来它践踏和蹂躏了那么多那年轻生命的成长!                    
                     如果你即使草草读过《知识考古学》,加上一点点历史唯物论与知识社会学的包装,福柯犀利冷酷的目光让你们釜底抽薪,反方的阵,就破了。

                     恩,反方的阵就破了,至少场面上吧:P



该贴已经同步到 rlblws的微博
发表于 2011-12-12 15: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扼杀了天真,扼杀了纯洁,最为恐怖的是以父权至上的观点扼杀了晚辈的自由。放到辩论上,马薇薇和黄执中在用一种风格教导我们的同时,也在压缩我们对辩论的想象力空间。这到底是不幸还是幸运呢?
发表于 2011-12-12 15: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扼杀了天真,扼杀了纯洁,最为恐怖的是以父权至上的观点扼杀了晚辈的自由。放到辩论上,马薇薇和黄执中在用一种风格教导我们的同时,也在压缩我们对辩论的想象力空间。这到底是不幸还是幸运呢?
发表于 2011-12-15 12: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怒码~!~!~
发表于 2011-12-18 16: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yixnisaac 发表于 2011-12-12 15:12
扼杀了天真,扼杀了纯洁,最为恐怖的是以父权至上的观点扼杀了晚辈的自由。放到辩论上,马薇薇和黄执中在用 ...

这只是比赛啊。。。应该跳出来看吧。。。
发表于 2011-12-19 01: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康康勿鸣 发表于 2011-12-18 16:37
这只是比赛啊。。。应该跳出来看吧。。。

其实黄执中结辩模式给很多四辩以局限,妨碍了他们的自由发展吧
发表于 2011-12-19 01: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康康勿鸣 发表于 2011-12-18 16:37
这只是比赛啊。。。应该跳出来看吧。。。

其实黄执中结辩模式给很多四辩以局限,妨碍了他们的自由发展吧
发表于 2011-12-19 17: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yixnisaac 发表于 2011-12-19 01:38
其实黄执中结辩模式给很多四辩以局限,妨碍了他们的自由发展吧

可是现在已经不是四辩的时代了。。。新手盲目学黄执中学长也达不到提升自己的目的。。。
发表于 2011-12-19 20: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康康勿鸣 发表于 2011-12-19 17:02
可是现在已经不是四辩的时代了。。。新手盲目学黄执中学长也达不到提升自己的目的。。。

也许是因为一个好四辩可遇不可求吧
发表于 2011-12-19 22: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yixnisaac 发表于 2011-12-19 20:11
也许是因为一个好四辩可遇不可求吧

哎。。。四辩需要的太多了。。。优秀的四辩又需要更多。。。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4 11:52 , Processed in 0.0931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