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816|回复: 34

[理念入门] 学会破题,先学短语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6 13: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短语的介绍
(一)什么是短语
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短语(也称词组)。“吃”是一个动词,“米饭”是一个词,它们组成“吃米饭”,就成了短语。
前边说过,汉语的组合是依靠语序和虚词来完成的,短语也不例外。也就是说,词和词组可以按照一定的语序或依靠一定的虚词组合成短语。
例如:
提醒幸福 心中的鹰
挖荠菜 天上的街市
斑羚飞渡 阿长与《山海经》
驿路梨花 我的信念
这两组短语中,左边的一组都是依靠语序直接组合的,右边一组都是借助虚词组合而成的。
词和词组和起来构成短语,这些词就成了短语的成分。短语的组成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这些成分我们将随着各种不同类型的短语分别加以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下边提到的各种短语,一般以两个词组合而成的简单短语为例。
 
(二)短语的类型
从结构关系看,短语可以分为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并列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等。下边分别介绍这几种短语。
1、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是由两个表示被陈述与陈述关系的的词组成的短语,其中表示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用来陈述的是谓语。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例如:
老师讲课 脸红
他讲话 心情好
小明走 她聪明
电话响 桃花红
大家唱歌 我们高兴
2、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它们前头的起修饰作用的成分组成短语,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成分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成分是状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
例如:
我的老师 恭敬地鞠躬
清晰的字迹 小心地翻阅
一个顾客 完全相信
可爱的人 更加坚强
可贵的精神 多么漂亮
左边的一组都是由定语合中心语组成的偏正短语,右边的一组都是由状语和中心语组成的偏正短语。
3. 动宾短语
动宾短语是由动词和后边受动词支配的成分一起组合成的短语,其中受动词支配的是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宾语主要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的短语充当。
例如:
敬畏生命 吃包子
热爱生活 夸奖我
爱好文学 写文章
庆祝回归 修铁路
安排工作 盖房子
4、后补短语
后补短语是由动词、形容词和在它们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一起组成的短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的成分是补语。
例如:
盛满 好极了
吓跑 热死了
牵回去 大得多
抱起来 暗得很
打量一番 翻了一阵
左边的一组都是由动词及其补充成分的一起组成的动补短语,右边一组都是由形容词及其补充成份一起组成的形补短语,它们一起统成为后补短语。
5、并列短语
并列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例如:
报纸杂志 老师和同学
改革开放 唱歌和跳舞
雄伟壮丽 讨论并通过
聪明、美丽而善良 光荣而艰巨
6、介宾短语
介宾是介词和后边的宾语一起构成的短语,用来表示时间、方位、处所、对象等。
例如:
向沙漠展开攻势 从北京来
在外面按了两下 往北边
对大家说 比我高
7、的字短语
的字短语是由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加“的”组成的短语。的字短语可以用来代替名词,相当于一个名词的功能。
例如:
集体的 大家的
小红的 别人的
吃的 红的
大的 用的
构类型
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两部分的关系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
  通俗点就是谁(东西)+干什么
  例子:他写 你洗 我做
  科技发达 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
  今天星期一 明天晴天 鲁迅绍兴人 这本书20元
主谓短语之间往往可以加进“是不是”,其结构性质不变。例:今天星期一--今天是不是星期一。(结构性质不变)
动宾短语
  也称“述宾短语”。动宾短语也是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行为动作,后一部分是受动作支配的,前后两部分是支配关系,前一部分为动语,后一部分为宾语。动宾短语中间往往可以加进“了、着、过”,加进以后,短语性质不变。“了、着、过”总是附加的。动宾短语中间能否加“的”?不能。动宾短语中间加“的”,短语性质马上就会改变,变为偏正短语了。加“的”是偏正短语所特有的。动宾短语的核心在前边。
  例子:洗衣服 洗着(了、过)衣服(短语性质没变)
  买衣服 买了(过)衣服(短语性质没变)
  洗衣服 洗的衣服(短语性质变了)
  例子:盖房子 坐火车 抽烟 看书。
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有两种类型:定中和状中。定中如下:
  偏正短语都包含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限制说明后一部分的,有时也可以进行描写性的说明,其实也是一种限制。如:
  (中国)工人 (钢铁)工人 (三个)工人
  “中国工人”从国界的角度缩小了工人的范围;“钢铁”从工种的角度限制了工人的范围;“三个”从数量上限制、缩小了工人的范围。又如:
  (长长的)桌子 (高高的)个子
  前一部分描写、说明后一部分 。偏正短语中,后一部分是主要的、是核心,前一部分是附加的,前偏后正,后一部分为中心语,前一部分为修饰语,分别表示事物、数量。
  状中如下:
  [慢慢儿]看 [认真]看 [正在]看 [不]看
  这种是前一部分限制描写说明后一部分的,即修饰后一部分的,后一部分是中心语,前一部分是修饰语。又如:
  干净 [很]干净 [不]干净
  这也是前一部分修饰后一部分的偏正短语。它们分别表示行为动作的状态、时间、否定等。前一种偏正短语的修饰语是定语,后一种偏正短语的修饰语是状语。定语常常有“的”的标志;状语常常有“地”的标志。
补充短语
  一般书上把补充短语说成述补短语,分为动补和形补: 洗衣服(动宾)--洗〈干净〉(中补)“洗干净”不是支配关系,而是通过某种手段得到某种结果,“干净”对“洗”作一种补充。“洗”的结果干净了。又如“摆整齐”、“坐端正”、“洗丢了”、“洗破了”、“打破”、“写好了”都是表结果(也是一种状态)。又如:洗得干净,洗不干净;刷得干净,刷不干净;摆得整齐,摆不整齐;写得好,写不好等,这些都属于中补短语。其:“洗得很干净”、“坐得十分整齐”、“唱得很动人”等有描写性,说明动作的状况的,也是后边补充说明前一部分的。中补短语的两部分之间,往往可以加进“得”,其短语性质不变。
后补短语
  后补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和他们后面起补充作用的短语。常用“得”字表示后面起补充作用的成分叫补语。
  如:洗得干净,红得发紫
  写得〈好〉(修饰动词“写”)
  美丽〈极了〉(修饰形容词“美丽”)
并列短语
  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类型:
  1)名+名, 文化教育 今天或明天
  2)动+动, 调查研究 愿意并实行
  3)形+形, 光辉灿烂 庄严肃穆 万紫千红 风和日丽
  4)代+代, 我和他 这样那样
  5)数量+数量, 四面八方 千秋万代 半斤八两(名词短语)
  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如:工厂、农村,我、你、他。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
  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大小顺序:省、市、县
  年龄顺序:老、中、青
  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 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
  语言习惯:男女老少 金银铜铁 油盐酱醋
  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有不同。
  如:姐姐和我 勤劳、勇敢、不怕苦
联合短语
  联合短语与其他短语不同的突出特点,是短语不只包含两部分,可以更多。另外不像其他短语那样有主次之分,是平等的语法关系。事物可以联合行为动作也可以联合,性质也可以联合,联合短语往往可以加“和、并、并且、而”等连词。
  例子:哥哥、弟弟、妹妹 长江、黄河
  工人、农民、解放军和知识分子
  工作、学习、研究、讨论 贯彻并执行
  伟大、光荣、正确 清楚、明白
  1)哥哥和弟弟,研究讨论,健康长寿
  2)哥哥或弟弟,今天还是明天,伟大还是渺小
  3)爸爸、妈妈、哥哥甚至小弟弟 研究而且决定
  以上例子,从意义间的联系看,可分三种:1)并列关系;2)选择关系;3)递进关系。“或”不包含疑问语气,“还是”包含疑问语气。即,疑问语气用“还是”不“或”。“去不去”、“好不好”、 “有没有”是肯定与否定连用,也是一种选择、表示疑问,中间可加入“还是”,如“去还是不”,选择关系。3)是递进关系。
连谓短语
  也称连动短语,是由两个谓词性成分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彼此并不构成主谓、动宾、偏正、中补、联合等关系,连谓短语里的两个谓词性词语之间也没有语音停顿。连谓短语是汉语的一种很有特点的句法形式。如:
  起床/穿上衣服/点上灯/出去/开门 (动词之间有先后关系)
  吃了饭给他打电话 (同上)
  闭着眼睛/休息 ( 前一谓语是后一谓语的方式)
  低着头/看书 (同上)
  开着窗户/睡觉 (同上)
  留着/慢慢吃 (后一谓语是前一谓语的目的)
  他借书/来了 (前一谓语是后一谓语的目的)
  有权/参加 (“有”字开头的连谓)
  洗衣服/洗累了 (重复使用同一动词)
  (请假条)放在衣兜里/未交出去 (两个谓语一正一反说明主语)
  要注意下面的短语虽然都有两个谓词性词语,但不是连谓短语。如:
  安定团结 读书写字 去不去(联合)
  以上各例的共同点:谓词性成分+谓词性成分,但是连谓短语的两个谓词性词语之间不能加“地”。如“这菜炒着/吃”√ “这菜炒着地/吃”×
  另外,连谓短语的“谓”指的是谓词,不是谓语。也就是说连谓短语不仅仅做谓语,它也可以做别的句法成分。如:
  同意留着/慢慢吃(连谓短语做宾语)
  气得〈拿起书包/就往外走〉(连谓短语做补语)
  打电话通知他行不行?(连谓短语做主语)
  开门出去的是小王 (连谓短语与“的”构成“的”字短语,做主语)
兼语短语
  最早叫“递系”短语,是王力先生提出来的。这种短语是一个动宾短语套上一个主谓短语的复杂短语。如:在“叫你去”中,“你”兼作“叫”的宾语和“去”的主语,因此叫“兼语”。兼语短语里的两个动词不属于一个主体,而是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主体。这一点是与连谓短语不同的。兼语短语有一点值得注意:必须弄清,动词1和动词2之间的语义关系。如果仅从兼语短语的第一个动词来看它的特点,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动词1有使令意味;二是动词1通常是表示赞许、责怪或心理活动的动词;三是动词1是“有、轮”等表示领有或存在的。例如:兼语短语里的兼语对于后面动词2来说,也不仅仅是施事,还可以是受事以及相关的事物等。
同位短语
  由两个或两个部分组成,各部分都共同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
  例子:工会主席老王 首都北京 星期五那天
  “句型”这个词 毛泽东主席 北碚这一带
方位短语
  由方位词附着在别的词语后面构成。方位词可分为单纯方位词和复合方位词。如:
  单纯的:
  上 下 里 外 前 后 中 间 内 东 南 西 北 左 右 旁
  复合的:
  1)单纯方位词+边、面、方、头:上边 东面 左方 上头;
  2)单纯方位词彼此互相组合而成:东南、中间、上下、前后;
  3)之、以+单纯方位词:之上 之内 以东 以下;
  4)全成方位+边、面:西南面、东西两边
  方位词主要的作用就是附着在实词后边构成方位短语,表示时间、处所、范围。如:
  桌子上面 大树下 村子里 操场上 大楼东面(表处所方位)
  比赛前 开学后 工作前 解放以后
  去教室以前 改革开放以后 (表示时间)
  里头 以内 以上 当中 中间(表示范围,处所和范围不太容易区分)
  方位词放在实词性词语后边构成的方位短语,使用频率往往比方位词本身的使用频率高。方位短语是名词性短语。其句法作用相当于处所名词和时间名词的作用。
量词短语
  由量词和数词或指示代词等构成,其句法作用相当于名词或动词等。如:
  一个 两张 五把 三次 七八回
  这个 那次 上次 两遍 一下
编辑本段
“的”字短语
  由结构助词“的”附着在别的词语后面构成,其句法作用相当于名词。如:
  他的 小李的 吃的 穿的 用的 红的 白的
  捡破烂儿的 抱小孩儿的 坐第一排的 在公交车上的
介词短语
  由介词附着在别的词语的前面构成,在句子里常做定、状、补语。如:
  把他(请来) 被大家(选为班长)
  比小张(跑得快) 跟你(没关系)
  (跳)在马背上 (写)在黑板上
  对语法(的兴趣) 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
“所”字短语
  由助词“所”附着在别的词语前面构成,其句法作用相当于名词。如:
  所见 所闻 所发明 所创造 所思 所想
比况短语
  由比况助词“似的”、“般”、“一样”等附着在别的词语后面构成,其句法作用相当于形容词。如:
  蝴蝶似的(花瓣儿) 雷鸣般(的掌声)
  老虎一样(凶猛) 苹果似的(脸蛋儿)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1-26 16: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怎么破题呢?
发表于 2011-11-26 20: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是让我飙泪
发表于 2011-11-26 21: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梦浩然 发表于 2011-11-26 16:57
所以怎么破题呢?

知道了这些的类型和用法就能拆分辩题了啊,把辩题拆分成一个个短语进行解释可以更深一步理解辩题啊。
一点拙见
发表于 2011-11-27 01: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基本的技巧啊...不过觉得还是繁杂了一点...
发表于 2011-11-28 00: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解读,恩,非常新颖
发表于 2011-11-28 12: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学会破题,先学汉语。
发表于 2011-11-28 23: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破题的ABC。往上还有好几层哩。
发表于 2011-11-30 19: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MaPowerness 发表于 2011-11-28 12:18
哈哈哈哈,学会破题,先学汉语。

学会汉语,先学拼音
发表于 2011-12-1 17: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好痛苦呀!!!
发表于 2011-12-2 13: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一半,我晕了。。。
发表于 2011-12-3 00: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能说楼主真可爱,,,,,,,,,,,,,,,,,,,
发表于 2012-1-2 14: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蛮难得
发表于 2012-1-4 15: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学者进来,弱弱的问真要这样吗
发表于 2012-1-20 14: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额,这个。。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20: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米粉派对 发表于 2011-11-26 20:46
楼主真是让我飙泪

我看完比较有感触,就给大家分享了,希望大家能收获自己的心得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20: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客 发表于 2011-12-1 17:09
看的好痛苦呀!!!

额。。。不至于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20: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skidrow 发表于 2011-11-28 00:23
这个解读,恩,非常新颖

这个也是我收藏的,并非自己创造,只是分享给大家而已
发表于 2012-1-29 13: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咕~~(╯﹏╰)b,还是不会i11
发表于 2012-1-30 18: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算是普及中小学语文知识了,看懂了也有用,但其实.......分析时和场上用处不大.....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4 07:57 , Processed in 0.08360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