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47|回复: 0

[理念入门] 岚星: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辩论场上的“高深立论”及其操作原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2 08: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骞 windaway(363362388)
http://page.renren.com/600707466/note/777315025

看到黄执中引述了你的一封信。承蒙抬爱你还提到了我……谢谢~
另外,你那句话引述的错误也恰恰是你疑问的症结。《通论》说的是“在自启,在明‘理’”(而非“明‘智’”)。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你会这样写,也说明你忽略了《通论》里一直强调的——明理,乃是“使理得以阐明”。唤言之,辩手要做的就是“深入浅出”。辩论赛比得不是学术水准,而是讲课能力。很不幸,你们恰恰把“备课”搞成了“做研究”……
如果再说明白点儿,赛场上辩手所谓“深入的道理”,并不是“相对于这个专业的学术研究水平来说,算‘深入’的道理”,而只需要“相对于观众正常思维的层次,是‘深一层’的道理”。“深高立论”并不一定输,相反,我和我的队友最喜欢的就是占领制高点——如同神族航母打人族坦克~
但我们认为“立论要做深,却不一定要打深”——我们只打到比对手高一层。如果对手不能在第二层面对我们的攻击展开防反,我们是“不会”(也是“不用”,更是“不能”)启动第三层级的兵力调度的。否则没有第二层面的铺垫,观众很难理解你出手的含义——观众不能因为你这次出手而对问题有更深入明晰的理解,那你这次出手不能得分也是自然的。
所以,做为一名优秀的辩手(或者至少一支优秀辩论队的指挥官),必须能随时清醒地看到目前的战役在整个战场架构中的位置和演进方向,如此才能集中优势兵力有效打击对手——这就是《通论》中强调的辩手素质:剑胆琴心。
同样是专业功底深厚,匹夫之勇,仗兵强马壮行暴虎冯河;名将之姿,虽心有猛虎可细嗅蔷薇。
~~~~~~~~~~~~~~~~~~~~~~~~~~~~~~~~~~~~~~~~~~~~~~~~~~~~~~~~~~~~~~~~~~~
回复岚星:抱歉,学长,引述有误纯属打字失误。深入浅出的道理自然是每一位辩手都能懂得的。“使理得以阐明”的前提就在于有理,至少一个辩论赛或辩论所阐明的“理”应当是相对于观众的正常思维层次,是深一层的道理,不然辩论有何必要存在呢?如果发现辩论赛双方纠结的只是很浅的道理,观众也会感到无趣的,因为他们在听完一场辩论赛之后没有启发,没有引出新的思考。我有很多同学在看过辩论赛之后说,辩论赛其实没有必要存在,因为几乎就是几个人在那儿吵架。。。这样的评价,其中由于对辩论的误解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是辩论深度的缺失应当是主因。 学长“立论要做深,却不一定要打深”的战略思想真的很好,我给队友们转达一下,呵呵。谢谢学长的点拨啦。也许我们的最大问题在于”深立论,深打“吧。。。 在这次比赛之后,特别是看完执中学长的这篇文章之后,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以为的辩论和辩论赛,并不是那样的。再者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原因,也许我也没有继续辩论的意义了。伤心。。。
----------------------------------------------------------------------
回复高骞 windaway:还是那句话:
打架这种事看得再多,也不能证明武术是没必要存在的。另外,“自启、明理、止于至善”是个递进,自己思考深了,是“自启”;让观众也理解得更深一层,是“明理”;双方共同把问题引向纵深,让所有人都有所增进,是“止于至善”。PS:深度的缺失,我一向认为只和辩手的水平有关——不然对方只能说到很浅的道理,我不是正好站到高一层去打他?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我很难想象那是什么“更‘深’的道理”……

我猜,你们的“深一层的道理”,是“一般观众不太知道的道理”,而我认为“‘一般人都知道的立论’回答不了的问题它能回答,‘一般人都知道的立论’能回答的问题它也(至少是基本上)都能回答,这才是‘深一层的道理’”。前者只能算是不同学者学派的观点之争,无所谓深浅。



该贴已经同步到 惟恋梧桐的微博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4 11:55 , Processed in 0.0544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