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空。 发表于 2011-11-6 18:05 
循环论证、双重标准还有三段论错误
都是什么?
双重标准是指在同一问题上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是非标准和取舍标准, 以混淆是非达到有利于自己的目的。 比如同样面对他国分裂倾向,美国说南斯拉夫分裂是“民族自决和自由的结果,是正义的”,却说格鲁吉亚的分裂问题是“不可容忍的领土和主权问题,是非正义的”。辩论场上经常遇到对面要求你们论证XXOO,但是自己遇到XXOO都选择回避不去涉及,这就是在执行双重标准。
循环论证是指论题的真实性是要靠论据来证明的,而论据的真实性又要靠论题去证明,就是循环论证。说简单点就是用结论证明结论,比如把“成大事者”的定义为不拘小节的人,然后得出结论“因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循环论证在辩论场上更为常见,对方一般会在前提上进行一些偷换,让你看起来这条逻辑很通顺,其实前提压根没论证。
三段论包含了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个概念;并且要求在两个前提中,中项必须被周延一次。中项,是指前提中重复的那个概念,周延,是指被判定全部外延。所以,三段论的错误主要分为四种:伪三段论;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周延中项错误。比如,如下就是一个三段论:大前提:五班的男生都会踢足球。小前提:浦阳是五班的男生。结论:浦阳会踢足球。此三段论中的中项:五班的男生。
以下内容转载自国家公务员考试复习材料~
三段论错误类型有以下四种:
A类四概念错误(伪三段论):①我的邻居是中国人②我的邻居不勤劳③中国人不勤劳。(这里的2个“中国人”不是一个概念,前者“中国人”表示的是“某个中国人”,不是集合概念;后者“中国人”表示的是“中国人群体”,属于集合概念。故这里面出现了4组概念,三段论不成立。) B类大前提错误:①一粒米掉在地上是没有声音的。②一袋米是许多粒米的集合③所以一袋米掉在地上是没有声音的。(大前提错误,一粒米掉在地上不是没有声音,而是声音细微) C类小前提错误:①他是个男人②男人都是无耻的③他是无耻的。(小前提错误,“男人都是无耻的”并未经过论证,不能成立) D类中项没有周延:①卖国贼是说谎的②你是说谎的③所以你就是卖国贼。(周延中项错误,在这个诡辩中,“说谎的”是大前提和小前提的应该被周延的中项(大小前提的共同项),然而实际被周延的却是“卖国贼”。“卖国贼”和“你”都不能涵盖说谎的的全部外延。)
需要特别注意,中项在前提至少被周延一次(重要):如果在一个判断中断定了全部的外延,则该主项(或谓项)是周延的。在三段论中,如果中项在两个前提中一次都没有被做出全称肯定判断,则称为没有被周延,那么大小前提就不能产生必然联系,就无法推出任何结论。 例1:①运动员需要锻炼身体②我不是运动员③我不需要锻炼身体。(在大前提中,“运动员”只是需要锻炼身体的人的一部分,而非全部。中项“运动员”没有被周延,推理无效。) 例2-1:①一切金属是可塑的②塑料是可塑的③塑料是金属。(在大前提和小前提中,金属和塑料都是“可塑的”的一部分,无法断定金属和塑料有无关系,所以无法推理出结论。) 例2-2:①一切金属是可塑的②铁是金属③铁是可塑的。(推理有效,在这里,“金属”在大前提中被做出了全称肯定的判断,因此被周延了,所以可以退出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