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61|回复: 22

正方:刘邦是英雄。反方:项羽是英雄。我是正方跪求大神一辩陈词和攻辩小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2 18: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方:刘邦是英雄。反方:项羽是英雄。我是正方跪求大神一辩陈词和攻辩小结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18: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跪求大神   感激不敬    好人一生平安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19: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等大神阿 ,  果断送一个月会员   
发表于 2011-10-22 20: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个辩题让我想起另一个辩题“以成败论英雄是否可取”,还有这个辩题可以扩大一点想,过程和结果哪个才是真正评价一件事情的标准
发表于 2011-10-22 22: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目有问题。正方:A是C,反方:B是C,并不对立。
发表于 2011-10-22 22: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我比较喜欢反方观点,不过也可以帮你说说正方的想法。首先你得对刘邦有所熟知,他为什么会成为汉高祖,而项羽那么厉害的人为什么会败在他手上,说明他有很多人格魅力,首先你要确定英雄的含义,给个有利于刘邦特点的关于英雄的定义,然后围绕这个定义展开,刘邦待人真诚,礼贤下士,这不正是一个英雄所因具备的道德品质么,而且他为了国家可以不受束缚,大男儿的勇敢,果断(弃儿,虽说例子不好,但换种说法就可以证明你方观点)
发表于 2011-10-23 04: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Hey♀Ms.K! 发表于 2011-10-22 22:27
说实话,我比较喜欢反方观点,不过也可以帮你说说正方的想法。首先你得对刘邦有所熟知,他为什么会成为汉高 ...

刘邦待人真诚。。。。。。= =
发表于 2011-10-23 04: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5L说的很对,这个辩题并不冲突,两个可以都是英雄。
发表于 2011-10-23 08: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Error 发表于 2011-10-23 04:25
刘邦待人真诚。。。。。。= =

只能说他会做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14: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稿子啊 亲~~~!!
发表于 2011-10-23 16: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个辩题的底线,就是两个都是英雄。注意我证明了你是狗熊,也不能证明我是英雄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18: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1111aaaaa
发表于 2011-10-26 21: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题目和其他的还不一样。这个要想赢,就得攻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立自己的,也要破对手的。(貌似好像是废话,哪个辩题不是这样)
楼上好几位兄弟也都说了,正反方的命题是可以同时成立的,不像其他的题目,正反方的题目存在很尖锐的对立,破敌即树己,树己即破敌。这个题目得在破敌和树己两方面同时用大力,很难均衡。
发表于 2011-10-26 21: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题目和其他的还不一样。这个要想赢,就得攻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立自己的,也要破对手的。(貌似好像是废话,哪个辩题不是这样)
楼上好几位兄弟也都说了,正反方的命题是可以同时成立的,不像其他的题目,正反方的题目存在很尖锐的对立,破敌即树己,树己即破敌。这个题目得在破敌和树己两方面同时用大力,很难均衡。
发表于 2011-10-26 22: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方的题目看似都可成立,但也都不可成立。站在正方的立场上,就要坚持以下三条标准:
刘邦可谓英雄,其一,英雄有容人之量。无论是一开始跟随自己的子弟兵,如萧何、樊哙等,还是半路加入的张良、郦食其,甚至是来自敌营的韩信、陈平,他都能兼容并蓄。容量之大,可谓英雄。反观项羽,仅有一个范增却不能容,以致亚父在返回彭城的途中生疮郁愤而死,从此孤家寡人。
其二,英雄有用人之术。汉初三杰的评价,刘邦自己就讲的很到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对每个有才华的人,给予充分的位置和舞台,让他们展现自己。反之项羽,对待有功者却吝于论功行赏,即使手中把玩官印,把棱角磨平了,也不赐予别人官爵,“此妇人之仁也”。结果,自己手下的才能之士都投奔了刘邦,身边的战略盟友也纷纷背叛自己,终有垓下之围。
其三,英雄有坚韧之心。刘邦每次都输给项羽,却屡败屡战屡不服,即使父亲妻儿落于项羽之手,依然不肯屈服;反观项羽,每战必胜,唯独垓下之战,仅此一败。然而却不能接受失败,自刎乌江,甚至尸体被分为五块,身首异处。论起坚强的意志,项羽还是差点。
发表于 2011-10-26 22: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方的题目看似都可成立,但也都不可成立。站在正方的立场上,就要坚持以下三条标准:
刘邦可谓英雄,其一,英雄有容人之量。无论是一开始跟随自己的子弟兵,如萧何、樊哙等,还是半路加入的张良、郦食其,甚至是来自敌营的韩信、陈平,他都能兼容并蓄。容量之大,可谓英雄。反观项羽,仅有一个范增却不能容,以致亚父在返回彭城的途中生疮郁愤而死,从此孤家寡人。
其二,英雄有用人之术。汉初三杰的评价,刘邦自己就讲的很到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对每个有才华的人,给予充分的位置和舞台,让他们展现自己。反之项羽,对待有功者却吝于论功行赏,即使手中把玩官印,把棱角磨平了,也不赐予别人官爵,“此妇人之仁也”。结果,自己手下的才能之士都投奔了刘邦,身边的战略盟友也纷纷背叛自己,终有垓下之围。
其三,英雄有坚韧之心。刘邦每次都输给项羽,却屡败屡战屡不服,即使父亲妻儿落于项羽之手,依然不肯屈服;反观项羽,每战必胜,唯独垓下之战,仅此一败。然而却不能接受失败,自刎乌江,甚至尸体被分为五块,身首异处。论起坚强的意志,项羽还是差点。
发表于 2011-10-26 22: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雄和枭雄········以什么论成败······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个人认为,你打正方,可以把刘邦美化,不管他做了什么,你都可以归结到他是为了最终的天下百姓的福祉,这样就应该好打点
发表于 2011-10-26 22: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正方来说,攻击项羽不是英雄,也是很有的说的:
其一,残忍好杀。项羽有坑杀降兵降将的记录:二十万关中子弟,一夜之间没入尘土。秦王子婴,独力诛杀奸臣赵高,励精图治,怎奈无力回天,被迫投降,结果无辜丧于霸王之手。项羽有烹人的记录:汉军将领纪信,扮作替身,代替刘邦出降,结果被项羽烹杀。项羽还威胁要烹了刘邦的父亲,这个确实有损英雄形象。最要命的是,暗杀了名义上共同的领袖、无辜的义帝,结果捅了大乱子,授人以柄,陷入极大的政治被动。这方面,刘邦的形象要好很多,先进关中却秋毫无犯,百姓口碑甚好;废除秦制,约法三章,维护社会秩序,缓解百姓痛苦。
其二,穷兵黩武。项羽的出场记录,就是一部战斗的记录,看不到治国安邦的才能,只看见杀伐征战的血腥。就像一只骄傲的公鸡,齐、赵、汉……东征西讨,不得消停。试想,天下大乱已久,人心思定,休养生息方是正道,如此滥起刀兵,岂非上违天和,下伤民心?
其三,逆势而为。周朝800年,分封制也走到了尽头,秦朝兴起,代之以全新的郡县制,为后世几千年开创了样板,为历史的潮流打开了一扇闸门。然而项羽不懂这个道理,开历史的倒车,走回头路,依然分封诸王,埋下了后续战乱的祸根。政治上的短浅、历史观上的错位,这岂是英雄所为?而刘邦这一点就高明,明白由于巨大的历史惯性,分封制不可能骤然废除,于是采取“一国两制”,将分封和郡县制结合起来,有效的平衡了各方的政治诉求,保持了大体的政治稳定,也为后续汉朝的400年江山奠定了基础。
发表于 2011-10-26 22: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邦有三长,这三长,项羽恰是三短;项羽还有三短,这三短,刘邦恰又是三长。谁是英雄,岂非一目了然?
发表于 2011-10-26 22: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邦有三长,这三长,项羽恰是三短;项羽还有三短,这三短,刘邦恰又是三长。谁是英雄,岂非一目了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22:30 , Processed in 0.0524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