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42|回复: 6

抓产品质量有利于生产进度/不利于生产进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4 23: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方:抓产品质量有利于生产进度  反方:抓产品质量不利于生产进度。

我是反方.
逻辑圈拟定好了,概念也制定了。根据官方解释制定了。
现在求教三个问题:
1:如果对方把抓产品质量归入到生产进度当中去,就失去抓产品质量对生产进度要素之一的时间的不利于这一论点,求解答
2:如果对方说抓产品质量使为了梳理生产流程,可使产品质量越好,有利于生产进度。该怎样解答,我想了一条思路,不够明晰,不够精彩。望高手指点迷津。
3:如何反驳抓产品质量有利于生产进度?
发表于 2011-9-15 17: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第三点。。正所谓精工出慢活  抓产品质量就必须要比原先的慢么。就从生产进度上说的话。。劣质品当然比较快啦。。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企业都喜欢申请免检的原因啊
第二点。。什么是生产进度。应该是直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数量把。。干质量何时
第一个。。。我第一感觉就是把质量和数量分开把

然后我好像钻牛角尖了。。我去面壁
发表于 2011-9-15 18: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点个人意见哈。。。。
不知道楼主的逻辑圈是怎么样的,提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个,如果对方把抓产品质量归结到生产进度中去,从而来论证抓好了产品质量就一定能够有利于生产进度,那么我们看到,左手是一个人的组成部分,我们拼命锻炼左手,对于人的发展是不是就是有利的呢?这里对方可能会提出均衡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说整个流程全部都抓,而抓产品质量是其中一个,因为整体是有利于的,那么个体也就是有利于了,继续反问,那么今天我们讨论的是抓产品质量还是抓生产进度有利于生产进度,强调对方扩大了概念,之后重申你方得定义就好了,如果对面还是坚持抓产品质量有利于生产进度,就把对方拖到刚才的圈子里,绕着走。。。这是歪招哈。。。如果正面来,那么这种基于立论定义本身的问题,楼主应该从己方的定义出发作出反驳,强调抓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区别,生产进度可以看做是一个对于生产是否完成的量化标准,而这个是否完成的终点值必然是事先确定的,而抓产品质量可以区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防止产品质量下降,使其保持一般水平,另一个可以看做是提高产品原有质量,那么前一个可以说是生产进度的一部分,因为其是为了达到一个标准值的,但是另外一个确实一个没有上限概念的提高,是不可能归结入既定的生产进度的概念中的,因为它的终点是不可确定和暂无验证的,工厂不可能通过这么一个没有验证的东西来衡量自己的产品完成与否,那样它永远不会有成品出产。
第二个问题,首先明确抓产品质量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梳理生产的流程,那么这个叫做对于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提高,可以带来生产流程的整体提高,其本身的目的不在于提高产品质量,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面提出来了最好。。。。完全就是在模糊概念。抓产品质量这个行为的名字已经明确的告诉了我们其直接目的就是要抓产品质量,而不是将产品质量的保持和提高作为一个衍生或者是附从于一个整体的部分,而是直接作用在产品质量这一对象上的,所以两者对象不同,对方偏题。
第三个问题,这个没法回答,随机应变吧,反方的观点和政府是相对的,那么反方的立论理由其实就是反驳的内容了,主要看楼主怎么操作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9-15 22: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辩赢了,下面张帖下本人的一辩陈词和四辩陈词,做为抛砖引玉。
我上面说出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已经得到答案,即举一个实例来证明抓产品质量不在生产进度当中,举的是我厂的实例。以反证来说明对方的这一论点不成立。
第二个问题也得到解决,就是把对方的论点扩大,说成是对方追求的是结果,但不重视过程,甚至忽略了过程,即抓产品质量是个过程,利于或不利于是个结果,证明过程可以导致很多结果,结果才能导致结果。

第三个问题,诚如楼上所言,反方立论即是对正方的驳斥。
下面贴下本人的一辩稿,和四辩稿。希望能对遇到此种辩题的辩友有所参考
一辩陈词
                                 一辩陈词
尊敬的主席、评委、各位领导、朋友们,大家好:
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发言,但我还是要指出对方辩友逻辑的几个错误:…….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抓产品质量不利于生产进度。首先,我方要明确辩题中的几个概念,抓产品质量是产品由坏到好,由好到更好的过程。不利是指延缓,阻碍或制造更多困难.生产进度是指:生产作业计划所规定的产品产量和交货期限。换言之:即是抓产品质量会给产品的生产进度顺利完成制造困难,甚至阻碍,延缓生产进度。下面我方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证我方观点。
首先是抓生产质量方面

1:使产品由坏到好的过程会延缓产品的生产进度。产品由坏到好的过程,是抓产品质量的前期阶段,也可以说是阵痛阶段,此时大量人力,物力,时间投入使产品由坏到好的洪流中,生产进度停滞不前,5月份时的十二分厂停产整顿即是这样的阶段。同样的,九分厂曾经浩浩荡荡的人群去文化宫学习质量而全厂停产也是因为如此。
2:使产品由好到更好的过程会给产品的生产进度制造更多困难。使产品由好到更好的过程,必然会使产品标准相对提高,产品材料紧缺,产品返工率增多,阻碍生产进度。七、九、十二分厂的返工产品,即是抓产品质量给生产进度增加了困难的明证。

其次是生产进度方面:

1:抓产品质量不利于产品产量。影响产品产量有两大因素:时间,材料。
抓产品质量会让生产时间划分出一部分来使产品质量有保证,导致生产时间紧促、甚至不够,让生产者心有余而力不足。抓产品质量会让准备好的生产材料分割出一部分填补次品,不合格品,导致生产材料稀缺,甚至没有,让生产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抓产品质量不利于交货期限。抓产品质量会让交货期限变的不可预测,产品在交货时,发现部分产品有缺陷,必然要重新制造或者回厂返修。中国北车的所涉合同金额约为67亿元人民币17大列CRH380BL型动车组未予交付即是因为抓产品质量让交货期限一拖再拖。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抓产品质量不利于生产进度。谢谢各位!

四辩陈词

各位评审、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准备这场辩论赛,对方辩友,组委会,以及我们都付出了很多,目的是希望这场辩论赛的质量好,影响好,赛出水平,赛出品质。就此来看我们是抓了辩论赛质量的,但就整个辩论赛从筹划到今天开场来说,为了抓质量我们确实付出了计划外的很多的时间,花费了额定外的许多脑细胞,我也从二辩的位置退居到了现在发言,由此想到今天的辩题,我不得不感叹一声:抓产品质量不利于生产进度。
今天对方辩友洋洋洒洒,挥斥方遒的阐述了“抓产品质量有利于产品进度”,但真理是朴素的,道理是客观的,让我们从朴素的,客观的角度看一下对方辩友的偏颇之处:下面是驳斥对方论点。

双汇瘦肉精事件中封存、禁止加工、有问题的2000多头生猪,属于抓产品质量导致的原材料缺失,这2000多头生猪的封存直接导致济源双汇分公司停产。这难道不是抓产品质量不利于生产进度?
同样是双汇,在漯河召开了“万人职工大会”,因为产品质量,要召开万人大会,因为抓质量,必须万人到会,公司全面整顿。抓产品质量中断了生产,延缓了生产节点,这难道不是抓产品质量不利于生产进度?

或许在座的各位,听了上面的例子会觉得抓产品质量既然有如此重大的后果,那抓产品质量实在是罪大恶极,其罪当诛。那么我来告诉诸位,抓产品质量是每个企业在经济大潮中的必胜法宝,也是每个企业的成功法则,尽管其中艰难重重,千沟万壑,我们仍要勇往前行。因为抓质量虽可让企业在生产进度上有阵痛,但却可让企业永葆活力。
其实今天这个辩题,应该这样理解:抓产品质量不利于生产进度,但我们可在抓产品质量与生产进度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或者说要找到抓产品质量最小化的影响生产进度的措施,要找到这个措施,我们就要直面抓产品质量不利于生产进度这个事实。
如果说抓产品质量是走路,那么不利于生产进度就是道路上的艰辛,这道路的尽头就是企业的长青不老。我们可以只要尽头,但却必须尊重道路上的艰辛,更需要清楚认识这种艰辛--抓产品质量不利于生产进度。
有句话或许是今天这个辩题的最佳注脚:道路是艰难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思索光明的甜,但更不能忘记艰难的苦!
发表于 2011-9-16 09: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verrising 于 2011-9-16 09:10 编辑

楼主你以后最好不要做生产管理或质量管理,要不就惨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15: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产品由坏到好的过程会延缓生产的进度,非是由好到坏。由坏到好的过程是必须的,已不存在放弃论。生产进度的无意义正说明抓产品质量不利于生产进度。
第二:生产进度本身标准无法提高,相对难度大提高是指生产进度中质量标准的相对提高。我方并没有说有困难而拒绝提高,而是说提高就有困难,我方更没说一时的困难即为永久的缺点,短暂的也是存在的,若如对方所言,短暂的困难不是困难,一石砸脚不叫砸脚?那建党初期流血流汗的牺牲不叫牺牲?那又何来建党90周年几年?更何况我们只说到是抓产品质量影响产品的生产进度,却有利于整个生产任务。
综上,反驳不到位。
哈哈
发表于 2011-9-16 11: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xzyhlr143 发表于 2011-9-15 22:59
已经辩赢了,下面张帖下本人的一辩陈词和四辩陈词,做为抛砖引玉。
我上面说出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已 ...

反驳立论。。。
第一 产品由好到坏的过程会延缓生产的进度,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为了对方所谓的生产进度而放弃由好到坏呢?我们看到生产进度是一个综合考量之后得出的量化值,而对方单纯的给出的是生产计划内所规定的产品的产量和交货期限,却忽视了产品达到规定的质量也是生产进度的一个内在要求。而往往我们最难以把握的就是对于质量达标的追求,同时我们要使我们的生产进度具有意义,则必须要先使产品具有价值,质量不达标的产品是不具有价值的,那么我们看到对方的第一点是对于生产进度的僵硬理解,最终导致的是生产无意义,而无意义的生产有利于生产进度吗?必然是不利于了。
第二点,相对难度的提高即是对于生产进度本身标准的提高,是生产进度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升,这是生产进度内在要求进步的体现,所谓抓产品质量,并非就是一味的拔高,而是在综合了各种情况之后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标准,对方由于这种提高有困难而拒绝提高,甚至将一时的困难强调为永久的缺点,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只见一石,不见泰山的行为。
综上 立论不成立,反驳已作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7 00:20 , Processed in 0.0467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