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98|回复: 0

关于自杀的7大谎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5 02: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不应与有自杀风险的人谈论自杀有关的话题,此类话题应当完全避免,因为他可能由此产生自杀的想法

    关于自杀的严肃的讨论不会产生或增加自杀的风险。相反,这种讨论带来了减少自杀风险的机会。明确的询问某人对自杀的看法并表示真诚的关怀可以使他们放松情绪,这经常是预防近在咫尺的自杀的重要因素。对于自杀避而不谈反而会使有自杀风险的人感觉孤单、焦虑,不愿向别人求助。明确的询问–确认没事,或展开讨论。

2.谈论自杀的人不会自杀

试图自杀的人通常会在行动前或直接或间接的谈论他们的意图。大部分自杀身亡的人在自杀行为前以某种方式跟别人谈论过自杀。

3.非致命自杀仅仅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
非致命的自杀行为往往是在绝望的情况下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如果未能如愿,有自杀风险的人可能会认为永远不会有人帮助了。不认真对待非致命自杀可能会使他们有更多的理由去自杀。

4. 真的想死的人会选择非常致命的自杀方式

一个人的求死之意有多大与其选择的自杀方式有一定的联系,但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其对自杀方式的选择。通常人们会选择他们认为舒服的方式自杀,但也有可能因为个人原因而决定自杀的方式。有些人会以你从未预料到的方式自杀。

5. 自杀的人一意求死
即使直到自杀的那一刻,大部分自杀的人也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想死。他的一部分意识想死,另一部分要活。极少有人一意求死或下定决心结束生命。大部分在生命的某一阶段曾经想要自杀的人会找到继续活下去的路。他们不是必然要自杀,他们只是想结束自己的苦痛。

6. 自杀未遂者不会再试图自杀。
确实,大部分有目的的伤害自己的人以后不会继续试图自杀,但也有相当数量的自杀未遂者会再次试图自杀。有过自杀经历的人,其自杀的几率比普通人群高出40倍。因此,自杀前科是自杀的一个重大风险。

7. 当一个人觉得好点儿了,他就没有自杀的危险了。
感觉好点可以有两个意思:决定活下去,或决定去死。他们不必为做出选择而进行思想的斗争了。自杀的风险:举例来说,患有严重抑郁症的人可能没有精力自杀。但是随着抑郁状况的好转(或许通过治疗)她就有了自杀的精力。病况好转或再次恶化使他们自杀的风险增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19 07:16 , Processed in 0.04489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