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3|回复: 3

正方:安全文化的营造靠领导;反方:安全文化的营造靠职工;我是反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4 21: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江户川柯南 于 2011-9-6 08:14 编辑

如题求帮忙, 很着急啊很着急
发表于 2011-9-5 01: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操作规程须执行,不可急性子;
  作业现场守规矩,不可像疯子;
  安监人员要尽责,不可混日子;
  勤跑现场多观察,不可恋椅子;
  安全检查要认真,不可做样子;
  培训教育编材料,不可少例子,
  安全报刊要订阅,不可省银子;
  安全教育听仔细,不可当聋子;
  发现隐患要及时,不可成瞎子;
  整改隐患要快速,不可粘胡子;
  纠正违章真家伙,不可顾面子;
  发生事故要上报,不可捂盖子;
  事故原因要整准,不可当傻子;
  事故责任要分明,不可卸担子;
  事故警钟要常鸣,不可一阵子;
  实事求是提要求,不可花架子;
  有根有据讲道理,不耍嘴皮子;
  行政责任要追究,不可当幌子;
  安全责任重如山,不可少法子;
  企业上下同心干,管理多路子
发表于 2011-9-5 01: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产企业员工安全意识形态是隶属于企业深层次的安全文化,包括员工的安全生产思想观念、安全行为准则、安全美学、安全道德观、安全价值观,它直接反映员工对企业安全问题的个人影响与自身感情认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职工经受社会变革大潮的冲击,思想活跃,加之企业不稳定因素增加,企业安全工作面临新的严峻的考验。在这种形式下,单纯依靠行政管理与技术手段已难以构建有效的事故预防机制,而必须给企业的安全管理注入更高层次的文化内涵。当前,我国的企业管理从强调以奖金为主要手段的管理逐渐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这就需要更多地了解职工的需要、动机、个性、情绪与安全健康。在管理形态上,也从监督管理渐进地向自主管理转变,要更多地注重职工热情的激发与参与,使得现代企业管理包括更多的文化内涵,与世界企业高层次安全管理方式接轨。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随着企业的股份制改制,增强了职工的参与意识;由于企业在股份制改造中对外资的引进,外方投资者从其经济利益出发,对企业的安全文明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职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将更加注重生存与安全这种人类最基本的需要;由于职工文化水平的提高及九十年代出现的“独生子女进入企业工作”,年轻的职工将更加重视自身价值的体现。所有这些,不仅使构造企业安全文化成为必要,而且使这种构造变得刻不容缓。现代化企业安全管理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素质培训达到安全意识提高,使员工树立自身的安全价值现和人生观,自觉地规范本身的安全行为,从而形成企业全范围内“安全第一”的文化氛围,为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创造良好条件。
发表于 2011-9-6 16: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职工是一个氛围。领导就算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未必能够每天都到一线去监督,去盯着。但是,员工之间,自觉地遵守安全制度,自觉地把安全放在重要的位置考虑,这就形成了一个重视安全的氛围,也就是安全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7 02:28 , Processed in 0.06360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