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19|回复: 4

看05国辩高薪能否养廉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1 17: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些情况下,我们在各抒己见的时候,我们会举出各种各样的方案,这时总会有人指出你的方案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你说一个方案,他就会说一个你的方案如何如何的不好,这时你会感觉自己时刻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如何掌握主动权便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一件事情。          在看05国辩高新能否养廉的视频时,对于黄执中的质询本人深有感触。他运用了一个很好的转换不利地位的一招,那就是面对对方有意对己方观点的吹毛求疵,你无论提出什么样的观点,对方总能找出一大堆的理由来指出你观点的弊端,有弊端很正常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一种观点或方案是完美的,而作为自己的对手,他便会理所应当的狠狠地咬住你的瑕疵不放,使你无可奈何。这时我们就有必要把被批判的靶子移交给对方,这时我们就占据批判的位置。你的观点不是完美的,那么他的观点也不是完美的,那么你就可以以同样的方式抓住对方的不完美予以攻击。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对对方的观点进行质询时,我们最好的方式是用对方攻击我们的方式,要让对方刺向我们的矛攻击他们自己,这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叫斗转星移。因为这样可以让对方心服口服。
          澳洲国立大学说高薪不能养廉的一个主要理由就是你无法保证一个人只要具有高薪就一定能够廉,所以高薪不能养廉,这其实是有悖于我们普遍语境逻辑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万能的,那么是不是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养廉呢?这显然是一种脱离我们普遍认知的一种说法。但是黄执中没有这么去说,他先举出几个例子,他问对方:照你方所谓的正相关的标准,运动跟身体健康之间有没有正相关?读书跟聪明智慧之间有没有正相关?休息跟养病之间有没有正相关?其实黄执中举这些例子的本意是想用归谬,指出对方只要具有高薪就一定能够廉才说明高薪能够养廉的逻辑是错误的,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对方为了维护自己的立场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说运动跟身体健康之间没有正相关,读书跟聪明智慧之间没有正相关,休息跟养病之间也没有正相关,对于这种说法显然是违背常理的,这样说虽然可以保护自己,但是在却违背了我们的常识,即使成功地维护了自己的立场,最终也终将是胜之不武。一般人在面对对方这样出乎于自己的预料更出乎于常理的回答时往往无所适从,因为对方以违背常识的逻辑成功地抵挡住了自己的火力,但是正是由于面对的是这样的对手才突显出了黄执中的深厚辩论功底。黄执中一看,哦,我们说什么你方都认为是错的,我方说什么你方都说没有正相关,那好,你给说说看,到底什么跟高薪有正相关?这个问题提出的时机十分地恰到好处,因为黄执中利用对方打磨出了一支毒箭,而这支毒箭已经射穿了一切(我们的人之常情,基本常识),他想到了你这支毒箭在射穿一切的同时是不是也会射穿自己,我现在就是要利用你打磨出来的这支毒箭来射向你自己。这时黄执中成功的掌握了主动权,武器就是对方的这支毒箭,黄执中拉开弓,万事俱备,只等对方为自己树立一个靶子,这时对方已经没有办法,他只能等着被动挨打,他们将对方一切逼到墙角的同时也将自己逼到了墙角,他们敢于将一切逼到墙角是因为他们不认为对方会用同样的方式来攻击自己。但是很不幸,他们遇到了黄执中。
           对方便说了:法律与道德跟高薪有正相关。OK!黄执中一箭射了过去,便说:法律与道德跟高薪有正相关,那好,是不是一个人只要受了道德教育,这个人就一定能够廉?很显然,这跟对方驳斥自己的观点用的方式是一样的,对方在驳斥自己时,说道:是不是一个人只要有高薪,就一定能够廉?不一定就说明高薪不能养廉。那现在你说道德能够养廉,是不是一个人只要受了道德教育就一定能够廉?不一定就说明道德教育也不能养廉。很显然一个人受了道德教育也不一定能够廉,这也是基本常识。他们这次没有违背基本常识说道:“相应程度上能够廉”。而按照对方一贯的逻辑,在这里他们应该回答,受了道德教育一定能够廉,很显然这是有违常理的,而这时他们也感觉到了不能这样说,但是又不得不说,便说了一句符合常理但却不符合他们一贯逻辑的一句话:“相应程度上能够廉”。这显然跟他们以前说法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是前后矛盾的,黄执中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岂能放过,便问了一句:“相应程度上,要不要必然呢?”对方哑口无言,呆若木鸡。这一句使得对方的矛盾逻辑被置于了桌面上,置于了所有观看这场比赛的评委和观众的眼睛当中,无所遁形,这时,场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黄执中没有见好就收,而是乘胜追击,因为他的目标不是为了证明对方是错的,而是要利用对方证明自己是对的,所以他而是继续追问:“如果一个人受了道德教育,但是还是有一些不廉,那么是不是就能够推翻道德教育跟廉洁之间无法有正相关?这样讲公不公平?”这个问题提地非常好,因为对方在驳斥高薪能够养廉的一个主要的攻击点就是有一些人有了高薪依然不能够廉洁,所以他们就认为高薪不能养廉。而黄执中恰恰就是在利用对方攻击自己的方式来攻击对方,既然你的逻辑是有一些人有了高薪依然不廉就能证明高薪不能养廉,那么有一些人受了道德教育依然不廉是不是也证明道德教育不能养廉呢?按照对方一贯的逻辑,他应该回答:道德教育不能养廉。可是这又违背了刚才回答黄执中的那个问题(“高薪不能养廉?那什么可以养廉?”)时说的:道德教育可以养廉。显然是矛盾的,他还要继续为道德教育可以养廉来辩护,怎么办呢?他就说了一句:“受过教育总比没受过教育要好。”显然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说有一些受过道德教育的人不廉不能说明道德教育跟廉洁之间就没有正相关的,道德教育跟养廉还是有正相关,理由是受过教育总比没受过教育要好。OK!黄执中又一次利用对方为自己的论点找到有力的支撑,那就是要证明养廉,我们只需看比较程度上就可以了,受过教育总比没受过教育要好,那高薪总比无薪要好,所以教育能够养廉,高薪也能养廉。黄执中又一次利用对方成功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所以他随后跟了一句:“唉,对了,好一点就好了嘛。”其实这也正是黄执中一直想说的一个观点,就是我们看这个因素能不能养廉,只需要看相应程度上就可以了嘛,没必要非得绝对化,以绝对化的角度看待任何的社会问题都会使之于偏激。而黄的巧妙之处在于他没有自己说,而是要让对方说,对方在努力地证明自己的道德教育能够养廉的同时也证明了高薪能够养廉。实在是一绝啊!
         从黄执中的质询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对方对于自己提出的各种合情合理的方案提出各种不合情合理的质疑,而自己又无法正面予以回应时,我们可以让对方提出他认为合理的方案,然后用他对我们的质疑来质疑他自己,在质疑对方时,对方肯定要为自己辩护,然后就用他对自己的立场的辩护来辩护我们的立场。岂不妙哉!!!  以上属个人观点,欢迎批判!                                                  
                                                                                                                                                     2011.04.1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7-13 21: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seo54 发表于 2011-7-13 11:57

阁下想表达?
发表于 2012-11-6 00: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方的题目太不利,完全没有发挥空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3 20:28 , Processed in 0.07424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