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这感情 我的大学是如此的幸运,因为,其中的每一步成长都融进了辩论的脉搏。往日的征战,如昨夜的梦,历历在目。辩论的情结又岂是我一人能描述清楚的? 追忆 这本不是我的记忆。然而,当我走进辩论,细听那几位勇士诉说辉煌时,一幕幕辩论的情怀,一句句精彩的辩词,仿佛就的确是我的记忆了。 深沉的队长游泳,一辩妮子的俏皮,二辩饶海亮的博学,三辩刘征的铁嘴,四辩林林的潇洒,还有一个狗头军师吴小双。他们说,辩论是美,辩论有情,辩论把他们连在了一起。无论是在4-106中废寝忘食的准备,还是和对手比赛时的惊险,他们并肩作战,不知昼夜。他们说,他们无悔! 从那时起,辩论就以她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材料学院一届又一届的优秀辩手投入她的怀抱,为着同一个梦,不断战斗。 辩之初体验 听的多了,便要亲自会会辩论。我在第二届校辩论赛中,参加了院辩论队。正式到队里报道的那天,我看着眼前一张张偶像脸,高兴的直叫他们给我报名,由于过分激动,我第二天早上起床,发现枕头上一大片口水。同宿的人直怀疑我,下巴脱臼了。 每天队里训练,我都提前报道,而且天天好心情。队里有个女孩叫李芳,她和我都是大嗓门。到了辩论训练时,我们俩就会放开大嘴把106吵个天翻地覆,因为4-106在男生宿舍里边,所以现在想想,也许就是那时我的恶劣表现,才使我至今无人问津(男生都被我的如雷之声吓怕了)。但那时实在是除了辩论,什么都想不到。 大一,是个没有烦恼的年龄,尤其在辩论的家里。一群“心和面不和”的队员开口都要加一个“对方辩手,你错了。”然后再“第一,第二,第三”。以至于我上课回答老师的问题,一张口就冒出个“对方辩手”引得全班同学大笑不止,老师则在讲台上莫名其妙。其实,人都对高兴的事总是记得很清楚。难受的,感伤的事儿都特别容易忘记。 大学第一次受委屈也是在辩论队里,但到底因为什么,就说不清了。还有,就是夺冠的那天,大家同坐在“砂锅”旁(宵夜),一个个甩开腮帮子,大吃特吃起来。那阵势绝不亚于辩论赛场上的对阵。席间,有几位师哥师姐说了许多豪言壮语,而且还多愁善感的眼含热泪的“曾经沧海难为水”了一翻,似乎还时时教导我。说来惭愧,我最后只记得砂锅牛肉是真好吃啊!其他的就随风而逝了。本来打算赛后写篇深沉的“回忆录”的,结果除了高兴,就只有牛肉香了。唉,真对不起组织对我的培养。 那次我认识了好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就像我的亲人。 那些日子 那些日子,我告别了单身,那些日子我减肥14斤。就在那些日子,我们参加校辩论赛失掉了冠军的头衔。那些日子,真是…… 如果有人问我:“2001年4月,你在干什么?”我会告诉他:我在和与我一样热爱辩论的同志们为荣誉而战!每天只有一件事——辩论。早上起来,首先是总结昨晚梦里想到的辩词,接着考虑今天什么课可以不上(开玩笑),然后直奔辩论辩论队训练“场地(4-106)”。说实话,这个“场地”实在是小得可怜,而且很不方便。想想那些日子,我们10多个人就在这里,吃饭、学习、还有辩论,真正实现了肩并肩,心连心的作战。其实,前两届的辩论赛准备也在这里。只要是辩论队队员都曾经在此流过口水(辩论嘛!)因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身上都有一种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味道,可能是106的霉味儿,也许是几年来积累的臭汗味儿。我称它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辩论味儿。 就在那些日子,又一批新同志拥有了这种味儿,秉承了这种味儿。他们嘴上也像以前的老队员一样,抱怨106的窄小和压抑,但我知道,每个人的心里都已经为106留出了一片净土。那里的激情最长久,那里的笑声最响亮,那里没有孤独,没有悲伤,没有黑夜,那里的一切都不会被尘世污染,只因为曾经的那些日子。 决赛的那天晚上,头儿问我:“咱们要是输了怎么办?”我扭头奇怪的看了他一眼。这个问题我在前两场比赛时问过他。第一次他说:“没想过!”第二次他盯着我:“应该不会的。”可今天,他却反过来问了我同样的问题。一种似乎已经知道结果的无助和不得不将要面对所有人的压力,一下子袭击了我。我们是前两届的冠军,今天能不能圆三联冠的梦,还是个未知数。比赛是残酷的,这里没有长胜将军。我走进赛场坐在观众席上,边上的人和我说话,我只是对她笑。心里总是惶惶的,不敢去想决赛后的事儿。直到忽然看见对手抱着那个我们曾经拥有的奖杯亲吻时,我才发觉,刚才的问题我不得不面对了。我只记得当时我总在念叨:我是老队员 ,老队员……若无其事的走出赛场,来到队员中间,轻松的安慰每个人。然后趁没人注意的时候,我还是溜掉了。 那天我学会了两件事:第一,哭,要找没风的地儿;第二,解决失眠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宿醉。那些日子我就在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中过去了。 唉,那些日子,真是令人难忘。 哭泣的奖杯 我们赢了,那个去年从我们手中失掉的奖杯,今年又回到我们的怀里了! 整整一年的努力:我们谦虚的向其他学院请教,和不同的辩论组织交流,向“交通杯”的冠军挑战;我们在学习之余研读辩论,积蓄文采,为的就是今天,赢回属于我们的冠军杯! 奖杯抱在怀中,曾经的抚摩竟是如此真实、亲切!这一刻我暗下誓言,决不允许她再失掉,她的身上再不能容纳别人的亲吻!我爱这奖杯,因为她是强者的象征。而我们,今天终于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噢,奖杯!该如何向你诉说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呢?告诉你我们去年的不舍吗,告诉你我们这300多天的苦练吗,还是偷偷的说给你听我在没人时的心痛、嫉妒和委屈吗?不!这都不再重要,因为你到底是听到了我们的召唤,回家了。 我的一滴眼泪溶进了怀中奖杯…… 也许有人会不相信,我参加了三年的辩论赛,却从没代表学院上过三尺辩坛。其实这并不奇怪,材料学院辩论队里像我这样的人多去了!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爱”。对学院的爱,对辩论的爱,对所有队员的爱。 不要问我为什么爱,爱是不需要理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