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游记里鲜为人知的秘密之观音姐姐——佛教公司的CEO,她的作用就是打进东亚市场!! 2010-03-08 21:26 | (分类:默认分类)上回讲了唐僧身世问题,今天来说说观音姐姐的作用,为什么每次遇到问题的时候她总是打头阵。。。
(1) 观音菩萨的黑帐
关于唐僧的身世之谜,前面已经推出了以下3个结论:
1. 唐僧不是陈光蕊的儿子。
2. 唐僧是那个水贼刘洪的儿子。
3. 唐僧报仇,是由这一事件的总策划者观音菩萨安排的。
只有这样理解,逻辑上才是清晰完整的。否则,若只按表面文字,就必然漏洞百出,完全说不通。
以上的结论,虽然在逻辑推理上是通顺的,但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你有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呢?当然是有证据的。
要证明唐僧不是陈光蕊的儿子,证据有3:
1. 陈光蕊结婚仅8——18天就死了。而温娇小姐居然已经确认怀了孕。
2. 第37回说,唐僧是在陈光蕊死后仅3个月出生的。(这就足以证明了。)
3. 但有的朋友可能会怀疑,这个时间上是不是作者有笔误?我可以肯定地说,这个时间上没有任何笔误!
陈光蕊结婚的次日,就赴任去了。这有明确的时间记录:“离了长安登途,正是暮春天气。”正月、二月、三月绝对是春天,“暮春”,最迟不会迟过三月。
而温娇小姐弃婴江中的时候,是几月?原文:“取贴身汗衫一件,包裹此子”。贴身汗衫,肯定不是什么厚衣服,并且只是一件,所以可以确认是在热天,最迟也是初秋,总之不会太冷。
按三月结婚就怀孕算,怎么也得到寒冷的冬天才能出生。不会在热天出生,而在热天出生,就恰恰证明了只是3个月就出生了!
所以,我说唐僧不是陈光蕊的儿子,你驳不翻。
那么,又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你怎么证明唐僧就是刘洪的儿子呢?你又怎么证明这一切都是观音菩萨暗中策划操纵的呢?
其实这个很好证明,这一切的一切, 都是观音菩萨策划操纵的, 因为她需要一个像唐僧这样的取经人! 你若不信, 我们来看人证、物证, 铁证如山:
(一) 人证: 南极星君
南极星君对温娇嘱曰:“满堂娇,听吾叮嘱。吾乃南极星君,奉观音菩萨法旨,特送此子与你。异日声名远大,非比等闲。”
“奉观音菩萨法旨,特送此子与你。”也就是说, 温娇小姐要生的这个孩子, 是观音菩萨安排来的, 那么, 这就说明观音菩萨对这一切早就是知道的!
不仅仅是知道,而纯粹是由观音菩萨策划安排的整个事件。
刘洪在打死陈光蕊的时候,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在哪儿?! 为什么不发发善心加以制止呢?! 不但不发慈悲救他一命, 反而看着刘洪活活打死陈光蕊, 好让唐僧寻仇, 再来杀掉自己的亲生父亲刘洪, 杀了生父刘洪, 就能逼死自己的母亲温娇!
这样, 才能够得到一个他们所需要的“恶人”唐僧。这样, 唐僧才会万念俱恢, 看破红尘, 终身忏悔, 一心向佛。这样, 观音菩萨才可以最终完成他们的整个计划。
也就是说,先让刘洪在船上行凶打死陈光蕊,是观音菩萨整个计划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 物证: 菩萨的黑帐
查任何人, 只要查到她的黑帐, 就一目了然! 菩萨记的黑帐, 就是那一本所谓的唐僧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簿子, 在《西游记》第九十九回, 记的清清楚楚:
金蝉遭贬第一难,
出胎几杀第二难,
满月抛江第三难,
寻亲报冤第四难,......
这个簿子里面记的都是大难,从金蝉遭贬开始记录的。
一出世, 唐僧就几乎被父母做掉了, 这肯定算是一难。
和父母仅仅只生活了一个月, 到了满月的时候, 被母亲抛入江中等死, 这也绝对算得上是一难。
可是, 当他见到了母亲, 又“替父报仇”了, 应该是大快人心啊, 怎么菩萨也还给他记着一难呢?!这就完全说不通了。
我们再细看这一段的原文, 唐僧除了走了几步路, 向外公报了个信之外, 从头到尾, 自始至终没有发现他遇到过任何难!
这黑帐里面记的可都是大难啊! 请问: 他的难在哪儿呢?!
这一难的名称, 就叫作: 寻亲报冤! 寻到亲人之后而以冤相报! 杀死亲爹, 逼死亲妈, 这才叫真正的难啊! 否则, 你怎么解释这一难?!你解释不了,只能认为这没有难,是菩萨们记错了。
错不了的。菩萨及其下属,是这一事件最知情的人,也只有他们才知道唯一的真相,他们记的是“寻亲报冤第四难”。
这个寻亲报冤的“亲”,一定是指:温娇是他的亲妈,刘洪是他的亲爹。否则,“寻亲报冤”就不能成立。为什么这样说呢?
1. 已经证明:陈光蕊不是唐僧的亲爹,两个人不存在任何血缘关系。
2. 那么,刘洪打死了陈光蕊,又关唐僧什么鸟屁事呢?和唐僧没关系的。
3. 唐僧无论怎样杀死刘洪,都不能叫为父报仇。因为陈光蕊根本就不是他爹!
所以,唐僧和刘洪之间,根本就不存在杀父之仇。那么,究竟有什么“冤”要报呢,只有一点,那就是:要报出生后的“淹杀”之冤!
唐僧和刘洪只存在这唯一的“冤”。菩萨们记的非常清楚:唐僧报这个“冤”的时候,寻到的是“亲”!是寻到“亲”后,报的“冤”,从而刚好构成了一“难”。否则,无论怎样报仇,“难”又从何来呢?
所以,如果你只看表面现象,则既不存在“报冤”,也不存在“难”,完全说不通。而只有当他的亲爹是刘洪的时候,就全部清晰通顺了。既存在“报冤”,也存在“大难”。
只有这样解释,所有的环节,才能够顺理成章,清清楚楚。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因为这一切,都是在观音菩萨的暗中策划、操纵下完成的。这是对唐僧同志的一种考验!
我们的唐僧同志, 在观音菩萨的安排下, 被他们刻意制造成了一个“恶”人, 稀里糊涂的杀掉了亲爹, 逼死了亲妈, 满分通过了组织上的考验, 终于与有罪的家属彻底地划清了界限, 坚定不移地站在了佛组织这一边, 继续接受后面的考验。
那么,在幕后掌控操纵这一事件的观音,究竟是想要达到何种目的呢?
(2) 观音菩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经过一番市场调查, 在我中华大唐社会的各个阶层, 均不信佛, 并没有对佛法产生需求关系, 这里根本就没有市场。而供给却十分巨大!
如来佛的出货量为:《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这三藏经书合计为三十五部,共有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之多!
吾观天下, 各行各业, 万般皆不难, 唯“出货”为最难! 卖不出去等于零。即使身为如来佛祖者, 也不能例外, 要想把到自己的产品, 三藏经书, 推广到一个没有市场的地方去, 这真的是个难难难!
所以如来寻思着, 要想办成这件事,“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才行。观音菩萨当即表态: 愿意去。如来见了,心中大喜道:“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
那么, 观音菩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究竟是何德何能? 有何种法力? 何等神通? 唯她能完成如此大任?
如果能用民间的传说来评价她为大慈大悲, 救苦救难的话, 那么, 也一定有人会引用封神榜, 说他是专施毒计的慈航道人, 手里拿个清净琉璃瓶, 将人畜吸入瓶中,身皮肉化成脓, 后来又欺师悖祖, 叛经离道, 割了雀雀, 变了性, 改了名, 投到西天如来佛门下。
这样就说不清白了, 我们还是从《西游记》原著中找答案比较客观公正。
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就是个女性。
观音菩萨最初的出场是在孙悟空偷蟠桃反天宫后的第六回。这个时候, 是她向玉皇大帝举荐的二郎神, 导致孙悟空第一次被捉。
菩萨开口对老君说:“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又说:“我将那净瓶杨柳抛下去,打那猴头;即不能打死,也打个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
而事实却是: 菩萨自己仅仅只是说说而已, 并没有动手, 又问老君道:“你有什么兵器?”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取下个金钢圈,自天门上往下一掼,可可的着猴王头上一下。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
由此可见, 菩萨对自己的“用人之道”颇为自得。而后面说的那句话, 躲在背后使阴招, 唆使他人下暗手, 就绝对不是光明之举。
菩萨第一次出场, 未见行一善, 也未见行一恶, 未施展任何法术, 也未使用任何法器, 只是如如不动, 空口说了几句白话而已。足见: 高深莫测!
现在, 传经业务中, 如来佛对看她的看法是: 有法力, 神通广大。
如来座下的四菩萨、八金刚、五百罗汉、三千揭谛、众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小尊者圣僧,除她之外, 没有一个人能办得成这件事。
这么说来,观音菩萨就是如来身边最得力的一个人了。如果观音菩萨办不成这件事,相信其他人更不能办成。
观音菩萨此时的表现是: 那菩萨闻言,踊跃作礼而退。即唤惠岸行者随行。那惠岸使一条浑铁棍,重有千斤,只在菩萨左右,作一个降魔的大力士。
看样子, 菩萨接到这笔大单, 对筹建新的分公司, 显得非常兴奋。她身边的惠岸行者大概是个狠人, 不好惹的。
这是菩萨在《西游记》中的第二次出场。
至此, 仍未见菩萨做一事, 还是如如不动。不过, 她两次出场的环境却是交代的清清楚楚, 前一次是天宫大变之际, 这一次是如来大愁之时, 她总在关键时候出场, 真可谓: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
菩萨在前往长安的路上, 遇到沙僧、八戒、悟空, 可以看出菩萨惯用的三招:
1. 数落对方的罪孽,
2. 入我门下可脱罪,
3. 劝人行善。
看完《西游记》全书, 菩萨也仅只是“理论”学的好, 劝别人行善而已, 她自己勉强行了一善, 即救了小白龙一命, 可她的目的却是要弄一匹好马。
菩萨到了长安大唐国。行至大市街旁,见一座土地神祠,二人径入。
唬得那土地心慌,鬼兵胆战,知是菩萨,叩头接入。那土地又急跑报与城隍、社令,及满长安各庙神祗,都知是菩萨,参见告道:“菩萨,恕众神接迟之罪。”
菩萨道:“汝等切不可走漏一毫消息,我奉佛旨,特来此处寻访取经人。借你庙宇,权住几日,待访着真僧即回。”众神各归本处,把个土地赶在城隍庙里暂住。
注意:土地佬儿是被观音菩萨赶出去的。
土地佬儿, 是仙界天庭玉皇大帝设在人间最基层的干部。不是佛派的人员。那么,他怕菩萨作什么? 菩萨会来检查他的工作么? 不会, 菩萨既不是上司, 更不是干部, 一出家人而已。现在的身份是在街上卖衣服卖拐。
据我所知, 基层干部对付在大街上乱摆摊设点卖衣服卖拐棍的人, 唉...还是不说了。怎么这位基层干部怕她就怕成了这个样子呢? 怕的蹊跷, 怕的离谱, 而且, 把办公室都让出来了。
可见, 在土地佬儿这位基层干部眼里, 观音菩萨是个极厉害、极KB的角色!
菩萨道:“汝等切不可走漏一毫消息。”这么神秘! 她想干什么? 到底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怕走漏了?
书中没有直接交代。这是《西游记》第八回的事, 但后面紧接着的五回, 自从观音菩萨到了长安之后, 长安城里就发生了三大怪事!
(3) 观音选定取经人始末
观音菩萨来到了长安之后, 长安城里就发生了三大怪事:
1. 状元陈光蕊赴任逢灾, 留下一子,
2. 皇帝唐太宗死而复生, 要办水陆法会,
3. 和尚陈玄奘当选法会主持, 菩萨当众显象点化。
这三件事都与“取经”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任缺一件, 则取经不能成立! 很显然,这三件事都是观音菩萨做的, 从许多方面都可以看出,下面略举一二:
(一) 关键人物魏征
1. 在陈光蕊事件中: 状元陈光蕊结婚的第二天凌晨五更三点,魏征丞相奏太宗:“臣查所属州郡,有江州缺官。乞我主授他此职。”太宗就命光蕊为江州州主,即令收拾起身,勿误限期。
这么大清早,魏征只一句话, 就把陈光蕊推上了死路! 时间, 路线都是设计好了的。
2. 在唐太宗事件中: 龙王求太宗看住魏征不要斩它, 魏征偏要斩, 使老龙冤魂来寻仇索命, 把太宗逼到了阴间地府。
魏征还自以为是的充当好人, 写个信给崔判官, 殊不知,坏就坏在这个信上, 不写这个信, 还不知道魏征和他们是一伙的, 写了这个信, 才知道原来是他们安置在唐太宗身边的一个间谍!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那封信根本就没起到半点作用! 他的信还没有亮出来, 崔判官早已跪在地上迎接来了, 人家是接到上级的命令来的! 不是这封信!
所以,魏征的这个信并没有起到帮助唐太宗的作用,仅仅只是起到了“暴露”自己身份的作用!
3. 在陈玄奘事件中: 水陆法会选主持人, 1200名和尚,最后“海选”出陈玄奘, 其实只是由魏征与萧星、张道源这三个人来评选的, 魏征的官最大, 是丞相, 皇帝的红人, 萧星是副宰相, 负责宗教的, 张道源是太仆, 说话不算数的。
干脆直接说, 就是魏征选出的玄奘!
这个魏征真是可疑, 三件事中,处处有他!
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魏征的身份: 在人间担任的是丞相之职, 在仙界担任的是执屠刀行刑的一名刽子手之职。魏征自幼得授仙术, 可在仙界之职实在是太低, 所以想跳槽到佛界, 正好被菩萨利用了, 让他当个间谍。
(二) 错乱时间的喻意
这三件事, 从逻辑上讲, 应该是先后关系, 先有事件1, 再有事件2, 后有事件3, 事件1必然在事件3的至少前18年。
而作者却一律改用“贞观十三年,岁在己巳”这同一个时间,好像这三件事是同时发生的。但是我们看完西游记,也没有发现哪个神仙具备使时光倒流或时间停止的能力。所以大家都一致认定,这是作者的笔误。
但是我个人认为,作者是故意犯下如此明显的逻辑错误的。因为这个逻辑错误是很容易纠正的,作者却偏偏不纠正。那么,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喻意呢?
喻意就是:作者直指观音操纵了这一切。
第八回《观音奉旨上长安》讲了西天极乐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西方称第一,无相法王门。这里寒暑无侵不记年。大千之处没春秋。佛祖曰:“我处不知年月。”
在西天极乐世界, 如来佛自称是不存在时间观念的! 所以, 作者不惜连用三次“贞观十三年,岁在己巳”, 以暗示这三件事都是菩萨做的!
(三) 观音亲自出马
水陆法会上, 玄奘法师正在讲经, 这菩萨近前来,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
唐太宗道:你为何与我法师乱讲,扰乱经堂,误我佛事?
菩萨道:“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太宗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太宗大喜道:“教法师引去,请上台开讲。”
菩萨便飞上高台,遂踏祥云,直至九霄,现出原身本像,托了净瓶杨柳。喜的个唐王朝天礼拜,众文武跪地焚香,满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贾,无一人不拜祷道:“好菩萨,好菩萨!”
观音菩萨的真身都现出来了, 唐太宗能不相信吗?!
喜得太宗即命众僧:“且收胜会,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经来,再秉丹诚,重修善果。”
观音菩萨领如来佛金旨往大唐寻取经人, 来是时候,是《西游记》第8回,离开的时候,是第12回。至此,如来佛的东进扩张计划,观音菩萨通过种种手段运作,已经完成了一半的任务,找到了取经的“善信”。
观音菩萨果真是如来佛所说: 有法力,神通广大, 别个是也去不得。只有她去办得成。她终于办成了。
(4) 大闹天宫之谜
小说《西游记》的前7回,是以孙悟空为主线索的。
孙悟空大闹天宫,是西游记中非常精彩的一段故事。不过, 这里面的谜团也比较多, 孙悟空为什么要大闹天宫? 天宫的神仙为什么就拿他没办法? 大闹天宫的结果是什么? 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幕隐情呢?
有因必有果, 有果必有因, 我们不妨从故事的结果来反推试试看。
反观大闹天宫的最终结果, 不是别的,而是导致了如来佛祖成为这一事件中的最大受益者!
如来佛祖降伏了孙悟空之后, 玉皇大帝请了一桌客。注意了, 这饭局是有名堂的, 低层次的人, 可能是在“饭”不在局, 而这高层的交往, 可是在“局”不在饭。
当时, 有个神仙提议道:“感如来无量法力,收伏妖猴。蒙大天尊设宴呼唤,我等皆来陈谢。请如来将此会立一名,如何?”
吃一餐饭, 还要立个名, 讲究真是多。
其实,在西游记中,有许多“饭局”都是有名目的。比如:“蟠桃宴”、“丹元大会”、“兰盆会”、“仙酒会”、“钉耙宴”等等。
这些宴会的共同特点是:
1. 请客吃饭之前,先有个宴会的名目,
2. 然后再到各处去邀朋唤友来吃饭。
而这一次却是相反的。开始并没有宴会的名目,先请人来吃饭,吃着吃着,就有人想起来了,要给饭局取个名目。
纵观西游记中所有的饭局名目,都是由请客者预先取定好的,而这一次却不是的。这一次是叫“被邀请者”来取。
这有什么问题呢?
这其实是:众神仙们出了一个很难回答的题目,叫如来佛回答。
因为如来佛帮玉皇大帝收伏了妖猴,玉皇大帝才请他吃饭。所以,叫如来佛取名的用意就是,大家都想听听如来佛怎样说, 想看看如来佛究竟是怎样看待这件事情的。
当时,如来佛只带了两个人, 而许多神仙中的厉害角色基本上都在场。这个问题其实是不太好回答的, 不要想的太简单了。
因为给宴会取名本身就是主人的事,所以最常见的回答方式应该是:“客随主便,请玉帝立一名。”这样,既给了玉帝面子,也回答了其他人出的难题。
如果玉帝也执意要如来取名,那么,如来就可以取个“降妖会”之类的与主题相关的名目也就行了。
但是,如来佛没有这样,而是在所有的神仙面前,口出惊人之语:“今欲立名,可作个安天大会。”
各仙老异口同声,俱道:“好个‘安天大会’!好个‘安天大会’!”
安天大会! 如来佛真是有量, 也不避讳什么了, 没有他, 这天上就不得安宁, 他这口气也太狂了!
孙悟空自称“齐天”, 如来佛却道“安天”! 这“安”可比“齐”的能耐大多了!
而各仙老说的“好个安天大会”, 也没有那么简单! 不同层次的人, 理解, 说法, 表情, 语气, 肯定都是不同的!
我们不知道玉皇大帝在听到“安天大会”这个词后, 是什么样的表情, 紧接着是: 长头大耳、短身躯的南极老寿星到了。
寿星见玉帝礼毕,又见如来,谢曰:“先听说那妖猴被太上老君弄到八卦炉里烧炼,以为这一下必要平安了,没想到他又反出。幸好如来善伏此怪,听说玉帝在此设宴奉谢,故此我闻风而来。没有他物可献,特具灵芝瑶草,碧藕金丹奉上。”
如来欣然领谢。
玉皇大帝是什么样的表情, 不知道, 但他肯定会说: 你老同志吃了没有? 大家一块儿吃吧, 再搬把椅子, 拿套餐具来!
寿星得座。
不一会儿, 只见赤脚大仙又到。向玉帝前行了个礼,又对佛祖谢道:“深感法力,降伏妖猴。无物可以表敬,特具交梨二颗,火枣数枚奉献。”
如来又称谢了,叫阿傩、迦叶,将各所献之物,一一收起,方向玉帝谢宴。
通过安天大会, 如来佛祖展现了自己的法力, 使所有的神仙都见识到了自己的狠气,也使许多神仙明目张胆的倒向了自己这边。
同时, 还探清了玉皇大帝的实力, 玉皇大帝并没有多大的能耐, 不过是个虚位元首而已, 应该抓住时机, 一步步地扩张、推进自己的地盘。
所以,西游记的故事,从大闹天宫一结束,紧接着就是如来传经,东进扩张。
如来佛并不是天上的神仙,所以在天上是没有他的席位的。但这一次,是奉诏上天的,一上去就露了脸,大出风头。你看:
如来佛一回去,众弟子问他是怎么回事,如来道:“玉帝大开金阙瑶宫,请我坐了首席,立安天大会谢我。”大众听言喜悦,极口称扬。
不管怎么说,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最终结果, 是导致了如来佛祖一出场就扬名立万了, 孙悟空闹了这么大一场事, 仅仅只是给如来佛祖做了个衬托, 而他自己却落得个牢狱之灾! 什么好处也没得到。
那么, 孙悟空与如来佛之间, 是否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5)神仙的分布状况
人有人的社会结构,神仙当然也有神仙的社会结构。我们可以根据《西游记》前几回的描述,归纳整理出一个神仙界的大概轮廓。
神仙们都是从哪儿来的呢?第三回中,太白金星说,“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九窍,指两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朵、一张嘴及前、后阴,共九窍。
也就是说,神仙是由人或动物修炼而成的。就像达尔文的进化论所说,人是由猿或猴修成的一样, 既然猿类可以进化成人类, 那么, 人, 也同样可以进化成神仙。
人怎样才可以进化成神仙呢?方法主要有两种:修道, 或是念佛。只要真正弄懂了道家的经典, 或是坚定地信仰如来佛理论, 就都可以修成神仙。
因此, 神仙其实存在两个派系: 要么成道, 要么成佛。佛与道有什么区别呢?我仔细考察了一下《西游记》,修炼方法上大致还是差不多的,估计主要可能还是思想、信念上有所不同吧。
当人修成神仙之后, 便能上天入地, 长生不老, 呼风唤雨, 高人一等。为什么呢? 因为当神仙看人的时候, 人就不再是人了, 就和我们今天看到一个大猩猩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所以,神仙相对于人来说,个个都是法力无边的, 个个都有超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日子过的逍遥无比, 令凡人向往不已。
当修成神仙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神仙们也会形成一个社会圈子,这个圈子的首领就是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住在天上,天有三十三重天。西游记第8回,观音菩萨感叹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作诗一首“十万军中无敌手,九重天上有威风。”由此可知:玉帝是住在第九重天上的。
玉皇大帝住在九重天上的金阙云宫, 他是万神之主宰,是所有神仙中唯一称“朕”的一个,他的办公室叫做灵霄宝殿。
所以,灵霄宝殿也就是神仙界的朝廷。朝廷里的文武大臣,都是神仙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地位显赫。那些地位低下的天兵天将,其实也都是从地上的凡人修炼成仙后上去的。
玉皇大帝掌管天上、地上、地下这“三界”中的所有神仙。
在天上的神仙之中,地位最高的是三清。三清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这排老三的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是道派的掌门人,称为“道祖”,修道者的祖宗,因此,可以说绝大多数道派的神仙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他住在天的顶层,三十三天上,离恨天。他的办公室叫做兜率宫。兜率宫里有个八卦炉,既生产药品,也制造武器。
可以说,太上老君是神仙们的老师,玉皇大帝是神仙们的领导。当太上老君来天庭的时候,玉皇大帝会亲自跑出来迎接。因此,太上老君在神仙界的地位举足轻重。
不仅天上有神仙,地上也有神仙。(地下面的神仙我们以后再说。)
地面上,只有这一层,不像天有三十三层那么多。天上为“上界”,地上为“下界”,毫无疑问,相对天来说,地面是最底层的。地上的神仙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区域:
1. 陆地。
2. 陆地之外的海洋。
3. 海洋深处的孤岛。
这些地方都是神仙出没的地方。而陆地,又分为四块,曰: 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每个洲、海、岛,都有大小不同的各路诸侯式的神仙。
在地上的所有神仙中,如来佛的法力应该是最大的了,他招收了许许多多的学生,向大家传授佛法,所以他被称为“佛祖”。他的办公室叫雷音寺,雷音寺在西牛贺洲的天竺国的灵山顶上。
在整个《西游记》中,没有发现一个佛派的神仙是住在天上的。但是道派的神仙则是天上地上都有。所以,如来佛并不是地上所有神仙的领袖,他仅仅只是地上所有佛派神仙或是和尚的领袖。
那么,在整个神仙界中,如来佛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
1. 《西游记》第7回说如来佛到天上去,是“闻诏”去的。诏,是皇帝发布给臣下的文书。没有“诏”,就不能随随便便地跑上去。所以,如来佛应该是玉皇大帝的下属。
2. 对于天庭来说,第九重天是神仙界的政治中心,三十三天是大都市,其余各重天是小都市,而地面则是最边远的地区了。所以,如来佛最多只能算边远地区的诸侯神仙,在天庭的影响力并不怎么大。
3. 即使在地面上,如来佛的影响力也只四分之一,仅西牛贺洲。即使在西牛贺洲内,也不是所有的神仙都归他管辖。不服他的也非常多。所以,如来佛的地盘其实很小。
因此,如来佛的法力虽然很大,但他只是“下界”地面上的一个神仙,并不是“上界”天宫里的神仙。地位不高,地盘又小,又远离神仙界的中心区域。所以他这个“佛祖”和“道祖”相比,就真的是一个地上,一个天上了。
要想扩大自己的影响,抬高自己的身价,就得想出一些办法才行。并且,想出的办法必须秘密才行。否则,就会与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他们发生冲突。
于是,如来佛实施了一系列的计划,暗暗地和道派神仙较上了劲。佛道相争的故事就从次开始了。
其中第一个计划就是:教孙悟空一身好本事,到天上去惹事。结果就上演了一出大闹天宫的好戏,使如来佛到天上去召开了一次“安天大会”,一下子就扬名立万了。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疑惑了,孙悟空的师父不是那个菩提祖师吗?这和如来佛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如来佛就是菩提祖师,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是一个人。这个是有证据的,我们以后自然会讲到。
(6) 官封弼马温
话说孙悟空学艺归来, 整日游手好闲, 为了寻到一件称手的兵器, 跑到玉皇大帝管辖的东海自来水公司, 强行向龙王敖总勒索钢管一根, 又到火葬厂殡仪馆大闹一通, 把阎总的账本子都撕了。敖总、阎总把他告到玉帝那儿。
玉帝道:“哪路神将下界收伏?”
太白金星道:启奏陛下,不如降一道招安圣旨,把他宣来上界,拘束此间。若受天命,后再升赏;若违天命,就此擒拿。一则不动众劳师,二则收仙有道。
玉帝闻言甚喜,就叫太白金星去招安。
来到天庭, 既没有要他下拜, 也没有追究他的责任, 反而还给他封了个弼马温的官职。
当时猴王还是欢欢喜喜的,可一次喝酒的时候, 猴王忽停杯问道:“我这弼马温是个几品官衔?”众道:“没有品从。”猴王道:“没品,想是大之极也。”众道:“不大不大,只唤做未入流。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猴王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此乃后生小辈下丨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推倒公案,耳中取出宝贝,打出南天门去了。
这就是孙悟空的不对了。这叫什么? 这叫不识好歹!
神仙都是人或动物修成的, 经过N年的苦修, 得了法术成了仙之后, 还未必就是正果。
我们看神话小说, 都知道修成一些仙法还是相对要容易些的, 就是这个“正果”极为难求! 有多少神仙为了这个“正果”, 丢了性命不说, 连魂魄都给人家打散了!
但是, 大家却都不知道这个“正果”究竟是个什么, 是吧。
今天, 我就给这个神仙界的正果下个明确的定义: “正果”, 就是“编制”。
有编的, 有封号的, 就是“正果”, 没有编的, 没有封号的, 就不是“正果”。
西游记中有许多妖怪的法力都特别大, 非常厉害,一般神仙根本不是对手,但是因为他没有编, 所以就不是正果, 毕竟只是个妖仙。有了编之后,就不再是妖仙了,而是天庭认可的、合法的、持证上岗的“神仙”了。
孙悟空到天上来了, 他一没有介绍信, 二没有派遣证, 三没有任何神际关系, 四没有任何功劳贡献, 他凭什么做弼马温?
这弼马温可是有“编”的! 可是个正果! 尽管级别很低, 官儿最小,但好歹也是个正果啊!
天上的神仙寿命都长的很, 一个位置一坐就是几千年几万年, 想换个人很难, 他来算是运气好的, 恰逢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 这个位置该有多少眼睛盯着啊!
他一来就坐办公室, 管着监丞、监副、典簿、力士、大小官员上十号人, 要知道,这些下属也都是神仙啊, 而且都是比他的资历要老的多的神仙!
我们再看增长天王, 这个天王也不知当了该有几多万年了, 还只是个守南天门的保卫科长而已, 手下的天丁也只不过是些保安的级别。他们和孙悟空比, 那是差的远! 孙悟空直接在元首身边帮忙看管交通工具, 应该是很有前途的!
孙悟空能得到这个位置, 凭什么? 无凭无据! 因此, 我们有理由怀疑: 是玉皇大帝的偏爱! 玉皇大帝绝对瞧得起他, 一是看他还有些手段, 敢去教训敖总和阎总, 二是看他还有些机灵可爱, 不似那帮神仙一个个的像木头。
他呢, 还嫌官小! 掀了办公桌, 拿根钢管, 忽来弧去的, 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 反下界去了。众天丁们是怕他手里的家伙么? 不是的, 因为他是弼马温, 是个领导, 是“受了仙箓的,不敢阻当。”
回到花果山,他还说“那玉帝不会用人。”可是, 他是受了“仙箓”的,怎么叫受了仙箓的?简单点说, 就是在天庭注册备案了的, 已经是正牌的神仙了,不再是原先的那个“妖仙”。
受了仙箓的神仙,那可是受人尊敬、羡慕的。你看《西游记》第4回:
正饮酒欢会间,有人来报道:“大王,门外有两个独角鬼王,要见大王。”猴王道:“教他进来。”
那鬼王整衣跑入洞中,倒身下拜。美猴王问他:“你见我何干?”鬼王道:“久闻大王招贤,无由得见,今见大王授了天箓,得意荣归,特献赭黄袍一件,与大王称庆。肯不弃鄙贱,收纳小人,亦得效犬马之劳。”
看到了吗? 鬼王为什么跑来投奔他?又为什么以前久闻无由得见?他们说的非常实在:因为现在看到孙悟空是个受了仙箓的神仙。有证的,合法的。
没有天箓, 你半个鬼毛都招不到! 有了天箓, 你不招, 他自己就来了! 还白得了一件名牌大衣!
猴王大喜,将大衣穿起,封鬼王为前部总督先锋。从后面可以看出, 猴王经常穿这件大衣配他的紫金冠、黄金甲。
猴王又竖起一面大旗:“齐天大圣”,自己单干起来了。
应该说, 玉皇大帝对孙悟空是很够意思的, 孙悟空的行为确实有些过分。当然, 人各有志, 他不愿意到你那儿就业, 他喜欢自己独立创业, 这个选择也不错, 甚至是很好, 所以也没有谁指责他。
(7)玉帝为什么要请如来佛
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一段,电视上放的是玉皇大帝被吓得躲到桌子下面去了。哪有这么夸张呢?按原著,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玉皇大帝是哪个?他是所有神仙中的皇帝,万神之主宰!他怎么可能会被一只猴子吓趴了呢?
《西游记》第6回:
却说玉帝拆开表章,见有求助之言,笑道:“叵耐这个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敌过十万天兵!李天王又来求助,却将那路神兵助之?”
玉帝只是笑道,并没有害怕的意思。
后来当孙悟空打到灵霄殿外,被王灵官与三十六雷将围困时,玉皇大帝是何表现呢?原文上说“遂传旨着游奕灵官同翊圣真君上西方请佛老降伏。”接着就是如来“闻诏”后,对众弟子略做了一下交代,就到天上去了。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玉帝当时怎么不叫更厉害的神仙去收拾孙悟空啊?偏偏要去请如来佛呢?
这一点,《西游记》第7回有明确的答案。玉帝请客吃饭时,有神仙的次序排名: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
玉皇大帝最先派的是李天王,后来又派的是九曜星官。九曜星官能够被孙悟空打的“闭门闭户”,就说明孙悟空要比“九曜”这个级别的神仙厉害,孙悟空的实力,少说也是“七元、八极”这个级别上的了。
那么,要想降伏他,玉皇大帝就得调动“五老、六司”这个级别的神仙。如果还不行,才会继续加码,直到四御、三清。总得有个先后程序吧。
如来佛是哪个级别的神仙呢?是“五老”级别的神仙。所以,玉皇大帝“传旨”叫如来佛,如来佛“闻诏”而来,这就是一个很正常的程序。
注意:这“传旨”、“闻诏”充分说明了玉帝和如来是“君臣”关系。只有当如来为玉帝的下属时,才会“闻诏”而来。
怎么说如来佛是“五老”级别的神仙呢?《西游记》第5回有明确的答案,也是神仙的次序排名名单,上面解释了五方五老究竟是哪几个五老:
1. 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
2. 南方南极观音,
3. 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
4. 北方北极玄灵,
5. 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这个是五方五老。
这五方五老都是地面上的神仙,都不是天上的,也都不在神仙的中央朝廷里上班,只在自己的地盘上逍遥,相当于神仙界的边疆诸侯。在五老这一级别的神仙中,西天佛老排列第一,但是和三清级别的太上老君相比,还要差上两个档次。
(注意:西天,不是天上,而是地面上的西方。后文有说明。)
所以,玉皇大帝叫如来佛收伏孙悟空,程序上就是合理的。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佛祖,要比道祖低两个级别,又长期不在天上露脸,还算不上是神仙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不出手,又有谁知道他的法力会那么超强呢?所以,玉皇大帝是“按顺序”点名,点到他了,叫他上来的。
电视上放的是玉皇大帝被孙悟空打怕了才去请的如来,逻辑上不通,要真是这样的话,如来佛就可以不用来了!等孙悟空把玉皇大帝赶下台之后,他再来,岂不是更好?!
孙悟空的籍贯是花果山,花果山在东胜神洲。按说,玉皇大帝应该叫五老中的东方崇恩圣帝来,才是最合理的。为什么他不叫东边的诸侯来?偏偏要叫西边的诸侯来?
为什么?玉皇大帝大概是在想: 这个孙悟空也没有多大能耐啊, 他连个二郎神都搞不赢, 他怎么就敢来闹天宫? 他究竟是占的谁的势?? 究竟是什么人在背后撑腰指使???
所以,玉皇大帝就怀疑到了如来佛, 才会叫如来佛收拾孙悟空! 由此便可以看清楚孙悟空和如来佛究竟是什么关系!
于是,如来佛在第7回出场了。如来佛呵呵冷笑道:
“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如来佛的话,有以下几个意思:
1) 你原来是个猴子成了精, 和我佛派并没有任何关系。
2) 玉帝的尊位, 没有任何人能够取代。
3) 你的处境非常危险! 若遭毒手,性命顷刻而休!
4) 皈依到我的门下, 从现在起, 你就是我的人了。
5) 你若被他们打死了, 就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可是, 孙悟空竟听不懂如来佛的暗示, 居然还想跟他过两招, 如来佛也没办法了, 只好翻掌一扑,一巴掌把他压到五行山下。原先和孙悟空打斗的三十六员雷将
一个个合掌称扬道:好厉害,好厉害!
这三十六雷将哪里知道其中的内幕! 还在瞎起哄, 如来佛是在惩罚孙悟空么? 不是滴! 是在救他! 如果如来佛不乘机罩住他,那些天上的大神仙们肯定会要了孙悟空的小命!
看原文上是怎么写的?如来佛是“轻轻的把他压住”。若重一点, 不压成肉饼才怪! 我们再看第33回,银角大王念动真言,移山来压孙悟空时,是什么效果?“那大圣力软筋麻,遭逢他这泰山下顶之法,只压得三尸神咋,七窍喷红”!
可见,真的用山去压孙悟空,孙悟空还是受不了的。
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了四十九天后, 是伤了元气的, 所以如来佛派遣专人看管, 饿了,给他铁丸子吃;渴了,给他融化的铜汁饮。在五行山的这500年, 孙悟空其实就是在如来佛的庇护下养伤! 同时,他也在开始反思这一切了。
如来佛又在山上贴一道神符“唵嘛呢叭咪吽”。这道符, 本来就是个护身符, 不是用来惩罚他的, 而是用来保护他的!
既然如来佛说孙悟空不是佛派的人, 和他没有任何关系,那么天庭会就这样便宜了他吗? 不整死他才怪! 所以如来佛的这一道符表面上看是在压孙悟空, 其实是用来抵御道派神仙的进攻的, 有这道符在, 休想取走孙悟空的性命。
后来孙悟空对观音菩萨说: 我在此度日如年,没有一个相知的来看我。说明了什么? 说明有那道符在, 道派的神仙走不进来!
天庭方面会就此甘休么? 他们会采取什么行动呢? 且听下回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