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6|回复: 0

卡梅隆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4 22: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卡梅隆的故事

工作不计名利,工作不计得失,这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难的事。
《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倒是可以给予我们做一个很好的榜样。
卡梅隆以善于拍摄大投资的电影著称。《泰坦尼克号》固然是投资两亿美元的巨作,他的前两部作品《魔鬼终结者续集》和《真实的谎言》也都是投资一亿美元的大手笔。
他很会花别人的钞票,同时也很会替别人赚钞票,这是大家都熟知的事。但是,不为人知的是他也很会放弃自己的钞票。
在他还没有成名的日子里,为了确保能导演他自己写的剧本《魔鬼终结者》,卡梅隆连《魔鬼终结者》带《魔鬼终结者续集》一起,以一美元的价格卖给他的制片人。
拍《真实的谎言》的时候,由于需要追加三千五百万美元的拍摄资金,他又放弃了自己对这部电影的所有权。
到了《泰坦尼克号》呢?由于投入资金已达天文数字,20世纪福克斯公司要他缩减预算时,他干脆放弃自己的导演加制片费八百万美元,也放弃了日后的分红,以此来交换(以今天的票房来看,他的分红至少可以有一千五百万美元)。因此,尽管《泰坦尼克号》创下电影史上的票房纪录,但卡梅隆本人拍摄这部电影的所得,只有他的剧本费——不到一百万美元。
在他还没成名之前,我们可以为他放弃拥有《魔鬼终结者》的决心而喝彩;在他享有盛名之后,我们可以为他放弃拥有《真实的谎言》的气度而佩服。
但是,《泰坦尼克号》?
这肯定是一部他认为会成功的电影,他也早就有了充分的本钱和条件来坚持自己日后应得的回报。但他却只为了完成这部电影,放弃了前后两千三百万美元的个人所得。
我们不必为他喝彩了。我们相信他是一个真正不计名利,只为工作而工作的人。
名利可以如何不计?可以如此不计。
十多年前有一本书,《海鸥乔纳森》。书里有两种海鸥,一种把飞行当做觅食的手段,因此,竞逐的范围主要在海岸边的船舷。争食的目标,主要是水手施舍的零食。另一种海鸥却只把飞行当做飞行,因此等它把飞行的技术练习到最远也最快时,虽然没有把觅食放在心上,但它却可以享受到内陆与远洋的山珍海味。
卡梅隆就是那只特别的海鸥。
《泰坦尼克号》后来太卖座了,所以电影公司主动送了卡梅隆一亿美元的红包,作为谢礼。
对卡梅隆而言,他不需要再向别人证实什么,但他必须要给自己一个交代。这种交代,固然表现在态度上,也表现在细节上。
《泰坦尼克号》里的船,是一艘只建了半边的泰坦尼克号。由于在码头上出航的时候,这半边船的方向和历史上的实际状况不符,所以必须用计算机技术将方向翻转过来。
结果,拍这幕戏的时候,为了翻转方向的一致,连每件行李标签上的字,他们都故意倒着写,以便翻转过来后是正的。
那么大一个场景里面,行李标签上的字是什么方向,镜头里是根本看不出来的,但卡梅隆就是要这么拍。
我们看《泰坦尼克号》的时候,为其中特效的逼真而惊叹。但如果只讨论计算机和科技如何制造出特效,而忽略追求特效的根本精神,那可真是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了。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3 16:24 , Processed in 0.05822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