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一篇文章: 代沟似乎是老生常谈了。那多为碰上沟通障碍的两代人发出的感慨,少有人把代沟的具体内容道个明白。事实上,既然被冠以“代沟”二字,就表明这种矛盾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若能解释清楚,就不会有少年人在动怒之余对长辈振臂一喊:“哎呀,我说了你也不懂。我们有代沟!” 听到这两个字的长辈想必是既辛酸又无奈。辛酸的是渴望与后代人沟通理解的愿望难以实现,无奈的是不得不承认此乃事实上的“老大难”。 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时代背景必然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体系。更何况大千世界,本来就纷繁复杂,观点不一、喜好不一就十分正常,有时甚至相反,也不足为叹。 不少老一辈的人出生在中国风雨飘摇的岁月里,走过的人生路上,那些经历和由经历形成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曾经破碎的梦想、失落的遗憾,无一不想在下一代身上补足:重视子女的成绩和学历,希望他们将来生活安定。为此付出心血所作的一切都是寓意深长、用心良苦。 相对的,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出生的我们,从小就在稳定的生活中平安地长大,还没形成自己的观点时,就被父母“一切以学业为重”的人生观谆谆教诲着。生怕我们有任何闪失的长辈,时时刻刻以自己过去的经验为判断标准,为我们指明生活的航标,扫清一切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即使耗尽心血,亦在所不惜。渐渐的,我们长大了,看到了整个世界以及它每分每秒的变化:摇滚乐流行乐横空出世、游戏动漫倍受青睐、网络文学大当其道……各种轻松的、唯美的、反传统的思想深深攫住了我们。日本闲雅深邃的小说、美国惊险刺激的电影、欧洲浪漫迷人的风情,与中国本土的人文历史传统一起卷入世界后现代主义的精神浪潮,由冲突而整合,由整合而融洽,再由融洽而创新。生存在这个多元化时代的我们,不断地与周围的价值观做着调整、做着选择。 如此一路走来,我们的许多言行、许多喜好必然与长辈当初期望和现在依然期望的大相径庭。 这道代沟,可以说是历史划下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土壤的分界线。并不是说以前的两代人之间没有代沟,而是人类在这近百年来的发展实在太快,生活方式和观念革新层出不穷,仅仅两个时代之间的变化和差距就有如天壤之别,才使这道历史的痕迹划得特别深重、特别清晰。 从物质角度来说,上个世纪初的人根本无法想象电气时代的生活,同样,在精神上,两个世纪人的观念差别也是无法想象的。由此可见,今天的这道代沟又可视为历史的进步,它在人们精神上的存在证明着生命的蓬勃发展。否定它或是逾越它都是不可能的。要求两代人之间能够达到完完全全地互相理解,反而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虚幻之谈。 大家所能做的,只是以一份宽容的心态尊重和听取对方的想法,互相磨合,在磕磕碰碰中推动生命的转轮,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 该文对于“代沟的普遍认识、形成、发展、背景”都有比较感性的认识,我个人认为很不错,楼主可以看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