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这样走过了自己的大一。这其中还有一件需要我记叙的事情,那就是参与组建了我们学校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学生社团。因为学校的特殊性,据说上级领导专门下发了一个文件,命令我校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学生社团存在。所以,虽然建校已是五十余年,但是纯正意义上的学生社团并没有存在过。也是那个师兄提议,我们组建了学生社团——健言社。当然,社团开始之初完全是在一种地下的形式存在,这让我们感到很憋气,很郁闷。但是,为了社团能够正常的存在下去,不忍气吞声怎么能行呢。健言社是由法律系的学生组成的,开始只有几个人。我们在一起交流辩论心得,搞小规模的辩论赛、小讲座,极大的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在健言社存在了大约半年后,我们决定开展一次大型的活动。因为是法律学子,又是一个以口才培养为宗旨的社团,我们把活动的体裁设定为“模拟法庭”。那是一个欧美法系的犯毒案,因为有录像资料的帮忙,所以稿件组织和彩排都还相对容易。但是,这毕竟是我们社团第一次公开的活动,是我们以一种正式身份的首次亮相。所以,虽然当时我并没有太多的感触,但是我想,作为健言社社长的师兄当时一定是顶住了巨大的压力的。因为,在这场模拟法庭的演出时,我们明确看到了主办方是——法律系学生会健言社;还因为,在庆功宴上师兄的醉酒和一席我无法公开的话语。在那次轰动全校的活动后,我们健言社终于被学校所承认,可前提却是健言社从此归属法律系学生会,这样可以说学生社团的性质完全改变,我们的健言社从此成为了学生会下属的一个部门,仅此而已。老实说,刚刚知道这个现实,我是很不高兴的。组建学生社团的初衷一是为了培养大家的口才,第二就是希望在我们的带领下,能够让学校里的社团风风火火地开展下去。就这样在仅仅半年后即被“招安”,我多少认为师兄过于软弱。现在,当我也曾接手健言社和校辩论队的工作,饱尝其中的苦涩后,想想过去,自己真的是很幼稚的。 系学生会自从有了健言社,系辩论队便也从学习部转入健言社管理。我在大二的时候开始接手系辩论队的管理工作。其实系辩论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新生,争取在一年一度的新生辩论赛上取得好的成绩。因为是卫冕冠军,所以压力还是有一些的,但或许是因为对其他三个队也比较了解吧。所以无论是立论还是临场指挥,都没有出大的漏洞,我的队员很轻松地拿回了那个冠军。整个大二,我都是在培训系辩论队和参与健言社的活动中度过的,平和而简单,没有什么值得很好记忆的东西,除了一件事:我入选了校辩论队。 应该说,我能够入选校辩论队是一种机缘。现在想起来,好像校辩论队我是必须要加入的。因为,入选的过程的确很有意思,我甚至还是因为有了同学的后门才得以圆梦。我忘记了是什么使我失去了面试的机会,应该是因为什么集体活动吧,不然我是不会让这样的机会再自己的眼前溜走的。我要感谢那时校辩论队的队长,一个和我同级的女孩。因为大家在一起辩论时是对手,而且打得不亦乐乎。所以她在上任之初组队时是很希望我能够参加的,这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吧。遗憾的是,我没有机会参加面试。她找到我,要求我参加。或许是基于男人天生的自尊吧,我实在不好意思没有任何的考试就被入选,所以虽然不忍,但我还是谢绝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那个女孩居然会开始又一次的辩论队选拔。出海报、请评委、定方式,在忙了很久后,我终于可以“昂首阔步”地走进了校辩论队的大门。所以,无论如何我都要好好谢谢这个女孩,这个我们以往的队长。虽然,她当队长的时间并不长。 在我作为校辩论队普通队员的日子里,我们辩论队只有八九个人,但是却有定期的活动。那就是每周一次的训练。训练的方式很简单,无非是读读辩辞,讲讲技巧,每一次的时间都不是很长。其实,我是比较渴望比赛的,对这种没有针对性的培训的热忠程度并不高。但是,我必须承认,这种培训或许没有在辩论水平上给我带来太大的收益,但是对于我们这个队伍的建设,集体凝聚力的培养的确起到很大的作用,也为我日后接手辩论队做了极为充分的准备工作。(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