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92|回复: 1

[申请原创] 当代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德治(反一立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5 20: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了正方辩友的描述,中国社会有……的问题,简直千疮百孔,听得我痛心疾首,我们怎么生活在这么水深火热的世界里啊?越来越发达的媒体技术,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中的方方面面,理性地说,社会的多元其实是一种常态。人有喜怒哀乐,社会也就有善恶美丑,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古代有,现代有,以后还会有。不能因为社会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无限扩大,像正方同学那样把所有的问题当成了社会的病态。所以对“病”认识有误。)或者对方没有提出病症
: v  m' x5 q8 e* G2 e对于这些问题,正方同学给出的药方是“完善法制”。首先,且不论静态的“完善”的理想对于动态发展的社会而言是不是可以实现,正方同学的药方首先就蕴含着一个前提:即目前的法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也就是指出了法律作用具有局限性、滞后性的特点,对此我方也很赞同。同时,要指出,局限性和滞后性的特点是法律的固有的特性,即使内容与时俱进了,与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相比总是局限和滞后的。这个药方也有“偏颇”。  ?7 c' H' o# A0 ^
基于误诊开出的偏方,我方不敢苟同。我方认为,当前中国社会的问题,在于物质不断充裕和法治不断健全过程中,人心和人性出现了真空地带,很多人迷失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冷漠,自私,内心孤独等等,才是中国当前最大的问题。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世界上最快的国家之一,每年GDP增长都居世界前列;同时,中国立法的速度也是世界领先,不仅在国内法方面,在国际法方面也都大量借鉴国外经验,化为己有。中国在2001年入世贸的时候,就已经是世界上法律体系较完善的发展中国家之一。2006年中国人的幸福指数在世界178个调查国家里排31位,调查显示中国人普遍对物质生活的丰富感到满意,但却对社会交往的满意度极低。" Q" Z' V2 N3 p& o4 z
所以,当前的问题就在于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脱节。正是这脱节,也引发了人际交往间的尔虞我诈,炎凉世态。, j" N" S) c/ ~$ ^1 e" r, X
对于这个问题,我方认为“德治”才是“良方”。所谓德治,就是以社会所推崇的好的价值观来规范和引导人们的生活。与法治不同,德治具有三大特点:第一,人与人个体差异极大,法只能规范行为底线,而德治对人的行为提出的真善美的引导;比如,法只能规定赡养父母,道德却倡导孝顺。人间的温暖绝对不是靠法律规定出来的。第二,对于日新月异的问题,法律的滞后性不可避免,而需要道德作为判断和引导。民法中的诚信原则或公序原则都是因此而设。尤其中国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期,很多冲突需要靠道德来引导。第三,德治能符合人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助于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所谓“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都是倡导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而当前因为物质的冲击,恰恰让我们迷失了真诚的传统,德治能再次让迷失的心里找到依托。
. a! }/ d! Z  C( V6 E5 C, k所以,相比法治手段,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的“病症”,即精神世界的迷茫,德治既能触法治之所不能及,又能补法治之短,更能促进良性的社会互动,让每个人找回心灵依托,让社会向更和谐的方向发展。这才是中国社会当前所迫切需要的,也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发表于 2011-12-8 17: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国家的 政策是依法治国,从未有说过以德治国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22:21 , Processed in 0.04606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