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赛赛果交流会:: 大会在周五(2日)举行了一场交流会,目的在于让完成初赛的队伍与评审团们互相交流。 作为一场几乎势均力敌的初赛,新山宽柔中学与居林苏丹巴力莎国中的对垒自然成了交流会的主要议题。 纵然比赛已在宽柔中学以三比二的比分战胜苏丹巴力莎国中,评审团们仍愿意为观众们解惑。 上述两支队伍的比赛辩题为“e时代的孩子乐多于苦”,宽柔中学为正方,而苏丹巴力莎中学则为反方。 其中一位评审黄则和指出,反方的辩手们以技巧取胜,但他们所提出的数据,却出现不合逻辑的问题。 他指出,反方所提出的数据和例子没有任何说服力。举例,反方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两个小孩当中,其中一位是患有自闭症的。反方也提出了e时代的教育是属于填鸭式的。黄则和说,这些例子都是不正确的。 另一位评判张树均则提出,正方和反方都对e时代这个名词感到模糊,误把e时代想象为e产品。 他说,痛苦与快乐毕竟是主观性的,正方只是一味地在理论上阐述,反方则运用例子来牵制住它。 “美中不足的是,反方一概否定了正方的论点,反方是不应犯下这个错误的。正方在这方面则做得很好,有联贯性,立场也很清晰。” 评判庄慧贞在回答观众的疑问时认为,价值观随人而异,评审应从各方面的角度来看某个辩题,然后再作出抉择。 五位评判都认为两方必须很敏锐地辨认出对方的错误,然后予以反驳,不然另一方就受益。 另外一场成为交流会议论焦点的比赛则是八打灵公教中学和玻璃市德玛中学的比赛,辩题是“能者多劳”,德玛中学为正方,公教中学为反方。 评判张载发说,公教中学以一面倒的姿态取胜,成果就在这里。 他笑言,其实德玛中学输得很冤枉,因为他们抽到的是“下下签”,另一方则抽到了“上上签”。 他说,反方在辩论台上的表现应略为收敛,自然及文雅一些。 “除此之外,正方结辩和反方二助的表现有点不符合本身的职务,” 他也补充,德玛中学在场次和经验有点吃亏。 评判王敬文认为,正方的“点”比较好,不过“论”就欠佳。双方都为自己的论点开拓出一个很大的空间,不过却只向一处进行辩论与思考。 陈国珍女士则指出,反方二助不应为了反驳对方而导致巩固本身论点的时间不足。 评判余福祺认为,正方主辩和结辩很少反驳。公教则很少利用例子去支持和有点浮夸。 他说,反方二助应先做小结,然后才作总概念性的反驳。各辩手都应站好岗位,主辩应衡量标准,一助帮助巩固论点,二助负责发问,而结辩须用2分钟反驳,2分钟支持本身立场。 “这是一场一面倒的比赛,不过我佩服德玛中学永不屈服的精神。” 另一场初赛是彭亨丹那布爹中学和登嘉楼苏丹奥玛中学之间的对决。 张载发指出,反方提出“三分之二的e时代孩子有很多苦”的数据;孩子迷上了电邮,违反电邮制造人文关系的传统,等等的数据,张氏认为,这些点子是具争议性的。 他补充,反方在数据上犯下明显的错误,反方一助也词不达意。 评审王敬文则说,反方至少须提到对方的一点“乐”。除此,登嘉楼一些辩手也表露出自己处于下风的情势。 交流会上,最后一场被提出来讨论的是森美兰芙蓉中华中学与吉打吉华国中的赛事。 评审陈树楷解释,不管评审有否掏空,结果并不会改变,因为他和其他评审团都看不出任何理由不投吉打。 他说,吉打的四位辩手实力平均,正方芙蓉主辩和结辩的论点出现冲突。 张念群也认为,正方只是证明了自己的立场,而很少反驳对方。反方四位都表现得比较理想。 ::报导-张健鸿、许圣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