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00|回复: 5

对话张文逸:从杨子江光环下走出的全程最佳(自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4 13: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强新闻中心记者 李绍辉 摄影记者 胡星璇  2009-11-29 04:52:44.0
    2008年对于资源与环境学院辩论队来说是辉煌的一年,大四骨灰级辩手杨子江、李涛率领当时还在上大二的张文逸、周诗铭以“快乐辩论”的清新辩风一举夺得象征武大辩论最高水平的金秋辩论赛桂冠,创造了资环两连胜的辉煌战绩,也奠定了资环辩论在武大辩坛的重要地位。

    转眼一年之后,曾经叱咤武大辩坛的老人踏上了更高更远的征程,而曾经并肩战斗的队友也有了新的忙碌。这一年的金秋决赛,同样的地点,已经大三的张文逸担负起了全队所有的希冀,与三个08级的后起之秀一起捍卫资环辩论的荣誉,争取创造资环辩论的三连冠!

    尽管最终与胜利擦肩而过,但是“09年金秋辩论全程最佳辩手”这一荣誉依然是对张文逸这一年里成长的肯定。这个私底下被同学戏称很“腼腆”的大男孩,在辩场上却有了截然不同的风采。





“离开你以后,并没有更自由”

    自强:在点评环节多位评委都对你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自我感觉今天表现得怎么样?
    张文逸:评委的评价一方面说明我今天的表现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另一方面我觉得不能带领一个团队走向最终的胜利也是我今天最大的失败。全程最佳辩手只是一个暂时的荣誉,可能几天以后就不会记得了,也可能很久以后会拿出来回味一下,没有什么值得炫耀。而我更应该学习的则是如何带领好一支队伍,当年杨子江师兄他们都曾带领队伍取得过最终的胜利,我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太依赖别人的指导。感觉现在还没有成长为一个将军,大概还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小兵。

    自强:资环去年的“豪华阵容”在今年只剩下你一个,带领3个08级的队友打到亚军,未能实现三连冠,遗憾大吗?
    张文逸:前几场比赛还是会有大三,大四的队员上场,当时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保八强。当然还是有遗憾的,关于三连冠偶尔也会想,很美好。这就是最大的遗憾吧,其实大家有成长就好。在准备的过程中,还很纠结,因为考试等其他的一些原因,一直在犹豫要不要上场,半决赛的时候我就没有上场,但是辩论这个东西对我来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放下的,就像一句歌词“离开你以后,并没有更自由”,那种感觉一直都还在,很难放下。另一方面,老人们也在不停的鼓励我。一个人还是要学会承担责任。明年的比赛如果和考试不冲突的话,应该也会参与,可能那个时候会更加侧重于幕后,上场就不一定了。

    自强:你之前一直谈到辩论让你成长,这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文逸:“成长”体现在一些很具体的细节上,就比如我现在站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话没有以前紧张了,表达方面以及心理方面的成长都是很明显的。另外,对于责任的体会也更加丰富了。

“我和他们的差距太大了,我比他们矮了好几个档次”

    自强:今年的金秋中还是涌现出了一批比较优秀的辩手的,比如文学院的彭飞宇、法学院的龚声亮等等,你认为你最终当选全程最佳的优势在哪?
    张文逸:人品吧,还可能是运气(笑)。其实最佳辩手的评选也会受到很多因素制约的,比如有的选手很优秀,但是可能前两场就被淘汰了,这样就没有机会参评了。我觉得我的优点可能就是别人会比较愿意听我说的话。

    自强:纵观前几年的全程最佳,去年是杨子江,07年是法学院的潘瑾,再之前连续三年都是徐卓阳,如今你也成功加冕全程最佳,怎么看待这个荣誉?
    张文逸:我和他们的差距太大了,我比他们矮了好几个档次。徐卓阳的成绩简直就是一个神话,而潘瑾和杨子江也是我十分佩服的。杨子江就是我们队里的,我比他水平低好多,就比如去年的金秋前两场杨子江没上,我就侥幸当了两场最佳,后来三场杨子江上场了,他就包揽了所有的最佳。杨子江师兄的天赋与努力都是有目共睹的,我要向他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也不奢望能够超过他,毕竟我的辩论生涯可能也不会太长了。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少的去在乎胜负,尽量看淡一些”

    自强:自从徐卓阳、杨子江的时代后,武大辩坛似乎就缺少了一个在学生范围内有着广泛影响的响当当的领军人物,如何看待武大辩论看似“群龙无首”的局面?
    张文逸:如果让某一个人去充当武大辩论的“首”的话,可能都是不合理的。能够有资格充当“首”的人当然是越多越好,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他自己认可的那一个“首”,我们不能主观的去评价到底谁是那一个“首”。大家能够排除杂念,真正为武大辩论做点贡献就好,我还是希望武大的辩论环境能够越来越轻松,就是不要有太多其他的顾虑。

    自强:今年的比赛从评委的点评看也好,从观众的反馈看也罢,大家普遍认为今年辩论的观赏性可能稍差了些,你认为武大辩论赛观赏性变差的原因有哪些?
    张文逸:这确实是一个事实,比如原来的辩论赛看起来就是比现在的比赛好看。辩论的观赏性还是很重要的,辩手对于辩题应该有很深刻的思考,需要有充足的准备。就现在而言,我个人感觉,对于胜负的过于在乎可能是限制现今比赛观赏性的一个瓶颈。就比如说趣味赛都还是很好看,那样的比赛就是为了观赏而比赛,这也不是说我们的比赛就是为了观赏,只是说比赛的时候减少胜负的观念,多一点团队的表现,多一点辩题的挖掘,让观众获得多一点启迪,不必为了胜负而去太过纠结辩论上的手段。

    自强:在你的团队中,做到这些了吗?
    张文逸:其实通常都是战略手法比较注重,我们自己做得也还不够好,在乎辩论的结果是难免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好的去控制它,尽量看淡一些,就像我今天自我介绍时所说的“胜负谈笑间”,但是我其实还是很在乎这个结果的,也许有一天我们的辩手都能够超越成败,那他们就都是英雄了。


    后记:场下的张文逸与场上咄咄逼人的他判若两人,而这个内敛又几分羞涩的辩手那份对于辩论的执着与坚持是显而易见的。这个当年隐藏在杨子江光环下的辩手终于等来了属于他的时代,但又总感觉不是那么完美,差了点火候。近两年,整个学校对于武大辩论的诟病由来已久,爱辩论的人爱到骨子里,而更多的人则有些漠不关心,甚至嗤之以鼻。在01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勇夺亚军之后,武大的辩坛需要有所作为,需要给关注她的人热爱她的人灌注新的惊喜。而对于一个普通观众而言,辩论只不过是金秋众多项目之中稍稍讨好的一个项目之一,可能大多数的人四年之中看过的比赛也屈指可数,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辩论赛是否可以作为一个平台,给参与到其中的人、给旁观的人有所启迪,有所思考。这是凌驾于任何技巧、战略之上的更高的要求。或许这才是辩论的精髓。从张文逸身上,我们看到了武大辩论的另一种风骨——踏实、勤恳、谦逊、随和。除此之外,我们还等待突破,无论是个人的突破,还是武大辩论的突破,都十分重要。
发表于 2010-6-14 20: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下 文逸兄 呵呵
发表于 2010-7-2 23: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11-29 04: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这个提问同学问题设置也挺好,看得出就是做了功课的。
发表于 2012-11-29 04: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这个提问同学问题设置也挺好,看得出就是做了功课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1 07:12 , Processed in 0.0659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