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15|回复: 12

[全辩] 大学生本科毕业后,先工作后考研合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3 06: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一):谢谢主席评委,从辩题看这是一个考虑先工作或先考研的相对合理性问题需要先强调的是优中选优要突出的有三个要点。(一)大学生群体究竟应当如何处理考研和工作的先后关系。(二)如何评价工作与考研中的整体与局部群体与个人关系。三在保证最有利于成长的前提下对工作和考研谁更优先做出选择。无疑 从判断群体与个人选择合理与否的两个角度社会与个人的层面来看大学毕业后先工作后考研都更为合理,首先 个人成长和需要是相互适应的,现代社会市场发达 高度分工无疑需要大量的高层次的 应用型人 才,现代大学正是以培养以高级技能的合作的工作者为基本前提的这是大学毕业后优先考虑工作的客观前提。其次大学承担为科研和生产培养人才的双重任务,促使它划分出学术型与应用型两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学术型人才的石灰需求是少量的,培养是必须的,要保护的,可以鼓励他们先考研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趋势是明显的,要推动的应当鼓励他们先工作,这是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成功经验的概括也是我国大学教育发展的趋势,这有利于形成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人才结构再从个人层面上来看先工作再考验,首先有利于个人未来预期的理性化,考研的选择应当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社会地位工作能力,先工作经验的积累、心态的磨练、能力的独立、选择的自主为个人更高级的教育合理的奠基,其次有利于争取个人成长的更大空间,先工作,既可以 获得分工时候的职位 空间又可以获得个人的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还可以保证工作利益与教育利益的皆得更可以保证个人受教育的职业针对性。喧嚣的社会与宁静的社会之间也许我们更情愿呆在大学里知识的传奇浪漫的追求尘俗的远离吸引着大学毕业后先考研的人们。但是时代的召唤、现实的衡量、人生的挑战推动着我们暂别校园投身工作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06: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反一:谢谢主席,大家好!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先考研后工作更为合理这是一个对现实进行利弊权衡后的理性选择。第一我们双方都承认工作是必要的但是先考研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强大的社会竞争力。现代社会奉行能力主义崇尚个人才学,从个人发展的起点历程到最终的社会成就先拥有高学历者明显占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而目前企业对低层次的学历要求明显已呈萎缩态势,而今年高校毕业生的总量已达 145 万。这一数字在未来几年还将继续扩大。相信对方已经看到本科生毕业找工作难已是严峻的现实,而与此相对研究生的签约率却仍居高不下因此从最大程度保证就业竞争力的角度看先考研后工作无疑更为合理。第二基于今天的辩题我们双方都必须承认考研和工作对大学生是必要的但从考研成功的角度看先考研成功的可能性显然更大。先工作固然可以较早地开始职业生涯但很可能失去先考研者的种种便利,先工作后因为家事之累和工作负担难免疏于学业而工作中获得的实践经验对于考研的成功作用又实在是微乎其微应届大学生先考研则轻车熟路,得心应手目前往届生的考研录取率只有 18% 而应届大学生的考研录取率则高大 40% 。并且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招生数量的逐年递增本科毕业生先考验的录取性随之增加,我方认为先考研并不妨碍下一步对工作的选择而先工作的大学生却因种种客观牵连和主观惰性而削弱考研的实力甚至最终放弃考研,大学本科毕业后先考验就意味着把握更多一次机会对自身的前途做出多一份承诺。从这点看显然先考研比先工作更为合理。个体的选择的确不能回避社会的要求和时代的呼唤,唯有审时度势方能合情合理在学习化社会初露 端之 时愿每个毕业生都能与时俱进 做出无悔的选择。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06: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攻辩正方二对反方二: $ L# `5 p, Q( k3 a
- ~) k  f! a/ H* T2 I# |
正二:谢谢主席,有请对方二辩 $ ^7 x  h2 z# K& t; f; ~
* [4 K; l, I9 [/ Y
反二:谢谢 8 Q7 l' H# S& r" s2 _/ }
& g/ }# f8 o$ M& z: G! o  m3 m$ |
正二:请问我国目前本科市场是否已经饱和
: x& y  s; W; W4 ]0 r( e* j) M9 X; r/ m+ ?' J& {; g
反二:从结构上来看的确存在着饱和现象而从整体上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本科的连年扩招现在的本科生已经呈现连年的增长趋势而企业的需求量逐渐地减少,所以逐渐呈现了供大于需的情况
' f  M! j- r" Q' x; w, S
% f0 `' I, t1 V; e! a7 m0 p正 二:是结构 的问题还是就业思路的问题呢?对方辩友说已经饱和了我们来看一个数字当前本科以上的学历在全民中只占 3% 这个数字是太多还是太少?
& k& _! b' A$ O; z! Q9 p" }6 s2 ^+ M  r9 ~  s8 @$ v) ?
反二:当然本科毕业生的数字在全民中占得不多,但是你要看整个市场的需求量 # ?/ T) R( z; C- O7 ~6 D8 z

; w  s! |* X/ Y/ U- d( C3 t- e" |正二:我们看到市场有缺口那么我们是否应该鼓励本科毕业生先去工作来优先回报社会呢? / `% I& Y# Z# z  c& t+ N
, L% A* C6 Y5 G9 [/ ^
反二:对方辩友你提到优先回报社会当然了我们都有这个美好的愿望但是怎么回报社会呢,当然是等我们的竞争力更强能力更强再去回报社会这样达到的效果最好呀。
) X) Q( N4 x. _
6 I8 q0 S, n, b正二:研究生可以更好地回报社会那么对方辩友是否支持让多一点的本科毕业生去读研究生呢? 0 |" a8 |  p- C; |$ @

4 c% O! o7 I2 a' I5 r& e* q) X5 t反二“多一点的本科生去读研究生这是国家的招生计划规定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尝试的机会我们可以先尝试一下,考不上了再可以去工作嘛 + r- d- L% a% f3 S4 f$ W

  ^1 ?1 x  ?! ^; m8 G: e, C& M  v正二:对方辩友刚才承认有就业缺口本科毕业生应该去工作,现在又鼓吹本科毕业生去考研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蛋糕只有那么大啊 5 p% b* x& S1 W8 F- ^
: k# u* X& s% |6 h* r& }
反二:对方辩友考研和工作不一定是矛盾的,我可以先考研考上了再读,考不上再工作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06: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方二对正方二 7 @8 V/ s) w7 \( h
9 {  U9 k, ?8 k) a' @
反二:请正方二辩同学谢谢,请问就整体而言研究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是否要强于本科生?
' a- l7 h; \5 C% }: ]7 |2 ]
6 t. z' R$ o  M) l; S$ f: B  Z; L( v正二:那是当然,研究生的竞争力当然要比本科生要强否则就不是研究生了,但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上本科生先工作还是先考研的问题我们工作之后再去读研究生
: L* `, R* N7 ], m8 z
; a- ?2 N' {8 U3 e% e反二:好,谢谢,既然研究生的竞争力要强于本科生那么你何以认为我推迟几年考研反而就合理了呢? 6 H2 |$ L) ~1 W& V2 X
/ }" ^- V4 V) }  ^6 T
正二:但是我们发现本科毕业生缺乏一些研究生所要的研究能力以及领悟接受能力我们让他们到工作中去磨练,发现真问题再来读研何乐而不为呢?
5 X, I8 s/ q! A. q  t) Z2 b4 k4 S; U+ V) u/ O
反二:对方辩友您说本科生缺乏研究生的研究领悟能力,所以我才要去读研学呀,工作能够给我研究生能力吗?
+ P7 X+ v( [- O% p0 `( l" M# ^) L1 d6 z  X6 i+ i9 E6 R
正二:锻炼的是我们研究、领悟的能力发现真问题在携带真问题去求取真答案使我们的本科教育之后使读研究生更有针对性目的性更强。 ! \+ g# @" P7 ]! k, b

- x/ L/ }! N. ^* }反二:您提到目的性那您是不是说我们应届本科生考研都是没有目的的,盲目的呢?
6 t) T1 b! k) T% X8 F2 {
0 r5 {4 g" c) }2 ]7 v1 A. }正二:当然不是,我们讨论的是一个更为合理的问题啊,现在的研究生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充分地利用这些研究生教育资源呢那么就让人们到社会中再去磨练自己让社会来补一堂不可缺少的实践课。
, O3 K4 W3 S; u: P
( S3 c+ }! Y! f+ N4 L0 ^0 {- |% G8 z反二:那请问,工作以后的经验对 ** 究竟有多大的助益您调查过吗? ( {* e5 l) j$ b- M/ F; h

; o" X* I( T) b( P* r5 z' l! T正二:对方辩友让我们去调查我们发现七七、七八级实验是如何成功的呢?
9 I) Y, _" P" Y4 n/ I. `
2 o2 l3 L, W" V7 ^9 @反二:对不起,我们知道研究生的考试可是从 80 年代才开始的
$ A4 _4 s/ h( F1 N2 q* v* R& z. O+ y1 Y5 {0 L( m! l# b, \/ Z
正二:我们这里要论证的是本科生 ** 工作是可以成功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06: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方三辩对反方三辩
) @* e* u  R5 K
% n7 n  B/ D0 P( w正三:谢谢主席有请对方三辩 , F+ L9 `! E7 _# E
& K# K6 q. Y+ m5 C: r% d
反三:谢谢 9 O1 A! ?' D6 {) ^) q3 \+ f8 h
; {4 d6 y3 r7 R: q! l1 G3 [/ F# I
正三:我想请问对方三辩你方之所以论证先考研容易究竟是为什么呢?
' u' F; M) l6 K0 R1 O2 D* B4 Y/ E0 B2 k
反三:首先我要向你明确的是我方论证的是先考研更合理而非先考研更容易
# ^7 q# k: l5 ~9 A6 `! W5 L2 x
9 |  r- W1 G/ h. {正三:可是对方一辩说先考研的确要比先工作再考研更容易一些 4 ~% ~9 Z) l0 b5 n' u7 F
5 Z- s% K! x' y/ q/ d9 u& k" U
反方;应届生考研录取率 40% 而非应届生只有 18% 数据已经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这一点 , Y9 K& s! m8 F* ]7 K4 \
, b$ L0 a. Z- H6 ^
正三:很好 请问对方辩友知识的教育是否具有连续性而高等教育也不例外。
* A1 R1 M9 r1 n+ u! i3 |) C) r: k" c( J  I/ `0 s
反三:是的
) h( w& X' Z0 u* G" f: Q/ Y( {7 G0 f" @; a# Z8 H- \4 o# ]
正三:很好,那么请问对方辩友那么先工作是否意味着知识的中断导致了考研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不良的甚至是弱势。
. q; F2 L. C  f& q: M9 N6 F4 n' e- h  M1 Z& m) o
反三:从某中程度上来说是这样的
( E# k4 a7 |" ?8 v% Q. s) y) D
1 U3 z* x! c4 }- C7 l% R/ {正三:很好那么只工作不考研是否意味着知识的终结了呢
* x, X. N6 [+ ^) p, j: U6 R  ^" R
. p- R  ~7 V! ^反三:不能这么说,因为我们现在提倡的是终生教育但是对于研究生教育来说它使我们看到它和一般的进修班是不同的它需要的是大量时间和经历的投入
  K4 m& E! {. k- E3 i9 ^0 ~0 k! q* A2 X4 F8 u) L' Q5 O! L
正三;那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的是他们这样子先工作了是不是就会影响本科时的学习代表本科时学习的终结呢。 % N; z, _1 c1 D* s: U

$ E; f+ V& \0 `  B, x反三:他不代表本科时学习的终结但它反过来会影响你的考研和读研
8 n6 I. _* j# w6 E: ?* y" W' ]; u% ?5 B3 x% E& a, `, y9 o( v
正三:那么请问对方辩友社会工作也是学习的一种强调知识的应用会不会影响知识的掌握牢固程度和进一步的理解能力呢? ( }% T: Y7 W0 o& @3 q8 C: x0 Z1 a3 a0 L

0 s, Q9 l" b5 z- D& X7 N反三:我们说在社会中可以获得两种经验一种是一般经验这我们在一般生活中都可以获得,一种是特殊经验,也就是说只有在某些特殊岗位上才能获得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06: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方三辩对正方三辩
1 \! T) b# p6 R0 C
& O) p4 d4 b! u+ s$ I0 w反三:谢谢主席有请对方三辩 " w! }4 z; v6 {4 E9 s6 H6 Q
! r% p0 C# \# T
正方:谢谢
, O+ @$ {! P. L# C1 [0 H" I: f+ D6 k9 W# G
反三:请问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单位阻止考研,同样的事情是否可能对应届生存在?
1 X. G3 ^- X9 A; V; d0 H1 x! _( @: x( r
正三;我们可以解释这件事,因为单位来调整观念,让他的人才进一步地去深造,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为单位服务难道不是对社会对单位更有益吗?这个时候我们是应该让单位调整观念呢还是让教育体制改变呢,很显然应该让单位调整观念应该让我们的人才向更高层次发展嘛
9 V8 J( b# [" Q
$ @& U8 @# U( ?6 N反三:那请问对方辩友您是不是说您要把您将来的希望寄托在制度的调整上而非寄托在你个人的选择上呢
3 T6 p/ r3 o' E# n4 c. S( J
; J) X6 ]  S. j; D/ ]. x正三:很简单,如果我工作以后发现知识不足想继续深造的话我会向单位领导提出申请:我要去读研。单位领导支持我当然是皆大欢喜,回来之后继续报效单位,他如果不支持,对不起难道我不能跳槽吗?
( v9 t+ _1 T$ `* F5 d# H* i0 c
6 O* e& {+ j% t$ v4 a反三:好,您非常乐观,那么请问先工做后考研要皆顾工作家庭的压力请问先考研者是否有这些牵挂呢? : B/ a: H& B" k+ ^5 E2 V- K

- C3 Y/ x* L' m% ^. i) Z正三:工作不等于结婚,考研不等于单身,对方辩友所说的家庭压力是必然的吗,难道我们的研究生就一定要打光棍,一出来就急急忙忙地去结婚吗?这点我们实在是不敢苟同啊
  T: L8 L: C; M0 ?' |8 f5 U1 a; @. p4 }9 l. H# {% q: s
反三:对方辩友还是对将来作了乐观的估计,那么我想请问一下您准备考研吗? 6 h& o8 r  v. {9 k, }) r$ g

/ ?2 ~* s. F% d* X) U- O正三:我准备考研,但我准备工作后考研因为我可以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深造报效社会服务个人,我实在不认为有什么不妥。观众们你们说对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06: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方一辩作攻辩小结
6 x' `2 z4 C8 _. c2 f6 {2 @% c" ?) K* N
正一:首先指出的是对方二辩刚才说大学本科的就业市场是饱和的这显然不对,我要告诉对方辩友的是据统计现在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供需比是 1 : 2.86 。第二刚才对方二辩一直说研究生的竞争能力是更强的,那我要提醒对方辩友的是我们双方在这一点上是没有分歧的因为我们也要读研啊,而我们在读研前又工作了一段,这一段为我们的读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读研更有针对性携带真问题求取真答案哪。第三 对方三辩刚才说,非应届毕业生在考取当中占了 18% ,但我要告诉对方一个数字,非应届考上的占了所有考上研究生的比例是 60% 这又如何解释呢?第四,对方三辩刚才说单位不放行,我们知道现在人才市场是流动的,如果老板不让你考我们可不可以炒老板的鱿鱼自己去考呢?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06: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反一:谢谢,在刚刚的攻辩中呢,第一对方的二辩承认研究生的竞争能力普遍高于本科生,那么推迟了几年考研究生丧失了就业时的年龄优势怎么反而又更合理了呢?而在目前的形势下大学生提前考研既自身实力又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因此我方认为先考研更为合理。第二,大学生要投入社会工作因此大学生先工作再考研就更为合理,那么研究生毕业后就不工作了吗?他们就不能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吗?第三,对方二辩认为时:先工作能够培养工作经验可以避免专业选择的盲目性,但是我们且不说工作经验是否一定能对考研有帮助但就盲目性一点您就一定能说您工作之后选择的专业就一能与您工作相适应吗?第四,当我方三辩举例来自工作、单位家庭甚至时间经历各个方面的困难时对方三辩乐观地表示这些困难都可以克服,但是能克服困难就意味着更合理吗?即使对方三辩能克服,您能保证所有的人能克服所有的困难吗?只要有一种困难没 有克服就会使考研成为梦想,您认为这样的选 择还是更合理吗?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06: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辩论
. w" L( [4 A/ |% A" B
: ]2 w1 j2 W+ t  A$ u# Q3 a正四:谢谢主席,请教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
' m3 [9 J; o& H5 X. P0 Z2 n. C0 y+ J$ |- ~5 L# B
反四: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越来越需要高层次的人才,我想工作中的经验分为岗位经验和一般经验请问工作中得到的一般经验是不是也能在研究生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呢? , f7 S( m: J8 _7 D2 u. ^% F  z9 [

! s/ g0 w4 j2 t" w6 U正三:当然可以帮助研究生学习了,请问对方辩友这样的社会结构会不会影响我们教育体制模式呢?
% ?( s$ w7 X! `4 r& j$ Q
- e; @  L3 B+ `5 k* \. h' n反二:当然会影响到教育体制模式了所以说要以教学来代替就业这样既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又可以延缓就业压力,一箭双雕嘛。
) \1 s, c/ c1 @
; ~: V4 ~  z5 c) f/ s9 R正二:究竟是谁代替谁,对方辩友一直没有说清楚我们就想说了,这样的结构划分是应该培养是否应该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 K5 d2 g7 a0 N2 P( v3 _& q; D
+ k& Z* \* ?3 t! H反三:再次告诉对方辩友,以教学代替就业缓解就业压力一箭双雕。
+ [" ?* z  V1 N8 n0 _5 V/ S. g! m) `% c* F7 W; M! P
正一:再次请问对方辩友,这种影响是否应该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 ; Z' _- Z5 h- R0 L+ j* O

( \! S5 B  `7 R# Y0 X) C) [反一:培养应用型人才固然是必要的,但是我想请你解释这样一句话什么叫做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的增长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呢? 0 \- \$ f) \) W5 i0 P
+ Z! }# y$ J6 A$ F
正四:对方只有一根救命稻草,就是说可以缓解就业压力,那你是不是先把那些人推入火坑里三年以后再让他从火坑里捞出来呢
& ?  a* p2 {7 l2 T9 z0 T" \2 }+ x" r, f' i( ]$ W
反三:对放辩友是不是说读研是一个火坑呢 . }/ T" l9 j' }1 F
) h, e0 x0 L- Z
正三:读研不是火坑但是如果把读研当成唯一的救命稻草来解决刻不容缓的就业压力。话难道这不是一个火坑吗?请问对方辩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否需要理论实践相结合? ( ]6 R. i- p/ {( d/ t- Z8 @

' S% f. \( c5 B& Y反二:这点呢是的确需要的但是我们看到今年国家调整了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可是九个扩大招生规模的专业中没有一个是应用型的呀。
0 q9 P  i% z+ @) F1 d5 _3 s
; x8 H. W' u$ t正二:原来九个专业,对方刚才说了制度不能说明问题,现在又大谈制度是不是自相矛盾
" k2 R# _  k4 d5 p) e1 b0 `( G7 U; `
3 ^% @6 s- t. ~( r; A1 ?反三:对方四辩刚刚说考研是个火坑,三辩又说考研不是火坑那我要告诉你,考研是不是火坑呢?
/ A; P2 y, d1 N/ x+ y  k) q- C! B3 O! O# ~9 u; r6 G
正一:问题在于如果你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去读研,那么你出来之后仍然面对这个问题,那读研对于你来说就是一个火坑啊 & g  D) W4 L7 Z+ |' \; I5 i: b. t
' X+ D/ N' r: w/ ^
反一:难道我们读研仅仅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吗?难道研究生教育不能提高您的竞争力。
7 R4 l2 X$ X, Z$ H' u5 X, g/ e  M6 [" J7 H4 y& E# N
不能提高您的自身素质,不能有助于您更好地投入为国家的建设当中去吗?
5 e' B; b' \, `3 e" s5 ]# Z" _# S8 E9 s$ e( z
正四:当然能提高,所以我们先工作再考研,请教对方辩友现有的教育资源是否有限? ' Y+ P8 C) K7 r: z1 U% j

; B4 c  H5 O! d: y- M+ y反四:那就请问对方了,为什么早一些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反而就更不合理了呢?
# i+ x6 G7 J3 x1 |$ D+ u2 T: D, B7 c2 U" _
正三:因为我们提高竞争力之后我们想去跟本科生竞争要知道研究生应该跟研究生竞争啊,请问对方辩友现在的教育资源是不是有限?
# d1 Q. S: B+ `3 G- X+ M" M, q- x7 ~/ ]$ G& [
反四:现在的教育资源当然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去争取这些教育资源来提高自身的实力嘛,再请问对方辩友先工作后考研你们是考全脱产的还是半脱产的? - U5 N  ?5 y" [8 P( ~& r5 }2 ?
$ `0 I  r: K4 D  ~4 e
正二:教育资源有锨他却要争取而不提高利用率这很奇怪
* I, f! W5 p4 ]* c  e1 D9 c; }1 t0 n( L, A  b; S/ V, N
反一:其实工作以后考研你可以考有学历的没学位的,有学历的有学历的,没有学历也没有学位的,您究竟要考哪一种呢? - _+ ]2 `& P, E* M

- |! X0 g0 L' r! a正一:考哪一种是他自己选择的,再次请问对方辩友在这有限的资源区内我们是不是应该扩大对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呢? ! @+ ]; s( I- c0 z% ~

6 y# Y; W' L' V& {0 Q1 y& E/ i反三:对方辩友连考哪一种都没有想清楚如果论证更合理呢?再告诉你,如果你说教育资源有限的话为什么国家还要连年扩招呢?
+ I2 ^) Q6 Y: P& |
/ u2 T* a% I( r3 ^正三:选择更多难道不会更合理吗? ; M5 n3 H; z4 a- _

. X# j/ R% q. Y  Q( F& Z$ g反一:如果不有更多人考研究生国家怎么挑选人才呢?这不是对国家对人才都有利的事情吗?为什么反而更不合理了呢?
) M% {: Z# P7 G9 ^7 n" G9 M( E" V: b" w1 Q: |4 z. [
正三:工作后再考研可以选择更多的考研方式难道不是更合理吗? ) g6 b' r( g- w- g9 D
9 n2 L8 R# Q4 T- I- V8 Q0 p
反三:对方辩友说选择更多就更合理,那我告诉你考研的人越多对国家的选择来说也是更合理的呀。 8 S3 v& Y/ ~" k2 u. T& V  s1 L

# ?9 o0 o3 P7 [, Z: b2 x正二:考研的人越多对考研资源是越重的负担,为什么对方辩友还是不明白考研资源是有限的。
/ Q0 y3 E, F3 h" Z/ I9 n" \- t. T) ]5 x( z7 H
反二:考研越多国家就可以挑选出越优秀的人才这怎么成了负担呢? 8 [* n$ S5 k, _9 n
( `) e: w& G9 ^8 _% }
正四:对方的逻辑无非是说,因为考得越容易所以就更合理,那我要告诉对方辩友,本科毕业后先工作可是更容易的,因为超过 80% 的人是可以找到工作的,你方是否在论证我方的观点呢? % i: K3 L$ R* V2 J7 [

7 L2 {# D- I# l$ G2 d: ^反一:你的意思是说本科毕业以后大家有可能考不上研究生所以要去工作是不是啊
5 p% y& _- k# Y% h& l" i# E) g6 F( S6 _8 r7 Y/ D4 H
正四:对方说就业难,那么以后研究生的就业会不会难,那么对方是不是说我们大家都应该去考博士呢?那么博士的就业会不会难呢?那么我们都该变成院士了对不对? 1 v9 Y# h0 D5 s& g

! Y! u/ x0 \. Q# d4 i* c7 Y7 W反一:我方早已指出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的增长本来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如果一个博士生到幼儿园去教孩子,您说这个社会是进步了呢还是退步了呢?
3 x* v# R' Y% S6 I% w
6 ]4 _' F- `/ c2 C$ [7 S0 C! B正四:为什么这个博士生先工作再考研之后反而要去幼儿园,请对方正面论证。 ! u# _$ V$ j9 O2 ~

) w! a0 A) {" m. j1 B% Y反一:我们从来没有说他是先工作再去考验那而是说考研之后您受教育新增教育劳动力的年限增长是整个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表现。
$ ~; B& B5 i8 A% @$ Q& e. t- L+ K+ e7 g2 w$ I" N6 g
正四:请教对方辩友,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为什么规定先工作后考研
. e  M3 k# ^, L2 s1 V- i, J
6 |7 a" {/ e0 j4 Z反一:这是制度规定,我们今天无法讨论其合理性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06: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四:那么制度的安排就不能再讨论了吗?今天国家规定本科毕业生只有必须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才能得到研究生的资格,那么这个制度也不在讨论的范围之内,今天的辩题还有什么意义啊。 9 ~( Y# c1 ~; z" a

/ s! Q+ K7 x% q+ R! h( y! H反二可是我们知道法律硕士在以前是要工作经验的但是现在他规定本科生也可以报考,那么请问对方辩友这是不是说明制度是在变化之中了呢 * ~- Q+ i, T7 y' i, g  b

+ J$ |) L- T$ F& _7 Y  x正一:法律硕士仍然是要工作经验的只不过说别的学科的本科生也可以去考啊
, N% q$ `2 r( A5 E
0 p  d4 m2 V; T' Q4 W! H! i5 C, |% L反三:对啊,所以制度改变了,制度进步了 + w$ u5 m) ]" R0 ~
2 z# c. ~" L" M( |3 n
正三:制度进步就是说明现在应用型人才的增加大家越来越认可,工作后先考研这一制度 , U- J, V9 O7 O* O' o* V
3 b9 b* z2 F4 m: Q. M
反三:那么请问对方辩友,面对种种困难,到最后您连研究生都考不上你们的合理在什么地方呢?
& Y( @& Y; @% X6 }
& A" R# ]* ^' g$ m, P6 H正二:我们说数字对方说数字不说明问题,我们说制度,对方说制度也不能说明问题,但对方的问题从来不用明据来支撑,对方的辩题是不是空中楼阁?不证自明的呢?
  a$ S: L6 l/ @5 ]% G2 ~" w& B) A( c5 P
反三:我们就是要靠素对方辩友考研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但是考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你们 18% 和 40% 高下之判不是马上可以看见了吗?
1 _0 Z; V- g+ {$ l- W5 _: V, X# b6 i9 \
正三:考得容易就等于更合理的话,那作弊考试非常容易是不是作弊就更合理了呢?
2 ^( N) E) k6 B1 t. J, z2 ^; D2 D
反二:可是我们知道,在今天的讨论中,如果您因为各种各样的负累考不上研究生了您所说的合理性就都不存在了呀。
; b4 m$ C4 U# t9 m) x) g- F4 E( W: p/ k8 u& u: Q: ~* Y0 Q
正四:可是我方已经刚才论证得很清楚,这种负累是必然的吗?难道先考研的人就不能够先结婚吗?请对方辩友正面论证一下。
# L$ |8 v1 ^" `6 _1 v% S7 Y8 M
+ Q4 ]4 C9 ]! J反四:那我也想正面请教对方一个问题,对于那些半脱产读研的人怎样才能做到兼顾事业家庭学业两不误三不误呢?
" p- ^2 c4 r2 k! p3 c% y# j' H  ~
3 J. p  k6 Z) y# l正四:那么你的意思是半脱产的制度不合理的了?那么请你正面论证一下 8 {* K% j+ p% h' \5 W6 o

2 o- \& ^; t# M; h反三:我们没有说哪种制度是不合理的只是说你必须克服种种困难那又何必呢,不如考研再工作。
; R& e( q$ f+ L3 b1 \1 i8 i, b5 \4 u& U, ?
正三:世界上有一件事上没有困难的吗?对方辩友? - Z3 ?5 T- l8 R2 U- v# O# _

, B4 A) J# W" }8 k反三:两件事都有困难,先考研先工作都有困难,当然要舍难而从易了
- a$ T- c4 ^1 o: F  n" P3 D2 S7 k2 E9 m# l/ W- I
正三:对方辩友何以证明先工作是难而先考研是易呢?
" O' M' `, F, G$ O; m& k% g  O. v. @; l7 q0 K2 F  N/ m
反一:因为工作以后你要面对家庭工作单位三重压力呀,难道这还不足以增加您的困难吗? * `9 G4 [' Q) m) D+ M) L

9 b8 U/ [- g# g1 t6 O正四:可是我方刚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对方还在这块纠缠不清,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当一个用人单位说要两年的工作经验时究竟是有工作经验的研究生还是没有工作经验的研究生更有优势呢。 . p  t( H- S' d" d0 {% T$ V

4 r+ Z$ ^$ q. V: e反二:对方辩友这个评价已经不公平了,您拿一个毕业五年的人和毕业三年的人比这样公平吗?再请问了如果您工作的那个老板跟您说:留下来吧,我要给你加薪。这个时候你要怎么面对这个两难的选择,你还考研吗? 5 s) F, J' |! S/ X, k

) j% U+ D  X" L3 K* [- Y正二:我要对他说,让我去吧,考完研我再回来,加薪不晚。 1 Y4 M- M: ^; G& ]+ {# `

% K) A: b8 f5 L+ N  u. V3 V反四:在这个时候对方辩友毅然地辞去了已经工作了三五年的工作经验,是不是证明了你们三五年之前做出的那个选择本身不合理呢?
! e3 j) R9 N' H& K* k( e* N- e% M, A' O: c* n6 B7 c
正一:我方有说是三年工作吗?
2 h! @  L/ b6 U+ {1 v
+ T3 P1 }2 ?$ h反一:那您希望工作几年之后再考研呢?
$ g+ E% H; G3 i  e8 A2 {  O2 Z( J( X) }- y( \
正四:那么您希望几次之后考上才是最合理的呢? ) y) m/ {2 k. L$ V6 Z6 T! ~5 r1 M' J

" w) f8 [6 A8 O$ F7 W9 A2 v5 h反二:不管考几次,大学四年毕业的时候这一次是要把握的,因为多一次考研就多一次机会当然合理了。
8 t( o, w( U2 K1 N# A6 p3 o) |. [% g. g9 d
正二:不管考几次,所以我们一考就要考到黑,对方辩友无非说范进是更合理的。
7 v: Y6 H* t" t% s9 R+ s
- m5 F4 Y: p. k  s8 X反一:我方从来没有提到一考到黑,相反请问在大学毕业之前你多一次机会为何反而不合理了呢。 ' n  }- z& a) `! Y

3 f) ]9 i0 I! M' m- g7 ~正一:对方的意思是靠多少次才合理呢? 2 O2 a' H" f& i0 l

+ ?" ?5 a, T9 P7 k( f反四:不管考多少次,我们认为,对于大学本科毕业后的那第一次机会而言对方为什么要选择放弃而不是把握呢?
8 }+ n9 Y, k8 Q  f
- W1 s0 n+ ^3 K: e+ E8 X# w: R- f正四;对方一辩刚才说这个机会是大学本科毕业前的。对方四辩又说是大学本科毕业后的考研你们这考研究竟是说本科毕业前的考研还是毕业后的考研? # X. U+ B& M: C7 ~
" ]' u; v  a! p, {
反二:我是在本科毕业前那次考研但是是为了我大学本科毕业以后生活所作的规划。 ; C/ B3 m2 {$ K( q; h
1 E+ ^1 V, w# H
正四:那么如果本科毕业前的考研也算考研的话,那么我在大一的时候找一份家教是是也可以算是工作了呢。那么我的这个先工作后考研是否也是更合理呢?
* f8 p5 s" h6 H! v/ w
$ j# d2 {  w3 A  \/ n) q反一:那么你们所谓的先工作后考研就是指在本科毕业之后本科毕业之前既没有找到工作又没有考取研究生的那一部份人喽。 , f! a, \' f* d8 I6 [# W/ T8 \

- C! A; s( D+ N( D4 W正三:对方辩友很明显地把对方的错误谬论加在了我方身上那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了,先工作再考研的合理性在哪里?
. T% ~8 K% `5 C
8 R6 }$ {2 }; Z+ r: O# C反三:先工作的合理性在于我们每个人最后总是投入工作投入社会去获取那份经验的。 : \( |) A" e; ?, L, l8 [% ~2 j+ F

- n, I: h1 {4 }( `+ O正三:很好感谢对方辩友承认我方之合理性。
* p% l2 N. O4 r1 B/ l) r6 r. x/ X
反三:我只是说我们最后总是要投入工作,但是在此之前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所以要先考研再工作。
7 G2 y: r0 @/ s( j8 A* Q0 A9 A3 S9 X4 A
正三:竞争力是和谁竞争研究生和本科生吗?那么是不是博士生应该跟硕士竞争,那院士是不是就应该和博士竞争了呢?
2 t! M$ z  @. b; f* T' }: x
: e" I$ N' T( P: H% V# ]4 E) B# l# w反二:可是我们知道在就业市场里是所有的人一起竞争的,很多用人单位就打出了欢迎研究生考虑本科生的旗号您怎么看待呢?
# _5 Q! h+ N+ H/ d0 F0 w6 ~! J" i1 e8 G2 T
正二:很多招聘经验上写的是什么?写的是我们欢迎有三年工作经验的人来考,直接读研后毕业之后如何有这个条件呢?
! o( y! j- U6 X  a% V# u' ~* K9 I1 m/ Q5 e6 Z3 g
反三:那照您这么说本科毕业的时候您并没有经验您是不是就找不到工作了呢? ( n) k$ Y$ s+ R  }

7 x. C9 X! h) e/ J/ M3 a正四:可是我们可以找到跟本科学历有相关性的工作,对方辩友怎么拿一个本科生和研究生类比呢?
9 e' L/ D: V5 ?( P7 P) H) ~
! R$ P) p& @; L* U: ^反四:我们进行的类比是和社会整体层面进行的类比为什么放弃反而比把握更合理呢?
  k+ p) v& U8 y7 n
- w7 J& R; a6 w反三:面对种种困难为什么您要舍易而从难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06: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方四辩:首先感谢这位同学你问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是这样理解的任何宝贵的事物都需要我们不断地竟取和追求它,而越是宝贵呢就越是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去进行追求,而考研呢正是这样一种十分宝贵的机会,为什么说它宝贵他能够提升我们的竞争力,而在现代社会崇尚能力主义,奉行个人才学。个人的竞争力被提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层面上来看待所以我们认为本科毕业后应该先考研再工作这样做才更合理,当然考研会有考不上的,考不上的也不要紧你回来再工作嘛。 5 Z5 G1 Y( d7 n/ X5 \
$ h  _" L& `" B$ @0 @) j4 e7 C$ u- X
反三:而且我想提醒你的是,如果你只是因为怕考而考不上而不考的话那么等到您工作回来再想考您面对的是同样大的考研队伍到那时您是不是又要考虑又要考不上了呢,谢谢。
% s. k; }; D  j5 m7 {) [4 c1 |
观众:你们刚才说因为要通过工作来培养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是更好的我想问的是我们在读研究生的时期内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通过实践实习或者一些案例教学或者刚刚兴起的一种诊所式教学经验来培养实践经验呢?为什么一定要通过经验来培养实践经验呢?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06: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方四辩:非常感谢这位同学的问题,我们说工作当中是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例如说职位的岗位信息,微妙的人际关系信息而这些都是在实际的实习或者是兼职这些东西不能被取代的,我们说实习跟工作有什么本质区别,因为实习是预备役,而工作是正规军。实习是以一个大学生的身份去进入社会,而工作你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由于角色的不同我们所获得的收益是不一样的,我们所得到的锻炼是不一样的,我们所得到的学习的目光也是不一样的,换一句话来说吧,其实实习的目的最后也是为了最后更好的工作,本科的实习不是面向社会工作的吗?对方无非是说实习无非是说实习其实是也是一种间接的经验,实习也可以得到实践工作的经验,但是我们知道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网恋它不是真正的恋爱,只有真正的恋爱才是真正的恋爱。而媒婆说得再好我们如果不把媳妇亲眼看一下怎么敢娶进门.
发表于 2010-6-3 09: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哇,线没看,就这精神顶一下。回头好好学习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22:18 , Processed in 0.05333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