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26|回复: 4

转载一篇旧文,给辩论泼点冷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8 13: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篇老文转自大软。鉴于上次在这个号称灌水区的板块和人版聊英雄志都会被喷不务正业,所以我决定这此务必要找一个和辩论相关的冠冕堂皇的借口——记得当初我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这篇文章把里边很多话稍微做一点点修改——比如,仅仅把“RPG”换成“辩论”,读起来就说不出的顺畅,说不出的有味道——而在最近颇有几个大型赛事,辩论界一派歌舞升平,喜气洋洋的情形下,读起来就更加的畅快了。比如:

……而且你知道,“国辩”当初凭着勇开先河的天下第一,硬是培养了一批追星族。乃至后来口耳相传地“辩论”下去,大家都只吃这一套,导致大家也不管是不是明白了就里,就拿出辩论来以示自身品位的与众不同。这就和假洋鬼子说“鸟文”,80后作家装纯洁是一个道理,“鸟文”和纯洁,其实都是冤枉的。……

……然而问题是,大家都知道了“国辩”的存在,突然说驾鹤归西了,总有些无法接受,感觉这一定是一起医疗事故而不是自然死亡,背后一定有不可告人的阴谋,就好象游戏里描述的那样。但事实上真的什么也没有,央视就是不想糟蹋钱了。这就是辩论的低潮了。其实应该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因为风水轮流转,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但是辩手他不懂这些,他以为风水就是贷款买房子的时候卜个凶吉的,所以他们通常在这个时候就如丧考纰,拉长了脸哭着直嚷嚷,我们没比赛了,我们没有展现自己的舞台了,我们不能追求自己的荣耀了,我们统统失去梦想和追求了。一部分眼睛不是那么雪亮的观众,不懂事的瞎起哄,也拉长了脸哭着直嚷嚷,我们没比赛看了,我们的明星辩手统统完蛋了,“国辩”还没打就结束了,辩论又死了。……

……别怕,辩论比赛就是这样的。题目要烂、要无聊,要古老得好象现代社会根本没有出现过,要无聊的好象主办方实在是没有题目可选,拿了10年前的题目愣充决赛辩题,还拿“其实我们更加注重思辨所以题目理论化一些脱离实际一些还请大家多多包涵”这样的外交辞令来圆谎。……

……不晓得从什么时候起,辩论比赛出现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要比较标准,就是恨不得让辩手什么事情都能比较,比如说吃饭和上厕所哪一个更重要,治贫和治愚哪一个更根本。这些都是基本。更近一步的,辩手必须要能做出一些价值升华,比方讲国家啊,社会啊等等。这样才显得有自我,有思想,才能五讲四美什么的。要是再更近一步,就要牵涉到价值观的问题。这有个说法,术语叫作价值辩论,是门高深的学问。就比如讲辩手谈到小便就必须要从价值导向出发论证所谓的“应然性”,要是你只能说尿急了就要上厕所什么的,就不叫做懂得黄执中发明的价值辩论……

这个时候就有人使出了特别厉害的杀手缄。因为你可能还记得辩论赛快完蛋的时候,就是“政策辩论”拍马来救的。“政策辩论”是源自于西方的议会制辩论,常用的立论手段就是“须根解损”。没有错,就是现在无论什么辩手都要标榜的那个须根解损,就是不管什么时候论坛舌战的时候用来抨击对方不懂辩论孤陋寡闻的须根解损,就是只要去混迹于辩论圈就要提及以表示自己对辩论有相当了解的那个须根解损。

但是其实更多的人,并不想你们想象的那样,当真会在每个星期三,去小教堂做完弥散便例行公事地进行一场严谨的议会制辩论或政策辩论。不,他们不。那么他们都在干什么呢?请让我来告诉你,他们去图书馆、去看书、去和女朋友约会、去玩wow和dota;去干你们这些自诩为辩论中坚力量多不齿的,正常生活所必须的事情;去干那些比求职时,先自报家门表示自己当过多少次最佳辩手,赢过多少比赛的人更靠谱的实事。

至于拯救辩论,请放心,它就从来没活过,也从来没有什么死去的说法。……

嗯,我个人的观点并不和上边的哪些话一样激进——虽然大部分都很暂停——我只是在用“辩论”替换“RPG”来翻译文章而已。为了证明上述言论并非原创,纯属抄袭,定有雷同,纯粹必然,我把原文放在下边,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
拿什么拯救你,RPG?/作者 古留根尾.我我神


Trolika终于完蛋了,这是一件好事。对咱们中国人来说,事情不仅仅有高潮就有低潮,低潮完了还能高潮,这就是个循环。

  
当年《博德之门》号称挽救了濒死的角色扮演游戏的时候,万人空巷、欢呼雀跃,大家都达到了高潮。但是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人们发现高潮并不能持久,因为那些作游戏的总以为只要找到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就能够以效尤之,让自己也成功。所以大家都蹲着瞅,就等一个得道的好让鸡犬统统升天。官话来讲,这叫寻找成功案例下的盈利模式。可猴子能掰棒子、狗熊就不一定能掰棒子。当那些学不会新把戏的家伙都用无限引擎来玩《博德之门》的时候的老花招的时候,他们就一个个的都摆下阵来。越到后来的越惨,比如说Interplay旗下的黑岛工作室,本来是打算做《辐射3》的,还起了一个煞有介事的代号叫“范布伦”(Van Buren)。而且你知道,《辐射》当初凭着勇开先河的天下第一,硬是培养了一批追星族。乃至后来口耳相传地“辐射”下去,大家都只吃这一套,导致玩家也不管是不是明白了就里,就拿出《辐射》来以示自身品位的与众不同。这就和假洋鬼子说“鸟文”,80后作家装纯洁是一个道理,“鸟文”和纯洁,其实都是冤枉的。然后Interplay有一天突然发现零花钱全给败光了,于是他就呼叫黑岛的人:“范布伦、范布伦,这里是二东家、这里是二东家。你们被开除了,我重复,你们被开除了。听到请不用回答,因为我没钱要跑路。完毕。”后来游戏制作公司从中吸取了教训,绝对不把开发代号太早拿出去瞎嚷嚷,免得到时候公司周转不灵要开人的时候,总先想起那些代号名称朗朗上口、亲切好记的项目。然而问题是,大家都知道了“范布伦”的存在,突然说驾鹤归西了,总有些无法接受,感觉这一定是一起医疗事故而不是自然死亡,背后一定有不可告人的阴谋,就好象游戏里描述的那样。但事实上真的什么阴谋也没有,Interplay就是把黑岛拿去换钱花了。但是他不能和大伙这么交代,会显得特别败家。于是他就说,黑岛还没关闭呢,我们只不过把人都开除了,他们工作能力不行;《辐射3》也没有取消,我们官方什么时候宣布要做这个游戏了?都别瞎嚷嚷了,那是人家蒙你们逗你们玩呢。这就是低潮了。其实应该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因为风水轮流转,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但是外国人他不懂这些,他以为风水就是贷款买房子的时候卜个凶吉的,所以他们通常在这个时候就如丧考纰,拉长了脸哭着直嚷嚷,我们没钱了,我们把人都开除了,我们破产了,我们的公司倒闭了,我们统统失业了。一部分眼睛不是那么雪亮的玩家,不懂事的瞎起哄,也拉长了脸哭着直嚷嚷,我们没游戏玩了,我们的明星制作人统统完蛋了,我们喜欢的公司都倒台了,《辐射3》还没开发出来就玩完了,角色游戏又死了。

这本来就已经够丧气的了吧,但是还不算完。因为还有好多人都不知道Trolika是干什么的呢,这一问就显得特没心没肺、特火上浇油,拔开了血口子冲里面揉盐巴似的。Troika是由当年制作了《辐射》的3位著名制作人里昂.博雅斯基(LeonBoyarsky)、提姆.凯恩(TimCain)、以及贾森.安德森(JasonAnderson)从Interplay请辞之后,自己组建了一家游戏制作公司。按照传统我们一般还要说说这家公司有什么业绩,做出过什么游戏。因为同样是按照传统,只有吃饱了撑着闲着无聊的人,才会去较真到底是什么公司,以及什么人,制作出了什么游戏,并且以此为标签给人、事物进行先入为主的定性。而一般玩游戏的,只知道好玩就给他早请安、晚请安,崇拜的好似亲爹一般;不好玩就狗血喷头的一顿乱骂,一副拿起筷子吃肉,搁下碗骂娘的没良心样。所以按照传统,Troika就显得更加悲戚,因为它从头到尾也不过产出了3个游戏而已;2001年的《奥秘——蒸气与魔法》,特色是无原无故占用大量CPU资源,拖慢机器以及可笑的贴图错误;2003年的《灰鹰——元素邪神殿》,特色是没有整和好的3.5版龙与地下城规则,友善度欠佳的用户界面;还有2004年的《吸血鬼——避世血族》,特色是使用了《半条命2》的引擎,但是画面糙得好象整个公司只有一个兼职美工一样。

别怕,角色扮演游戏就是这样的。画面要烂、要糙,要豪放得好象图形加速卡这种技术根本没有出现过,要粗犷的好象新世界电脑公司(New World Computing)实在是没有周转资金,拿了上一代的引擎就做出个资料片楞充是《魔法门VIII》,还拿“其实我们更加注重剧情所以图象技术糙了一些还请大家多多包涵”这样的外交辞令来圆谎。所以新世界电脑公司这才倒闭,《魔法门》的授权叫法国人给拿了去。但这样还不能算完,光是画面差劲还不能算一款“称职”的角色扮演游戏,非得要BUG层出不穷,技术漏洞比比介是,这才能叫不折不扣的RPG。比如说德国人开发的《圣域》(神圣记事),画面糙、BUG多;任务只有8个方向,还不是用建模搭出来的。整个游戏世界就一幅地图,玩的时候全给你读到内存里,只在有些地方象征性的设点Checkpoint、用Real-time Loasd-ing调节一下气氛。除此之外机器均被折腾的咔咔直响,好象有人不小心把胳膊伸到绞肉机里做了香肠一样,听着就心疼。最了不起的是,德国香肠还出语法错误,有时候剧情看着看着动词变了时态就搁在句末了。显而易见中国和外国都一样,咱们的汉化质量难以保证,他们的Localization做得也不是那么好。可是我们每年都有3.15消费者权益日,虽然外国也有,可他们不爱过。这游戏最后也几乎玩完了。

再有就是《神界》系列,也是糙的不行。但是尽管技术上不达标,可是怎么说还是用心做了的。比方讲虽然它用上了不能再过时的45度视角来解决人物形象不够饱满、无法用自由旋转来观察角色的问题,然而这45读角也用的实在有新意,因为不但玩家的视角是45度的,就连画面它也是45度的。于是你不得不盯着好象平面四边形的一桢桢画面展开华丽的冒险。真的很冒险。不晓得从什么时候起,做角色扮演游戏出现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要自由度,就是恨不得让玩家什么事情都能干,比如说砸锅摔碗,抄起桌子椅子朝背包里揣拿去卖钱,实在不能卖钱也能当做原材料组合些什么出来。这些都是基本。更近一步的,玩家必须要能自行做出一些选择,比方讲是不是帮老太太寻孙子啊,捡到钱是不是上缴国家啊等等。这样才显得有自我,有思想,才能五讲四美什么的。要是再更近一步,就要牵涉到人物互动的反馈问题。这有个说法,术语叫作NPC Behavior,那就和做AI状态机差不多,是门高深的学问。就比如讲玩家必须可以控制主角字人家门口小便,人隔壁小姑娘就会红着脸羞涩的跑开大叫“好讨厌!”要是你的只能进别人家翻翻箱子偷偷细软什么的,就不叫做有NGC Behavior。所以老式的角色扮演都玩完了。做《神界》的本来也想赶这个流行,也想在人家门口小便来着,可是游戏终归还是45度角的,人物也只有8个面,对半对不准人家大门,过堂风一吹全糟尽了自己,最后只好算了。但是它终究还是要自由度的,不然就算不上一款称职的角色扮演游戏,于是《神界》就安排了好多能活动的桌椅板凳,虽然没有办法往背包里面揣,或是拿去炼刚炼铁什么的,但是能抄起来砸人。这还了得?!于是蜡烛头被抄了起来,向骷髅兵扔了过去;大石头块被抄了起来,朝兽人战士扔了过去;花园的条凳被抄了起来,朝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怪扔了过去。游戏制作人一看,这也挺有意思的不是?觉得差不多了,就归置归置发行上市了。不曾想角色扮演游戏其实已经没几口气好喘了,喜欢玩的、怀念的还是那个复古的调调;不喜欢玩的,其实能不能进人家小便他都不玩。所以《神界》居然风评还算不错,后来又出了一个《超越神界》,也是一样的调调,看不出来超越了多少。当然角色扮演游戏压根就没指望靠他们咸鱼翻身。

说起来,走怀旧路线本来就是下策。因为当初人们之所以都不玩角色扮演游戏全跑去玩《雷神之锤》就是因为RPG实在太小众,太不亲民了。角色扮演游戏能和别人进行激烈的连线对战吗?不能,所以它败给了第一人称射击游戏。那么角色扮演游戏能和别人进行激烈对战的同时,觉得不爽还能通过聊天窗口骂街吗?不能,所以它又败给了网络游戏。虽然一开始,网络游戏还是要借角色扮演游戏这只鸡生它自己的蛋,因此标榜出来的都是什么大型网络角色扮演游戏,头衔就很唬人,而且听起来也很大型,很是玩不完的样子。不像角色扮演游戏,一下子就玩完了。但是,后来网络游戏发展起来了,就不需要RPG来撑场面,再加上以前的说法太拗口太冗余,于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就直接简称为网络游戏。显见电子游戏这一行业,是多么的世态炎凉,多么的有奶就是娘。一家公司、一个游戏类型、一块桥头堡、一片滩头地,说完蛋就完蛋,被抛弃就被抛弃,要并购股价就呈坠楼态势下跌,一点都不带含糊的。不会有医生垂头丧气地面对家属微微摇头,也不会有星期天黑边粗体的沉重扑告新闻。角色扮演游戏咽气之后,人们就把它的尸首随手往荒郊野外那么一扔,也不用席子卷上一卷,就自顾自照样歌舞升平去了。

后来,来一个日本人。看见角色扮演游戏这块还没烂透的老骨头,觉得很有意思,就捡了回去当纪念品。因为日本也有RPG,但没有见过这样的。而且日本的RPG技术上还不够先进,还停留在粗茶淡饭、菊花与刀的阶段。简单来说,就是种菊花的老农风雅地呈上作品,然后拿些不阴不阳的话噎人,比方讲“足下若是觉得我的菊花未够盛美,不才便在这里横刀剖腹明志”一类的鬼扯。因为经常喜欢走这样的极端,所以日本人的电脑游戏统统剖腹自个儿死光了,剩下来的大多是黄色游戏,因为上不得台面,所以好歹苟活着。相比之下,日本的电视游戏就比较聪明,不会动不动就切肚子、扯肠子血呲呼啦地演全武行,而是靠去藩帮捡别人的尸首,看上去不错就带回来当纪念品,然后再到主菜单里选择“开发”一栏,动用“研发”指令,消耗一些AP来制作所谓自己的产品。所以日本的电视游戏可以长久不衰,并且道貌岸然地从来不大规模发行黄色游戏,只是有时候偷偷地趁人没看见的时候推出那么几款过过干瘾,特别没意思。这个时候,日本人已经把捡回来的骨头研究了个差不离,就发行了《武神》(Busin),然后告诉大家说,其实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巫术》呦!没玩过吧,那可是人家“米国”以前最出名的角色扮演游戏,说了你们也不懂。可是它不光是“米国”的,也是日本的,咱们经过了再开发。假如你敢说不好玩,我就横刀去给你剖腹。而实际上呢,这又是一个Localizition的产品,不过把《巫术》翻译翻译,所有的英文字用平假名拼一拼就完事了。日本人也不看《焦点访谈》,所以他们的玩家吃了亏都不知道。

结果,日本正经八百的角色扮演游戏,还是能苟活下来的那些。大部分上,你都能在其他作品中找到原型,有时候偶尔有些不那么起眼的零星新点子,就好象正在慢慢进化成人类的单细胞动物,让人看着干着急,一点提不起劲来。但其实也不用着急,因为日本人的脾气就是这样温存的,所以他们的火箭总是放到一半砸着自己人。好多好多年以后,《勇者斗恶龙》还是一如既往的救公主战火龙,还是一如既往的抽黄金史来姆升级,还是一如既往的鸟山明的时候,人们也还是一如既往的在秋叶原派0点发售的长龙大队。许多人管这叫怀旧,叫做经典,叫做保持着对夕阳余辉的往日美好时光的无限憧憬,就做不落肤浅空洞的商业圈套的清高。但是我就觉得《最终幻想》没什么不好。虽然每次说起角色扮演游戏,就会提到嚼得烂熟的名字让你腻味的直犯恶心。可是8代移植到电脑上的时候我还是非常的兴奋,大吃了一惊。倒不是说8代用了什么正常的8头身,抑或取消了传统的角色扮演系统,这些都是细枝末节,都是慢慢进化中难以察觉的一环,是软体动物朝节肢动物方向迈出的其中一步,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让我觉得开心的是,日本的RPG已经越来越日本,越来越独立,可以下山出师开馆收徒了。比如说这游戏里的学院剧情结、成人少年化情结、学院热斗情结。当时我还年纪太小不懂事,总觉得一帮未满20岁的大姑娘小伙子以学生的身份抄家伙打架,有种说不出为什么的够劲。这还不算,因为大姑娘小伙子并不因为未成年不负法律责任就了不起了,他们打仗的时候也会拼命挂点,这就更加地让人有种说不出来为什么的够劲。感觉好像花仙子没有找到七色花就让汽车给撞残疾了,小红帽刚出门就看见狼外婆在嚼老奶奶的大腿肉骨头一样,特别具有颠覆性。而且和我们上中学的时候一帮坏孩子聚众斗欧械斗什么的挺像,玩起来就特别具有亲和力。后来我才算明白,这就和“只向着夕阳去哪里也好........”或者“学长来追我呀!”或“请以结婚为前提和我交往.....”等一样,是日本的符号标志。就好像富士山的雪、北海道的熊、早上的味赠和星期天的暖桌炉火锅一样,这些虽然放在四海就未必不准,但绝对就不够味道的国家象征。假如是瑞士的雪、北极的熊、天津的豆浆面和东北的大炕头,这就不行。所以你现在看到的动画片,总是有校园戏;校园戏之外还要是高中校园,当然初中的更棒;中学之外的老师也年轻水嫩,最好不超过18岁,不然就只能算到大叔大妈一类,只能当教导主任或福利社的营业员;小可爱的教师或学生会长之外学生还要能打,不但能打还要越打越能打;热血乱斗之外还要不停的死人,一点都不带手软的死龙套、死配角、乃至死主角。掌握了这一套,推广开来,就掌握了日本隆隆运转的商业机器,就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光在家里等数钱数到手抽筋好了。至于角色扮演,用这个公式一套,更是大大的提高了其生产流水线的能力。所以虽然日本不会发射火箭,但是他们的电视游戏平台一年下来能推出无可记数的角色扮演游戏和不是角色扮演的游戏;美国人虽然放火箭放得像二踢脚,但是他们的角色扮演游戏已经玩完了,放火箭又不能拿来当游戏玩,因此美国人的下场会很凄惨。

这个时候就有人使出了特别厉害的杀手缄。因为你可能还记得角色扮演游戏快完蛋的时候,就是《博德之门》拍马来救的。当然如今《博德之门》已经沦为了家用机上动作游戏,自然不可能再杀回来。但是《博德之门》是基于第二版龙与地下城规则的,简称就是ADND。没有错,就是现在无论什么网络角色扮演游戏都要标榜的那ADND,就是不管什么时候论坛舌战的时候用来抨击对方毫无内涵可言的那个ADND,就是只要去应聘游戏相关职业就要提及以表示自己对产业有相当了解的那个ADND。其实龙与地下城这个东西,在上世纪80年代人家就玩的差不多了,不过在后来的几年里一直出到了现在的3.5版,并且更进一步地衍生出了D20系统以便形成泛用的纸上角色扮演游戏规则,我和我的同事也只是在偶尔有空的时候,于星期三找一些项目不是那么忙的同志跑个促进脑力开发、有益身心健康的无筛团。更多的人,并不想你们想象的那样,当真会在每个星期三,做完弥散边例行公事地投筛子做人物表。不,他们不。那么他们都在干什么呢?请让我来告诉你,他们去喝啤酒、去逛舞会、去和女朋友约会、去玩《半条命2》和《天堂2》;去干你们这些自诩为角色扮演游戏中坚力量多不齿的,正常生活所必须的事情;去干那些比谋求关卡设计师这个职业时,先自报家门表示自己当过多少次DM,跑过多少团的人更靠谱的实事。

至于拯救角色扮演游戏,请放心,它就从来没活过,也从来没有什么死去的说法
发表于 2010-5-19 09: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1)RPG= Role Playing Game,角色扮演游戏   
(2)RPG= Rocket Propelled Grenade,火箭推进式榴弹   
(3)RPG= REPORT PROGRAM GENERATOR,IBM的AS/400小型机上的高级语言   
(4)RPG= Radar Product Generation,雷达产品生成子系统   
(5)RPG= RP Game,人品游戏   
(6)RPG= Raw Pyrolysis Gasoline,高温分解汽油   
(7)RPG= Research Planning Group,研究计划小组
发表于 2010-5-19 09: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便那些跟我一样无知的小白了解RPG的意思,说实话,我以前只知道是火箭弹《黑鹰坠落》
发表于 2010-6-3 19: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马克一下,以后看
发表于 2010-6-5 12: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哦  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0 13:55 , Processed in 0.0494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