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44|回复: 16

大马辩坛的危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29 09: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马辩坛似乎开始有点走样的现象,尤其是国辩对大马辩坛的冲击实在很大。看到有人不分青红皂白而批评马大,甚至大骂。辩论精神早已不在。
还有,大马的辩论风格越来越倾向得理不饶人,强势的风格。
(当然不是所有的大专,但多数都是这样。)而且许大马多评判也很喜欢这样的辩风。这种辩风在本地观众也许会喜欢,但在海外的评判可是相当反感,也不得人心。
再来本地评判的素质也令人不放心,更有人觉得素质开始下降。
这样下去,大马辩坛真的很不健康!
发表于 2004-12-29 09: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辩坛的危机.

赞同楼上所说的。已经不只一次听到一些评判这么说:“其实我不太懂辩论,不晓得为何主办单位会邀请我来当评判?”

拜托,马来西亚真的没有适合的评判人选了吗?将比赛结果交由这些人来决定,实在不能让人放心!

年纪大的未必代表资深,资深也未必代表懂辩论。许多前辩手其实更适合当这些大赛的评判。如:国文、锦添、建斌。。。我曾看过他们的点评,绝对比一些所谓的“资深”评判好得多!为何不善用这些资源呢?

发表于 2004-12-29 10: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辩坛的危机.

前辩手这些大赛的评判不是不好.....
只是怕别人说他们偏心于某某方.....
就算公正...也会糟人闲话....
发表于 2004-12-29 10: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辩坛的危机.

大马辩坛有三个危机,第一,本地辩论员素质不如上一代,辩风趋向表演性,临场发挥变成重点(看看“请问以下那一些你们认为代表你们辩论队的素质?”的贴),逻辑架构错误百出(本道不愿再提例子了),却还是有人沾沾自喜。很多队伍都说胜负不重要可是当你评点他们的缺点,没有几个会真的虚心受教(现在辩论员的心态),上来反驳的多数是为了争取些面子。

第二,评判素质低落,正如楼主说的很多评判不但经验不足,而且还不太清醒。(不谈他们会不会看辩论技巧,有的可以说是敷衍了事)。如果比赛辩题复杂了些,很多评判会不知所措,不知道要如何决定,评分相近的比赛更是如此(下回选主评,请派一些口才较好的好吗?)最后决定胜负的不是你会不会技巧,你的逻辑有没有说服力,而是听了那边比较爽。谁说辩论斗智了?虽然不是每一位评判都是如此,但也不在少数。

第三,辩论队的目标狭隘,其实辩论可以是很个人的事情,个人的目标,但是对于团队不应该样样以个人目标为前提,国能现在的队伍是整容强盛,但是新人栽培确不太突出,很多队伍也以我们赢了几场赛事,你们赢了几场赛事暗中做比较。赢多了便以为强者,输了就成了弱者。真正的实力确实如此吗?正如风水轮流转,幸运和不幸可以带来不同结果。比赛可以是让人了解实力确不是唯一的指标。本人想起马大当年的四大金刚,不但才艺兼备而且往后还成了马大幕后实力的主干。有了这些人的指点,马大才有今天的成就,一支强队如果要称霸国际辩坛身后的幕后实力更是不可缺少,可是这里有几个人认为如此?你们认为一支强队靠的只是出色的辩论员?看看近来,那些队伍立论较好,那些立论较差就明白了。

发表于 2004-12-29 12: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辩坛的危机.

赞成kungfu的看法
烟跟瓶的例子...真是...唉
而且今年的裁判(部分)确实比上一届逊色不少,有些还带有个人主观概念.真正懂得辩论的裁判还真是不多.

目标狭隘
如xiaopig说的,大家好像忘了大专辩论的精神舆目标,倾向得理不饶人,强势的风格。
再不然就是胡乱炮轰某校,把大马辩坛搞的乌烟瘴气.
拜托,我们现在是战国时代吗?

最后,希望大家能借着这一次的经验,来年再更精益求精.

发表于 2004-12-29 12: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辩坛的危机.

下面引用由huamin2004/12/29 09:43am 发表的内容:
已经不只一次听到一些评判这么说:“其实我不太懂辩论,不晓得为何主办单位会邀请我来当评判?”

...

这个还好,至少不知为不知。我曾听过某些评判在互相交谈时说:“他们(指台上辩手)都不懂辩论的!”然后发表自己的一番正确伟论。很遗憾,他们言论中的逻辑也是错误的。

主观没有错,人永远无法做到绝对客观,所以我们才要邀请超过一位评判。关键点在于评判们是赛前主观还是赛后主观。有些评判在开赛前就抱定之前印象中关于某队的定论,于是所有台上的言论都成了强化他赛后嗤之以鼻的证据。幸亏他们为数还不多。

发表于 2004-12-29 15: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辩坛的危机.

说起评判的素质,我本身就有这样的一个经验。记得有一次被邀请当评判时,有幸能和一位知名的评判担当同一场比赛。辩题类似有‘最佳方法’的比较性辩题。当我们在讨论时就对这个‘最佳’的逻辑出现了分歧。我的浅见是如果反方认为辩题那个不是最佳方法,那么在逻辑上反方的立论必须提出另一个反方认为是最佳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然而,这位评判则斩钉截铁的说反方不用这么作,反方只需提出很多负面的因素就已足够。然后我尝试向他解释辩题所要求的基本逻辑,可是他都不接受。我想只要有读过逻辑学都知道‘最佳’的逻辑是相对性的,就象‘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道理。可是如果评判连这简单的逻辑都不懂的话,只怕会误人子弟了。最后更因为我不肯赞同他的观点,而被他指为不懂辩论。那时候的感觉真的很无奈,也开始明白到安焕然老师为何对大马辩论如此失望。我只想说评判的素质肯定会对整个辩论发展起着关键性的影响。所以评判拥有正确的辩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说到这里,各位一定非常想知道我说讲的‘知名’的评判是谁吧?让我给各位一个提示,他是其中一位中马决赛的评判。
发表于 2004-12-29 15: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辩坛的危机.

桂生,不晓得我们所遇到的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哈哈!
发表于 2004-12-29 15: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辩坛的危机.

喔! 你也有类似的经验吗?
那就要等到下次见面时详谈了. 哈哈!
发表于 2004-12-29 17: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辩坛的危机.

大马辩坛真正的悲哀是,输了的队伍就责怪评判水准低,不懂辩论;赢了的队伍就觉得自己的实力强。你以为别人很想当评判呀?邀请的时候就低声下气,好话不离口;比赛过后就招呼不到,背后下毒手。连最基本的邀请、致谢函都没有一封,更妄论车马费。难怪越来越多人不愿意当辩论赛评判。

评判不懂辩论?
1)如果评判不懂辩论,而主办当局也认为评判应该懂辩论的话,为什么却邀请这些所谓“不懂辩论”的人当评判呢?哈哈,说穿了,还不是因为赛会逼近了,却没有人愿意当评判!这种情况下,比赛队伍不服比赛结果,而怪罪到评判头上,谁之过?毕竟,如果别人不应酬你,来浪费2个小时听那无聊的表演,是可以办到许多更有用且实际的事情。

2)谁不懂辩论?任何人,只要没有残缺,都懂得辩论!请批评评判不懂辩论者注意,辩论并不是辩论赛,别把比赛看成世界的全部!况且,这次的赛会评分标准,内容占了60%。那到底辩比较重要,还是论比较重要呢?

3)大家来省思吧!为什么陪审团团员不是纯粹由法律界人士担任,而是由各不同背景的人一起担任?

热爱辩论没有错,但是输了比赛便迁怒他人的态度,实在要不得!如果你们觉得懂辩论是当评判的必要条件,我在此挑战接下来主办辩论赛的大专,不要再邀请辩论圈外的人当评判!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于 2004-12-29 21: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辩坛的危机.

这里抛出一个问题供大家讨论:到底辩论赛的评判应该由具备辩论底子或逻辑知识的人士组成,还是应该由不同背景,不一定真正认识辩论的人士组成?

我觉得这个问题牵涉到另一个老问题:到底辩论赛的定位在哪里?

发表于 2004-12-29 23: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辩坛的危机.

野兽的问题是个老问题,前一阵,一个关于“对全辩评委看法”的帖子里曾经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讨论。我说了一些个人意见,略加整理,粘贴到这里,权当抛砖引玉了。

1、我的建议

辩论专家或者知名辩手作为评判的优势是能够透过辩论技巧看到辩论双方真实的表现,这是其他领域的专家和普通人(也就是大家说的虽然是专家,却不一定认识辩论的人)当评委所不具备的。因为辩论双方队员大都学养深厚,引经据典,对一些专业的最新成果也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在劣势时候,大都演练了一手避重就轻,强词夺理的本能反应,辩论技巧使用非常娴熟,语速也像吃蹦豆一样快捷。要不太了解辩论的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对被辩论技巧包裹的论理、论据、论证方式和个人表现都给与同样的关照,实在太困难了。

举个例子,这就很像体操比赛和跳水比赛,普通人对照秩序册很容易给出每个队员的评分,但是比赛时运动员的速度是很快的,又不能放慢动作,要在“一秒钟的艺术”中能看清发生的一切和细节,可能就需要受过专门的训练。

如果要用陪审团制度来做类比的话,陪审团制度可以很好的弥补法律的刚性,是英美法系的精华,我个人认为对于人治的国家,这种制度更为有效。但他也有他的不足,就是陪审员作为非专业人士,司法理性不足,有时过分的依赖直觉,容易被控辩双方的法庭技巧所迷惑。

但是,全部用辩论专家和成名辩手组成评判团,我也不能赞同,毕竟,人的认知和知识领域是有局限的,要他们对经济、政治、文化、环保、法律等等所有的辩题都能通吃,也不现实。而且个人的偏好和身後的背景导致公正性受的诟病较多。

我的建议,是由辩题领域的专家配合一些辩论专家共同组成评判团。这样就会对辩论内容的创新和辩论技巧的创新都能给与同样的关照,比较适合现在的情形。

2、关于辩论赛的定位
网友们的主流意见是辩论就是为了说服观众,对于这一点涉及到辩论赛本质和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我一直不能苟同。我的理解辩论赛不仅仅是说服观众。就像我不能赞同把华语辩论赛简单理解成只是用华语来进行辩论一样。
我认为华语辩论赛至少承担着这样一些功能:
1、展现华语魅力;
2、培养辩论人才;
3、提高文化素质;
4、弘扬中华文化;
5、传播学科知识;
......
所以这也是我不能同意辩论赛功利化的原因。
说到底,辩论赛带给我们的是一个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每个人都具备较高的素质,才能更好的推进民主化的进程。说到底,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辩论赛背后的文化意义和文化战略,这也是“脱美国化”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应该终极关切的。

至于输了就怪裁判,赢了就说自己实力强的情况,不仅在大马辩坛,在大陆辩坛也是如此,呵呵。裁判可倒霉了。没办法,只要辩论理论还不成熟,只要大家对辩论的理解还不同,这种争论可能还会存在很长时间,凡事都是说清别人的事情易,说清自己的事情难啊。

发表于 2004-12-30 00: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辩坛的危机.

谁说大马辩坛有危机??????!!!!!!!!!!!
发表于 2004-12-30 10: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辩坛的危机.

各位在畅谈的评判问题固然是大马辩坛的一大危机,但也不见的是全部吧!为何没有人谈到现今辩论员素质低落,逻辑和知识底差劲的问题,是不是各队的培训新人过于注重表演性技巧所之?

关于评判相信每一位都有不同的见解,虽然有评判对辩论掌握不够好但他们的功劳不要抹杀。由于大马辩论圈子小,主办当局已经非常为难去找让大家心服的评判,考虑的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在下想提出两点可以改变现状又不需废除现有的评判员。

第一,采取分段评论辩论制,将现有的评分过程由第一轮, 印象分改为立论逻辑,第二轮,分数总结改为内容评审(可以参考分数,因为内容分数比例大),第三,终结投票改为技巧风度。(结果为三轮投票的多数票)
采用这制度有两个优点,第一,评判不能敷衍了事单凭印象给予莫队轻易获胜,获胜理由可以更明确,主评给予评论时更具说服力。第二,即使不懂的辩论技巧的评判也可以胜任,因为印象分没有主导力。

第二,主办当局可以提供赛事录影,让些有争议性的片段重温方便讨论。限制评判不能投弃权投票,不能更改先前的分数,主评应该依照评审的项目给予评语,不用大谈特谈印象和个人感受。

 楼主| 发表于 2004-12-30 16: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辩坛的危机.

我发起此帖是为了让大家讨论大马辩坛面对的危机,和改善的方法。
当然评判是其中一个问题而已,我们也不是把全部罪怪在任何一方身上。
前面几位也是分享经验而已。
但重点是要如何解决,而不是错在与谁。
发表于 2004-12-30 17: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辩坛的危机.

辩坛危机怎么变成了评委素质危机了?

辩手的内涵底蕴变差了,在提升辩论技巧之余,不要忘了读书 。。。

发表于 2005-1-3 23: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辩坛的危机.

大马辩坛真的出现那么严重的危机了吗?
我觉得不能要求评判一定要完全客观、一定要万事通啊。而且,我觉得评判的意见和批评其实是对辩手最好的指点。可是很多大型的比赛在赛后都没有提供空间让辩手与评判交流…好可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4 00:42 , Processed in 0.0718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