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78|回复: 2

辩论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16 10: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流水帐的回忆  (云飞)

成流

  记得初二的时候,有篇课文是关于辩论的。那时我很爱看书,拿到新课本总爱乱翻一遍看一下。当我在拿到课本的第一天,看到那篇课文后,我就一直期待那堂课的到来,不知道为什么。这是个奇迹,我竟然会期待沉闷无比的语文课……

 那天的课堂上,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又在和同学聊天了,被老师叫起来和另外一位同学读一段还算精彩的对辩。幸运的是我念的那方明显占了优势,好灵活好尖锐好好玩,大家听了都很开心,我有种狐假虎威的感觉~:

  那时的我也很爱逛书展。初三那年,有一次爸爸带我去一个书展。那个书展只是空地搭起篷子,里面放了好多的书。书本好多,排列也很特别,可是我却从某个非常隐秘的角落挖出一本辩论书,一看就放不下手,可是看了一下价钱,竟然要40块马币。我看了看爸爸,仔细回忆了一下每次出去看到好东西要买下来用的死皮赖脸的方式,结论是:成功机会不大。当我不舍地再看了一下那本书,越看越不舍得,心理想了一下,还是坦白跟爸爸说。没想到的是,爸爸竟一口就答应了,那本书叫<舌灿中华>,4年后因为我把这本书借给一位学长,他因此多了一个名字,<舌烂中华>……此后,我每次去书展,都会第一时间去找辩论的书;每次经过那个书展的空地,都想进入那空地上新建的书店看看……

  我读的是马来西亚的独立中学,除了英文和马来文相关的科目,都是中文媒介教学的。马来西亚还有另一种国民中学,是政府办的,用马来文教学,由于对马来文一点好感都没有,我“毅然”选择独中。中学的高中一直都有常年班际辩论赛,我们班也参加了,我也参加了,草草经历了3场比赛,最后输给高三理科班,他们里面有两支老狐狸,那两位狐狸学长以后却帮了我们很多,很多……).


由于没有其他外力的影响,高二我们同样的四个人本着惯性继续参加了比赛,而四个人当中就包括那次初二和我一起念课文的同学。我们这几个人都很幸运,赢了好多比赛,最后一场却输给了八打灵公教中学,也就是慧敏那队,呵呵。`


由于是校队,所以大家都有特殊待遇,语文课都可以跑出来到辅导室吹冷气、聊天,把食物从外面打包进来吃(学校禁止打包),把辅导处弄得乌烟瘴气,还好辅导老师秀燕一直对我们格外开恩,虽然她应该也很生气。/

这段日子给我更多的回忆是里面的人。

老实说,我和其他4个队友平时在班上也不是什么比较好的朋友,但是那段日子很是开心。我们的一辩是个看似60年代的文艺青年的人,我一直很好奇他的发胶怎么那么好,我从来没看过他的头发给风吹乱了。他看过很多书,而且都是那种很文学的书,我一直觉得他很古板,所以有空没空就说他古板。不过,老实说,他是我们之中最有学问的,也是文章写得最好的。我记得有次比赛,我看他写稿的时候,突然有种感觉,他会写到吐血,真的是呕心沥血。由于我的文笔是最差的一个,所以每次也随便交差写稿,比他快了很多。当我看完电视回来之后,他还会在写稿,一直写到2点多,当时大家都睡了。大家都睡得好香,因为我们都知道明天他肯定能交出一篇好稿。他是个很善良的理想青年。

二辩当时长得很象台湾一个歌手万芳,可是她平时比较随便,可以说没形象可言。可是,她文章却写得很好,如果说俊彦写的是60年代文艺青年的文章,那她的文章就是90年代的现代文章。她常拿她写好觉得不错的文章反复的念,可怜的我每次都要去翻图书馆的书,找出一两句比较优美经典的话-这是我们的规矩,每个人结尾都要一段读来很爽的话。

四辩是个小胖子,他很有政治家的感觉,因为他爸爸也是从政的。他演讲很好,成绩很好,是我们的杀手锏。因为每次什么陌生的大叔大婶他都很容易混熟,或许很多中年的评判就因此投票给了我们。他对自己的期望一直很高,所以压力也很大。有次比赛,他坚决拒绝参加,幸运的是,他后来又回到了队里。我一直认为我们是很合拍的拍挡。[

候补是位一直不肯承任胖的女生,她是个典型的万能秘书,小至请假,大至和其他学校交涉,都是她一手包办。她对不同地方来的人可以用不同的口音聊天,这点最让我们佩服不已。她是一位很心细和坚强的女孩,和二辩是死党,两人一向敢怒敢言,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不过,因为有一次她听了我们说了有些话,激动过度导致连人带椅往后倒下,形象尽毁。我想,翻开辅导室的地毯,应该还会留下一些什么裂痕吧。=


还有两位非常利害的狐狸学长,他们由于毕业后比较空,常常跑来辅导处骗吃骗喝,顺便帮忙我们。胜伟是个全能型的学生,他什么都会,什么都好,是我见过最佩服的学长。他从不追求什么名利,不会去强求什么,可是他什么都作得很好,这是我很佩服的地方。听说他在台湾大学混得很好,是药学系第一名。另外一位学长威胜是个泡妞高手,我第一次听到此爱绵绵无绝期就是从他口中听来的。他很喜欢阿申纳,由此还因为我损阿申纳来捧曼联而生气了好一段日子。他现在过得也很好,听说在史丹福念电脑硕士。他们都有单细胞的说话方式,多细胞的思考方式,很真的朋友。_
秀燕是辅导处主任,她也是个文艺青年,不过气质上不象,因为她的笑声常破坏了她的形象。她是个很受大家爱戴的老师,很理性,也很感性,更很玩得起。由于当时她三十大寿将致,我们因此损了她很久她也没怎样。还有一次,我在辅导处的白板上写着:古墓派孙婆婆的真名叫什么?那次她也只笑了一笑,自此她多了一个外号,孙婆婆……因为她姓孙…{


领队的老师是个紧张大师,有小魔女的称号,长得娇小可爱。她一直很关心很多东西,管得很多,不过有时真的太多了。她最喜欢看育婴书,两年后,她果然如愿以偿了,可是身材好象回不来了……


我们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团队,和所有的团队一样,喜怒哀乐都有,不过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爆冷赢了两场比赛,大家兴奋得在夜车上一起唱歌,那种感觉非常地好,那也是五音不全的我生平第一次敢放声唱歌……:

我一直记得,输了我们最后一场比赛的夜晚,我习惯行地把领带除下,脱下大衣,几个人在新山(马来西亚靠近新加坡的一个城市)刮着不太冷的寒风的晚上,一起帮秀燕买她29岁的生日蛋糕。找了好久,最后却在酒店楼下找到八分之一块蛋糕……8


那次的比赛,几乎所有的柔佛州(马来西亚的一个州,相当于中国的省,不过面积小多了)辩论员都来支持我们,我们大伙留下了几张可爱的大合照,我还记得有一位朋友是那么喊的:穿黑色衣服和大衣站去后面,当布景……:

虽然我们不是最好的朋友,可是那段回忆一直是我们中学回忆中最美丽的一段……sfg


高三是忙碌的一年,大家早已约定好不参加任何比赛了。经过忙碌的考试,我们回到了平静无聊自由的日子。距离进入大学还有整整半年多的日子,我选择回去辅导处骗吃骗喝,刚好学弟学妹也在准备比赛。q

他们小我两岁,其中很多都是制服团体的团长。我向来最看不惯制服团体,所以有空没空总要灌输一下他们制服团体不好的思想,不过看来是不怎么成功的……v+

因为笑声象马而被我们称为小马的慧慧,是我看过演讲最特别的女生。她比一般女生的演讲来得理性,但是因为她的声音很有磁性,所以听来又感性。她看书很少,常用错词,成为大家的笑柄。她有个比较不好的习惯,她的稿一般都是别人写的,每个星期五,她都会用无助的眼神默默看着达尔六,因为那天是写稿的日子……$d

达尔六因为长得象达尔巴(八)的妹妹,因此而得名。她看书很多,常识,知识,看电视都很丰富,写文章也很好,是不可多得的才女。可是她常被门撞,给椅子砸到,所以一直无法树立起才女的形象……lwu:m


灭绝和达尔六一直很冤枉,由于某刻她突然给我们感觉很象灭绝师太,因此一直被称作灭绝。她是个典型的文科女生,文章感性得要命,而且很短的文章可以让她念成3分钟,我们常问她:你的倚天剑呢?)z+l`*

宋青书长得白白净净,让那几个女生很妒忌。他很早就认识灭绝,可是听说他最近找到了他的周芷若,祝福他啦~<y8q=


他们是一支很棒的队伍,可是运气一直不好,每次都遇到黑哨而夭折,不过他们都看得很开,输了比赛还是很开心。有次他们输了比赛,大家本来还有点难过,可是在秀燕的号召下,我们在同一辆的车上乱唱歌,大家唱得很开心,那是我第二次敢放声唱歌……以后,听到真心英雄这首歌,总会想起这几个活宝。e

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很好玩,来到新加坡的时候,有空还会听听他们送的录音带,里面有好多熟悉的声音和歌声,不过部分内容给我不小心洗掉了……e5s\e

刚到新加坡的时候,知道新国大没有辩论队,所以也认为以后不可能辩论了。可是某次学校信箱发来了辩论队招新的信件,我当时想:不会吧,那么走运?至今,那封信还保留在我的信箱里……eu.9el


有惊无险地进入了辩论队,当时觉得一切都很新鲜。听着那些学长重复说着听了一次还可以,两次有点腻,第三次就不想听的故事,我们重新开始学习。那时的日子,觉得自己好象退步了很多,入队后一直也没进步,也渐渐开始怠倦。跌跌撞撞走到今天,发生了好多的事情,我突然发觉对辩论的喜爱已经少了太多……zi|#dh

某天意外进入辩论网,看到旋旋大言不惭的发言,于是加了他进入icq。刚好,也有个叫tako的也加入了旋旋,我们三个因此常常一起讨论辩论。ks.j}

旋旋是个很特别的人,他很有决心,自信和毅力,我也看着他本着毅力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他也是个多细胞思考,单细胞说话方式的人,所以好几次得罪了不少人,不过我一直觉得他不是恶意的……..e

他开创了自己的思考和辩论方式,让我和tako常常无处下手打击他。于是,我们从他生活下手,我们常取笑他的服装,因为他爱穿着一件破t-shirt,西装裤加一双有点大的拖鞋。某天我们接到了重大报应,他突然传一张照片给我们,说是他宣传有机食物的宣传照片,我们打开一看,竟然是他的粪便的照片,我们狂吐~我们知道他是无意的,不过他未免太恶心了吧……w1yq(p

旋旋也常扮演着教导者的角色,我们两个也从他那里学来了一些很有用的东西,他真的很有自己的一套。不过他好象不辩论了,改而进行传销,听tako说他混得不错,还买了辆mercedes。 当时我们两个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旋旋一定会给别人误认为司机!+0)


tako是我看过最爱辩论的一个,他非常的喜欢辩论,而且更多只是那种年轻人对理想的追求。他对辩论的激情点燃了我从前对辩论的喜爱,不然我早已经放弃了。v
每次去他家玩的时候,他总会搬出一大堆录象带,什么大小比赛都有,甚至还包括建彪当年的非常不一样的旧作。每次见面我们总会大战几十次,但是每次的比赛都不了了知,因为我们都会厚脸皮的说:“我赢了,你又输了,实在丢脸!等你进步了再来跟我辩啦,不然你每次都是输,一点都不刺激!”k=7g!

因为他读的学校一直没有辩论传统,所以他一直没机会接受很好的训练。可是,他自己一直很用心学习,他的进步是很可怕的,我心理一直深信,如果他在有辩论传统的学校读书的话,他肯定会成为一个高手。陈潇和他是我认为我们这一辈(82,83年)可能成为超一流高手的人。g#tu

他对辩论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除了厚脸皮外,他的思想深受日本漫画的影响。他最讨厌什么天才论,强调自己的努力,所以我常说他很象那种很可怜的人,男版阿信。s?zm

上了大学,每次有比赛,我总是用教导地语气问他一下对比赛的看法,他也用教导地语气吊了半天的架子,然后才跟我说。他逻辑理论一直都比我强,可是我每次总笑他声音象那种气喘得要死不死的人,发音不标准。一年前的年末,我们组成了改名自杂牌军的名牌军,由于反应不佳,人数一直保持在两个。tako死皮赖脸自封为统帅,为了避免有直接的对比,我自封名誉顾问~pn(b


不可不提的是,他人很吝啬,非常极度的吝啬,打死都不请客。有一次打赌辩论比赛的成绩而栽在他手里,后来才知道他早知道结果了,真是死不瞑目……4

老实说,在辩论上,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和这位最好的兄弟,一起在国辩场上大战一场,然后再说:“我赢了,你又输了,实在丢脸!等你进步了再来跟我辩啦,不然你每次都是输,一点都不刺激!”d",

我们学校的辩论队是个奇怪的辩论队,因为我们结合了马来西亚和中国的风格。我是第二批的队员,所以上面还有许多作威作福的学长。g60u\b

吴天是个南京女孩,以前是个保守且有点古板的女孩,由于经过爱情的滋润,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我们队的大小事情举凡相亲婚姻成家她都会插一手。吴天是那种没话都可以劈里啪啦说一大堆的人,一句话可以有七,八层的意思,所以每次听她说话总有一种被大妈唠叨的感觉……,7`]_

她是个理性和感性兼具的女孩,她很爱家,常提起她的爸爸妈妈。吴天是个很真的女孩(大妈?),有话直说,东西一般不会去想很多。她也是我看过作很多事情上最公正无私的人,这点我一直很佩服。不过有时很偏心,很大妈,我一直在想:她可怜的的孩子……yj,c_

晓欢是个很聪明的男孩,他是典型的处女座男生,对自己要求其实很高。他是我们队中最努力的一个,从他身上看到的是一颗追求突破的心,我一直很佩服他这点。所以,现在在队内训练,我也一直希望学弟学妹能跟一样,有那样的心,我想,有了这颗心,你一定会进步。

付欣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他个性很鲜明,人也很聪明。他自己给了自己一个英文名字:fox,我们一直觉得这很适合他。付欣是个很有激情的人,但考虑事情会很周全,他以后一定会有一番事业。

安均是个台湾女孩,我一直觉得她缺乏了女人味。她也是个很聪明,心思细腻的女孩 。她食量很大,每次我们两个去吃夜宵都会一次过叫八个印度煎饼,这一直很让那里的马来大哥困惑,有一次那位马来大哥不禁疑问到:“egg prata or eight prata?”(prata即是印度煎饼)更可怕的是,她每次都会吃完了自己那份,就会垂涎于我的那份,我又被剥夺了……

赵惠是和我同一批进来的,刚进队的时候,她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很柔,很柔。经过付欣一年的改造,我很多时候,都不敢惹她了……

还有很多很有特色的队友,立进,子豪,周宓,丽庆,功垒……我文笔不好,也不一一说出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04-5-16 15: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故事

回忆1——弗莱堡……    (心思如斯)

碰到弗莱堡的朋友是在18日的晚餐
也就是抵达北京的当天晚上
那次不是自助餐是围宴
所以大家坐在一起刚好10个人桌
网上已有所见
所以认得对手得模样
韩娜芳果然可爱
李卓比想象中的还活泼
冯海宁太高了,太高了
蔡葵出乎意料的健谈
她们的教练和蔼且与队员比较起来沉默得多
韩娜芳的华语简单却也质朴,
只是不大愿意与我们交流,
大抵是胆怯的原因,
她所有的话
包括问候都是和李卓私语了很久,
由李卓转述的;
李卓是清华毕业去德国留学的,
很有主见的女孩子,
大有作我姐姐的资质^_^;
于是我只好大胆想以哥哥的身份亲进韩,
希望她能在即将的比赛中不那么紧张,
蔡葵暗笑,
方知韩大我十岁不止,
好年轻的样子哦。
冯海宁干脆沉默,
德国人特有的气质——严谨甚至是死板,
专注甚至是偏执,
不过他还是很帅^_^;
蔡葵是北京人,
一直在谈弗赖堡的美丽景色和他夫人的贤良淑德,
一副回家团聚的幸福感一直洋溢在他的脸上
到26日最后见到他同样也是如此。
一顿饭,
我们成为了十天中最好的朋友。
他们给我们鼓励,
给我们安慰,
给我们支持——不论是三场中的哪一场的上场前,包括第一场!!
19日下午所有队伍彩排
可真正走台的只有我们两个队。
沈冰拣了个“早婚还是晚婚”好的题目玩
我们打早婚
弗赖堡打晚婚
发现4位朋友太率真,
率真的不像是辩论,
我们四个人明显是在“早”与“晚”上玩比较
可是他们却认真到承认“89岁结婚比88岁结婚更好”
明天的正式比赛,
真觉得应该用商量的口吻讨论网络的问题,
其实,我在第一场中也是这么做的
后面的两场,
我的态度和风度明显没有这场好
尽管录播的时候删减了好多
20日中午
我们十个人又是一起午餐,
因为化妆的缘故,
我们又一起出发
前往cctv
蔡葵一直谈着夫人,
及夫人的拿手好菜
韩和李一袭黑衣,
李穿了一双运动鞋
又一个像马薇薇一样不喜欢有跟鞋的女孩子^_^
比赛进行的好快
我为自己的盘问惭愧
用了太多的憋脚的词汇,
难为了冯海宁,
我用了3种问法问同样一个问题
现在想来也无聊的有些过分
但那个时候我的语态还算好
大家场下说我感觉很亲切
没有刁难的意味
但还是影响了他自由辩论的心情
比赛很快
结束
蔡葵在比赛结果出来的时候是场上鼓掌最真挚也是最热烈的
感动的心情
我至今也无法描绘
相识相知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辩论赛只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流程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04-5-16 15: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故事

回忆2——新国立…… (心思如斯)

直到半决赛前一天
我才在众多的陌生面孔中分清新国立的身影
他们在场下那份内敛
是只有成熟的沉稳和实力的自信
能带来的,在梅地亚的牡丹厅
——参赛队员吃饭的地方,
那个价格贵的有些出奇
味道也出奇的自助餐厅
(当然
那之前的央视网站上
马薇薇坦诚且善意的提出了对伙食的意见。)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遇到那四个人
也不止一次地与他们在菜架前
招呼,
属于青春的那份热烈
谦让,
瞳孔中流露的一点信任
微笑,
对于冥冥中相遇的感慨
……
赵惠,一个妩媚的女孩子
这是我对于她的第一印象,
我的目光总是不自觉的被她在餐厅中的穿梭吸引
她的头发总是半垂在颊前的
一副娇小可人的样子
之前我以为她是马大的选手;
吴天,是最有亲和力的陌生人
相信所有人在初识她的时候
都会不自然的有这样的感觉,我便是如此
如果你想探究一个女辩手的最佳气质
吴天的场上场下都是你所不能不去注意的
作为对手,场下和她交流多了
怕是你上场的杀气也没有那么重了
所以危险的很哦;
晓欢,比他沉稳的神情更加沉稳
他和新国立的教练一同构成了新国立的风格
这种风格
不论是镁光灯下的辩论场上
还是梅地亚的餐厅或者电梯中
都时时刻刻体现着
我以为:自信的感觉有两种
一种是自己的内心带来的自我感受
——晓欢的队友拥有此,那是晓欢带给大家的
一种是别人的言行带来你对于他的评价
——晓欢的对手拥有此,那也是晓欢带给大家的
什么时候看到他,总能体味到他眼神中
那份与生俱来的执着和冷静;
国坤,哥儿们~
我曾经很多次的混淆他和马大的勋亮
我曾经很多次的陶醉在对他的回忆中
我曾经很多次的和他畅谈与辩论无关
我曾经很多次的打听他第一场的表现
我曾经很多次的想到他半决赛的惆怅
我曾经很多次的决赛前被他帮助鼓励
我曾经很多次的感谢我们让我们相识
国坤的机智,是在对澳大的比赛中见识的
国坤的开朗,是在澳门厅的欢送会中体会的
国坤的体贴,是在华语的短消息中感受的
——国坤也和我一样,正在成长之中。
有如
回忆1中
不得不提及的是新国立的教练——
梁秉赋博士
好稳重的中年人
严肃,总让人莫名的尊敬
内敛,又不得不让人钦佩
没有和他生活过的人
对他的所有认识
可能只是来源于场上的那个五号
其实场下给我的印象
也是如此。
和新国立热烈的交往开始于
A组初赛第二场的结束
因为从那个晚上起
我们正式确立了对手的关系
转天的午餐我们在同一桌
那个没有一点大战在即气氛的中午
阳光透过茶色玻璃
暖暖的洒在本来就暖暖的餐桌上
我来北京后头一次
开始彻底的放松,久积在心头的
压力也慢慢消融
于是,我理解了
轻松,是可以感染人的
于是,我理解了
辩论会只不过是友谊的另外一种传递方式,罢了
比赛安排在中午,
大家早早地过去化妆
任老师和新国立的教练一直在央视弯曲的大廊里
聊天,异常的投机
关于学术,关于时事,关于北京,关于新加坡
——这为接下来的比赛开了个好头

比赛正如大家看到的。
等待评委退席评议出结果的间隙
和新国立的朋友探讨:生儿生女的问题
现场的朋友,那次的游戏辩论是我的本真——这次大赛的唯一一次。
在大会堂的欢送会中,顺时针的餐桌:
黄磊,勋亮,晓欢,薛乐,吴天,张君,任老师,赵惠,梁秉赋博士,国坤
我记得很清楚
我还记得,赵惠看勋亮酒醉后恬甜的笑
我还记得,吴天笑着回复我:我可以和男朋友一起接受你观看《阿依达》的邀请么
我还记得,晓欢接过我赠与的校徽,紧握住同样是二号辩手的我
我还记得,国坤短消息中问我新国立的书签收藏好了没有
我们无法阻止的是时间的流逝
却可以永远维系友谊的温度和记忆的清晰
辩论的声音和形象注定会消失
辩论的人却永远鲜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8 18:57 , Processed in 0.04903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