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28|回复: 12

[02年][全辩][点评]中国人民大学vs中国政法大学(人的自我实现是过程还是结果更重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4-5 09: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决赛阶段大陆高校的辩论队终于亮相,看来经过几个月的特训,水平确实比初赛有了明显的飞跃。尽管人大与中国政法的初赛我都没有看过,但今天的比赛的确展现出了中国最高水平辩论赛的风采!
双方的立论核心实际上是一样的,就是何者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不过着眼点不同。正方认为,目标在过程中形成;人生价值与意义体现于过程中;过程可以体现人的潜能(潜能的激发正是自我实现的重要方面)。反方则强调结果是动力源泉,是目标指引着人生自我实现的过程;结果,即社会贡献才能体现人的意义。从立论阶段看,我个人对双方的立论都觉得有些没有说清的地方。比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什么不是由结果而是由过程来决定,正方说的并不是很清楚。而反方则大量使用“没有……”,把比较性命题绝对化是一个潜在的漏洞。当然正方的立论也感觉有这样的问题,只是可能在用词方面更模糊,因此在听的时候感觉没有反方那样强烈。双方似乎都只论证了绝对重要性,而“比较”则感觉很弱。
在攻辩中,正二的第一个问题反二的回答实际上为正方留下很大的空间,可惜没有抓。不过后面两个问题,反二的回答就很正也很强了。而正二在接受攻辩时对“存在于过程中的是否都是过程”这个问题有所回避,或者说是一种侧面的回答,被反二连连进逼。正三对反二的攻辩效果并不明显。倒是她在接受反三攻辩时对《西游记》的问题回答可谓妙绝!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反方问这个问题简直是找打(因为反三面对这个回答没有作连攻)。不过反三接下来的两个问题(医生和钻井工人)的例子效果就好得多,正三只能采用侧面回答的技巧应对。刚才稍想了一下,其实正三对“医生”的回答如果能引申一层可能会在直面问题上更好一些。因为正方的“过程”是个宏观量,而“结果”只是一个点,无论“动手术”还是“钻井”(包括反方后来在自由辩中提到的很多问题)都是一个具体案例,在这样的层面,“结果”无疑看得更清楚,对反方也更有利。如果正方放大到从业者的职业生涯(数十年的过程)来说,宏观的“过程”对“人生”这个同样是宏观的量产生的影响可能会看得更清楚,对抗中可能会更有利一些。
在攻辩中正方还有一个欠缺就是对“目标”(主观意愿)与“结果”(客观现实)的区分只是指了出来,却没有深入分析。特别是面对反方“重目标和重结果没有区别”这层防守没有作进一步的反击。实在是很可惜的。毕竟如正方总结时所言,反方的几乎全套立论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点上的,如果这个基点不破除,反方将会有大量的攻击防守点。
正方的攻辩小结可能是经过了剪辑,感觉很短,而且无论是在总结己方的攻击还是对方的回答上都显得很凌散,深度也不是很足。反方则要好得多,总结己方,反攻对方,特别是面对正方“目标不同于结果”的攻击,提出了“重目标和重结果没有区别”这层防守。不过个人觉得这一点对反方的论证没有用处,因为反方说的是“目标决定过程”,而“重目标”与“目标”不一样,因此即使“重目标”与“重结果”一样,也决得不出“结果决定过程”这个反方的结论。
接下来的十分钟里,双方为大家献上了堪称本次大赛自初赛以来最为精彩的一场自由辩。从程序法、爱情婚姻、苹果落地、救火、建罗马、登山、垮掉的一代……等方面进行了精彩激烈的正面交锋,而且在多个点上都形成连续交火,一扫以往比赛中常见的“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等让人不爽的情形。(也因为看得太精彩,都没有时间来好好记录以作分析了 :p)不过总体上看,正方守多攻少,而且防守几乎都是“点对点”,很难感觉到与自己的立论形成了统一的战线,这固然展现了他们极强的即时反应和语言组织能力,但也使正方的辩论显得比较散。而反方则展开了极强的整体阵地进攻,连续使用“如果没有……将会……”的问题,而正方却没有能形成系统性、理论性强的正面强防。甚至于连自己的理论体系都未能完全展开,比如“在过程中激发人的潜能”这一点在自由辩中好像没有听到。
总结陈词中双方总结都带有极强的现场性,和以往四辩“有背而来”形成了鲜明对比。但两方相比,反方的体系性要强一些,抽象地把对方的攻击总结为五点后一一反驳。正方则显得稍稍散了一些,系统性、整体性、理论性都稍有欠缺。
就辩手来说,正方一辩的辩论带有明显的马大辩手的感觉,在全辩中看到这样一位辩手的确让人耳目一新。而反方二辩与“黄山杯”时相比更是有了质的飞跃,当年明显的戾气已经一扫而空。三辩也一改两年前的紧张和拘谨,攻守自如。从整体上看,反方的辩风凶狠猛辣,霸气极盛。四位辩手(可能与将来他们在从事的职业有关 ^.~)极为严肃,甚至于有点阶级斗争的感觉。只有三辩在辩论中脸上还微微带着点笑意。而正方则展现了极好的风度,轻松、幽默而又不失庄重,谈笑间带着一种自信。唯一为他们感到可惜的是,他们未能把严谨的理论体系和整体的攻守阵型融入这种辩风中。如果他们的攻辩和自由辩也能具有反方的体系性和严整性,以他们这种风格(说实话,绝对比反方有着不可比的亲和力)反过来胜25分都是完全可能的。
提到人大的辩风又让我想到了“儒辩”。我和朋友们曾讨论什么是儒辩。目前的想法是,周玄毅的辩风固然儒雅大度,但失之于犀利,遇见如胡渐彪这样擅长攻击的对手,就容易受到压制。而高水平的“儒辩”可能应该是一种“谈笑辩”。如孔明当年舌战群儒(当然其中涉及人身攻击的不在此列)。轻松、幽默、自然而辩、谈笑风生,于谈笑间使樯虏灰飞烟灭,令观众在为精彩对其中的华美言辞鼓掌喝彩、为四两拨千斤的风趣机智开怀大笑的同时,更能为建立在深入浅出的道理之上的高雅幽默发出会心的一笑,轻轻的点头。而人大所展示的正是这样一种风格!如果他们能保持这样的辩风,再把辩论中的攻击力和保持体系性与严整性好好加强的话,两年后,可能他们的“谈笑辩”将会和复旦的花辩、西交的雄辩、武大的儒辩一同,在辩论赛的史册上留下精彩的一页!

[ 本帖最后由 herolandis 于 2008-2-15 17:40 编辑 ]
发表于 2003-10-24 13: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大学vs中国政法大学(人的自我实现是过程还是结果更重要)(岚星)

应该学习!!!
我们今天下午也有辩论赛
发表于 2003-11-10 21: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大学vs中国政法大学(人的自我实现是过程还是结果更重要)(岚星)

辩论的实质与定义有时候可以模糊处理的!
发表于 2004-2-11 13: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大学vs中国政法大学(人的自我实现是过程还是结果更重要)(岚星)

没看到过程哦
发表于 2004-4-18 00: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大学vs中国政法大学(人的自我实现是过程还是结果更重要)(岚星)

这场比赛我看了录像,我觉得反方的一辩其实才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因为我觉得无论哪里的队伍,似乎一辩一般都是水平相对较弱的,但是反方一辩在自由辩论里面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你看中大对世新,还有当年武大对马来亚,一辩只能站起来说一句半句,成了比赛的花瓶,根本就不像是参与到辩论当中的人。而且这支政法队伍,我觉得陈文炯和张天任都都很强,输给电子科技大真是不值,输就输在反方三辩的攻辩上
发表于 2004-4-26 14: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大学vs中国政法大学(人的自我实现是过程还是结果更重要)(岚星)

政法的三 辩是赵小鹏吧,本来他反应还是算快的,应该比成电的李嘉明要灵活些,可是评委们仿佛越来越看重说理了,大概是因为辩手们越来越爱作秀了吧,
发表于 2004-5-13 19: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大学vs中国政法大学(人的自我实现是过程还是结果更重要)(岚星)

偶尔翻到这里,不禁看到还有sephirose 对我的褒奖,不禁惶恐。
我一直认为我们队里文炯是最强的,天任和晓鹏都很有自己的特色,而我,不过添列他们之中。
2年之前的比赛,很多东西现在回过头来看都有值得反思和检讨的地方,但是我却仍然认为“输”是一个不正常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之后所隐含的现象,可能更不正常。
发表于 2004-5-27 14: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大学vs中国政法大学(人的自我实现是过程还是结果更重要)(岚星)

这场比赛我看了好几遍,非常精彩,不可不看!
发表于 2004-8-23 21: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大学vs中国政法大学(人的自我实现是过程还是结果更重要)(岚星)

02的政法的确不俗。文炯在这场攻辩表现很赞的说。
还有晓鹏的几个问题都设计得不错。

政法好啊。两年后我也要去~

发表于 2004-8-24 02: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大学vs中国政法大学(人的自我实现是过程还是结果更重要)(岚星)

呵呵,怎么说呢,我始终觉得晓鹏要比文炯好,而且要好得多。
发表于 2004-8-28 23: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大学vs中国政法大学(人的自我实现是过程还是结果更重要)(岚星)

这么老的帖子还被翻出来,已经奇怪了;dean还往里灌一水,更显得奇怪那么一点点
发表于 2004-8-29 16: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大学vs中国政法大学(人的自我实现是过程还是结果更重要)(岚星)

嘿嘿,可不是我翻出来的
发表于 2007-11-10 11: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录像吧,我喜欢陈文炯那像
特别是"用之所趋异也"那回,太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4 02:19 , Processed in 0.0688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